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明妃這麽一說,劉協才想起來,明妃就能用高頻音,甚至是超聲波和俗稱美人魚的儒艮進行交流。
心道:這倭人是越來越玄了啊,能馴服海蟾,能和海豚(其實是儒艮)說話,能使用魅惑術,還能進行大麵積的投毒。
不過他還是先把這些疑惑放一放,問道:“那你父親和你傳遞了什麽信息?”
明妃曰:“在我國和邪馬軍的交戰中,獲得一條重要情報,邪馬台有一種非常強大的毒藥,這種毒藥可以改變水體……水體……”
明妃說到這裏變得吞吞吐吐起來,劉協問:“水體什麽?”
明妃曰:“臣妾也不大清楚,因為我得到的這個訊息中,所說明的事情,我也聽的不大懂。”
“那你就揀懂的說。”
“是,陛下,”明妃曰,“大概意思就是當地的水在被這投了這種毒藥後,整條河,至少一年內對部分人群來說不能飲用。”
“至少一年?”劉協疑惑的問,想不到這種毒藥居然這麽厲害,部分人不能飲用?“哪部分人不能飲用?”
“漢人,”明妃很平淡的說出了這兩個字來。
隻對漢人起到作用的毒藥!“臥槽,基因武器!”劉協驚道,這特麽的不就是基因武器嗎?
當他說出基因武器這四個字的時候,所有人都是一臉懵逼,因為這是東漢,人們連基因是什麽都不不知道。
基因武器,隻對特定遺傳特性的人群發動攻擊。
劉協問軍醫:“肥前國有沒有腹瀉的報告?”
軍醫曰:“沒有,全是我漢軍中毒。”
劉協又問明妃:“有沒有解藥?”
明妃曰:“這個臣妾不知道。”
劉協猛拍座椅扶手說道:“難升米他之所以不在洛陽投毒,那是因為我大漢疆土遼闊,他的基因毒藥還不能做到荼毒整個東漢大地的效果。”
諸葛亮曰:“如果他的毒藥真的這麽厲害的話,微臣以為它肯定會有它的局限性,比如汙染的麵積和感染的人口上限。它要是在洛陽投毒的話,這種毒藥雖然霸道,但是無法感染到皇宮。”
劉協曰:“所以假借借兵,把朕誑到了倭島。現在朕猜測,卑彌唿的人肯定在四處投毒,所以我們不用去追,追到哪裏,我們也找不到幹淨的水源。七天,我們戰船迴去接下一波的士兵,歸途三天,中間中轉一天,來再三天,前後七天,我們才能等到我們的船,而那個時候,我們有十萬人,可能我們會有十萬人渴死在倭人島!好狠毒啊。”
夏侯惇曰:“既然沒辦法解決飲水問題,那我們不如現在就去邪馬台國,滅了他,逼他交出解藥來!”
諸葛亮曰:“雖然希望渺茫,但也不妨一試。”
劉協曰:“那我們現在就開始征討邪馬台!去找向導官,準備出發!”
看著隊伍開始準備開拔,劉協陷入沉思,自從他重生一直到她征劉璋的是十幾年間裏,他也一直都認為這個世界這有他一個人是重生穿越來的。
直到遇到黃月英,才曉得她也是重生穿越來的。
既然這個世界裏已知的都有兩個穿越者了,那為什麽就不能有第三個穿越者,可能還不止三個,甚至更多!
那麽極有可能基因毒藥的幕後主使,或者說是製作這個基因毒藥的人也是一個穿越者。帶來了後世的基因武器。
現在是東漢,這個時期,是無論如何都做不出來基因武器的!那麽就隻有穿越者從未來帶來了。而且可以斷定的是,這第三個穿越者所處的年代絕不會是劉協前世所處的那個年代,肯定要更未來些。
劉協穿越的時候,是剛出生的嬰兒。黃月英穿越的時候是直接重生到了成年的黃月英身上,同時擁有兩個人的記憶。
他二人,不論是重生,還是附生,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穿越的時候,隻帶來了記憶,再有就是鑲嵌在思想裏的金手指:俗稱小字典的大百科全書。
初次之外,什麽也沒帶過來,也大不了。
然而這第三個穿越者就不一樣了,他不僅帶來了記憶,還帶來了物品!
光靠記憶和知識量,在這個時代,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出基因武器出來的!那麽唯一的辦法就是直接把基因武器給帶過來!
能把基因武器從未來帶到這個時代,此人他很有可能不是穿越者,那他會是什麽呢?劉協思索著,難道會是係統對他的一種測試不成?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此人將成為他在這個世界上將要遇到的第一個boss!
如果是那樣的話,那也太可怕了。
而此刻,明妃卻說道:“陛下,臣妾有說。”
劉協曰:“你說。”
明妃曰:“既然這種毒藥隻對漢人有效,而對我們倭人卻無效的話,現在一時又找不到解藥,那咱們嫩股不能先從倭人的身上尋找答案呢?”
“從倭人的身上尋找答案?你此話怎講?”
明妃曰:“倭人在哪方麵和漢人不一樣,那個不一樣的地方可能就是解毒的關鍵所在。”
“那麽有哪方麵不一樣呢?”劉協問。
此刻大軍已起,朝著狗奴國的方向前進,前方大概三十裏的地方是狗奴國的南麵的一個城鎮,名曰“石町”。
明妃被允許隨軍征進,她騎著一匹矮腳倭馬伴隨在劉協的身材。大軍開始挺近,明妃就在行軍的同時對劉協說:“比如飲食方麵,讓臣妾想一下啊……”
明妃便開始向劉協一一列舉倭人的食物,說了很多,劉協也一直都在認真的聽,說完了,劉協問:“你們不吃麵食嗎?”
“麵食?”
“比如饅頭。”
明妃搖了搖頭說:“我們倭人基本上是不吃麵食的,小麥也很少有種植。”
“你們的主要食物是水稻?”劉協問。
水稻,於六百多年前傳入彌生時代的倭人島,所以現在倭人普遍食用水稻,也就不足為奇惡龍。
“是的,水稻是我們的主要食物,”明妃說道。
劉協心裏在思考著,難道說問題就出在這裏嗎?
心道:這倭人是越來越玄了啊,能馴服海蟾,能和海豚(其實是儒艮)說話,能使用魅惑術,還能進行大麵積的投毒。
不過他還是先把這些疑惑放一放,問道:“那你父親和你傳遞了什麽信息?”
明妃曰:“在我國和邪馬軍的交戰中,獲得一條重要情報,邪馬台有一種非常強大的毒藥,這種毒藥可以改變水體……水體……”
明妃說到這裏變得吞吞吐吐起來,劉協問:“水體什麽?”
明妃曰:“臣妾也不大清楚,因為我得到的這個訊息中,所說明的事情,我也聽的不大懂。”
“那你就揀懂的說。”
“是,陛下,”明妃曰,“大概意思就是當地的水在被這投了這種毒藥後,整條河,至少一年內對部分人群來說不能飲用。”
“至少一年?”劉協疑惑的問,想不到這種毒藥居然這麽厲害,部分人不能飲用?“哪部分人不能飲用?”
“漢人,”明妃很平淡的說出了這兩個字來。
隻對漢人起到作用的毒藥!“臥槽,基因武器!”劉協驚道,這特麽的不就是基因武器嗎?
當他說出基因武器這四個字的時候,所有人都是一臉懵逼,因為這是東漢,人們連基因是什麽都不不知道。
基因武器,隻對特定遺傳特性的人群發動攻擊。
劉協問軍醫:“肥前國有沒有腹瀉的報告?”
軍醫曰:“沒有,全是我漢軍中毒。”
劉協又問明妃:“有沒有解藥?”
明妃曰:“這個臣妾不知道。”
劉協猛拍座椅扶手說道:“難升米他之所以不在洛陽投毒,那是因為我大漢疆土遼闊,他的基因毒藥還不能做到荼毒整個東漢大地的效果。”
諸葛亮曰:“如果他的毒藥真的這麽厲害的話,微臣以為它肯定會有它的局限性,比如汙染的麵積和感染的人口上限。它要是在洛陽投毒的話,這種毒藥雖然霸道,但是無法感染到皇宮。”
劉協曰:“所以假借借兵,把朕誑到了倭島。現在朕猜測,卑彌唿的人肯定在四處投毒,所以我們不用去追,追到哪裏,我們也找不到幹淨的水源。七天,我們戰船迴去接下一波的士兵,歸途三天,中間中轉一天,來再三天,前後七天,我們才能等到我們的船,而那個時候,我們有十萬人,可能我們會有十萬人渴死在倭人島!好狠毒啊。”
夏侯惇曰:“既然沒辦法解決飲水問題,那我們不如現在就去邪馬台國,滅了他,逼他交出解藥來!”
諸葛亮曰:“雖然希望渺茫,但也不妨一試。”
劉協曰:“那我們現在就開始征討邪馬台!去找向導官,準備出發!”
看著隊伍開始準備開拔,劉協陷入沉思,自從他重生一直到她征劉璋的是十幾年間裏,他也一直都認為這個世界這有他一個人是重生穿越來的。
直到遇到黃月英,才曉得她也是重生穿越來的。
既然這個世界裏已知的都有兩個穿越者了,那為什麽就不能有第三個穿越者,可能還不止三個,甚至更多!
那麽極有可能基因毒藥的幕後主使,或者說是製作這個基因毒藥的人也是一個穿越者。帶來了後世的基因武器。
現在是東漢,這個時期,是無論如何都做不出來基因武器的!那麽就隻有穿越者從未來帶來了。而且可以斷定的是,這第三個穿越者所處的年代絕不會是劉協前世所處的那個年代,肯定要更未來些。
劉協穿越的時候,是剛出生的嬰兒。黃月英穿越的時候是直接重生到了成年的黃月英身上,同時擁有兩個人的記憶。
他二人,不論是重生,還是附生,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穿越的時候,隻帶來了記憶,再有就是鑲嵌在思想裏的金手指:俗稱小字典的大百科全書。
初次之外,什麽也沒帶過來,也大不了。
然而這第三個穿越者就不一樣了,他不僅帶來了記憶,還帶來了物品!
光靠記憶和知識量,在這個時代,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出基因武器出來的!那麽唯一的辦法就是直接把基因武器給帶過來!
能把基因武器從未來帶到這個時代,此人他很有可能不是穿越者,那他會是什麽呢?劉協思索著,難道會是係統對他的一種測試不成?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此人將成為他在這個世界上將要遇到的第一個boss!
如果是那樣的話,那也太可怕了。
而此刻,明妃卻說道:“陛下,臣妾有說。”
劉協曰:“你說。”
明妃曰:“既然這種毒藥隻對漢人有效,而對我們倭人卻無效的話,現在一時又找不到解藥,那咱們嫩股不能先從倭人的身上尋找答案呢?”
“從倭人的身上尋找答案?你此話怎講?”
明妃曰:“倭人在哪方麵和漢人不一樣,那個不一樣的地方可能就是解毒的關鍵所在。”
“那麽有哪方麵不一樣呢?”劉協問。
此刻大軍已起,朝著狗奴國的方向前進,前方大概三十裏的地方是狗奴國的南麵的一個城鎮,名曰“石町”。
明妃被允許隨軍征進,她騎著一匹矮腳倭馬伴隨在劉協的身材。大軍開始挺近,明妃就在行軍的同時對劉協說:“比如飲食方麵,讓臣妾想一下啊……”
明妃便開始向劉協一一列舉倭人的食物,說了很多,劉協也一直都在認真的聽,說完了,劉協問:“你們不吃麵食嗎?”
“麵食?”
“比如饅頭。”
明妃搖了搖頭說:“我們倭人基本上是不吃麵食的,小麥也很少有種植。”
“你們的主要食物是水稻?”劉協問。
水稻,於六百多年前傳入彌生時代的倭人島,所以現在倭人普遍食用水稻,也就不足為奇惡龍。
“是的,水稻是我們的主要食物,”明妃說道。
劉協心裏在思考著,難道說問題就出在這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