“官家至今不對官員們封賞,看來是要留給太子了。”曹珍喝一口飲子,意味深長地說著。


    “那是自然,剛打完勝仗,此刻不獎賞都說不過去,如此一來,隻有把機會留給太子。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的事情,不然,這會朝堂焉能如此安靜?”梁範接過話頭。


    不過,錢四一直在沉吟,不知想著什麽。


    “怎得,話說一半不開口,莫非是身體虛了?”


    “你能不能想我點好,我現在可是雄風大盛!我要說的是,陳公年事以高,但是看起來身體大好,他老人家留下的機會有多大呢。”


    梁範一邊坐在那裏挑著魚肉吃,一邊琢磨著朝堂可能發生的變化。他們不能不考慮,“一朝天子一朝臣,作為潛邸老人,史浩肯定會上位,至於是執政還是相位,還真不好說。”


    此事錢四極為重視,臉上表情變幻不定,聞聽梁範如此說,就直接道,“那似乎無須擔心吧,你與那史博士關係不差,應當不是壞事。”


    “我與他一般,前次還頂撞過,不過,他和咱們的上司,陸官人關係不錯,你們可以去陸官人那裏打聽消息。”


    “有你在,為何還要我們去,這不是舍本逐末?”


    “不一樣,大不一樣,我去找,那是不思進取,找門路。你們去,是為火器監的前景,哪能一樣?其中的精妙,自己去體會。”


    正在吃東西的曹珍抬起頭說,“如此一說,我能想的清其中套路。”


    幾人都明白其中的關節,各自陷入沉思。


    梁範見他們都不在說話,知道關心的幾個問題已經基本上解決,接下來,可就是重頭戲了。


    “我上次說的事情,已經有不小進展。”


    “哪個?”


    “如此珍而重之,可是你說的,改良型的手銃?”


    “不止能改良手銃啊……火炮都有可能改變……”


    梁範對後裝火槍和火炮的執念,無人能懂。按照他的計劃,之所以沒做出來火繩槍和燧發槍,就是因為這兩種東西使用起來太過局限。所以計劃跳過去,直接開發擊發式滑膛槍。


    原本的曆史上,黑火藥兵器時代大多數為十三世紀初到十九世紀中葉。


    按照之前的軌跡,火藥的使用是兵器與戰爭史上劃時代的事件。火藥問世後,隨之又發明各種裝填火藥來射彈丸的火器,完全改變了過去的作戰方式和社會觀念。


    比如以前的弓箭手需要很多年的刻苦訓練才能準確地射中目標。而火槍手隻需要很短的時間的訓練就能在戰場上列隊齊射。


    火器還擊垮了一些過去的等級觀念,有身份的將士在戰場上經常不是平民火槍手的對手。


    火器的出現使高聳的城牆不再固若金湯,尤其是西方,城堡也在大炮的轟鳴聲中成為一堆瓦礫。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的高牆在土耳其青銅大炮的轟擊下粉碎,苟延殘喘了一千多年的東羅馬帝國就這樣覆滅。


    麵對火炮的威脅,築城技術也發生變化。城牆的高度降低,厚度增加,還出現經得住火炮轟擊的棱堡,也就是梁範在汴梁築造的那種


    其次,火槍使兵器在作戰者相距一定距離之外就可以相互殺傷,效果比弓箭,投石要好。由於黑火藥兵器時代槍支的精度差,火槍手總是排成排隊對敵人進行齊射,以發揮密集火力的優勢。


    在黑火藥兵器時代的早期的兩三個世紀裏,還是冷熱兵器混用的時代,作戰時火槍手與長矛兵混合編隊。到了裝備刺刀之後,火槍即使冷兵器又是熱兵器,這使步兵有了同樣的裝備,使步兵的建設走向製式化。


    梁範的想法,就是直接上後裝滑膛槍,省的經過火繩槍和燧發槍那種火力真空期。


    隻要他改良出哪怕是紙殼裝的子彈,能夠快速的裝填,射速就能超過熟練的弓手。


    而後裝槍必須要有火帽,火帽的關鍵便是擊發藥雷汞。


    製造雷汞的幾樣關鍵技術,濃硝酸、濃硫酸、高濃度酒精,經過火器監一年多的摸索,總算是能夠小範圍安全生產。


    這也不辜負魏郊帶著一眾擅長格物學生們的努力。


    濃硝酸,在沒有催化製法的時候隻能用濃硫酸與硝石共熱製取,所以硫酸的濃度和純度決定硝酸的質量。


    而製取高質量的硫酸隻能從原料入手,最好是用硫磺、硝石燃燒鉛室法製取,至於幹餾膽礬這種雜質偏高方法,誰愛用誰用。


    這樣製取的硫酸純度不錯,濃度可能也就60%,之後再蒸餾就可以提高95%以上濃度。隨後,用這個與硝石反應,硝酸氣體用濃硫酸幹燥提高濃度,能得到濃硝酸。


    無水乙醇這東西,由於沒有很好的幹燥劑,隻好盡可能提高濃度。發酵法製取的酒精需要蒸餾和精餾,得到高濃度酒精,再之後用氧化鈣去除其中的水分,然後蒸餾,這樣可得99.5%的“無水酒精”。已經可以用。


    梁範作為化學類的高材生,製取這些東西不是問題,難得是檢測手段。


    不過,好在原料水分高的結果就是不成功,不存在過量導致的爆炸。


    因此,如何掌握幾樣產品的含水量和純度,才是耗費時間的所在。魏郊根據梁範提供的思路,整整試製了一年半,無數次失敗以後,總算有了眉目。


    前日,火器監傳來消息,第一批合格的雷汞底火已經成功,但是,想要大規模生產,還有些難度,畢竟從實驗室到中試再到生產,當中有著無數的難題。


    再加上沒有各種檢測手段的大宋,因此,現在隻能做到中試規模的試製,想要真正的量產,還有不少路要走。


    另一個關鍵部件,就是擊發所用的彈簧,經過數百次錘煉的百煉鋼,才能製造出彈簧,並且合格率並不高。


    這不科學,按照西方科學史,他們在文藝複興之前就已經開始造出合格的彈簧。


    看來,還是著急不得,梁範真想這會就去弗洛倫薩看看,那幫工匠的腦瓜究竟是怎麽長的,弄出了能夠是時鍾精確運行的彈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好相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臨波倚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臨波倚浪並收藏大宋好相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