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手也看出端倪,專門選著射術好的人還擊,一番交換之下,城頭的箭雨弱下來。
人少是硬傷,尤其是箭術過關的老手,經不起消耗。
當然,金兵也不好受,前排有一半倒在血泊中,餘者人人帶傷。
然而,此刻並不能停下腳步,統兵將官一聲大喝,後幾排戰士猛然加速衝鋒,全身盔甲下的跑動,體力消耗巨大。
但是值得,全身盔甲,身著重兵,跑起來氣勢逼人。
“看樣子,難以堅持到他們來啊……”魏勝感歎一聲。
不知從何處鑽出來的魏昌迴答,“爹,不會的,艦隻定然就在左近藏著,之所以沒出現,恐怕時機尚未成熟。”
“何時時機成熟,等到兄弟們都死的七七八八時麽?”魏勝有些惱火的吼道。
這也不怪他,若不是當時有許諾兜底,說不定現在早就帶著金銀迴撤。
懾於乃父威勢,魏昌嚇得不敢吱聲。
“老魏,莫要多想,一共才四艘船,現在出來,沒有太大意義,即便打敵人個不措手不及,仍舊不會傷筋動骨。若是一個照麵就讓他們放棄,至少也要狠狠削弱一番,那才是最佳時機。”黃阿山道。
劉大力也跟著說,“先讓老兄弟們上吧,實在頂不住才說!”
“再上一半,留著一些做最後突圍,能不能成功,看咱們造化!”
劉大力一抱拳,“成不成無所謂,後半輩子老子都是賺迴來的!”
黃阿山拍拍他肩膀,“大劉,咱還有不少東西要帶迴去,你不心疼?”
“心疼!好容易奪些寶貝,怎能他娘的丟了。”
“不想丟就好生等著,你帶著東西和魏頭一起迴去!”
“好!”劉大力喊道一半,默然聽了,“你他娘的一起!”
“大劉……”黃阿山伸出手,握著他的手道,“我和過去一樣,給你們斷後,不然誰他姥姥的走不脫。”
“不成!”劉大力眼睛都紅了。
“好了,你們莫要爭執,先看敵情!”
魏勝打斷爭執的兩人。
伴隨著整齊號子,預備隊踏上城牆,進入戰位。
結果,發令之人最後一個戰字還沒喊出來,便給一箭射中,栽倒在地。
跟他熟悉的青壯,滿臉不可思議,直到被身旁的老兵死死的按在垛口之下,才保住一條命。
金兵看見城頭新上生力軍,一番攢射都是拉滿長弓。
剛上城牆之人,許多是首次經曆如此殘酷的守城之戰。尤其是青壯,不管隊正、都頭如何催促,他們耳朵裏反反複複都是發令副將的那一嗓子。
殺!!!
青壯們還在迴味,重裝兵已經攻到城門,他們本身的盔甲夠厚,尋常箭矢效果有限。
方才一滯,擂木灰罐沒有扔下來。
咚!咚!咚!
劇烈撞門聲,像是敲擊著心髒一般的敲打這每個人。
魏勝沒有想到,一次正常的換人,怎會造成攻擊斷絕。
……
遠處,幾個觀察戰況的人也沒想到,怎會突然翻轉,明明看著他們能堅持到今日落山,突然就被攻到城下。
那震天喊殺,離得雖遠,依舊可聞。
盡管他們慌張不已的傳遞出去消息,但還是害怕晚了……
曹勤早就做好戰鬥準備,甚至連帆都掛來,隻待消息一到,馬上滿帆開漿,務必以最快速度趕上。
石勁翔座艦靠外一些,不過幸好,他準備比曹勤更要全一些。令軍士全著護甲,必要時候下船戰鬥。如果真到最要緊關頭,隻靠四艘艦隻,打擊效果有限。
“看,三枚焰火!”
觀察手看到岸上三發煙火先後升起,知道那是出擊信號,大聲傳遞出消息。
曹勤聽到,迅速下令,“滿帆!下槳,火炮準備!”
船長聽到他決定,迅速下達命令。
船長是從水軍挖來的老人,但對新式戰艦還需要熟悉。
全船緊繃的弦終於開始運轉。
四艘船幾乎同時離弦而出,殺氣騰騰的奔向戰場,那側弦一個個閉上的射擊孔,正時刻準備展現出他無窮威力。
……
……
攻到門洞的金兵越來越多,盡管數枚火藥彈扔下去,仍舊不能阻止連續不斷的撞擊聲。
守門的城門官早就急紅了眼,但是,他知道,越是這個時候越不能亂。
巨大的門閂伴隨著每一次撞擊,都要崩出來點什麽,釘子,木屑。真不知曉,哪一次他會完全承受不住。
他一邊站在隊後給兄弟們鼓勁,一邊指揮。
“把那幾車大石,給老子推到門口先頂上,開不開城門還兩說,先保證破不得門!”
十餘人一聽,馬上從城門洞裏鑽出來,跑向兩側幾輛滿是大石的廂車,他們便是專門從事此活計。
頂城門靠門閂自是不可,斜支的巨木是第一層手段。再不成,便是裝滿石料的廂車,死死頂在門上,幾個廂車加起來,數千乃至上萬斤,撐子一下,要頂開需廢大力。
“使勁,眼看就要落山了!”
劉大力在用不算安慰的方式安慰著眾人,落山就不會攻城麽?恐怕金人不會放棄。
一共三百餘老兄弟,算進補充進來的老戰士,也不過五百,眼下,怕是隻剩下一百人,一百,不知能帶走多少人……
“殺!給老子狠狠的砸,進城取他們狗命!”
重裝營統帥快要瘋了,都攻到城門洞,這要是拿不下城池,他迴去也抬不起頭來,宋人的城池,何曾如此難以打開?
依舊有零星爆炸響起,不過已經關係不大,城門洞子深度足夠,門口屍首堆積起來,內部幾乎不受火藥彈影響。
誰能想到,不知哪一任腦殘城守,加寬城牆之後,竟然沒有將城門前移,留出深深門洞讓人進去……
數千斤石料的存在,並未能徹底封住城門,攻門用的是一股股寸勁,而非和幾千斤抗衡。
一次次撞擊之下,即便是在地上釘下的栓子,也被砸地開始鬆動。
城頭上,雖沒有幾個梯子能攀上,但是借助屍身和其他攻城車掩護,金兵和義軍互相交換之下,箭矢越發減少。
即便是五換一的比例,老兵都換不過金人。
人少是硬傷,尤其是箭術過關的老手,經不起消耗。
當然,金兵也不好受,前排有一半倒在血泊中,餘者人人帶傷。
然而,此刻並不能停下腳步,統兵將官一聲大喝,後幾排戰士猛然加速衝鋒,全身盔甲下的跑動,體力消耗巨大。
但是值得,全身盔甲,身著重兵,跑起來氣勢逼人。
“看樣子,難以堅持到他們來啊……”魏勝感歎一聲。
不知從何處鑽出來的魏昌迴答,“爹,不會的,艦隻定然就在左近藏著,之所以沒出現,恐怕時機尚未成熟。”
“何時時機成熟,等到兄弟們都死的七七八八時麽?”魏勝有些惱火的吼道。
這也不怪他,若不是當時有許諾兜底,說不定現在早就帶著金銀迴撤。
懾於乃父威勢,魏昌嚇得不敢吱聲。
“老魏,莫要多想,一共才四艘船,現在出來,沒有太大意義,即便打敵人個不措手不及,仍舊不會傷筋動骨。若是一個照麵就讓他們放棄,至少也要狠狠削弱一番,那才是最佳時機。”黃阿山道。
劉大力也跟著說,“先讓老兄弟們上吧,實在頂不住才說!”
“再上一半,留著一些做最後突圍,能不能成功,看咱們造化!”
劉大力一抱拳,“成不成無所謂,後半輩子老子都是賺迴來的!”
黃阿山拍拍他肩膀,“大劉,咱還有不少東西要帶迴去,你不心疼?”
“心疼!好容易奪些寶貝,怎能他娘的丟了。”
“不想丟就好生等著,你帶著東西和魏頭一起迴去!”
“好!”劉大力喊道一半,默然聽了,“你他娘的一起!”
“大劉……”黃阿山伸出手,握著他的手道,“我和過去一樣,給你們斷後,不然誰他姥姥的走不脫。”
“不成!”劉大力眼睛都紅了。
“好了,你們莫要爭執,先看敵情!”
魏勝打斷爭執的兩人。
伴隨著整齊號子,預備隊踏上城牆,進入戰位。
結果,發令之人最後一個戰字還沒喊出來,便給一箭射中,栽倒在地。
跟他熟悉的青壯,滿臉不可思議,直到被身旁的老兵死死的按在垛口之下,才保住一條命。
金兵看見城頭新上生力軍,一番攢射都是拉滿長弓。
剛上城牆之人,許多是首次經曆如此殘酷的守城之戰。尤其是青壯,不管隊正、都頭如何催促,他們耳朵裏反反複複都是發令副將的那一嗓子。
殺!!!
青壯們還在迴味,重裝兵已經攻到城門,他們本身的盔甲夠厚,尋常箭矢效果有限。
方才一滯,擂木灰罐沒有扔下來。
咚!咚!咚!
劇烈撞門聲,像是敲擊著心髒一般的敲打這每個人。
魏勝沒有想到,一次正常的換人,怎會造成攻擊斷絕。
……
遠處,幾個觀察戰況的人也沒想到,怎會突然翻轉,明明看著他們能堅持到今日落山,突然就被攻到城下。
那震天喊殺,離得雖遠,依舊可聞。
盡管他們慌張不已的傳遞出去消息,但還是害怕晚了……
曹勤早就做好戰鬥準備,甚至連帆都掛來,隻待消息一到,馬上滿帆開漿,務必以最快速度趕上。
石勁翔座艦靠外一些,不過幸好,他準備比曹勤更要全一些。令軍士全著護甲,必要時候下船戰鬥。如果真到最要緊關頭,隻靠四艘艦隻,打擊效果有限。
“看,三枚焰火!”
觀察手看到岸上三發煙火先後升起,知道那是出擊信號,大聲傳遞出消息。
曹勤聽到,迅速下令,“滿帆!下槳,火炮準備!”
船長聽到他決定,迅速下達命令。
船長是從水軍挖來的老人,但對新式戰艦還需要熟悉。
全船緊繃的弦終於開始運轉。
四艘船幾乎同時離弦而出,殺氣騰騰的奔向戰場,那側弦一個個閉上的射擊孔,正時刻準備展現出他無窮威力。
……
……
攻到門洞的金兵越來越多,盡管數枚火藥彈扔下去,仍舊不能阻止連續不斷的撞擊聲。
守門的城門官早就急紅了眼,但是,他知道,越是這個時候越不能亂。
巨大的門閂伴隨著每一次撞擊,都要崩出來點什麽,釘子,木屑。真不知曉,哪一次他會完全承受不住。
他一邊站在隊後給兄弟們鼓勁,一邊指揮。
“把那幾車大石,給老子推到門口先頂上,開不開城門還兩說,先保證破不得門!”
十餘人一聽,馬上從城門洞裏鑽出來,跑向兩側幾輛滿是大石的廂車,他們便是專門從事此活計。
頂城門靠門閂自是不可,斜支的巨木是第一層手段。再不成,便是裝滿石料的廂車,死死頂在門上,幾個廂車加起來,數千乃至上萬斤,撐子一下,要頂開需廢大力。
“使勁,眼看就要落山了!”
劉大力在用不算安慰的方式安慰著眾人,落山就不會攻城麽?恐怕金人不會放棄。
一共三百餘老兄弟,算進補充進來的老戰士,也不過五百,眼下,怕是隻剩下一百人,一百,不知能帶走多少人……
“殺!給老子狠狠的砸,進城取他們狗命!”
重裝營統帥快要瘋了,都攻到城門洞,這要是拿不下城池,他迴去也抬不起頭來,宋人的城池,何曾如此難以打開?
依舊有零星爆炸響起,不過已經關係不大,城門洞子深度足夠,門口屍首堆積起來,內部幾乎不受火藥彈影響。
誰能想到,不知哪一任腦殘城守,加寬城牆之後,竟然沒有將城門前移,留出深深門洞讓人進去……
數千斤石料的存在,並未能徹底封住城門,攻門用的是一股股寸勁,而非和幾千斤抗衡。
一次次撞擊之下,即便是在地上釘下的栓子,也被砸地開始鬆動。
城頭上,雖沒有幾個梯子能攀上,但是借助屍身和其他攻城車掩護,金兵和義軍互相交換之下,箭矢越發減少。
即便是五換一的比例,老兵都換不過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