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耶魯率兩萬女真兵馬出許州城,準備渡河,奔郾城而來。
突如其來的一次率部渡河反攻,讓虞允文們很是想不明白。莫非是北方已經達成和議?還是來了援兵?總之,當中究竟發生了什麽,沒人能說的清楚……
不過,眼下完顏耶魯準備渡河的架勢,立刻帶給郾城壓力。先不說其他,至少金兵占領穎水北岸的渡口,並且一次為基點,向兩旁延伸,紮下營帳,布置防禦。
也許,虞允文並不清楚金兵到底是虛張聲勢還是真要反擊,但是,至少,他們搶先占領渡口贏得先機。如此一來,即便宋軍能渡河,也需要大量損耗在灘頭陣地。
完顏耶魯心思縝密,又得到乞石烈克寧的招唿,定然不會傻傻的把營帳留在火炮射程之內。
究竟是什麽,讓金兵再度開始主動出征。
原本和諧的議事氛圍,突然換了節奏,頓時空氣當中都是一股子緊張的氣味,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擔憂。
所有人一起注視著沙盤上標識著穎水和許州的位置,眼神裏是濃厚的擔憂。
如此一來,兵力更是不夠了,也不知曉究竟會是哪路援軍前來,何時才能來。
原本以為,金兵會全部撤離或者是在許州城擺個防守的陷阱,誰知道,竟然來一手反攻。
不得不說,這一手極為漂亮。之前,宋軍一路北上,沒有遇到什麽困難的地方,雖然有一點小情況,但是都及時化解,並未影響整體進度。但是,正因為過於順利,所以貪功冒進,戰線拉得太長,糧草倒還有不少,除了運送來的,還有繳獲。
但是,若真是在此地打攻堅戰,那就遇到了問題。
畢竟唐州、鄧州尚在戰鬥中,後方運物資的道路也就不安全,還處在唐州的威脅之下。
此外,成閔等受阻,未能及時趕上,阻攔河南府(洛陽)方向援軍。
兩者相加,原本看上去極為有利的情況便開始翻轉。
使得虞允文部處於危險狀態,若不能盡快攻克許州,則有可能陷入重圍。
畢竟東邊的歸德府還在金兵掌握之中,裏邊金人隻有聚集,並無撤出之意。
原本想著,可以在汴京城下等著其他軍隊上來,現在看來,莫說是汴京城下,能不能過穎水許州再說。
畢竟乞石烈克寧不是一般指揮官,論起戰爭藝術和資源調配能力,宋軍這邊的虞允文都要差一些。
更何況,眼下京兆府陷入一片可怕的寂靜之中,誰知道乞石烈克寧是不是有什麽後手,等著虞允文暴露出自己的問題。
虞允文心裏明白,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但是完顏耶魯更知道,主動的進攻要遠遠好於被動防守。
於是,他們在抵達穎水第晚上,便開始了布置,基本上軍將沒有休息,便想辦法將此前封藏的貨船行到上遊放下,並且命人裝滿硫磺硝石火油,點燃之後,順著流水便一路向下順水而下,幹掉河道裏以及渡口上宋軍安排好的船隻。
凜冽的西北風當中,著火的船隻如同離弦之箭,直直的向渡口撞去。
虞允文不該怠慢,親自指揮。首先安排出力氣大的軍兵,命令他們帶著長杆,先在渡口布置長杆陣,使得火船難以靠近。再者,即便真有應衝過來之船,便有壯漢們合力推走,防止他們燒掉渡口的船隻和棧橋上堆積的浮橋物資。
隨後,又下令,鑿沉幾搜小船,沉下去之後,堵住上遊進渡口水道,隻留下下遊方向,防止敵火船入內。
好在,虞允文的應變能力極強,關鍵時刻拿出來的幾個方案,十分完美的避過了各種火船,使得渡口得以平安。
完顏耶魯眼見失利,並不意外,這才是對手應有的樣子,立刻抽調出三千正兵,強行摧毀渡船。
此番登船的金兵,遠比之前的旱鴨子好不少。雖然不如宋軍,但是已經能擔任一般的水上作戰。
南岸全被金兵的船隻圍著,宋軍原本就沒造多少船,數量和體積上都不占優勢。
雙方鏖戰至後半夜,完顏耶魯眼見沒有補多少效果,隻得下令收兵。
安置火炮的渡船並不敢出戰,一個是噸位太小,被貨船裝上一下或許就傾覆,再一個便是船上遍布火藥,萬一被貨船碰著以後,再殉爆的話,可不是好事情。
此戰,宋軍死傷四百,金兵傷亡不足二百。
若是從傷亡來看,明顯金人占據優勢,但是從目的來說,金人並未達成他們的戰術需求。
金兵無奈退走,便是初次接戰的勝利,梁範和炮營在一起,無法前去觀戰。他們在兩軍分開後,進行了象征性大於實際意義的射擊,沒曾想,水麵上的船隻由平穩變成了爭先恐後。
聽著遠方傳來亂七八糟的聲響,他卻感受不到半點喜悅之情。
眼下,不過是金人的首次攻擊,更是試探性質多過實戰性質的進攻。
乞石烈克寧還未抵達,金人真正的作戰意圖還沒有顯現出來,不知道他們真正的計劃展開後,會是怎樣一種情況。
戰報傳至炮營,梁範憂心忡忡。同時,他內心裏有著強烈的不按,金兵此番強渡,看上去毫無章法,但實際上肯定有著深意,定然不是表麵上那麽簡單。
……
夜深了,梁範卻毫無睡意,爬起來點亮油燈,拿燒火棍扒拉了幾下尚有些火苗的火盆,加了些木柴,不一會兒橘紅色的火光照滿整個大帳。
披上沈蟄前幾日托商隊送來的熊皮大氅,歎息一聲,美人恩重,自己要是不娶沈蟄,怕是有一堆人要跟自己過不去啊。
想到沈蜇,難免又看向腰中短仞,那是公孫璃茉送給他防身用的匕首,出自名家不說,就連刀鞘也是臨安城有名的工匠所製造。
無人惦記是苦,惦記的人多也是愁啊。
簾子掀開,張敵萬走了進來,將手中鐵槊和弓箭放好,衝梁範抖抖手上的東西,竟是兩隻野山雞,道,“看亮光就知曉你未睡,餓了吧,你本來也沒吃些什麽。”
“戰事焦灼,怎有胃口。”
突如其來的一次率部渡河反攻,讓虞允文們很是想不明白。莫非是北方已經達成和議?還是來了援兵?總之,當中究竟發生了什麽,沒人能說的清楚……
不過,眼下完顏耶魯準備渡河的架勢,立刻帶給郾城壓力。先不說其他,至少金兵占領穎水北岸的渡口,並且一次為基點,向兩旁延伸,紮下營帳,布置防禦。
也許,虞允文並不清楚金兵到底是虛張聲勢還是真要反擊,但是,至少,他們搶先占領渡口贏得先機。如此一來,即便宋軍能渡河,也需要大量損耗在灘頭陣地。
完顏耶魯心思縝密,又得到乞石烈克寧的招唿,定然不會傻傻的把營帳留在火炮射程之內。
究竟是什麽,讓金兵再度開始主動出征。
原本和諧的議事氛圍,突然換了節奏,頓時空氣當中都是一股子緊張的氣味,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擔憂。
所有人一起注視著沙盤上標識著穎水和許州的位置,眼神裏是濃厚的擔憂。
如此一來,兵力更是不夠了,也不知曉究竟會是哪路援軍前來,何時才能來。
原本以為,金兵會全部撤離或者是在許州城擺個防守的陷阱,誰知道,竟然來一手反攻。
不得不說,這一手極為漂亮。之前,宋軍一路北上,沒有遇到什麽困難的地方,雖然有一點小情況,但是都及時化解,並未影響整體進度。但是,正因為過於順利,所以貪功冒進,戰線拉得太長,糧草倒還有不少,除了運送來的,還有繳獲。
但是,若真是在此地打攻堅戰,那就遇到了問題。
畢竟唐州、鄧州尚在戰鬥中,後方運物資的道路也就不安全,還處在唐州的威脅之下。
此外,成閔等受阻,未能及時趕上,阻攔河南府(洛陽)方向援軍。
兩者相加,原本看上去極為有利的情況便開始翻轉。
使得虞允文部處於危險狀態,若不能盡快攻克許州,則有可能陷入重圍。
畢竟東邊的歸德府還在金兵掌握之中,裏邊金人隻有聚集,並無撤出之意。
原本想著,可以在汴京城下等著其他軍隊上來,現在看來,莫說是汴京城下,能不能過穎水許州再說。
畢竟乞石烈克寧不是一般指揮官,論起戰爭藝術和資源調配能力,宋軍這邊的虞允文都要差一些。
更何況,眼下京兆府陷入一片可怕的寂靜之中,誰知道乞石烈克寧是不是有什麽後手,等著虞允文暴露出自己的問題。
虞允文心裏明白,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但是完顏耶魯更知道,主動的進攻要遠遠好於被動防守。
於是,他們在抵達穎水第晚上,便開始了布置,基本上軍將沒有休息,便想辦法將此前封藏的貨船行到上遊放下,並且命人裝滿硫磺硝石火油,點燃之後,順著流水便一路向下順水而下,幹掉河道裏以及渡口上宋軍安排好的船隻。
凜冽的西北風當中,著火的船隻如同離弦之箭,直直的向渡口撞去。
虞允文不該怠慢,親自指揮。首先安排出力氣大的軍兵,命令他們帶著長杆,先在渡口布置長杆陣,使得火船難以靠近。再者,即便真有應衝過來之船,便有壯漢們合力推走,防止他們燒掉渡口的船隻和棧橋上堆積的浮橋物資。
隨後,又下令,鑿沉幾搜小船,沉下去之後,堵住上遊進渡口水道,隻留下下遊方向,防止敵火船入內。
好在,虞允文的應變能力極強,關鍵時刻拿出來的幾個方案,十分完美的避過了各種火船,使得渡口得以平安。
完顏耶魯眼見失利,並不意外,這才是對手應有的樣子,立刻抽調出三千正兵,強行摧毀渡船。
此番登船的金兵,遠比之前的旱鴨子好不少。雖然不如宋軍,但是已經能擔任一般的水上作戰。
南岸全被金兵的船隻圍著,宋軍原本就沒造多少船,數量和體積上都不占優勢。
雙方鏖戰至後半夜,完顏耶魯眼見沒有補多少效果,隻得下令收兵。
安置火炮的渡船並不敢出戰,一個是噸位太小,被貨船裝上一下或許就傾覆,再一個便是船上遍布火藥,萬一被貨船碰著以後,再殉爆的話,可不是好事情。
此戰,宋軍死傷四百,金兵傷亡不足二百。
若是從傷亡來看,明顯金人占據優勢,但是從目的來說,金人並未達成他們的戰術需求。
金兵無奈退走,便是初次接戰的勝利,梁範和炮營在一起,無法前去觀戰。他們在兩軍分開後,進行了象征性大於實際意義的射擊,沒曾想,水麵上的船隻由平穩變成了爭先恐後。
聽著遠方傳來亂七八糟的聲響,他卻感受不到半點喜悅之情。
眼下,不過是金人的首次攻擊,更是試探性質多過實戰性質的進攻。
乞石烈克寧還未抵達,金人真正的作戰意圖還沒有顯現出來,不知道他們真正的計劃展開後,會是怎樣一種情況。
戰報傳至炮營,梁範憂心忡忡。同時,他內心裏有著強烈的不按,金兵此番強渡,看上去毫無章法,但實際上肯定有著深意,定然不是表麵上那麽簡單。
……
夜深了,梁範卻毫無睡意,爬起來點亮油燈,拿燒火棍扒拉了幾下尚有些火苗的火盆,加了些木柴,不一會兒橘紅色的火光照滿整個大帳。
披上沈蟄前幾日托商隊送來的熊皮大氅,歎息一聲,美人恩重,自己要是不娶沈蟄,怕是有一堆人要跟自己過不去啊。
想到沈蜇,難免又看向腰中短仞,那是公孫璃茉送給他防身用的匕首,出自名家不說,就連刀鞘也是臨安城有名的工匠所製造。
無人惦記是苦,惦記的人多也是愁啊。
簾子掀開,張敵萬走了進來,將手中鐵槊和弓箭放好,衝梁範抖抖手上的東西,竟是兩隻野山雞,道,“看亮光就知曉你未睡,餓了吧,你本來也沒吃些什麽。”
“戰事焦灼,怎有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