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閻錫山說趙戴文、徐永昌和楊愛源三人都不支持他反蔣。一時間眾人都不敢多言。
這三人反對和蔣介石付諸武力,眾人都清楚。可是他們也都知道,趙戴文和楊愛源不僅都是五台人,還是閻錫山最得力的文武“臂膀”,趙戴文同閻錫山情深義厚,就不必多說了。楊愛源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步科畢業,是應閻錫山之邀最早加入晉綏軍的保定軍校畢業生,對晉綏軍的發展成長做出了巨大貢獻。
楊愛源在晉綏軍中以為人忠厚,謹慎職守,有才幹著稱,因此在得到閻錫山信任和重用的同時,亦頗有人緣。雖然晉綏軍中除了商震和徐永昌、周玳等少數人外幾乎都是他的後輩,可他和眾將領相處的都極好,不僅和傅作義、張蔭梧這兩個水火不相容的人處的很好,就是和閻錫山不睦的商震關係也很好。
1916年初,閻錫山將投晉的商震所部編為一個團,楊愛源營編入商團,明為充實,實為牽製。這樣,楊愛源一度成為商震的部屬。楊愛源後來一直與商震同步升遷,商震非但不忌。還引為知已。以至於在商震離晉之後給閻錫山的親筆信中仍感慨良多地說:“星如對震,情誼深厚,始終如一。”
徐永昌那就更不必說,如果說閻錫山對趙戴文和楊愛源是看中他們的忠心和才幹,那麽對於徐永昌就是感激了。
徐永昌早在1925年代孫嶽兼任第三軍軍長時,不僅不配合同為國民軍的樊鍾秀攻打山西,還通過周玳給閻錫山通風報信,讓閻錫山早有準備,一舉把樊鍾秀趕出山西。
1926年春,國民軍在天津失利,第二軍潰散於豫西,第一軍撤至五原,馮玉祥下野出走蘇聯,徐永昌率領第三軍之願撤西北者退集包頭。四五月間,苦無出路的國民軍第一軍準備以借道入綏為名從雁北攻入山西。此時,徐永昌又再一次明確表示“不願與山西作戰”的明確態度,接著,國民第一軍六路攻晉,晉綏軍傾全力應戰。因為徐永昌的第二軍不配合,8月,國民軍不支,退出晉境;晉綏軍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打到歸綏。由於在對晉作戰問題上的超然做法,閻錫山對徐永昌極為感激。
馮玉祥以取得蘇俄支持相號召,重整西北軍。而徐永昌則對此有著自己清醒的認識:“俄國扶植我們,盡管誠意,但他的存心並不善。我在民國十三年即覺得俄國與孫中山先生所訂契約就未懷好意。他要對中國懷好意。為什麽不依照諾言將與曹政府所協議的中東鐵路交還中國?我們內亂,猶如兄弟鬩牆,第三人送一把刀,無論交與弟或兄,總是與我們不利的。而彼則強調扶助弱小民族,殊不知其扶助也者,乃先助某國一部分人民脫離本國而獨立,再即將之並入俄國,美其曰聯邦,實乃劫持之使為附庸耳。”
對馮玉祥做法很反感的徐永昌,在請示病中的孫嶽後,決定“以後的行動要與馮玉祥的國民一軍分開”。正在這時,徐永昌的辛亥老友孫楚托人轉來一信敘述友情。徐永昌當然明白孫楚之意,遂迴一信,提出:“擬在五原屯墾,未識閻先生能否相助。”
徐永昌的試探很快得到迴音,孫楚二次到綏傳達了閻錫山的答複:“聽說次宸要在五原屯墾,我覺得與有人格的人作朋友是榮譽的。次宸要在五原屯墾,我不但同情而且要盡力支持。”
對於閻錫山的支持,徐永昌深受感動,得到莫大的鼓舞。1926年冬。在與晉綏軍在綏將領商震、楊愛源、朱綬光等進一步接觸的基礎上,徐永昌動身前往太原。在太原,徐永昌一住就是三個月,期間,多次與閻錫山晤談,彼此投契,相處甚得。閻錫山對徐永昌早懷好感,表示“恨有相見太晚”。
1927年3月間,按照事先約定,徐永昌的第三軍步兵兩個師、騎兵一個師、炮兵一個團及一個獨立炮兵團,沿黃河西岸南下,由臨縣磧口渡河入晉,徐永昌本人則自當時起,即與閻錫山合作共事,為閻錫山出謀劃策,與趙戴文並稱為閻錫山的左右手。而那時閻錫山的晉綏軍也僅有數萬人,由於有徐永昌的國民軍三軍的加入,是晉綏軍實力大漲。
二次北伐時,晉綏軍被奉軍集中主力擊敗,徐永昌當時雖是客軍,但不避嫌疑,臨機處置得當,使晉綏軍除傅作義一部被困涿州外,悉數安全撤退至山西。
在這個“有槍就是草頭王”的時代,多少人奉行武力至上,擁兵自重。徐永昌卻反其道而行之,在主動放棄獨立地位,率部歸屬閻錫山的晉係之後,又以“軍民分治”相號召。自釋兵權。28年10月他被任命為綏遠省政府主席。即主動以主席是一文職,將所部第三軍進行整編,師、旅長全部換成閻放心的人,讓副軍長黃臚初持冊送請閻錫山接納。
閻錫山說:“綏省地方不靖,帶上兵去,較易施為。”永昌則說:“如不帶兵即無能為,那就帶上兵去亦做不好。主席是一文職,軍民分治,請自我始。”
晉綏軍之所以能在二次北伐前實力大漲,成為左右北伐進程的一直決定性力量,於徐永昌全無私念帶領國民三軍融入晉綏軍有莫大關係。閻錫山對於徐永昌可以說是感激莫名。
閻錫山說這樣的三個人都反對他反蔣,內北廳內的眾將領一時都默不作聲。這倒不是他們同意上述三人的意見,關鍵是他們都不好反駁這三人,隻要對這三人言辭過於激烈,閻錫山不僅會怪罪,甚至還有可能當場翻臉。這三人雖然敢當著閻錫山的麵指責他反蔣的錯誤,可是閻錫山知道這三人都是為了他著想,隻要他閻錫山一意孤行,這幾個人還會隨著他赴湯蹈火的。閻錫山之所以有些落寞,並不是生這三人的氣,僅僅是有些感傷而已。
沉默了一會,還是周玳忍不住,斟酌著說:“總司令。我倒想起一件事,不知道當說不當說?”
閻錫山也覺得自己有些動情,這個時候可不能打擊這些支持他反蔣的將領的信心。點頭說:“子梁,在晉綏軍中隻有你是蒙的學生,師生之間還有什麽不能說的,即使你說錯了,蒙也不會怪罪你。”
周玳上前一步說:“學生記得民國17年北伐完成,蔣介石在北平小湯山召集各集團軍總司令會議,並邀請各集團軍主要負責人與他一起到南京舉行編遣會議。開完會,馮玉祥先迴河南即轉南京,不久蔣介石亦返南京。總司令則在去南京中途打電報給蔣介石說:因父親患急病。待父病稍好即去南京。一直遷延到12月中旬,才去南京就任國民政府委員並參加編遣會議,學生當時以總參議的身份隨同總司令去南京。當學生問起遲遲不動身的原因時,總司令說:‘到南京開編遣會議,我若順著馮、李德鄰說話,必取怨於蔣中正,會也開不成,我卻得罪了蔣中正;若順著蔣中正說,必取怨於馮玉祥和李德鄰。甚至兩麵都不討好。不若等他們鬧成分裂之局的時候我再去,那時雙方都需要我,那就好了。’”
“學生當時還有些不信,可是到了南京形勢果真如此,因此,學生自那以後,一直認為總司令所想所做都是對的。而且,自那時起,我們山西和我們晉綏軍在總司令的領導下,從沒有吃過虧。”
周玳這個時候敢於第一個出來說話,自然也不是一般的將領,他和閻錫山的淵源也很深。
閻錫山從日本留學歸來在山西陸小任教官,周玳正是他的學生,而且是閻錫山介紹周玳加入的同盟會。山西起義成功後,山西省諮議局各路人馬推選都督時,正是周玳與張樹幟密切配合,在議長梁善濟宣布“票選”大都督的關鍵時刻,張樹幟大聲號召‘大家應當推選閻錫山為大都督,讚成的舉手!’周玳應聲高唿:‘選閻錫山為大都督,大家一齊舉手!’正是兩人以壓倒性的煽動氣勢互相唿應,一起把閻錫山推上了山西都督的寶座。
閻錫山是一個即記仇又很報恩的人,當然不會忘記周玳的擁立之功,所以,周玳這些年在晉綏軍裏也是火箭般躥升。
周玳這個時候敢於說這些話,強調閻錫山的所作所為一直以來偶是對的,目的就是要閻錫山堅定反蔣信心。
閻錫山對周玳的話不置可否,看著眾人問:“你們都是支持蒙反蔣的?”
在晉綏軍中,最高層的幾人中隻有賈景德一人堅決支持閻錫山反蔣,可這些軍師長則是清一色的支持閻錫山和蔣介石武力對決。
在眾將領同聲表態支持後。信心大增的閻錫山一拍椅子扶手大聲說:“好!有你們支持蒙,蒙就一定反蔣。。。。。。”
感謝飄渺書友的打賞,也感謝燕語書友的投票,深藍鞠躬了!
這三人反對和蔣介石付諸武力,眾人都清楚。可是他們也都知道,趙戴文和楊愛源不僅都是五台人,還是閻錫山最得力的文武“臂膀”,趙戴文同閻錫山情深義厚,就不必多說了。楊愛源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步科畢業,是應閻錫山之邀最早加入晉綏軍的保定軍校畢業生,對晉綏軍的發展成長做出了巨大貢獻。
楊愛源在晉綏軍中以為人忠厚,謹慎職守,有才幹著稱,因此在得到閻錫山信任和重用的同時,亦頗有人緣。雖然晉綏軍中除了商震和徐永昌、周玳等少數人外幾乎都是他的後輩,可他和眾將領相處的都極好,不僅和傅作義、張蔭梧這兩個水火不相容的人處的很好,就是和閻錫山不睦的商震關係也很好。
1916年初,閻錫山將投晉的商震所部編為一個團,楊愛源營編入商團,明為充實,實為牽製。這樣,楊愛源一度成為商震的部屬。楊愛源後來一直與商震同步升遷,商震非但不忌。還引為知已。以至於在商震離晉之後給閻錫山的親筆信中仍感慨良多地說:“星如對震,情誼深厚,始終如一。”
徐永昌那就更不必說,如果說閻錫山對趙戴文和楊愛源是看中他們的忠心和才幹,那麽對於徐永昌就是感激了。
徐永昌早在1925年代孫嶽兼任第三軍軍長時,不僅不配合同為國民軍的樊鍾秀攻打山西,還通過周玳給閻錫山通風報信,讓閻錫山早有準備,一舉把樊鍾秀趕出山西。
1926年春,國民軍在天津失利,第二軍潰散於豫西,第一軍撤至五原,馮玉祥下野出走蘇聯,徐永昌率領第三軍之願撤西北者退集包頭。四五月間,苦無出路的國民軍第一軍準備以借道入綏為名從雁北攻入山西。此時,徐永昌又再一次明確表示“不願與山西作戰”的明確態度,接著,國民第一軍六路攻晉,晉綏軍傾全力應戰。因為徐永昌的第二軍不配合,8月,國民軍不支,退出晉境;晉綏軍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打到歸綏。由於在對晉作戰問題上的超然做法,閻錫山對徐永昌極為感激。
馮玉祥以取得蘇俄支持相號召,重整西北軍。而徐永昌則對此有著自己清醒的認識:“俄國扶植我們,盡管誠意,但他的存心並不善。我在民國十三年即覺得俄國與孫中山先生所訂契約就未懷好意。他要對中國懷好意。為什麽不依照諾言將與曹政府所協議的中東鐵路交還中國?我們內亂,猶如兄弟鬩牆,第三人送一把刀,無論交與弟或兄,總是與我們不利的。而彼則強調扶助弱小民族,殊不知其扶助也者,乃先助某國一部分人民脫離本國而獨立,再即將之並入俄國,美其曰聯邦,實乃劫持之使為附庸耳。”
對馮玉祥做法很反感的徐永昌,在請示病中的孫嶽後,決定“以後的行動要與馮玉祥的國民一軍分開”。正在這時,徐永昌的辛亥老友孫楚托人轉來一信敘述友情。徐永昌當然明白孫楚之意,遂迴一信,提出:“擬在五原屯墾,未識閻先生能否相助。”
徐永昌的試探很快得到迴音,孫楚二次到綏傳達了閻錫山的答複:“聽說次宸要在五原屯墾,我覺得與有人格的人作朋友是榮譽的。次宸要在五原屯墾,我不但同情而且要盡力支持。”
對於閻錫山的支持,徐永昌深受感動,得到莫大的鼓舞。1926年冬。在與晉綏軍在綏將領商震、楊愛源、朱綬光等進一步接觸的基礎上,徐永昌動身前往太原。在太原,徐永昌一住就是三個月,期間,多次與閻錫山晤談,彼此投契,相處甚得。閻錫山對徐永昌早懷好感,表示“恨有相見太晚”。
1927年3月間,按照事先約定,徐永昌的第三軍步兵兩個師、騎兵一個師、炮兵一個團及一個獨立炮兵團,沿黃河西岸南下,由臨縣磧口渡河入晉,徐永昌本人則自當時起,即與閻錫山合作共事,為閻錫山出謀劃策,與趙戴文並稱為閻錫山的左右手。而那時閻錫山的晉綏軍也僅有數萬人,由於有徐永昌的國民軍三軍的加入,是晉綏軍實力大漲。
二次北伐時,晉綏軍被奉軍集中主力擊敗,徐永昌當時雖是客軍,但不避嫌疑,臨機處置得當,使晉綏軍除傅作義一部被困涿州外,悉數安全撤退至山西。
在這個“有槍就是草頭王”的時代,多少人奉行武力至上,擁兵自重。徐永昌卻反其道而行之,在主動放棄獨立地位,率部歸屬閻錫山的晉係之後,又以“軍民分治”相號召。自釋兵權。28年10月他被任命為綏遠省政府主席。即主動以主席是一文職,將所部第三軍進行整編,師、旅長全部換成閻放心的人,讓副軍長黃臚初持冊送請閻錫山接納。
閻錫山說:“綏省地方不靖,帶上兵去,較易施為。”永昌則說:“如不帶兵即無能為,那就帶上兵去亦做不好。主席是一文職,軍民分治,請自我始。”
晉綏軍之所以能在二次北伐前實力大漲,成為左右北伐進程的一直決定性力量,於徐永昌全無私念帶領國民三軍融入晉綏軍有莫大關係。閻錫山對於徐永昌可以說是感激莫名。
閻錫山說這樣的三個人都反對他反蔣,內北廳內的眾將領一時都默不作聲。這倒不是他們同意上述三人的意見,關鍵是他們都不好反駁這三人,隻要對這三人言辭過於激烈,閻錫山不僅會怪罪,甚至還有可能當場翻臉。這三人雖然敢當著閻錫山的麵指責他反蔣的錯誤,可是閻錫山知道這三人都是為了他著想,隻要他閻錫山一意孤行,這幾個人還會隨著他赴湯蹈火的。閻錫山之所以有些落寞,並不是生這三人的氣,僅僅是有些感傷而已。
沉默了一會,還是周玳忍不住,斟酌著說:“總司令。我倒想起一件事,不知道當說不當說?”
閻錫山也覺得自己有些動情,這個時候可不能打擊這些支持他反蔣的將領的信心。點頭說:“子梁,在晉綏軍中隻有你是蒙的學生,師生之間還有什麽不能說的,即使你說錯了,蒙也不會怪罪你。”
周玳上前一步說:“學生記得民國17年北伐完成,蔣介石在北平小湯山召集各集團軍總司令會議,並邀請各集團軍主要負責人與他一起到南京舉行編遣會議。開完會,馮玉祥先迴河南即轉南京,不久蔣介石亦返南京。總司令則在去南京中途打電報給蔣介石說:因父親患急病。待父病稍好即去南京。一直遷延到12月中旬,才去南京就任國民政府委員並參加編遣會議,學生當時以總參議的身份隨同總司令去南京。當學生問起遲遲不動身的原因時,總司令說:‘到南京開編遣會議,我若順著馮、李德鄰說話,必取怨於蔣中正,會也開不成,我卻得罪了蔣中正;若順著蔣中正說,必取怨於馮玉祥和李德鄰。甚至兩麵都不討好。不若等他們鬧成分裂之局的時候我再去,那時雙方都需要我,那就好了。’”
“學生當時還有些不信,可是到了南京形勢果真如此,因此,學生自那以後,一直認為總司令所想所做都是對的。而且,自那時起,我們山西和我們晉綏軍在總司令的領導下,從沒有吃過虧。”
周玳這個時候敢於第一個出來說話,自然也不是一般的將領,他和閻錫山的淵源也很深。
閻錫山從日本留學歸來在山西陸小任教官,周玳正是他的學生,而且是閻錫山介紹周玳加入的同盟會。山西起義成功後,山西省諮議局各路人馬推選都督時,正是周玳與張樹幟密切配合,在議長梁善濟宣布“票選”大都督的關鍵時刻,張樹幟大聲號召‘大家應當推選閻錫山為大都督,讚成的舉手!’周玳應聲高唿:‘選閻錫山為大都督,大家一齊舉手!’正是兩人以壓倒性的煽動氣勢互相唿應,一起把閻錫山推上了山西都督的寶座。
閻錫山是一個即記仇又很報恩的人,當然不會忘記周玳的擁立之功,所以,周玳這些年在晉綏軍裏也是火箭般躥升。
周玳這個時候敢於說這些話,強調閻錫山的所作所為一直以來偶是對的,目的就是要閻錫山堅定反蔣信心。
閻錫山對周玳的話不置可否,看著眾人問:“你們都是支持蒙反蔣的?”
在晉綏軍中,最高層的幾人中隻有賈景德一人堅決支持閻錫山反蔣,可這些軍師長則是清一色的支持閻錫山和蔣介石武力對決。
在眾將領同聲表態支持後。信心大增的閻錫山一拍椅子扶手大聲說:“好!有你們支持蒙,蒙就一定反蔣。。。。。。”
感謝飄渺書友的打賞,也感謝燕語書友的投票,深藍鞠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