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一真人的臉龐在洞壁兩邊擱著數盞油燈幽黃的光照下有些模糊不清,葉軒心中忽的升起些許慌亂的情緒。
對於淡一真人衛道之心的堅定他是從來沒有產生過懷疑的,而對自己在其眼中的形象卻不敢確定,此刻的葉軒突然發現,如果淡一真人當真要將自己封印肉身異能及修道根骨遣下山去,他自己根本沒有能力逆轉結果。
在葉軒變得驚恐的眼神注視之下,淡一真人目光之中流露出歉意,說道:“正昌,你是知道的,我忝居翠霞掌門之位近八十年,無時無刻不記著我翠霞派曆代先賢留下的兩大宏願,一是掃清魔道,寰宇澄清;二就是發揚我派,淩駕天陸三聖地之上!
但說來慚愧,盡管我竭盡心力,諸位師弟也戮力同心,但這兩個心願依舊遙不可及。之前每當想到天陸修真界格局便不勝唏噓,深覺愧對先師。
直到當年在心神感應下從天外光球之中將你抱起,我這才恍然見到兩大宏願,如今思其當時情景,依舊能夠感受到當時我心中的歡喜激動。
隻是你.....唉!!”
淡一真人迴憶往事心中感慨良多,但葉軒心理壓力卻是越來越大,俯身拜倒在地,打斷道:“師父,我從未記事起便長於翠霞,亦是視翠霞為家園故鄉,我唯有振興翠霞、弘揚道統之念,從未有過禍亂人間、壞翠霞清譽之思啊!難道因為我的身世,師父您就要將我逐出翠霞嗎?”
淡一真人看著葉軒沉默良久,長歎一聲,道:“既然你有念如此,我便再做一迴惡人,你便以道途起誓,堅行正道、謹遵門規,絕不做有害蒼生、有害翠霞之事,否則必道途斷絕,化為灰灰!”
葉軒挺直的脊骨忽地軟了下來,他之前對於穿梭諸天的估計還是太樂觀了,這個天陸世界並不在他在地球位麵曾經閱覽過的小說、漫畫及遊戲範圍之內。因此沒有了曉明劇情的優勢後,他對在翠霞劍派的完美開局相當重視。
如今淡一真人的要求到底沒有突破他的底線,他在那一瞬間仿佛卸去萬鈞重擔。
在深唿吸數次後,葉軒再度抬起頭,神色肅穆的看著淡一真人,舉起了自己的右手懸於太陽穴處,也不再多說,直接起誓道:“我安正昌在此以道途起誓,此後在天陸必堅行正道、謹遵門規,絕不做有害蒼生、有害翠霞之事,否則必道途斷絕,化為灰灰。此誓天地可證,大道可鑒!”
淡一真人聽到葉軒所加“此後在天陸”的限定條件後,看葉軒目光微微有些變化,但思量一會兒後到底沒有現在就再做逼迫,隻是想著日後再做計較,畢竟對於一位修真之士而言,有著這樣以道途為籌碼的誓言也是一種禁錮限製,開口說道。
:“那從今日起,正昌你便開始隨我學修真之術吧!”
葉軒俯身再拜,再度為自己修煉翠霞道法增添一份籌碼,謝道:“多謝師父養育教導之恩,此生必要為師父完成翠霞曆代先賢的兩大宏願。”
解決了心中積壓了五年的壓力,淡一真人也是恢複了平常心,頷首玩笑道:“隻要你勤修翠霞道法,為為師圓滿翠霞曆代先賢的兩大宏願也無須此生,兩百年足以了。”
顯然淡一真人摸透了自己的小心思,葉軒當即摸了摸後腦勺憨笑起來。
淡一真人也不計較葉軒有些成人思維的三觀和話語,正身直坐,直接開始為葉軒傳授翠霞道法。
:“翠微九歌為本門開山祖師青霞真人所創王道心法,養天地正氣驅世間妖魅,生淡泊之心遠諸般欲念。心法依照修煉者所達之境界分為九部,是為九歌。
自入門至功成依序為:窺徑、登堂、入室、觀微、知著、通幽、坐照、相忘、大乘。每一境界各有不同奧妙天地,但皆需循序漸進,潛心修煉以悟心法之真諦,宇宙之玄機。每邁一階,則有無上艱險應運而生,是為‘九劫’,正魔兩道亦皆有之。惟智慧毅力慈悲皆備而體天心者方能渡化。
凡翠霞門下皆需謹記,青霞宗師傳九歌非為私念,但望澤沛後世,求萬代之清明,切記切記!”
自表現出記事能力起,葉軒便開始被要求識文斷句、覽閱書籍,對於這翠微九歌的來曆、立意自然是了解的。
但是今日聽淡一真人親口頌來卻是別有一種意韻,讓其不由得沉浸其中,恍然間便對翠霞九歌心法所言王道正氣有所感悟。
良久之後,葉軒才迴神過來,拜道:“弟子謹記祖師及師尊教誨!”
淡一真人極為滿意的點頭,道:“正昌你能感悟祖師用心良苦,當真大善!接下來我便向你傳授‘翠微九歌’第一層‘窺徑篇’,此篇合計一千八百九十七句,共兩萬六千五百五十八字。資質聰慧者三年可成,愚笨者五年可成,你牢記後自己仔細體會,多加研習,謹慎修之勿要不顧根基。若是你當真修得根基雄厚,一年後我再傳授你‘翠微九歌’第二層的‘登堂篇’。”
葉軒有些不解,提問道:“師尊為何非要我自己體會其中玄奧,這翠霞九歌由祖師傳下為我們翠霞劍派根本心法,必定是博大精深,若無師尊講解我如何能夠領悟透徹、行於正道?”
淡一真人哈哈一笑:“正昌你有敬畏之心正是我所希望的,但此事卻是我深思熟慮方才做出決定的。
祖師青霞真人傳下此訣時也隻是一個總綱構架,每句每字都是意味深長,奧妙無窮。按照一般慣例,也的確應是師父先傳授了口訣,再仔細解釋給弟子知曉。但如此千年流傳,從嘴到耳又從耳到嘴,人人理解體味本不盡相同,其中謬誤疏漏難免,終是限製了所修之人的潛力。
而你的天賦資質卻超凡正是天生的修道種子,本就可以自悟其中玄奧,因為聽為師講解卻損了潛力卻是不美,因而為師別出蹊徑,幹脆什麽也不解釋,隻讓你自己體味,讓你能夠以智慧悟出最適合自己的感悟。”
葉軒不由得苦笑,為淡一真人的苦心再拜,道:“弟子多謝師尊的一番苦心。”
:“我為你師自然要因材而教,接下來傳授‘窺徑篇’心法口訣:心凝丹田起熔爐,神思物外化元空.........”
對於淡一真人衛道之心的堅定他是從來沒有產生過懷疑的,而對自己在其眼中的形象卻不敢確定,此刻的葉軒突然發現,如果淡一真人當真要將自己封印肉身異能及修道根骨遣下山去,他自己根本沒有能力逆轉結果。
在葉軒變得驚恐的眼神注視之下,淡一真人目光之中流露出歉意,說道:“正昌,你是知道的,我忝居翠霞掌門之位近八十年,無時無刻不記著我翠霞派曆代先賢留下的兩大宏願,一是掃清魔道,寰宇澄清;二就是發揚我派,淩駕天陸三聖地之上!
但說來慚愧,盡管我竭盡心力,諸位師弟也戮力同心,但這兩個心願依舊遙不可及。之前每當想到天陸修真界格局便不勝唏噓,深覺愧對先師。
直到當年在心神感應下從天外光球之中將你抱起,我這才恍然見到兩大宏願,如今思其當時情景,依舊能夠感受到當時我心中的歡喜激動。
隻是你.....唉!!”
淡一真人迴憶往事心中感慨良多,但葉軒心理壓力卻是越來越大,俯身拜倒在地,打斷道:“師父,我從未記事起便長於翠霞,亦是視翠霞為家園故鄉,我唯有振興翠霞、弘揚道統之念,從未有過禍亂人間、壞翠霞清譽之思啊!難道因為我的身世,師父您就要將我逐出翠霞嗎?”
淡一真人看著葉軒沉默良久,長歎一聲,道:“既然你有念如此,我便再做一迴惡人,你便以道途起誓,堅行正道、謹遵門規,絕不做有害蒼生、有害翠霞之事,否則必道途斷絕,化為灰灰!”
葉軒挺直的脊骨忽地軟了下來,他之前對於穿梭諸天的估計還是太樂觀了,這個天陸世界並不在他在地球位麵曾經閱覽過的小說、漫畫及遊戲範圍之內。因此沒有了曉明劇情的優勢後,他對在翠霞劍派的完美開局相當重視。
如今淡一真人的要求到底沒有突破他的底線,他在那一瞬間仿佛卸去萬鈞重擔。
在深唿吸數次後,葉軒再度抬起頭,神色肅穆的看著淡一真人,舉起了自己的右手懸於太陽穴處,也不再多說,直接起誓道:“我安正昌在此以道途起誓,此後在天陸必堅行正道、謹遵門規,絕不做有害蒼生、有害翠霞之事,否則必道途斷絕,化為灰灰。此誓天地可證,大道可鑒!”
淡一真人聽到葉軒所加“此後在天陸”的限定條件後,看葉軒目光微微有些變化,但思量一會兒後到底沒有現在就再做逼迫,隻是想著日後再做計較,畢竟對於一位修真之士而言,有著這樣以道途為籌碼的誓言也是一種禁錮限製,開口說道。
:“那從今日起,正昌你便開始隨我學修真之術吧!”
葉軒俯身再拜,再度為自己修煉翠霞道法增添一份籌碼,謝道:“多謝師父養育教導之恩,此生必要為師父完成翠霞曆代先賢的兩大宏願。”
解決了心中積壓了五年的壓力,淡一真人也是恢複了平常心,頷首玩笑道:“隻要你勤修翠霞道法,為為師圓滿翠霞曆代先賢的兩大宏願也無須此生,兩百年足以了。”
顯然淡一真人摸透了自己的小心思,葉軒當即摸了摸後腦勺憨笑起來。
淡一真人也不計較葉軒有些成人思維的三觀和話語,正身直坐,直接開始為葉軒傳授翠霞道法。
:“翠微九歌為本門開山祖師青霞真人所創王道心法,養天地正氣驅世間妖魅,生淡泊之心遠諸般欲念。心法依照修煉者所達之境界分為九部,是為九歌。
自入門至功成依序為:窺徑、登堂、入室、觀微、知著、通幽、坐照、相忘、大乘。每一境界各有不同奧妙天地,但皆需循序漸進,潛心修煉以悟心法之真諦,宇宙之玄機。每邁一階,則有無上艱險應運而生,是為‘九劫’,正魔兩道亦皆有之。惟智慧毅力慈悲皆備而體天心者方能渡化。
凡翠霞門下皆需謹記,青霞宗師傳九歌非為私念,但望澤沛後世,求萬代之清明,切記切記!”
自表現出記事能力起,葉軒便開始被要求識文斷句、覽閱書籍,對於這翠微九歌的來曆、立意自然是了解的。
但是今日聽淡一真人親口頌來卻是別有一種意韻,讓其不由得沉浸其中,恍然間便對翠霞九歌心法所言王道正氣有所感悟。
良久之後,葉軒才迴神過來,拜道:“弟子謹記祖師及師尊教誨!”
淡一真人極為滿意的點頭,道:“正昌你能感悟祖師用心良苦,當真大善!接下來我便向你傳授‘翠微九歌’第一層‘窺徑篇’,此篇合計一千八百九十七句,共兩萬六千五百五十八字。資質聰慧者三年可成,愚笨者五年可成,你牢記後自己仔細體會,多加研習,謹慎修之勿要不顧根基。若是你當真修得根基雄厚,一年後我再傳授你‘翠微九歌’第二層的‘登堂篇’。”
葉軒有些不解,提問道:“師尊為何非要我自己體會其中玄奧,這翠霞九歌由祖師傳下為我們翠霞劍派根本心法,必定是博大精深,若無師尊講解我如何能夠領悟透徹、行於正道?”
淡一真人哈哈一笑:“正昌你有敬畏之心正是我所希望的,但此事卻是我深思熟慮方才做出決定的。
祖師青霞真人傳下此訣時也隻是一個總綱構架,每句每字都是意味深長,奧妙無窮。按照一般慣例,也的確應是師父先傳授了口訣,再仔細解釋給弟子知曉。但如此千年流傳,從嘴到耳又從耳到嘴,人人理解體味本不盡相同,其中謬誤疏漏難免,終是限製了所修之人的潛力。
而你的天賦資質卻超凡正是天生的修道種子,本就可以自悟其中玄奧,因為聽為師講解卻損了潛力卻是不美,因而為師別出蹊徑,幹脆什麽也不解釋,隻讓你自己體味,讓你能夠以智慧悟出最適合自己的感悟。”
葉軒不由得苦笑,為淡一真人的苦心再拜,道:“弟子多謝師尊的一番苦心。”
:“我為你師自然要因材而教,接下來傳授‘窺徑篇’心法口訣:心凝丹田起熔爐,神思物外化元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