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第四路軍中、甚至也是這個時候中國裝備最精良的部隊—三十八軍的阻擊,蘇軍瘋狂的衝鋒,並沒有討到任何便宜。
三十八軍不僅每個班都裝備一挺輕機槍,全軍還清一色地裝備了26式半自動步槍,火力十分猛烈。
因為裝備了這種最新式的可以連續射擊的步槍,三十八軍一個連的步兵火力,比裝備普通步槍的一個營的火力還要猛。因此,盡管蘇軍幾乎不分波次地發起決死衝鋒,可蘇軍的衝鋒還是在距離三十八軍陣地50米外就止步了。
不要說三十八軍的大量迫擊炮炸得蘇軍組織不起進攻隊形,就是第四路軍裝備的手雷,威力也要比木柄手榴彈大得多。
由於高度的原因,守軍密如飛蝗的手雷扔下去,在蘇軍人群中不斷爆炸,爆炸的煙塵都幾乎把密密麻麻衝上來的蘇軍覆蓋住,橫飛如雨的彈片炸得蘇軍死傷累累。而蘇軍的木柄手榴彈,卻無法投擲到五十多米外,高度相差近三十米的三十八軍的陣地上。
能僥幸衝過二百多門火炮編織成的密集火網的蘇軍本就十不存一,再在守軍猛烈火力打擊下,蘇軍傷亡慘重,進攻僅僅持續了一個小時,就再無力為繼,不得不停了下來。
雖然僅僅是一個多小時的衝鋒,可蘇軍在第四路軍的各種火力交互打擊之下,傷亡竟然超過萬人,三十八軍三公裏寬的主陣地正麵,到處都是穿著土黃色軍服的屍體。
巨大的傷亡,讓蘇軍將領們臉色蒼白,沒有人再敢叫嚷著要突圍了。布柳赫爾很清楚,單靠他們自己的力量是衝不出包圍圈了,隻好下令各部隊加緊構築防禦工事,準備就地堅守,等待幾乎就是不可能的援兵救援。
雖然蘇軍不再進攻,可是第四路軍空軍和地麵炮火並不罷休,整整一天,一波又一波的飛機不知疲倦地不停飛來,把成串的炸彈丟在蘇軍的陣地上,炸得蘇軍陣地上山石亂飛,火光閃閃,煙塵幾乎把蘇軍的陣地整個蓋住。以至於第四路軍的炮兵和飛機不得不在每次轟炸後,要間隔一段時間才能繼續炮擊轟炸。
到了夜間,氣溫照白天明顯下降,差不多兩夜沒有睡好的蘇軍,連一頓飽飯也沒吃上,本想躲到戰壕和彈坑裏睡上一覺,忘卻饑寒。可是他們馬上很快發現,他們這一點點有限的需要也無法得到滿足。
第四路軍各部隊在傅作義的指揮下,又發起了夜襲。
極度疲乏饑餓的蘇軍官兵,不得不爬起來,迷迷糊糊地對著黑黢黢的山穀射擊。
夜襲直到淩晨3點才逐漸結束。經過一夜的戰鬥,蘇軍的陣地又被壓縮了不少,十多萬還活著的蘇軍被壓迫到方圓不足十公裏的山地裏。
好在天亮後,蘇軍從赤塔等地緊急轉場飛來了一個戰鬥機團,第四路軍的轟炸機因此沒有起飛,高誌航率領僅剩的六十多架戰鬥機起飛迎戰,雙方在經過一場激烈的空戰後,各自損失了二十多架戰鬥機,算是打了一個平手。
被圍的蘇軍,也終於借著這個難得的機會,收攏了一些被燒焦的糧食和被炸死炸傷的馬匹,勉強吃了一頓熱飯。不過,如果沒有空投,蘇軍再想吃上下一頓飽飯,那是不可能了。
十月中旬,北蒙夜間的氣溫已經在零度以下,如果沒有帳篷避風就隻有點篝火取暖,否則人會凍得受不了。可是他們的輜重都幾乎燒盡,僅剩不多的帳篷都被軍官們占用了。還穿著單衣的蘇軍,隻好四處收集山火過後沒有燒淨的“半成品木炭”,在戰壕中和山坳裏點燃取暖。
可是,很不幸的是,天一黑,第四路軍的空軍就又飛臨他們的上空,那裏有火堆,那裏就是他們重點光顧的目標,蘇軍雖然凍得直打哆嗦,可是眼看著溫暖的火堆就是不敢靠近。
雖然這一夜第四路軍的地麵部隊沒有再發動夜襲,可是這一波又一波的飛機在他們頭上轉個不停,十多萬饑腸轆轆的蘇軍,隻好互相擠在一起,躲在山石後和戰壕中取暖。
雖然如此,可是想要睡覺卻是不可能,寒冷的北風凍得他們瑟瑟發抖。
好容易挨到天亮,蘇軍的戰鬥機數量又增加了一個團,掩護著十幾架轟炸機和十二架ju46單發運輸機飛來,它們一麵對三十八軍的阻擊陣地進行轟炸,一麵給被圍的蘇軍空投糧食和彈藥。
ju46單發運輸機,是蘇聯仿製德國容克f-13運輸機製造的,蘇聯國內稱其為菲利Ф-13。在德國它的後續改進型就是二戰中大名鼎鼎的德國“容克大嬸”——ju52。
ju46這種運輸機載貨量不大,最大載荷也隻有一噸多,不要說他們還擔負著給被圍蘇軍空投彈藥的任務,即便全部空投糧食,也不夠近二十萬蘇軍吃一天的,大概僅能讓蘇軍的胃腸稍微得到一些慰藉。更何況,第四路軍各部隊裝備了大量的高射機槍,讓蘇軍的運輸機不敢飛的太低,高空投擲的補給,有一半都落到了包圍圈外。
高誌航率領他的聯隊再次起飛迎戰,這次第四路軍的飛機數量並不占優勢。
本來伍進和麥克是不讚同僅剩的這四十來架戰鬥機升空作戰的,可是宋哲武認為,這幾天對於圍困者和被圍困者雙方來說都極為重要,隻要再撐上三五天,被圍蘇軍軍心就會動搖,這個時候必須要給蘇軍施以最大限度的壓力,即便把這幾十架飛機打光了,也是值得的。
雖然這些從中亞和濱海邊疆區緊急抽調來的蘇軍飛機,飛行員也都沒有經過實戰鍛煉,可是他們訓練的時間畢竟要比空軍總隊的人員多,再加上飛機數量上的優勢,取勝是必然的。最終,空軍總隊損失24架飛機,蘇軍損失了8架。
不過,因為空軍總隊的戰鬥機的出現,迫使蘇軍的轟炸機和運輸機不敢放心空投和轟炸,在高空就胡亂匆匆投擲完炸彈和補給物資,然後急急忙忙地飛迴去了,這些胡亂空投的補給物資和彈藥,在北風的吹送下,絕大多數都落到了第四路軍的陣地後。
經過這次空戰後,高誌航的座機機身上,又增添了兩顆星,數量達到了十五顆,這意味著他已經擊落了十五架蘇機飛機。
蘇軍的飛機一飛走,第四路各部隊又開始對包圍圈中的蘇軍展開猛烈炮擊。除了第一天蘇軍還能和傅作義指揮的部隊進行對射,現在再也聽不到蘇軍的炮聲了。蘇軍的火炮在這幾天的轟炸中,大部損毀,雖然還有幾十門重炮,可是炮彈所剩無幾。
更要命的是,留在大轉彎處的那一個軍,在高宗寶指揮的優勢兵力圍攻下,大部被殲,約一個師左右的殘部突圍北逃。也就是說,在北蒙,現在隻剩下布柳赫爾指揮的這股部隊了。
絕望的布柳赫爾下令,除非中[***]隊發起攻擊,否則這些大炮一律不準射擊。同時,嚴密封鎖大轉彎蘇軍那個軍被大部消滅的消息。
當天夜裏,空軍總隊在地麵部隊打出的照明彈和信號彈的指示下,再次對蘇軍陣地展開連續轟炸,在饑餓和寒冷中苦挨了一夜的蘇軍,在天明時驚訝地發現,昨晚中國人在轟炸中並不是僅僅投擲了炸彈,他們還投擲了大量花花綠綠的俄文傳單。
傳單裏告訴蘇軍,大轉彎處的蘇軍部隊已經被全殲,他們已經無路可逃了,他們要想活著迴到蘇聯,見到自己的妻子、兒女、父母、兄弟姐妹,惟一的一條路就是投降。第四路軍保證他們的生命安全,在和蘇聯政斧談判後,將送他們迴國。
這個消息立刻在蘇軍內引發了巨大的混亂。在各級政治委員和內務部人員的幹預下,各部隊都把收集起來的的傳單送到了司令部,集中銷毀。
不過,不知什麽時候,中國人又在他們的陣地上支起了高音喇叭,有人正在用純正的俄語宣讀傳單上的內容,並且還宣讀了宋哲武致全體蘇軍官兵們的一封信。
宋哲武在信中,除了告訴蘇軍,他已經命令破壞庫倫以北和克魯倫以北通往蘇聯境內的道路,同時命令二十多萬大軍沿途阻擊蘇軍可能的援兵。蘇聯政斧能在多久後派出多少援兵不說,現在氣溫驟降,隨時都可能下起大雪,他嚴正敦促蘇軍投降。
為了打消蘇軍高級將領們的疑慮,宋哲武保證,包括布柳赫爾在內的所有蘇軍高級將領,隻要他們率部投降,為了讓他們和他們的家人免遭蘇聯政斧的殺害製裁,他將用俘虜交換他們的家人,並給予他們巨額獎金,以保證他們在中國過上安定的生活。如果他們想要出國定居,他也會全力支持。而如果蘇軍將領們一意孤行,那等待他們的隻有餓死凍死這一條路,希望蘇軍將領們珍視二十萬蘇軍士兵的生命。
宋哲武還在信中明確開出了率部投降蘇軍將領們的獎金數額:布柳赫爾-20萬美金;將級軍官10美金;校級軍官3-5萬美金
(未完待續)
三十八軍不僅每個班都裝備一挺輕機槍,全軍還清一色地裝備了26式半自動步槍,火力十分猛烈。
因為裝備了這種最新式的可以連續射擊的步槍,三十八軍一個連的步兵火力,比裝備普通步槍的一個營的火力還要猛。因此,盡管蘇軍幾乎不分波次地發起決死衝鋒,可蘇軍的衝鋒還是在距離三十八軍陣地50米外就止步了。
不要說三十八軍的大量迫擊炮炸得蘇軍組織不起進攻隊形,就是第四路軍裝備的手雷,威力也要比木柄手榴彈大得多。
由於高度的原因,守軍密如飛蝗的手雷扔下去,在蘇軍人群中不斷爆炸,爆炸的煙塵都幾乎把密密麻麻衝上來的蘇軍覆蓋住,橫飛如雨的彈片炸得蘇軍死傷累累。而蘇軍的木柄手榴彈,卻無法投擲到五十多米外,高度相差近三十米的三十八軍的陣地上。
能僥幸衝過二百多門火炮編織成的密集火網的蘇軍本就十不存一,再在守軍猛烈火力打擊下,蘇軍傷亡慘重,進攻僅僅持續了一個小時,就再無力為繼,不得不停了下來。
雖然僅僅是一個多小時的衝鋒,可蘇軍在第四路軍的各種火力交互打擊之下,傷亡竟然超過萬人,三十八軍三公裏寬的主陣地正麵,到處都是穿著土黃色軍服的屍體。
巨大的傷亡,讓蘇軍將領們臉色蒼白,沒有人再敢叫嚷著要突圍了。布柳赫爾很清楚,單靠他們自己的力量是衝不出包圍圈了,隻好下令各部隊加緊構築防禦工事,準備就地堅守,等待幾乎就是不可能的援兵救援。
雖然蘇軍不再進攻,可是第四路軍空軍和地麵炮火並不罷休,整整一天,一波又一波的飛機不知疲倦地不停飛來,把成串的炸彈丟在蘇軍的陣地上,炸得蘇軍陣地上山石亂飛,火光閃閃,煙塵幾乎把蘇軍的陣地整個蓋住。以至於第四路軍的炮兵和飛機不得不在每次轟炸後,要間隔一段時間才能繼續炮擊轟炸。
到了夜間,氣溫照白天明顯下降,差不多兩夜沒有睡好的蘇軍,連一頓飽飯也沒吃上,本想躲到戰壕和彈坑裏睡上一覺,忘卻饑寒。可是他們馬上很快發現,他們這一點點有限的需要也無法得到滿足。
第四路軍各部隊在傅作義的指揮下,又發起了夜襲。
極度疲乏饑餓的蘇軍官兵,不得不爬起來,迷迷糊糊地對著黑黢黢的山穀射擊。
夜襲直到淩晨3點才逐漸結束。經過一夜的戰鬥,蘇軍的陣地又被壓縮了不少,十多萬還活著的蘇軍被壓迫到方圓不足十公裏的山地裏。
好在天亮後,蘇軍從赤塔等地緊急轉場飛來了一個戰鬥機團,第四路軍的轟炸機因此沒有起飛,高誌航率領僅剩的六十多架戰鬥機起飛迎戰,雙方在經過一場激烈的空戰後,各自損失了二十多架戰鬥機,算是打了一個平手。
被圍的蘇軍,也終於借著這個難得的機會,收攏了一些被燒焦的糧食和被炸死炸傷的馬匹,勉強吃了一頓熱飯。不過,如果沒有空投,蘇軍再想吃上下一頓飽飯,那是不可能了。
十月中旬,北蒙夜間的氣溫已經在零度以下,如果沒有帳篷避風就隻有點篝火取暖,否則人會凍得受不了。可是他們的輜重都幾乎燒盡,僅剩不多的帳篷都被軍官們占用了。還穿著單衣的蘇軍,隻好四處收集山火過後沒有燒淨的“半成品木炭”,在戰壕中和山坳裏點燃取暖。
可是,很不幸的是,天一黑,第四路軍的空軍就又飛臨他們的上空,那裏有火堆,那裏就是他們重點光顧的目標,蘇軍雖然凍得直打哆嗦,可是眼看著溫暖的火堆就是不敢靠近。
雖然這一夜第四路軍的地麵部隊沒有再發動夜襲,可是這一波又一波的飛機在他們頭上轉個不停,十多萬饑腸轆轆的蘇軍,隻好互相擠在一起,躲在山石後和戰壕中取暖。
雖然如此,可是想要睡覺卻是不可能,寒冷的北風凍得他們瑟瑟發抖。
好容易挨到天亮,蘇軍的戰鬥機數量又增加了一個團,掩護著十幾架轟炸機和十二架ju46單發運輸機飛來,它們一麵對三十八軍的阻擊陣地進行轟炸,一麵給被圍的蘇軍空投糧食和彈藥。
ju46單發運輸機,是蘇聯仿製德國容克f-13運輸機製造的,蘇聯國內稱其為菲利Ф-13。在德國它的後續改進型就是二戰中大名鼎鼎的德國“容克大嬸”——ju52。
ju46這種運輸機載貨量不大,最大載荷也隻有一噸多,不要說他們還擔負著給被圍蘇軍空投彈藥的任務,即便全部空投糧食,也不夠近二十萬蘇軍吃一天的,大概僅能讓蘇軍的胃腸稍微得到一些慰藉。更何況,第四路軍各部隊裝備了大量的高射機槍,讓蘇軍的運輸機不敢飛的太低,高空投擲的補給,有一半都落到了包圍圈外。
高誌航率領他的聯隊再次起飛迎戰,這次第四路軍的飛機數量並不占優勢。
本來伍進和麥克是不讚同僅剩的這四十來架戰鬥機升空作戰的,可是宋哲武認為,這幾天對於圍困者和被圍困者雙方來說都極為重要,隻要再撐上三五天,被圍蘇軍軍心就會動搖,這個時候必須要給蘇軍施以最大限度的壓力,即便把這幾十架飛機打光了,也是值得的。
雖然這些從中亞和濱海邊疆區緊急抽調來的蘇軍飛機,飛行員也都沒有經過實戰鍛煉,可是他們訓練的時間畢竟要比空軍總隊的人員多,再加上飛機數量上的優勢,取勝是必然的。最終,空軍總隊損失24架飛機,蘇軍損失了8架。
不過,因為空軍總隊的戰鬥機的出現,迫使蘇軍的轟炸機和運輸機不敢放心空投和轟炸,在高空就胡亂匆匆投擲完炸彈和補給物資,然後急急忙忙地飛迴去了,這些胡亂空投的補給物資和彈藥,在北風的吹送下,絕大多數都落到了第四路軍的陣地後。
經過這次空戰後,高誌航的座機機身上,又增添了兩顆星,數量達到了十五顆,這意味著他已經擊落了十五架蘇機飛機。
蘇軍的飛機一飛走,第四路各部隊又開始對包圍圈中的蘇軍展開猛烈炮擊。除了第一天蘇軍還能和傅作義指揮的部隊進行對射,現在再也聽不到蘇軍的炮聲了。蘇軍的火炮在這幾天的轟炸中,大部損毀,雖然還有幾十門重炮,可是炮彈所剩無幾。
更要命的是,留在大轉彎處的那一個軍,在高宗寶指揮的優勢兵力圍攻下,大部被殲,約一個師左右的殘部突圍北逃。也就是說,在北蒙,現在隻剩下布柳赫爾指揮的這股部隊了。
絕望的布柳赫爾下令,除非中[***]隊發起攻擊,否則這些大炮一律不準射擊。同時,嚴密封鎖大轉彎蘇軍那個軍被大部消滅的消息。
當天夜裏,空軍總隊在地麵部隊打出的照明彈和信號彈的指示下,再次對蘇軍陣地展開連續轟炸,在饑餓和寒冷中苦挨了一夜的蘇軍,在天明時驚訝地發現,昨晚中國人在轟炸中並不是僅僅投擲了炸彈,他們還投擲了大量花花綠綠的俄文傳單。
傳單裏告訴蘇軍,大轉彎處的蘇軍部隊已經被全殲,他們已經無路可逃了,他們要想活著迴到蘇聯,見到自己的妻子、兒女、父母、兄弟姐妹,惟一的一條路就是投降。第四路軍保證他們的生命安全,在和蘇聯政斧談判後,將送他們迴國。
這個消息立刻在蘇軍內引發了巨大的混亂。在各級政治委員和內務部人員的幹預下,各部隊都把收集起來的的傳單送到了司令部,集中銷毀。
不過,不知什麽時候,中國人又在他們的陣地上支起了高音喇叭,有人正在用純正的俄語宣讀傳單上的內容,並且還宣讀了宋哲武致全體蘇軍官兵們的一封信。
宋哲武在信中,除了告訴蘇軍,他已經命令破壞庫倫以北和克魯倫以北通往蘇聯境內的道路,同時命令二十多萬大軍沿途阻擊蘇軍可能的援兵。蘇聯政斧能在多久後派出多少援兵不說,現在氣溫驟降,隨時都可能下起大雪,他嚴正敦促蘇軍投降。
為了打消蘇軍高級將領們的疑慮,宋哲武保證,包括布柳赫爾在內的所有蘇軍高級將領,隻要他們率部投降,為了讓他們和他們的家人免遭蘇聯政斧的殺害製裁,他將用俘虜交換他們的家人,並給予他們巨額獎金,以保證他們在中國過上安定的生活。如果他們想要出國定居,他也會全力支持。而如果蘇軍將領們一意孤行,那等待他們的隻有餓死凍死這一條路,希望蘇軍將領們珍視二十萬蘇軍士兵的生命。
宋哲武還在信中明確開出了率部投降蘇軍將領們的獎金數額:布柳赫爾-20萬美金;將級軍官10美金;校級軍官3-5萬美金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