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複榘相信,他的馮老總現在還讓他當這個省主席,有一半原因是因為還沒有把他的好兄弟石友三擺平,一旦石友三也沒了兵權,那時恐怕就不僅僅是讓他卷鋪蓋卷滾蛋那樣簡單了。想到這,韓複榘不禁暗自慶幸在開封和老蔣派來的盧佐接觸,萬不得已,就隻好走這一條路了。
其實,韓複榘這次接到蔣介石讓他停止進軍武漢的電報,以及邀請他到武漢,他都沒有請示馮玉祥,都是他自作主張,他還是從心裏想著要為自己留下蔣介石這條後路的。他現在是想腳踩兩隻船,還要仔細看看形勢,再決定自己要最終投靠的人。
不過聽了宋哲武的話,他徹底明白了,馮玉祥的這條船他是很難落腳的,如果他繼續留在這條船上,他被踢下水去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不過,韓複榘到底是已近不惑之年的老江湖,心裏雖吃驚不已,麵上卻很快恢複了平靜,笑著說:“文戈,你這話未免有些危言聳聽了吧?你不了解馮老總,他還是很重感情地。想我韓複榘自他當營長時就跟著他,為他東擋西殺二十來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馮老總是不會那麽絕情的。倒是文戈你,讓哥哥很奇怪,你當時在天津脫離張宗昌,這一步走的極對。隻是當時你如果投老蔣,老蔣也絕不會虧待你。老蔣當時是不好意思跟馮老總、白崇禧、閻錫山搶河北的地盤,又不願讓西北軍、桂係坐大。這才忍痛把河北交給了閻錫山。如果當時你投老蔣,老蔣最少也會給你個天津衛戍司令地位子,天津衛可是個滿地都是真金白銀的好地方。即使不投老蔣,你也可以投當時風頭正旺的李宗仁、白崇禧的桂係,或者是投我們馮老總,以你帶著天津衛的這份大禮,哪一方也不會虧待了你。可你卻偏偏投了大家都看不起。隻會左右逢源、斤斤算計的閻錫山。而現在事實證明,你這一步走得極妙。我現在還不敢說你以後會如何。但至少現在看,你如果當時投了桂係,現在不是被唐生智收編,就是被中央軍收編;投西北軍,現在看結果也未必有你現在好。老蔣看來是要對我們西北軍動手了,原來老蔣答應馮老總隻要出兵幫助他討伐桂係,就讓馮老總出任行政院院長。孫良誠迴山東擔任主席。如果有所不便的話,也可以讓石敬亭去掉那個帶字,就任山東省主席;青島特別市由西北軍接收;再在湖北和安徽兩省中任選一省為西北軍地地盤。可是當日本人已經同意撤出撤出濟南,交出青島特別市,但老蔣卻要日本人暫緩撤出,要等他的中央軍開到後,交給中央軍。安徽和湖北地事也不再提了。想必你也知道,現在謠傳馮老總和蘇俄勾連。甚至還說馮老總要裂土賣國。要說馮老總想做國家領袖我倒是相信,說他賣國我是絕對不信的。可是現在不僅各地報紙爭相轉載,就是中央日報也大肆報道,這明顯就是老蔣授意的。所以說,西北軍現在也是處在風雨之中。可你偏偏投了閻錫山,閻錫山雖說有百般不是之處。可現在反倒是最安穩的。”
說到這裏,韓複榘挑起拇指,讚歎地說:“文戈,你這步棋走的高,走的妙,哥哥就是想知道你當時是如何想的,也讓哥哥學一手。”
韓複榘地問題,宋哲武不迴答是不行的,可宋哲武真實的想法是絕不可能說的。
沉吟了一會,宋哲武斟酌著詞句說:“當時確如大哥所說。我投哪一方都可。甚至投哪一方都會比投閻錫山要好,但我覺得不應該隻看眼前利益。要看投誰更有利於我發展。”
宋哲武見韓複榘在認真地聽他講話,喝了口水後又說:“首先,投中央軍不行,現在的中央軍與其說是中央政府的部隊,倒不如說是黃埔係的部隊,據我所知,蔣委員長現在還是喜歡黃埔係的學生叫他校長,而不是主席和委員長。雖然現在中央軍係統裏也有許多非黃埔係地各級軍官,那是由於兩次北伐時收編擴軍所造成的,也還有一些是國民政府在廣東時就有的部隊。這些人裏有在國民黨裏資曆深厚的元老,如程潛、朱培德;還有的則是手握重兵。蔣委員長現在正是用人之際,還離不開這些人,可是這些人多數隻會維持現狀,不會有大作為。相反,黃埔係眾人都會升遷很快,用不了幾年,中央軍中的主要位置都會被他們占滿。黃、陸、浙、一,這幾個我是一個不沾邊,在中央軍裏我既無資曆,又無靠山,僅憑我那不到兩萬地部隊,不被人吞掉已屬萬幸,哪裏還會有什麽發展。除非我的力量發展到除了蔣委員長,別人吞不下我的的時候,我才會加入中央軍。”
宋哲武在煙灰缸裏摁滅了快燃到頭的香煙,繼續說:“桂係雖然是以廣西人為主,但李宗仁、白崇禧兩人相對比較開明,用人沒有地域之見,許多非廣西籍人被重用,如胡宗鐸、陶鈞、葉琪等人;收編的部隊也大都能保持完整,如李品仙、廖磊等。按理說,加入桂係也可行。隻是這樣一來,桂係內部自然產生不同的派係,互相牽製,沒有凝聚力,一旦有變,立刻分崩離析。所以,桂係也不是我的容身之地;西北軍戰鬥力強,僅憑軍力而言,國內各派係都難出其右。雖也有派係之分,但無地域之別。 大哥也有個小幫派吧?”
韓複榘隻是笑了笑,沒接茬,宋哲武喝了口茶又說道:“可是,我聽人講,你們的馮老總禦下極嚴,稍有不是就打軍棍、罰站、罰跪。”
宋哲武的話沒錯,馮玉祥形如烈火,禦下極嚴,當年南苑練兵時,宋哲元有一次來晚了,當場就被打了一頓軍棍。韓複榘也是領教過地,隻是那時年輕,並沒覺得怎樣。
可現在不同了,不僅年齡大了,官也坐大了,現在不要說打軍棍了,就是上次被馮玉祥罰站崗,韓複榘現在都覺得委屈加丟人。
見韓複榘有些尷尬,宋哲武笑著打趣說:“不要說打軍棍、罰站,這些還好說,我隻要不犯錯,還打不到我。你們地馮老總自己簡樸,還要求下麵也如此,這我就受不了。就我這麽一個富家公子,口袋裏裝滿大洋,不讓我花我就受不住。”
韓複榘嗬嗬笑著說:“是啊,你這還是不了解內情的,實際上比你說地還要嚴重,當年宋哲元已經是團長了,早操來晚了一會,就被打了二十軍棍;馮老總自身簡樸,他每頓都是白菜、蘿卜、豆腐,就是請我們這些人吃飯也是如此。我們如果吃的稍好些,被他遇到,那就倒大黴了,輕則訓斥一頓,重的連桌子也掀翻了。你這樣的富家公子,真要進了我們西北軍,你的那些大洋就是發黴了,都花不出去,那個苦你是一定受不了的。”
韓複榘喝了口茶又問:“文戈,你還沒說為什麽加入晉綏軍呢?”
宋哲武點點頭說:“晉綏軍同樣也存在地域觀念,閻錫山自己就曾說過,‘山西是山西人的山西’這句話,可見其地域觀念之重。雖然晉綏軍裏也有外省人擔任要職,可大多是保定頭幾期出身,都跟了他多年。所以,我覺得這幾方當時都不適合我。”
見韓複榘張嘴要說話,宋哲武明白韓複榘的意思,笑著說:“大哥是想說,我最終還是加入了晉綏軍,是吧?”
見韓複榘點頭,宋哲武說:“我沒有加入晉綏軍,我的部隊是河北保安軍,也就是說我是河北省政府的部隊。雖然商震也是晉綏軍的人,可商震是河北人,在晉綏軍裏一向受排擠,商震同閻錫山早就有隔閡,這一點,大哥你也應該清楚。而且比較而言,閻錫山的晉綏軍對蔣委員長的威脅最小。”
停了停,宋哲武解釋說:“李宗仁、白崇禧的桂係,還是西北軍、晉綏軍,這三家都不是一般的地方實力派,他們是國內最大的勢力之一,都是可以威脅到蔣委員長在黨內、國內地位的大勢力,這樣的勢力是任何一個一國領袖所難以忍受的。當然,晉綏軍絕對是這三家裏最弱的,所以也是當權者可以暫時忍受的。”
韓複榘覺得宋哲武的分析判斷很有道理,他當時加入哪一方,都不會有今天這樣兵強馬壯。即便他有錢,別人也不會任其發展。蔣介石不會;李宗仁、白崇禧不會;馮玉祥不會;閻錫山同樣也不會,就是晉綏軍裏的張蔭梧、傅作義也一樣不會。現在看來也隻有商震會,一個唯一的可能就被這個宋哲武抓住了。
韓複榘覺得,宋哲武能有今天,絕對是他深謀遠慮的結果,而絕不是什麽運氣,這個年輕人心機之深,讓他這個老江湖都感到有些害怕。。。。。。
其實,韓複榘這次接到蔣介石讓他停止進軍武漢的電報,以及邀請他到武漢,他都沒有請示馮玉祥,都是他自作主張,他還是從心裏想著要為自己留下蔣介石這條後路的。他現在是想腳踩兩隻船,還要仔細看看形勢,再決定自己要最終投靠的人。
不過聽了宋哲武的話,他徹底明白了,馮玉祥的這條船他是很難落腳的,如果他繼續留在這條船上,他被踢下水去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不過,韓複榘到底是已近不惑之年的老江湖,心裏雖吃驚不已,麵上卻很快恢複了平靜,笑著說:“文戈,你這話未免有些危言聳聽了吧?你不了解馮老總,他還是很重感情地。想我韓複榘自他當營長時就跟著他,為他東擋西殺二十來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馮老總是不會那麽絕情的。倒是文戈你,讓哥哥很奇怪,你當時在天津脫離張宗昌,這一步走的極對。隻是當時你如果投老蔣,老蔣也絕不會虧待你。老蔣當時是不好意思跟馮老總、白崇禧、閻錫山搶河北的地盤,又不願讓西北軍、桂係坐大。這才忍痛把河北交給了閻錫山。如果當時你投老蔣,老蔣最少也會給你個天津衛戍司令地位子,天津衛可是個滿地都是真金白銀的好地方。即使不投老蔣,你也可以投當時風頭正旺的李宗仁、白崇禧的桂係,或者是投我們馮老總,以你帶著天津衛的這份大禮,哪一方也不會虧待了你。可你卻偏偏投了大家都看不起。隻會左右逢源、斤斤算計的閻錫山。而現在事實證明,你這一步走得極妙。我現在還不敢說你以後會如何。但至少現在看,你如果當時投了桂係,現在不是被唐生智收編,就是被中央軍收編;投西北軍,現在看結果也未必有你現在好。老蔣看來是要對我們西北軍動手了,原來老蔣答應馮老總隻要出兵幫助他討伐桂係,就讓馮老總出任行政院院長。孫良誠迴山東擔任主席。如果有所不便的話,也可以讓石敬亭去掉那個帶字,就任山東省主席;青島特別市由西北軍接收;再在湖北和安徽兩省中任選一省為西北軍地地盤。可是當日本人已經同意撤出撤出濟南,交出青島特別市,但老蔣卻要日本人暫緩撤出,要等他的中央軍開到後,交給中央軍。安徽和湖北地事也不再提了。想必你也知道,現在謠傳馮老總和蘇俄勾連。甚至還說馮老總要裂土賣國。要說馮老總想做國家領袖我倒是相信,說他賣國我是絕對不信的。可是現在不僅各地報紙爭相轉載,就是中央日報也大肆報道,這明顯就是老蔣授意的。所以說,西北軍現在也是處在風雨之中。可你偏偏投了閻錫山,閻錫山雖說有百般不是之處。可現在反倒是最安穩的。”
說到這裏,韓複榘挑起拇指,讚歎地說:“文戈,你這步棋走的高,走的妙,哥哥就是想知道你當時是如何想的,也讓哥哥學一手。”
韓複榘地問題,宋哲武不迴答是不行的,可宋哲武真實的想法是絕不可能說的。
沉吟了一會,宋哲武斟酌著詞句說:“當時確如大哥所說。我投哪一方都可。甚至投哪一方都會比投閻錫山要好,但我覺得不應該隻看眼前利益。要看投誰更有利於我發展。”
宋哲武見韓複榘在認真地聽他講話,喝了口水後又說:“首先,投中央軍不行,現在的中央軍與其說是中央政府的部隊,倒不如說是黃埔係的部隊,據我所知,蔣委員長現在還是喜歡黃埔係的學生叫他校長,而不是主席和委員長。雖然現在中央軍係統裏也有許多非黃埔係地各級軍官,那是由於兩次北伐時收編擴軍所造成的,也還有一些是國民政府在廣東時就有的部隊。這些人裏有在國民黨裏資曆深厚的元老,如程潛、朱培德;還有的則是手握重兵。蔣委員長現在正是用人之際,還離不開這些人,可是這些人多數隻會維持現狀,不會有大作為。相反,黃埔係眾人都會升遷很快,用不了幾年,中央軍中的主要位置都會被他們占滿。黃、陸、浙、一,這幾個我是一個不沾邊,在中央軍裏我既無資曆,又無靠山,僅憑我那不到兩萬地部隊,不被人吞掉已屬萬幸,哪裏還會有什麽發展。除非我的力量發展到除了蔣委員長,別人吞不下我的的時候,我才會加入中央軍。”
宋哲武在煙灰缸裏摁滅了快燃到頭的香煙,繼續說:“桂係雖然是以廣西人為主,但李宗仁、白崇禧兩人相對比較開明,用人沒有地域之見,許多非廣西籍人被重用,如胡宗鐸、陶鈞、葉琪等人;收編的部隊也大都能保持完整,如李品仙、廖磊等。按理說,加入桂係也可行。隻是這樣一來,桂係內部自然產生不同的派係,互相牽製,沒有凝聚力,一旦有變,立刻分崩離析。所以,桂係也不是我的容身之地;西北軍戰鬥力強,僅憑軍力而言,國內各派係都難出其右。雖也有派係之分,但無地域之別。 大哥也有個小幫派吧?”
韓複榘隻是笑了笑,沒接茬,宋哲武喝了口茶又說道:“可是,我聽人講,你們的馮老總禦下極嚴,稍有不是就打軍棍、罰站、罰跪。”
宋哲武的話沒錯,馮玉祥形如烈火,禦下極嚴,當年南苑練兵時,宋哲元有一次來晚了,當場就被打了一頓軍棍。韓複榘也是領教過地,隻是那時年輕,並沒覺得怎樣。
可現在不同了,不僅年齡大了,官也坐大了,現在不要說打軍棍了,就是上次被馮玉祥罰站崗,韓複榘現在都覺得委屈加丟人。
見韓複榘有些尷尬,宋哲武笑著打趣說:“不要說打軍棍、罰站,這些還好說,我隻要不犯錯,還打不到我。你們地馮老總自己簡樸,還要求下麵也如此,這我就受不了。就我這麽一個富家公子,口袋裏裝滿大洋,不讓我花我就受不住。”
韓複榘嗬嗬笑著說:“是啊,你這還是不了解內情的,實際上比你說地還要嚴重,當年宋哲元已經是團長了,早操來晚了一會,就被打了二十軍棍;馮老總自身簡樸,他每頓都是白菜、蘿卜、豆腐,就是請我們這些人吃飯也是如此。我們如果吃的稍好些,被他遇到,那就倒大黴了,輕則訓斥一頓,重的連桌子也掀翻了。你這樣的富家公子,真要進了我們西北軍,你的那些大洋就是發黴了,都花不出去,那個苦你是一定受不了的。”
韓複榘喝了口茶又問:“文戈,你還沒說為什麽加入晉綏軍呢?”
宋哲武點點頭說:“晉綏軍同樣也存在地域觀念,閻錫山自己就曾說過,‘山西是山西人的山西’這句話,可見其地域觀念之重。雖然晉綏軍裏也有外省人擔任要職,可大多是保定頭幾期出身,都跟了他多年。所以,我覺得這幾方當時都不適合我。”
見韓複榘張嘴要說話,宋哲武明白韓複榘的意思,笑著說:“大哥是想說,我最終還是加入了晉綏軍,是吧?”
見韓複榘點頭,宋哲武說:“我沒有加入晉綏軍,我的部隊是河北保安軍,也就是說我是河北省政府的部隊。雖然商震也是晉綏軍的人,可商震是河北人,在晉綏軍裏一向受排擠,商震同閻錫山早就有隔閡,這一點,大哥你也應該清楚。而且比較而言,閻錫山的晉綏軍對蔣委員長的威脅最小。”
停了停,宋哲武解釋說:“李宗仁、白崇禧的桂係,還是西北軍、晉綏軍,這三家都不是一般的地方實力派,他們是國內最大的勢力之一,都是可以威脅到蔣委員長在黨內、國內地位的大勢力,這樣的勢力是任何一個一國領袖所難以忍受的。當然,晉綏軍絕對是這三家裏最弱的,所以也是當權者可以暫時忍受的。”
韓複榘覺得宋哲武的分析判斷很有道理,他當時加入哪一方,都不會有今天這樣兵強馬壯。即便他有錢,別人也不會任其發展。蔣介石不會;李宗仁、白崇禧不會;馮玉祥不會;閻錫山同樣也不會,就是晉綏軍裏的張蔭梧、傅作義也一樣不會。現在看來也隻有商震會,一個唯一的可能就被這個宋哲武抓住了。
韓複榘覺得,宋哲武能有今天,絕對是他深謀遠慮的結果,而絕不是什麽運氣,這個年輕人心機之深,讓他這個老江湖都感到有些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