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近淶源的大路上,第四路軍第一師和警衛旅的大隊人馬雄赳赳地向著淶源行軍。這次路過邯鄲時,因為部隊整編的原因,徐放的一團被留在邯鄲,替換三師二團迴淶源進行整編。
俗話說,‘人過一萬,無邊無沿。’雖然是四路縱隊行軍,可是全軍畢竟有五萬多人,隊伍還是排出十多公裏遠,這還是騎兵旅已經先行迴到了淶源,否則還要排得更遠。
這時已經是六月下旬,夏至已過,不僅是在河南,就是在河北氣溫也已很高。可是自從進入太行山後,就涼爽了許多,晚間尤其如此。
連續多日的行軍,並沒有給這些年輕人帶來多少勞累,甚至比以往還要輕鬆一些,至少是沒有了每日的訓練和早上的十公裏越野。這些年輕人興致極高,新加入第四路軍的那些西北軍、第五路軍的士兵和一些新兵更是如此。
自加入第四路軍後,不僅每天頓頓都是白米、白麵,還每餐都有肉,這在其它部隊那是絕對做不到的。由於已是盛夏,氣溫太高,鮮肉無法保存,早、中兩餐隻有肉罐頭。可是為了能讓他們吃上鮮肉,每天都有十幾輛卡車專門到遠一些的鄉鎮為他們去采購活豬、活羊,每天晚餐都保證讓他們吃上新鮮的肉食,這樣的生活不管是在家還是在桂係、西北軍、第五路軍,這些人都是從來就沒有經曆過的。
一身的細布軍服,比他們以.前穿的老粗布可是強了不少,不禁輕便,在這夏日裏也更涼爽,在山風的吹拂下,就是係緊風紀也不覺得熱。排長以上軍官都是一身細紋嗶嘰,十分的挺括,雖然沒有士兵們的細布涼爽,可是雪白的襯衫衣領配上漂亮的軍服讓他們精神倍增。特別是摸著口袋裏那硬邦邦的五塊大洋的軍餉,走起路來更是精神倍增。第四路軍的軍餉是每月的月初發放,雖然時間還沒有到,可宋哲武因為要安撫這些新加入第四路軍的人,提前了10天發放軍餉。
新加入第四路軍的軍官們更是.興奮,雖然因為部隊還要進行整編,他們的職務都還沒有最後任命,可是宋哲武仍然按他們以前的職務,以第四路軍的軍餉標準來發放。第四路軍的軍餉發放標準級差拉得較大,而且越往上越大。桂係和第五路軍還好些,由於馮玉祥十分痛恨克扣軍餉的行為,那些原西北軍的軍官們平素基本上沒有幾個人敢這麽幹,就是有些不檢點的行為也不過是貪墨些夥食尾子,並不能有大用。西北軍的軍餉不論官兵都是國內各部隊最少的,西北軍的軍官生活都很清苦。
這次一發放軍餉,幾十幾百的.大洋讓他們一時間都沒有地方放。想要寄迴家裏,可是戰時他們沒有時間去寄。第四路軍的軍官們則是沒有人去領,他們隻是由司務長給簽個條子,等迴到淶源再憑條子取迴來寄迴家去,免得揣在懷裏礙事。可是新加入第四路軍的軍官們,則是普遍都領了出來,他們都被經常欠餉的事給嚇怕了,錢還是放在自己身上安心。
不過這些新兵和原西北軍、十九軍、第五路軍的所.有人,現在和第四路軍的老兵們有一點是一樣的,那就是現在他們都對宋哲武敬若神明,他們都知道,他們的軍餉是他們的司令自己掏腰包給他們發的,在發餉的時候他們都被有意無意的告知,中央給的軍餉根本就不夠,那是按中央軍的標準發的,這餘下的錢都是司令掏腰包補上的。沒有他們的司令,他們就沒有這麽些軍餉。他們以前見慣了克扣軍餉的長官,自己掏錢給部隊的,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
宋哲武和陶蓉、李文田騎著馬走在隊伍中間,看著.兩旁那連綿起伏的群山,宋哲武心情極好,每次隻要是想起這裏是太行山,他的心情就莫名的激動。宋哲武知道讓他激動地原因,不僅因為這裏是前世的抗日戰場,還因為他也會在這巍峨的千裏群山中同日寇戰鬥,用血與火來讓日寇付出比前世十倍百倍的代價。
見陶蓉、李文田也在觀察著周圍的山勢,宋哲武.用馬鞭指著道路兩旁的群山問陶蓉:“陶參謀長,你是廣西人,廣西也是多山的省份,你看這太行山和廣西的山有哪些不同?”
陶蓉想了想說:“.要說不同,依我看主要有兩點:一是廣西的山區植被茂盛,而且多是高大喬木,南部地區甚至還有很多原始森林;太行山不僅植被沒有廣西山區茂密,高大喬木更是稀少,多是低矮的灌木。二是廣西的山勢勝在奇、險,太行山則是雄、壯。”
宋哲武點頭說:“我去過廣西,陶參謀長說的不錯。”
一旁的李文田饒有興趣地問:“總指揮是什麽時候去的廣西,難道和桂係早就有聯係?”
宋哲武是前世去過廣西,這時知道自己說走了嘴,忙掩飾著說:“燦軒說笑了,我現在可不敢趟桂係的渾水。我是在在保定上學前去的。”
宋哲武接著又說:“這太行山綿延400餘公裏,為山西東部、東南部與河北、河南兩省的天然界山。它的東部山勢較險,可西部就比較平緩,就好像是山西的天然屏障,隻要利用得好,就可以把華北到華中的大門關上一半。而一旦這裏被外敵侵入,不但可以放手南下,甚至還可以從山西入陝西,進而攻擊四川,這也是當年蒙古騎兵攻打宋朝的路線,這裏的戰略地位實在是太重要了。”
陶蓉和李文田兩人都明白宋哲武這是在說關於同日本人的戰爭的事情,兩人點點頭,認真地聽宋哲武說。
“現在看來,在這裏擋住日本人的隻能是我們第四路軍,能否守住這個屏障,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的部隊要適應在這裏的山區作戰。我們的部隊,甚至是國內的部隊都不是很注重在山區作戰,都忽視了山區作戰中的一些必要的訓練。他們都隻重視城市攻堅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把城市攻堅戰當做唯一任務。而實際上山地作戰在以後的對日作戰中是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的。而且,山地作戰同城市攻堅戰有著十分顯著的不同,難度也更大,能適應山地作戰的部隊都是精兵。我們在北方能否站穩腳跟,主要看我們第四路軍是否適應山地作戰。不僅第四路軍要進行山地訓練,適應山地作戰,我們還應該有一支擅長山地作戰的部隊,國外多山的國家都設有山地師、旅,我們也要建立這樣的部隊。”
想了想宋哲武又說:“在我們國內,最適應山地作戰的應該是現在江西的gcd的隊伍,他們在那裏數次打敗了江西、湖南和福建的幾次會剿。雖然有那幾省部隊的戰鬥力低的原因,可也說明他們要更加適應山地作戰,更了解山地作戰的特點。”
陶蓉笑了笑說:“總指揮說的不錯,我們國內的部隊的確是忽視了山地作戰,這主要是由於城市都是一個地區的經濟政治中心,占領了城市,也就控製了這個地區。江西的gcd的部隊固然在山區打得不錯,可是也不能說他們就是最擅於山地作戰的部隊,我是廣西人,又在廣西部隊裏呆了很多年,廣西的部隊就很擅長山地作戰。廣西是多山地區,有些部隊的兵員都是山區人,行軍作戰也都是在山區進行,對於在山地作戰他們可是輕車熟路。”
李文田插話說:“雖然我沒有見過國外的山地部隊,可是我理解那樣的部隊就應該是不僅兵員要精於山地作戰,就是武器也要適於山地作戰的需要,而且要經過特殊訓練。我支持總指揮設立山地作戰部隊的想法,這對我們更好的利用山區打擊敵人很有利。”
陶蓉現在已經沒有了以前的那些顧慮,看著宋哲武說:“總指揮,如果要成立山地部隊,我建議先不要把部隊設置太大,可以先成立一個山地旅,摸索山地作戰的方法和特點,然後看情況再考慮是否擴編。而且我建議這個旅的軍官多從原十九軍的人員裏挑選,他們更有山區作戰的經驗。”
對於廣西部隊比較擅於山地作戰,宋哲武基本認同,可是要說他們比紅軍更在行,他還是不信。宋哲武認為,陶蓉所說的山地作戰還是相當正規的普通作戰,而他所說的是山地戰和遊擊戰的結合,不過對於陶蓉的建議他還是同意的。
宋哲武點頭說:“可以,這件事我們迴到淶源就辦,軍官就由陶參謀長和蕭參謀長一起核計人選。至於編製,我看最大就是一個旅,他們的作戰要區別於普通的作戰,要結合山地戰的特點,進行遊擊戰。要以靈活多變的戰術襲擾打擊敵人的後勤和交通為主,在有優勢的情況下襲擊敵人的重要部位和戰略要點,堅決避免和敵人硬拚,兵員不僅要精幹,還最好是山區人。。。。。。”
深藍萬分汗然,因為深藍食言了。年前的應酬太多,有許多是拒絕不了的,深藍辛辛苦苦積攢的存稿已經沒有了。不過深藍灰盡量不斷更,隻是不能保證每日5000字了。請大家原諒!
俗話說,‘人過一萬,無邊無沿。’雖然是四路縱隊行軍,可是全軍畢竟有五萬多人,隊伍還是排出十多公裏遠,這還是騎兵旅已經先行迴到了淶源,否則還要排得更遠。
這時已經是六月下旬,夏至已過,不僅是在河南,就是在河北氣溫也已很高。可是自從進入太行山後,就涼爽了許多,晚間尤其如此。
連續多日的行軍,並沒有給這些年輕人帶來多少勞累,甚至比以往還要輕鬆一些,至少是沒有了每日的訓練和早上的十公裏越野。這些年輕人興致極高,新加入第四路軍的那些西北軍、第五路軍的士兵和一些新兵更是如此。
自加入第四路軍後,不僅每天頓頓都是白米、白麵,還每餐都有肉,這在其它部隊那是絕對做不到的。由於已是盛夏,氣溫太高,鮮肉無法保存,早、中兩餐隻有肉罐頭。可是為了能讓他們吃上鮮肉,每天都有十幾輛卡車專門到遠一些的鄉鎮為他們去采購活豬、活羊,每天晚餐都保證讓他們吃上新鮮的肉食,這樣的生活不管是在家還是在桂係、西北軍、第五路軍,這些人都是從來就沒有經曆過的。
一身的細布軍服,比他們以.前穿的老粗布可是強了不少,不禁輕便,在這夏日裏也更涼爽,在山風的吹拂下,就是係緊風紀也不覺得熱。排長以上軍官都是一身細紋嗶嘰,十分的挺括,雖然沒有士兵們的細布涼爽,可是雪白的襯衫衣領配上漂亮的軍服讓他們精神倍增。特別是摸著口袋裏那硬邦邦的五塊大洋的軍餉,走起路來更是精神倍增。第四路軍的軍餉是每月的月初發放,雖然時間還沒有到,可宋哲武因為要安撫這些新加入第四路軍的人,提前了10天發放軍餉。
新加入第四路軍的軍官們更是.興奮,雖然因為部隊還要進行整編,他們的職務都還沒有最後任命,可是宋哲武仍然按他們以前的職務,以第四路軍的軍餉標準來發放。第四路軍的軍餉發放標準級差拉得較大,而且越往上越大。桂係和第五路軍還好些,由於馮玉祥十分痛恨克扣軍餉的行為,那些原西北軍的軍官們平素基本上沒有幾個人敢這麽幹,就是有些不檢點的行為也不過是貪墨些夥食尾子,並不能有大用。西北軍的軍餉不論官兵都是國內各部隊最少的,西北軍的軍官生活都很清苦。
這次一發放軍餉,幾十幾百的.大洋讓他們一時間都沒有地方放。想要寄迴家裏,可是戰時他們沒有時間去寄。第四路軍的軍官們則是沒有人去領,他們隻是由司務長給簽個條子,等迴到淶源再憑條子取迴來寄迴家去,免得揣在懷裏礙事。可是新加入第四路軍的軍官們,則是普遍都領了出來,他們都被經常欠餉的事給嚇怕了,錢還是放在自己身上安心。
不過這些新兵和原西北軍、十九軍、第五路軍的所.有人,現在和第四路軍的老兵們有一點是一樣的,那就是現在他們都對宋哲武敬若神明,他們都知道,他們的軍餉是他們的司令自己掏腰包給他們發的,在發餉的時候他們都被有意無意的告知,中央給的軍餉根本就不夠,那是按中央軍的標準發的,這餘下的錢都是司令掏腰包補上的。沒有他們的司令,他們就沒有這麽些軍餉。他們以前見慣了克扣軍餉的長官,自己掏錢給部隊的,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
宋哲武和陶蓉、李文田騎著馬走在隊伍中間,看著.兩旁那連綿起伏的群山,宋哲武心情極好,每次隻要是想起這裏是太行山,他的心情就莫名的激動。宋哲武知道讓他激動地原因,不僅因為這裏是前世的抗日戰場,還因為他也會在這巍峨的千裏群山中同日寇戰鬥,用血與火來讓日寇付出比前世十倍百倍的代價。
見陶蓉、李文田也在觀察著周圍的山勢,宋哲武.用馬鞭指著道路兩旁的群山問陶蓉:“陶參謀長,你是廣西人,廣西也是多山的省份,你看這太行山和廣西的山有哪些不同?”
陶蓉想了想說:“.要說不同,依我看主要有兩點:一是廣西的山區植被茂盛,而且多是高大喬木,南部地區甚至還有很多原始森林;太行山不僅植被沒有廣西山區茂密,高大喬木更是稀少,多是低矮的灌木。二是廣西的山勢勝在奇、險,太行山則是雄、壯。”
宋哲武點頭說:“我去過廣西,陶參謀長說的不錯。”
一旁的李文田饒有興趣地問:“總指揮是什麽時候去的廣西,難道和桂係早就有聯係?”
宋哲武是前世去過廣西,這時知道自己說走了嘴,忙掩飾著說:“燦軒說笑了,我現在可不敢趟桂係的渾水。我是在在保定上學前去的。”
宋哲武接著又說:“這太行山綿延400餘公裏,為山西東部、東南部與河北、河南兩省的天然界山。它的東部山勢較險,可西部就比較平緩,就好像是山西的天然屏障,隻要利用得好,就可以把華北到華中的大門關上一半。而一旦這裏被外敵侵入,不但可以放手南下,甚至還可以從山西入陝西,進而攻擊四川,這也是當年蒙古騎兵攻打宋朝的路線,這裏的戰略地位實在是太重要了。”
陶蓉和李文田兩人都明白宋哲武這是在說關於同日本人的戰爭的事情,兩人點點頭,認真地聽宋哲武說。
“現在看來,在這裏擋住日本人的隻能是我們第四路軍,能否守住這個屏障,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的部隊要適應在這裏的山區作戰。我們的部隊,甚至是國內的部隊都不是很注重在山區作戰,都忽視了山區作戰中的一些必要的訓練。他們都隻重視城市攻堅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把城市攻堅戰當做唯一任務。而實際上山地作戰在以後的對日作戰中是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的。而且,山地作戰同城市攻堅戰有著十分顯著的不同,難度也更大,能適應山地作戰的部隊都是精兵。我們在北方能否站穩腳跟,主要看我們第四路軍是否適應山地作戰。不僅第四路軍要進行山地訓練,適應山地作戰,我們還應該有一支擅長山地作戰的部隊,國外多山的國家都設有山地師、旅,我們也要建立這樣的部隊。”
想了想宋哲武又說:“在我們國內,最適應山地作戰的應該是現在江西的gcd的隊伍,他們在那裏數次打敗了江西、湖南和福建的幾次會剿。雖然有那幾省部隊的戰鬥力低的原因,可也說明他們要更加適應山地作戰,更了解山地作戰的特點。”
陶蓉笑了笑說:“總指揮說的不錯,我們國內的部隊的確是忽視了山地作戰,這主要是由於城市都是一個地區的經濟政治中心,占領了城市,也就控製了這個地區。江西的gcd的部隊固然在山區打得不錯,可是也不能說他們就是最擅於山地作戰的部隊,我是廣西人,又在廣西部隊裏呆了很多年,廣西的部隊就很擅長山地作戰。廣西是多山地區,有些部隊的兵員都是山區人,行軍作戰也都是在山區進行,對於在山地作戰他們可是輕車熟路。”
李文田插話說:“雖然我沒有見過國外的山地部隊,可是我理解那樣的部隊就應該是不僅兵員要精於山地作戰,就是武器也要適於山地作戰的需要,而且要經過特殊訓練。我支持總指揮設立山地作戰部隊的想法,這對我們更好的利用山區打擊敵人很有利。”
陶蓉現在已經沒有了以前的那些顧慮,看著宋哲武說:“總指揮,如果要成立山地部隊,我建議先不要把部隊設置太大,可以先成立一個山地旅,摸索山地作戰的方法和特點,然後看情況再考慮是否擴編。而且我建議這個旅的軍官多從原十九軍的人員裏挑選,他們更有山區作戰的經驗。”
對於廣西部隊比較擅於山地作戰,宋哲武基本認同,可是要說他們比紅軍更在行,他還是不信。宋哲武認為,陶蓉所說的山地作戰還是相當正規的普通作戰,而他所說的是山地戰和遊擊戰的結合,不過對於陶蓉的建議他還是同意的。
宋哲武點頭說:“可以,這件事我們迴到淶源就辦,軍官就由陶參謀長和蕭參謀長一起核計人選。至於編製,我看最大就是一個旅,他們的作戰要區別於普通的作戰,要結合山地戰的特點,進行遊擊戰。要以靈活多變的戰術襲擾打擊敵人的後勤和交通為主,在有優勢的情況下襲擊敵人的重要部位和戰略要點,堅決避免和敵人硬拚,兵員不僅要精幹,還最好是山區人。。。。。。”
深藍萬分汗然,因為深藍食言了。年前的應酬太多,有許多是拒絕不了的,深藍辛辛苦苦積攢的存稿已經沒有了。不過深藍灰盡量不斷更,隻是不能保證每日5000字了。請大家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