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離開昌軟,朝著北方進發,半天不到的功夫就到了高句麗的邊境,眼看就要進入高句麗境內了。
羽蓉與劉協並行,在馬上問:“陛下,還有三個小國,您不管了嗎?”
另外三個小國分別是百濟,馬韓和弁韓,劉協曰:“不是不管,而是現在顧不上,咱們現在要去收拾高句麗。”
而在到達高句麗邊境的時候,卻遇到了一對漢軍士兵在等候,卻是遼東陳宮的部下,他們是在遼東港乘坐戰船在百濟西海岸登陸來到此地等候。
這是一對有一千多人的遼東箭騎兵,領兵隊長來到劉協跟前,在馬上行禮曰:“高句麗出兵侵我遼東邊境,陳宮大人出兵阻擊。夷人節節敗退,如果推測沒錯的話,現在的高句麗軍隊已經退到了高句麗國度平昌。”
劉協帶上這隻遼東箭騎,並入軍中,命令全軍繼續北上。並對諸葛亮說:“立刻派人通知戰船沿東岸北上巡航。”
諸葛亮不明其意,劉協曰:“高句麗王山上王可能會遷都丸都,而丸都距離我們就太遠了,會影響咱們的北伐進度的。陳宮從個遼東跋涉阻擊高句麗軍,而朕懷疑高句麗夷軍可能因抵抗不住,會往東沿海岸線北上,最後到達丸都。”
(注:丸都,今吉林集安。)
諸葛亮曰:“陛下言之有理。”隨機傳下令去,立刻就有人快馬加鞭往東而去,前往沿海攔截巡航戰船。
劉協之所以這麽人物為,那是因為在原史中,高句麗王山上王就將國度遷到了丸都。
山上王攻占了樂浪,玄菟等地,一直將戰火蔓延到了遼東,這才有陳宮奮起反擊,而山上王的軍隊在漢軍麵前簡直就是不堪一擊。
陳宮率十萬漢軍,強勢推進,不僅很快收複了樂浪玄菟等地,還攻占了高句麗北部大片土地。
而山上王現在就隻剩下高句麗南邊一半的領土以及東邊沿海不多的地方,劉協就是怕他會從沿著東海岸北逃。
劉協曰:“山上王太猖狂了,居然連我大漢都敢侵犯,我們現在要急行軍,活捉山上王!”
“活捉山上王!”眾皆大唿,隨之,大軍開始加快步伐往北進發,沿途之上基本上就沒有遇到高句麗的任何抵抗,零星的高句麗軍也都是望風而降。
行軍途中,劉協找侍衛要了一把布14交給羽蓉說:“會用這個嗎?”
羽蓉不解的問:“這是什麽啊陛下?”
劉協曰:“這叫步槍,或者叫火槍也行,它可比弓弩厲害多了啊。弓的射程是25仗,而它的射程你猜多少?”
“難道還有50丈不成?”羽蓉疑惑的問。
劉協笑道:“你的想象力能不能在大一點!”
“一,一百丈?這也太遠了吧?”
“行了,朕也不難為你了,布14半自動步槍,它的有效射程是200丈,是弓的整整八倍!”
“200丈?天哪!這麽遠!可是在哪裏上箭啊?”
劉協笑著搖了搖頭說:“它不時上箭,是上子彈的,你看,就是這個。”
說罷拿出子彈給她看。
“子彈?這麽小的玩意能殺人?”
“能?”劉協說道,“它不僅能殺人,而且比箭可厲害多了。來現在我教你如何用,不過為了防止走火,暫時不能給你子彈。”
劉協這便一邊行軍,一邊就在馬上教她如何用槍,到了晚上的時候,在一地方駐紮下來,劉協便讓士兵做了一個簡單的靶場,開始教羽妃進行實彈練習打靶。
這羽妃也的確聰明,很快就學會了步槍的使用要領,當他對著遠處的靶子,扣動扳機打了第一槍後,就聽到嘭的一聲槍響,嚇得她驚叫一聲,差點把槍都給扔掉了。
劉協笑著摟住她說道:“不用害怕,這火槍啊就是用來殺敵的,你可不能被它給嚇到啊。”
在劉協的耐心指導下,羽妃又聯係了一個多時辰,終於練習的差不多了。劉協說道:“你弟弟的武藝那麽差勁,所以朕估計你的武藝肯定也不會好到哪裏去,所以你以後就用這個殺敵吧,這個做武器可是很厲害的哦。”
羽妃摸著槍,愛不釋手,說道:“多謝陛下,原來陛下所說的強化速成訓練不會就是它吧。”
“那難道還能是什麽?”
羽妃連續第二天禦營侍寢。
翌日,漢軍拔寨而起,繼續趕路,依舊是沿途沒有遇到任何像樣的抵抗,在漢軍強大的武力之下,夷人想要反抗,也根本就沒有可能。
傍晚的時候終於趕到了高句麗的國都平昌,卻不料平昌已經被陳宮攻占了下來,而高句麗的國君山上王卻逃跑了,果然如劉協所預料的那樣,往東海愛逃竄而去。
陳宮打開城門迎接劉協的漢軍進城,兩軍十五萬軍在平昌勝利會師。
平昌也算得上稍微大點的城市了,有十幾萬百姓,其中果然也有一萬多漢人。漢軍占領平昌之後,宣布高句麗滅亡,高句麗所有版圖全部歸入幽州治下。
軍隊駐紮下來,劉協來到了王宮,在寶座上做了下來,眾將參見。
劉協看了看眾將說:“眾卿都辛苦了,來到此寒冷之地,不過咱們不這樣不行啊,要不以後大漢的邊境永遠不得安寧。”
接著又說:“公台此次功不可沒,能在這麽快的時間內就平定過了高句麗。”
陳宮曰:“微臣慚愧,居然還是讓山上王給跑了。這山上王雖然成不了其後,但他不除,終究是我大漢的隱患。”
諸葛亮搖著羽扇,笑眯眯的說:“公台兄不必擔憂,本官斷定,不出三日,便有人會送山上王的首級來。”
陳宮問曰:“孔明說的可曾是戰船上的水兵會擒拿他?”
諸葛亮並不迴答他,隻是笑著說:“不著急,不著急。”
劉協曰:“孔明向來都是神機妙算,既然如此有把握,那咱們就拭目以待吧。”
隨後開始商議如何管理新收服的土地。
漢軍南北兩個方向來的軍隊,駐紮下來開始休整。
兩日後,百濟,馬韓和弁韓三國派來使者,稱願意投降並交出王位。
三日後,果然如諸葛亮說料定那樣,真的有人送來了山上王的首級。
羽蓉與劉協並行,在馬上問:“陛下,還有三個小國,您不管了嗎?”
另外三個小國分別是百濟,馬韓和弁韓,劉協曰:“不是不管,而是現在顧不上,咱們現在要去收拾高句麗。”
而在到達高句麗邊境的時候,卻遇到了一對漢軍士兵在等候,卻是遼東陳宮的部下,他們是在遼東港乘坐戰船在百濟西海岸登陸來到此地等候。
這是一對有一千多人的遼東箭騎兵,領兵隊長來到劉協跟前,在馬上行禮曰:“高句麗出兵侵我遼東邊境,陳宮大人出兵阻擊。夷人節節敗退,如果推測沒錯的話,現在的高句麗軍隊已經退到了高句麗國度平昌。”
劉協帶上這隻遼東箭騎,並入軍中,命令全軍繼續北上。並對諸葛亮說:“立刻派人通知戰船沿東岸北上巡航。”
諸葛亮不明其意,劉協曰:“高句麗王山上王可能會遷都丸都,而丸都距離我們就太遠了,會影響咱們的北伐進度的。陳宮從個遼東跋涉阻擊高句麗軍,而朕懷疑高句麗夷軍可能因抵抗不住,會往東沿海岸線北上,最後到達丸都。”
(注:丸都,今吉林集安。)
諸葛亮曰:“陛下言之有理。”隨機傳下令去,立刻就有人快馬加鞭往東而去,前往沿海攔截巡航戰船。
劉協之所以這麽人物為,那是因為在原史中,高句麗王山上王就將國度遷到了丸都。
山上王攻占了樂浪,玄菟等地,一直將戰火蔓延到了遼東,這才有陳宮奮起反擊,而山上王的軍隊在漢軍麵前簡直就是不堪一擊。
陳宮率十萬漢軍,強勢推進,不僅很快收複了樂浪玄菟等地,還攻占了高句麗北部大片土地。
而山上王現在就隻剩下高句麗南邊一半的領土以及東邊沿海不多的地方,劉協就是怕他會從沿著東海岸北逃。
劉協曰:“山上王太猖狂了,居然連我大漢都敢侵犯,我們現在要急行軍,活捉山上王!”
“活捉山上王!”眾皆大唿,隨之,大軍開始加快步伐往北進發,沿途之上基本上就沒有遇到高句麗的任何抵抗,零星的高句麗軍也都是望風而降。
行軍途中,劉協找侍衛要了一把布14交給羽蓉說:“會用這個嗎?”
羽蓉不解的問:“這是什麽啊陛下?”
劉協曰:“這叫步槍,或者叫火槍也行,它可比弓弩厲害多了啊。弓的射程是25仗,而它的射程你猜多少?”
“難道還有50丈不成?”羽蓉疑惑的問。
劉協笑道:“你的想象力能不能在大一點!”
“一,一百丈?這也太遠了吧?”
“行了,朕也不難為你了,布14半自動步槍,它的有效射程是200丈,是弓的整整八倍!”
“200丈?天哪!這麽遠!可是在哪裏上箭啊?”
劉協笑著搖了搖頭說:“它不時上箭,是上子彈的,你看,就是這個。”
說罷拿出子彈給她看。
“子彈?這麽小的玩意能殺人?”
“能?”劉協說道,“它不僅能殺人,而且比箭可厲害多了。來現在我教你如何用,不過為了防止走火,暫時不能給你子彈。”
劉協這便一邊行軍,一邊就在馬上教她如何用槍,到了晚上的時候,在一地方駐紮下來,劉協便讓士兵做了一個簡單的靶場,開始教羽妃進行實彈練習打靶。
這羽妃也的確聰明,很快就學會了步槍的使用要領,當他對著遠處的靶子,扣動扳機打了第一槍後,就聽到嘭的一聲槍響,嚇得她驚叫一聲,差點把槍都給扔掉了。
劉協笑著摟住她說道:“不用害怕,這火槍啊就是用來殺敵的,你可不能被它給嚇到啊。”
在劉協的耐心指導下,羽妃又聯係了一個多時辰,終於練習的差不多了。劉協說道:“你弟弟的武藝那麽差勁,所以朕估計你的武藝肯定也不會好到哪裏去,所以你以後就用這個殺敵吧,這個做武器可是很厲害的哦。”
羽妃摸著槍,愛不釋手,說道:“多謝陛下,原來陛下所說的強化速成訓練不會就是它吧。”
“那難道還能是什麽?”
羽妃連續第二天禦營侍寢。
翌日,漢軍拔寨而起,繼續趕路,依舊是沿途沒有遇到任何像樣的抵抗,在漢軍強大的武力之下,夷人想要反抗,也根本就沒有可能。
傍晚的時候終於趕到了高句麗的國都平昌,卻不料平昌已經被陳宮攻占了下來,而高句麗的國君山上王卻逃跑了,果然如劉協所預料的那樣,往東海愛逃竄而去。
陳宮打開城門迎接劉協的漢軍進城,兩軍十五萬軍在平昌勝利會師。
平昌也算得上稍微大點的城市了,有十幾萬百姓,其中果然也有一萬多漢人。漢軍占領平昌之後,宣布高句麗滅亡,高句麗所有版圖全部歸入幽州治下。
軍隊駐紮下來,劉協來到了王宮,在寶座上做了下來,眾將參見。
劉協看了看眾將說:“眾卿都辛苦了,來到此寒冷之地,不過咱們不這樣不行啊,要不以後大漢的邊境永遠不得安寧。”
接著又說:“公台此次功不可沒,能在這麽快的時間內就平定過了高句麗。”
陳宮曰:“微臣慚愧,居然還是讓山上王給跑了。這山上王雖然成不了其後,但他不除,終究是我大漢的隱患。”
諸葛亮搖著羽扇,笑眯眯的說:“公台兄不必擔憂,本官斷定,不出三日,便有人會送山上王的首級來。”
陳宮問曰:“孔明說的可曾是戰船上的水兵會擒拿他?”
諸葛亮並不迴答他,隻是笑著說:“不著急,不著急。”
劉協曰:“孔明向來都是神機妙算,既然如此有把握,那咱們就拭目以待吧。”
隨後開始商議如何管理新收服的土地。
漢軍南北兩個方向來的軍隊,駐紮下來開始休整。
兩日後,百濟,馬韓和弁韓三國派來使者,稱願意投降並交出王位。
三日後,果然如諸葛亮說料定那樣,真的有人送來了山上王的首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