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步步緊逼,將鐵蹄踏向華北。為委曲求全,何應欽在請示蔣介石同意後,於1933年與日本簽署了《塘沽協定》,實際上承認了日本侵占東北三省和熱河的合法性,並把察北、冀東的大片國土拱手送給了日本。但這未能滿足日本人的野心。
一九三五年2月,日本大本營密電關東軍司令部,指示“適當刺激一下中國軍方”,誘華北守軍做出反抗或變相反抗,為擴大侵華戰爭製造借口。關東軍司令南次郎大將遂召集他的特工人員反複策劃,決定暗殺何應欽,以激怒蔣介石和中國華北守軍。
經日本大本營批準,南次郎把暗算何應欽的任務,交給了經驗豐富的特務酒井恭輔和清水次郎。
一九三五年2月二人潛入北平後,以“西藥商人”的身份住進前門飯店,並與潛伏在北平的日本特務土肥原間諜組織取得聯係,了解了何應欽的官邸地形、周圍警戒以及何應欽的活動規律。
為使這一方案順利實施,清水次郎化裝成叫花子,一連幾天在何應欽官邸門口討飯,他可憐巴巴的扮相和足以亂真的河南話,蒙騙了何應欽的手下參謀屈從鬆。出於“老鄉”的憐憫之心,屈竟把清水領進了官邸大夥房,讓廚師弄了些殘菜剩飯給他吃。清水在夥房混了兩個小時,了解到何應欽的許多情況。
北平的2月,天氣還很寒冷。何.應欽辦公室的取暖主要依賴木炭,由官邸的夥夫每半月直接從市場上購進。酒井、清水決定將炸藥製作成木炭形狀,混在木炭中,弄進何的官邸。
酒井扮成賣炭小販,3天內就順利.地把木炭賣給了何應欽官邸的采辦員,並討好地親自把木炭送到了何的官邸。
木炭購進後暫放在夥房門邊,.一夥夫不小心潑了一盆泔水,使木炭表麵沾了一層油垢,看上去色暗質劣。何應欽老家盛產木炭,他對識別木炭很在行,他正巧經過夥房的木炭堆,一看顏色,就知道不對,立刻讓人檢查。日本的第一次暗算計劃流產。
酒井、清水二人並不死心,他們冥思苦想,決定從何.應欽官邸收買內奸。此時,他們想起了“老鄉”屈從鬆。屈是何應欽的中校作戰參謀,很受信任,但此人貪賭好色,愛收藏古字畫。酒井、清水決定以重金收買他。關東軍司令部除提供定時毒氣器皿外,還給了20萬元活動經費。
幾天後的一個晚上,清水找到屈從鬆,謊稱一起要.飯的朋友有一幅明代皇帝題跋的董其昌的字畫,前兩天被人騙走,想請屈主持正義。屈滿口答應,並約他們到自己住處細商對策。當晚,清水將20兩黃金放在屈的麵前,直接說明了本意,並軟硬兼施、威逼利誘,最終使屈就範。
兩天後,屈從鬆得知何應欽從南京開會迴來,急.忙到辦公室準備文件讓何批閱,並調整好毒氣器皿的定時裝置,爾後走進何應欽的辦公室,假裝不小心將文件掉到地上,趁彎腰去撿時,把毒氣器皿放到了何應欽的辦公桌下。沒想到,毒氣還沒打開,何應欽就接到電話乘車外出,離開了辦公室。屈從鬆急忙找借口溜迴辦公室,取迴了毒氣器皿。
幾天後,屈從鬆.故伎重演,但這次恰逢何應欽第一次留日在東京振武學校的老同學加藤忠康來訪,何應欽沒有進入辦公室,而是去了會客室。結果毒氣按時打開,毒死了一名副官。
何應欽得知情況後,急令警衛處長嚴加追查。深感不妙的屈從鬆在逃往東城蘇州胡同途中,被警衛隊員堵住。經何應欽親自審訊,屈從鬆全盤招供。半個月後,他被南京高級軍事法庭以“漢奸、謀殺”罪判處死刑。
何應欽盡管痛恨日本關東軍對他策劃的暗殺陰謀,但出於無奈,又顧及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於一九三五年6月與日本華北駐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簽訂了《何梅協定》。協定的主要內容是:取消國民黨在河北及平津的黨部;撤退駐河北的東北軍、中央軍和憲兵第三團;撤換國民黨河北省主席及平津兩市市長;取締河北省的反日團體和反日活動等等。這個協定實際上放棄了華北主權,為兩年後日本發動“七.七”全麵侵華戰爭埋下了隱患。當然,這個協定沒有蔣介石點頭,何應欽是絕對不敢簽的,而且事後在國內一片喊打的浪潮裏,何應欽平安無事,就足以說明問題。蔣介石在何應欽六十大壽時,還親筆手書“安危同仗,甘苦共嚐”壽軸,給何應欽祝壽。也足以說明對何應欽一生功績的肯定。
所有有畏日思想的人,都是從純軍事角度看問題的,或者雖然也考慮到其它方麵,但也僅僅是看到了日本工業科技的強大,中國的弱小。
何應欽當然也不例外。他不是傑出的政治家,也不是著名的戰略家,他隻是一個合格的,也是國民黨內兢兢業業的一個軍人。他有畏日思想毫不奇怪,甚至也不足以就此過分指責他。
畢竟抗戰時他沒有像汪精衛之流賣國做漢奸,甚至在抗戰中也沒有散布畏難失敗情緒;畢竟這個時代能對中日之戰的最終勝負有著清醒認識的隻有兩個人。而這兩個人僅就其遠遠超於中國甚至世界的卓越戰略眼光來說,不僅是何應欽絕難望其項背,就是那個時代也沒有幾人能看得出。這兩個人就是太祖和著名軍事理論家蔣百裏(蔣百裏從未親自指揮過任何一場戰鬥,一直是作為幕僚存在。而且蔣百裏政治上極端幼稚,曆史上29年為他的學生唐生智反蔣出謀;西安事變時作為蔣介石的幕僚一同被張學良、楊虎城扣留後,又第一個表態支持張、楊,這兩件事好在蔣介石都原諒了他。所以筆者不認同說蔣百裏是軍事家,認為他應該被稱為著名的軍事理論家更合適。一家之言,姑妄言之。)。
蔣百裏是僅從戰略角度指出了對日作戰的正確戰略,而太祖則是從中日之間、國際國內的各個方麵指明了中日之戰中國必勝的方向和步驟、目標。
在當時那個背景之下,讓更多的人真正相信中國能夠取得最終的抗日戰爭的勝利,的確有些天方夜譚。更多的人作戰並不是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而是不希望自己的國土這樣一寸一寸地被占領了,而不做任何的反抗,便束手就擒,成為亡國奴。在這個時候信仰便成為了最終能夠實現最終勝利,並能夠帶動大家取得最終勝利最為關鍵的因素。而太祖在《論持久戰》中“問題的提起”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這種信仰能夠實現。太祖以他個人的崇高威望和科學翔實的分析,傳遞的積極的信息,不僅將他的團隊的信心、士氣完全帶動起來,甚至影響了很多其他黨派的人,而這種信心是能夠取得最終勝利的有力保證。
因此,總的來說,宋哲武認為何應欽不僅是一個正統的軍人,而且是一個愛才惜才愛護下屬的好上司。
宋哲武來到一樓會客廳,見何應欽很隨意地坐在沙發上,悠閑地品著茶,白淨的臉上帶著金絲邊眼鏡,顯得儒雅文靜,正和陪在一邊的葉長貴說著話。宋哲武一進來,葉長貴就馬上退了出去,房間裏隻剩下宋哲武和何應欽。
宋哲武給何應欽敬過禮後,恭敬地說:“總長光臨,哲武沒有親迎,還請總長恕罪!”
何應欽沒有起身,隻是笑著說:“我說文戈啊!原先以為你打仗練兵是把好手,沒想到你的嘴上功夫也很不錯,我這次沒有任何公務,隻是以私人身份來了解一下你的部隊的情況,你就不要和我耍這些虛禮了。”說著話,抬手示意宋哲武坐在身邊。
何應欽看著宋哲武說:“不錯,年紀輕輕就能看清國內時局大勢,遠比那些自以為是的新軍閥們強。而且,你懂得慎言慎行,不錯!”
何應欽這話嚴格來說是把宋哲武也掃了進去,宋哲武也應該算是一方軍閥。而且何應欽的話宋哲武是聽懂了,是說他能看清大勢,緊跟了蔣介石。
宋哲武不知何應欽的來意,隻是笑著含糊說:“總長,哲武一心為國,絕無私念,隻是順應時勢而以。”
何應欽點點頭,微微一笑說:“文戈,你不要多心,我這次不請自來,沒有別的意思,隻是幾次聽蔚文誇你的部隊,當然也包括你。你的部隊建軍隻有短短的幾年,卻連戰連捷,原本以為你都是取巧獲勝,可這次孝感、朱家河卻絕無半分取巧之處。夏威的第七軍是李宗仁的起家部隊,胡宗鐸的部隊也是桂係的絕對主力,這兩戰你都大獲全勝。我很想了解你的部隊的編製、火力、訓練以及自冀南到武漢這幾次戰鬥的具體情況。而且,你也知道,我這個參謀總長還兼著訓練總監,多了解些,對國軍的訓練也有幫助。怎麽樣?文戈,你可不能藏私哦。”
聽完何應欽的話,宋哲武放下心來,他的部隊編製、火力、甚至訓練早已不是什麽秘密,幾次戰鬥也沒有什麽值得保留的地方,他的部隊同別的部隊最大的區別在於訓練手段、戰術理念以及單兵訓練方法上,而這又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植於他的物資刺激的基礎上。這些不是輕易可以學的,雖然思想教育和信仰會產生同樣的、甚至可能更好的效果,可宋哲武現在還做不到。
沒有月票的日子很無奈!
一九三五年2月,日本大本營密電關東軍司令部,指示“適當刺激一下中國軍方”,誘華北守軍做出反抗或變相反抗,為擴大侵華戰爭製造借口。關東軍司令南次郎大將遂召集他的特工人員反複策劃,決定暗殺何應欽,以激怒蔣介石和中國華北守軍。
經日本大本營批準,南次郎把暗算何應欽的任務,交給了經驗豐富的特務酒井恭輔和清水次郎。
一九三五年2月二人潛入北平後,以“西藥商人”的身份住進前門飯店,並與潛伏在北平的日本特務土肥原間諜組織取得聯係,了解了何應欽的官邸地形、周圍警戒以及何應欽的活動規律。
為使這一方案順利實施,清水次郎化裝成叫花子,一連幾天在何應欽官邸門口討飯,他可憐巴巴的扮相和足以亂真的河南話,蒙騙了何應欽的手下參謀屈從鬆。出於“老鄉”的憐憫之心,屈竟把清水領進了官邸大夥房,讓廚師弄了些殘菜剩飯給他吃。清水在夥房混了兩個小時,了解到何應欽的許多情況。
北平的2月,天氣還很寒冷。何.應欽辦公室的取暖主要依賴木炭,由官邸的夥夫每半月直接從市場上購進。酒井、清水決定將炸藥製作成木炭形狀,混在木炭中,弄進何的官邸。
酒井扮成賣炭小販,3天內就順利.地把木炭賣給了何應欽官邸的采辦員,並討好地親自把木炭送到了何的官邸。
木炭購進後暫放在夥房門邊,.一夥夫不小心潑了一盆泔水,使木炭表麵沾了一層油垢,看上去色暗質劣。何應欽老家盛產木炭,他對識別木炭很在行,他正巧經過夥房的木炭堆,一看顏色,就知道不對,立刻讓人檢查。日本的第一次暗算計劃流產。
酒井、清水二人並不死心,他們冥思苦想,決定從何.應欽官邸收買內奸。此時,他們想起了“老鄉”屈從鬆。屈是何應欽的中校作戰參謀,很受信任,但此人貪賭好色,愛收藏古字畫。酒井、清水決定以重金收買他。關東軍司令部除提供定時毒氣器皿外,還給了20萬元活動經費。
幾天後的一個晚上,清水找到屈從鬆,謊稱一起要.飯的朋友有一幅明代皇帝題跋的董其昌的字畫,前兩天被人騙走,想請屈主持正義。屈滿口答應,並約他們到自己住處細商對策。當晚,清水將20兩黃金放在屈的麵前,直接說明了本意,並軟硬兼施、威逼利誘,最終使屈就範。
兩天後,屈從鬆得知何應欽從南京開會迴來,急.忙到辦公室準備文件讓何批閱,並調整好毒氣器皿的定時裝置,爾後走進何應欽的辦公室,假裝不小心將文件掉到地上,趁彎腰去撿時,把毒氣器皿放到了何應欽的辦公桌下。沒想到,毒氣還沒打開,何應欽就接到電話乘車外出,離開了辦公室。屈從鬆急忙找借口溜迴辦公室,取迴了毒氣器皿。
幾天後,屈從鬆.故伎重演,但這次恰逢何應欽第一次留日在東京振武學校的老同學加藤忠康來訪,何應欽沒有進入辦公室,而是去了會客室。結果毒氣按時打開,毒死了一名副官。
何應欽得知情況後,急令警衛處長嚴加追查。深感不妙的屈從鬆在逃往東城蘇州胡同途中,被警衛隊員堵住。經何應欽親自審訊,屈從鬆全盤招供。半個月後,他被南京高級軍事法庭以“漢奸、謀殺”罪判處死刑。
何應欽盡管痛恨日本關東軍對他策劃的暗殺陰謀,但出於無奈,又顧及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於一九三五年6月與日本華北駐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簽訂了《何梅協定》。協定的主要內容是:取消國民黨在河北及平津的黨部;撤退駐河北的東北軍、中央軍和憲兵第三團;撤換國民黨河北省主席及平津兩市市長;取締河北省的反日團體和反日活動等等。這個協定實際上放棄了華北主權,為兩年後日本發動“七.七”全麵侵華戰爭埋下了隱患。當然,這個協定沒有蔣介石點頭,何應欽是絕對不敢簽的,而且事後在國內一片喊打的浪潮裏,何應欽平安無事,就足以說明問題。蔣介石在何應欽六十大壽時,還親筆手書“安危同仗,甘苦共嚐”壽軸,給何應欽祝壽。也足以說明對何應欽一生功績的肯定。
所有有畏日思想的人,都是從純軍事角度看問題的,或者雖然也考慮到其它方麵,但也僅僅是看到了日本工業科技的強大,中國的弱小。
何應欽當然也不例外。他不是傑出的政治家,也不是著名的戰略家,他隻是一個合格的,也是國民黨內兢兢業業的一個軍人。他有畏日思想毫不奇怪,甚至也不足以就此過分指責他。
畢竟抗戰時他沒有像汪精衛之流賣國做漢奸,甚至在抗戰中也沒有散布畏難失敗情緒;畢竟這個時代能對中日之戰的最終勝負有著清醒認識的隻有兩個人。而這兩個人僅就其遠遠超於中國甚至世界的卓越戰略眼光來說,不僅是何應欽絕難望其項背,就是那個時代也沒有幾人能看得出。這兩個人就是太祖和著名軍事理論家蔣百裏(蔣百裏從未親自指揮過任何一場戰鬥,一直是作為幕僚存在。而且蔣百裏政治上極端幼稚,曆史上29年為他的學生唐生智反蔣出謀;西安事變時作為蔣介石的幕僚一同被張學良、楊虎城扣留後,又第一個表態支持張、楊,這兩件事好在蔣介石都原諒了他。所以筆者不認同說蔣百裏是軍事家,認為他應該被稱為著名的軍事理論家更合適。一家之言,姑妄言之。)。
蔣百裏是僅從戰略角度指出了對日作戰的正確戰略,而太祖則是從中日之間、國際國內的各個方麵指明了中日之戰中國必勝的方向和步驟、目標。
在當時那個背景之下,讓更多的人真正相信中國能夠取得最終的抗日戰爭的勝利,的確有些天方夜譚。更多的人作戰並不是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而是不希望自己的國土這樣一寸一寸地被占領了,而不做任何的反抗,便束手就擒,成為亡國奴。在這個時候信仰便成為了最終能夠實現最終勝利,並能夠帶動大家取得最終勝利最為關鍵的因素。而太祖在《論持久戰》中“問題的提起”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這種信仰能夠實現。太祖以他個人的崇高威望和科學翔實的分析,傳遞的積極的信息,不僅將他的團隊的信心、士氣完全帶動起來,甚至影響了很多其他黨派的人,而這種信心是能夠取得最終勝利的有力保證。
因此,總的來說,宋哲武認為何應欽不僅是一個正統的軍人,而且是一個愛才惜才愛護下屬的好上司。
宋哲武來到一樓會客廳,見何應欽很隨意地坐在沙發上,悠閑地品著茶,白淨的臉上帶著金絲邊眼鏡,顯得儒雅文靜,正和陪在一邊的葉長貴說著話。宋哲武一進來,葉長貴就馬上退了出去,房間裏隻剩下宋哲武和何應欽。
宋哲武給何應欽敬過禮後,恭敬地說:“總長光臨,哲武沒有親迎,還請總長恕罪!”
何應欽沒有起身,隻是笑著說:“我說文戈啊!原先以為你打仗練兵是把好手,沒想到你的嘴上功夫也很不錯,我這次沒有任何公務,隻是以私人身份來了解一下你的部隊的情況,你就不要和我耍這些虛禮了。”說著話,抬手示意宋哲武坐在身邊。
何應欽看著宋哲武說:“不錯,年紀輕輕就能看清國內時局大勢,遠比那些自以為是的新軍閥們強。而且,你懂得慎言慎行,不錯!”
何應欽這話嚴格來說是把宋哲武也掃了進去,宋哲武也應該算是一方軍閥。而且何應欽的話宋哲武是聽懂了,是說他能看清大勢,緊跟了蔣介石。
宋哲武不知何應欽的來意,隻是笑著含糊說:“總長,哲武一心為國,絕無私念,隻是順應時勢而以。”
何應欽點點頭,微微一笑說:“文戈,你不要多心,我這次不請自來,沒有別的意思,隻是幾次聽蔚文誇你的部隊,當然也包括你。你的部隊建軍隻有短短的幾年,卻連戰連捷,原本以為你都是取巧獲勝,可這次孝感、朱家河卻絕無半分取巧之處。夏威的第七軍是李宗仁的起家部隊,胡宗鐸的部隊也是桂係的絕對主力,這兩戰你都大獲全勝。我很想了解你的部隊的編製、火力、訓練以及自冀南到武漢這幾次戰鬥的具體情況。而且,你也知道,我這個參謀總長還兼著訓練總監,多了解些,對國軍的訓練也有幫助。怎麽樣?文戈,你可不能藏私哦。”
聽完何應欽的話,宋哲武放下心來,他的部隊編製、火力、甚至訓練早已不是什麽秘密,幾次戰鬥也沒有什麽值得保留的地方,他的部隊同別的部隊最大的區別在於訓練手段、戰術理念以及單兵訓練方法上,而這又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植於他的物資刺激的基礎上。這些不是輕易可以學的,雖然思想教育和信仰會產生同樣的、甚至可能更好的效果,可宋哲武現在還做不到。
沒有月票的日子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