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的十幾天裏。宋哲武和他的所有部隊都開始緊張的忙碌起來。


    因為王敘設在北平的情報站,又截獲了石友三發給張學良的密電,石友三雖沒有在電報上明說,可是字裏行間都透著要改換門庭的意思,隻要張學良不是傻子,不可能看不出來。


    而有了石友三的誘惑,還在猶豫的張學良一定會動心。石友三肯投靠他張學良,不僅僅是東北軍的勢力會大漲,最重要的是石友三一倒戈,閻錫山和馮玉祥的反蔣聯軍必定分崩離析,敗亡已定,絕對會軍無戰心,這個時候東北軍入關肯定不會費多大力氣,甚至都有可能不費一槍一彈,就從新得到黃河以北的控製權。


    有了這樣的功績,張學良在東北軍的地位可就是徹底穩固了,那些阻礙掣肘他的“老頑固”也就在沒有資格對他張學良說三道四了。


    這個誘惑是足以促使張學良隨時出兵的。而這也恰恰是宋哲武最不願意見到的。


    宋哲武認為,9.18事變之所以發生在1931年,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張學良帶領東北軍的精銳全部滯留關外,給了關東軍狂熱的少壯軍人們以膽量。才讓他們敢於背著東京,私自悍然發動9.18事變。


    如果張學良不進關,那麽僅在沈陽周圍的東北軍精銳部隊就有10來萬人,關東軍的狂熱分子們就是再喪心病狂,也絕對不敢以1萬多人的關東軍挑戰幾十萬東北軍。也就是說,如果張學良不進關,雖然因為日本人極端覬覦東北,甚至是整個中國,9.18事變注定還會發生,但是在時間上是一定會推遲的。


    而時間對於中國尤其重要,隨著國內軍閥征戰的平息,南京中央政府已經開始大力加強國防和經濟建設,到戰爭開始時,中國的軍事力量必然會得到大大的加強,戰爭中的損失也必然會大大減輕。


    宋哲武覺得,如果是這樣,中日之間的戰爭最有可能的開戰時間點是在二戰開始後。而那時,美國人很可能一開始就大力支持中國的抗戰,戰爭也很可能僅僅止於東北、華北和長江下遊地區。


    特別是宋哲武現在也尤其需要時間,雖然在他穿越前,他看了許多穿越人士抗戰的網絡小說,覺得以穿越人士掌握的知識,是可以輕而易舉的在抗戰中戰勝日本,甚至在他穿越之初,他也是這麽認為。


    可是,在他穿越後經過這些年來的成功和挫折,讓他深深地對以前的幼稚想法而汗然。他雖然擁有絕對超前於這個時代的化工技術。就是在其它各行各業,他也絕對具有遠遠超前於這個時代的學者們的正確的判斷和方向感。


    可是,即使是這樣,他也並不可能為所欲為的施展自己的才華,因為還有很多不利因素在限製他的發展。比如落後的基礎工業,國民教育的普遍低下,精華人才的極度稀缺等等。


    還有就是,這個時代的人物在智商、情商上絕對不比幾十年後的人們差,不要說那些出類拔萃的精英人物,就是普通販夫走卒也都不可等閑視之,並不是什麽穿越人士幾句話就可以忽悠的了得。


    所有這一切,都決定了他隻有以穩健的步伐,踏踏實實地在盡可能快的時間裏完成他的抗戰準備,甚至也包括抗戰以後的發展準備。因此,和平發展的時間,對於宋哲武也是最為重要的。他要盡一切可能,延緩曆史巨人的腳步。


    因此,宋哲武決定提前發動他的《斑鳩計劃》,他相信,隻要他一拿下山西,哪怕是他的部隊隻要進入山西。老巢被端了的反蔣聯軍立刻就會一片混亂,再也沒有人會認認真真地和中央軍拚命,晉綏軍和西北軍會不顧一切地妄圖重新奪迴山西,而那些小雜牌們立刻就會樹倒猢猻散,倒戈投向中央是必然的。


    蔣介石當然也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也必然會催動中央軍,一鼓作氣,一舉解決困擾他的地方勢力。當然,蔣介石也就不會願意看到,打垮了晉綏軍和西北軍後,再在關內出現一個相對對立於中央之外的東北軍的勢力圈了。


    所以,宋哲武在得到石友三有意投靠張學良的情報後,立刻電令在淶源的簫國棟和陶蓉,由他們兩人任《斑鳩計劃》的正副總指揮,統一指揮協調淶源、山西、外蒙的部隊。在鄭州的部隊則由他親自負責指揮。


    隻是,由於怕準備的過早,部隊提前調動會引起閻錫山的懷疑,此前,在淶源的部隊一直沒有進行充分準備,還需要一些時間。因此,對《斑鳩計劃》的細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


    不過,眼前正好有個很好的機會,那就是按照和閻錫山、馮玉祥商定好的南下進攻計劃,宋哲武需要調集三個軍集中到鄭州。因為鄭州離山西要比淶源遠,不利於部隊快速進入山西,宋哲武當然不會在執行計劃前這麽做。


    因此,宋哲武電請閻錫山批準,為了不引起中央軍的注意,達到戰役的突然性。按計劃,需要後續到達鄭州的梁忠甲和李思熾兩個軍要分批到鄭州集結,具體是梁忠甲軍先到新鄉待命,待在井陘集結的李思熾軍南下時,再一同過黃河經鄭州進入魯山的出發陣地。


    同時,宋哲武以部隊南下後,後方補給不會及時為由,要閻錫山提供大批彈藥物資,這些物資都要由太原經正太路交給在井陘集結的李思熾軍;此外,宋哲武又以他的空軍要隨時支援他南下的部隊為由,派少量地勤人員進入西北軍在碧沙崗附近的機場。


    正在宋哲武緊鑼密鼓的進行部署時,有一件事逼迫宋哲武決定馬上開始實施他的《斑鳩計劃》。


    原來,馮玉祥派去救援孫殿英,解濠州之圍的孫連仲,在率領五個師的西北軍經過連番苦戰,終於擊潰了圍攻毫州的葉開鑫、李文彬等中央軍時,孫連仲卻不敢進入毫州。這是因為他得到他派進毫州和孫殿英聯絡的副官報告,毫州城裏的孫殿英的部隊都在使用中央發行的紙鈔。


    這個報告可是讓孫連仲大吃一驚,因為閻錫山控製了晉、綏、察、冀等省,河南又一直很混亂,中央發行的紙鈔很少在華北和中原流通,在這些地區的部隊都是用大洋和晉鈔。孫殿英的部隊突然大量使用中央發行的紙幣,這隻能有一個解釋。這些紙幣是蔣介石給孫殿英的。


    蔣介石給孫殿英錢的目的那是不言而喻的,關鍵是孫殿英接受了蔣介石的錢。雖然孫殿英沒有公開投蔣,可是畢竟是他收了蔣介石的錢,這不能不讓孫連仲擔心。以至於,當馮玉祥命令孫連仲匯合孫殿英進攻宿縣,威脅中央軍後方時,孫連仲連發數電給馮玉祥,堅決不執行這個命令。


    閻錫山受到毫州戰況好轉的鼓舞,也是連電催促宋哲武,馬上按計劃在平漢線展開進攻。


    如果僅僅是閻錫山的命令還好,宋哲武還可以找些借口拖延。可是對於林蔚的電報,宋哲武就不能無動於衷了。


    在毫州解圍前,即使是晉綏軍占領了濟南,林蔚都沒有催促他立刻在反蔣聯軍後方反戈一擊,隻是在宋哲武向蔣介石通報反蔣聯軍的一些軍事動態的報告時,隱含著詢問宋哲武何時開始行動。而在毫州之戰後,林蔚一反常態,連續數電催促宋哲武馬上開始行動。


    宋哲武明白,毫州之圍一解,隴海線中央軍的後方馬上麵臨巨大的威脅,一旦反蔣聯軍占領宿縣,隴海線的中央軍防線馬上就會土崩瓦解,徐州也就隨即會成為雙方生死決戰的戰場,一旦中央軍失利,那時即使張學良出兵,蔣介石也很難再有迴天之力了。


    如果在這個時候他再無動於衷,那蔣介石難免要懷疑他的真實目的了,這對他以後的發展可是極其不利的。


    而且,宋哲武可以想象得到,林蔚的電報都是蔣介石的意思,既然能催促他宋哲武,蔣介石也一樣會在張學良身上下更多的功夫。


    宋哲武不得已,在和簫國棟、陶蓉電報商議後,決定立刻展開行動。


    現在,徐放和趙鳳武的兩個“騎兵軍”已經秘密運動到了白雲鄂博,那裏距綏遠隻有貳佰多公裏,騎兵一天就可以趕到。從綏遠到山西重鎮大同也僅僅隻有不到二百公裏,如果晚上從綏遠出發,第二天就能趕到大同,並在第二天就可以控製晉北地區。


    在淶源的部隊已經都做好了準備,山地師已經集結到井陘附近;李思熾軍也已經到達井陘;在淶源的部隊在計劃開始後,將會以張亞飛軍為前鋒,經靈丘進入山西,他的任務是盡快到達太原,在補充糧食彈藥後,迅速南下,和其它部隊一同接應宋哲武在鄭州、新鄉的部隊入晉。並做好對外防禦,防止晉綏軍和西北軍尾隨跟進山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26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藍200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藍2000並收藏1926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