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早飯還沒好的工夫,劉協拉著馬超兄妹三人,還有小羅子和顏兒一起,找了個空地,然後說道:“顏兒姐姐,你來教我們練武。”
顏兒的武力值是85,勉強排得上一流猛將,可她並不知道這幾個小屁孩裏藏龍臥虎,便說道:“好啊,那既然讓我教你們武藝,可就要好好的和我學哦。”
顏兒說罷,就讓大家排著一排跟她學,自己站在最前麵打了一套拳下來,不料馬超卻嗤了一聲。
“呀,你小子說什麽哪?”顏兒怒道,“你再說一遍。”
馬超昂起頭說:“說一百遍又何妨,我說你是花拳繡腿!”
“你,你你……”顏兒氣的直跺腳,“陛下你看啊,他敢嘲笑我這個老師,我還怎麽教啊?”
劉協笑道:“顏兒姐姐,你也別生氣了,這孟起啊,的確是有兩下子的。”
顏兒說道:“嗯,我要不是看他小孩子,就教訓他了。”
馬超曰:“姑娘可以不必把我當成孩子,咱倆比劃一下就是了。”
顏兒17歲,早已發育成人,馬超才14歲,男孩本來就比女孩發育遲,所以雖然比顏兒隻小三歲,但是明顯能看出來,差之甚遠,馬超還完全沒有擺脫孩童稚氣。
顏兒說道:“呀,你小子還挺牛的啊,是你發起挑戰的啊,可別怪我欺負小孩子啊。”
“你來就是了,”馬超說道,擺出了迎戰的姿勢。
看他二人要打架,劉協便說道:“既然是比試,那就要有個賭注,小羅子,取五兩銀子來,他二人誰贏了,這五兩銀子就是誰的了。你二人也要點到為止啊。”
聽說要打架,立馬就圍上來很多人,來看小孩子和女人打架。
比賽開始,馬超擺了個姿勢,朝著顏兒招了招手,顏兒一拳打來,馬超一個閃躲,靈活的避開,閃到顏兒的一側,一腳踢在顏兒的膝蓋彎後麵,顏兒隨即便撲倒在地。
馬超僅用了一招就打敗了顏兒,眾人都齊聲喝彩。
顏兒一屁股坐在地上,嗔道:“哼,你使詐。”
對於顏兒的指責,馬超並不迴答,而是笑嘻嘻的看著她不說話。
劉協說道:“顏兒姐姐,你要明白,兵不厭詐這個道理,難道你臨陣對敵,也和對方講這個道理嗎?”
顏兒說道:“那我輸了,我就是不服,怎麽會輸給一個孩子嘛。”
劉協走過去拉她:“起來吧,練武也是講求天賦的,孟起天生就是練武的料,你輸給他不冤枉。”
隨之將那五兩銀子賞給了馬超,馬超接過銀子謝恩,他也不嫌銀子少,畢竟是皇帝賞賜的。
看的邊上好幾個武將都嘖嘖稱讚,徐晃曰:“看不出這小子,有兩下子啊,來,我陪你玩玩。”
馬超曰:“我現在打不過你,不跟你玩,三年後,你就不是我的對手了。”
徐晃也不生氣,哈哈大笑:“看不出來,這小子還挺狂的啊。”
劉協心道,馬超這話還真不是吹牛。
想不到這馬超才14歲,就已經身手了得了,本還想為他找個好點的武術老師,看來是自己瞎操心了。
劉協從小也練武,四年前,收得顏兒,看她天生蠻力,劉協便給她請了個武術老師,自己也跟著學。
隻是劉協這練武的資質太差,即使再刻苦,頂多也隻能做到強身健體,要上陣殺敵,那就相差甚遠了。不過他也不氣餒,反正自己是帝王,手下有猛將謀士為其出力出策就夠了。
吃完飯,繼續上路,這一路上,劉協有好幾個小夥伴陪他,也不無聊,雖然他在裏麵是最小的。一路輾轉,迴到了洛陽。
快到洛陽的時候,王允早就出城十裏迎接。
匯合以後,王允領群臣,還有自發來迎接的許多百姓一齊跪曰:“恭迎陛下凱旋迴朝!”
劉協找了個稍微高點的地方站在上麵,說道:“眾位愛卿快快請起,百姓們,都快起來,聽朕說!”
群臣和百姓們都站了起來。
小羅子遞給他一個鐵皮喇叭,這個喇叭也是劉協吩咐他做的,隻不過沒有電路而已。
劉協拿著大喇叭說道:“朕禦駕親征,往長安,已平定董卓餘孽之亂,殺死叛臣李傕,郭汜,張濟和樊稠等首領,消滅和整編叛軍一十五萬!繳獲大量軍資糧餉,不計其數!百姓們啊,你們可知道,朕此次西征,沿途都是燒毀的房屋,踐踏的莊稼,和遍地的屍骸。朕雖年幼,但是不能被奸邪所嚇住,發誓要將這群叛賊剿滅,為死難的百姓報仇!”
劉協說的是群情激昂,接著說道:“你們知道朕為什麽要和你們說這些嗎?現在天下大亂,百廢待興,朕年幼,兵少又弱,還要追剿強敵,朕這麽做,就是要證明給你們看,你們的皇帝是一個了不起的大皇帝,這個大皇帝必定重振漢室,給你們一個史無前例的強大漢室!朕今天向你們許諾,朕必定會蕩平天下,還你們一個太平盛世!”
劉協一番演講,博得百姓震天般的歡唿。
由於人多,趙雲四處張望,保護著劉協,生怕有什麽不測。
演講完,劉協騎馬,由於年幼,依舊由顏兒抱著他,共一騎。諸將及王允等群眾隨行,後麵大軍緩緩入城。
路上,劉協問:“老王,朕不在的這些日子,有沒有發生什麽大事情啊。”
“迴陛下,”王允曰,“一切都比較安靜,但是有幾件事,必須得向陛下稟報。”
“說。”
王允曰:“第一件事是弘農王寫了一首反詩,被保護他的兵士發現。”
說罷,王允掏出一個黃色帕子遞給他,劉協接過來一看,隻見上麵寫道:
嫩草綠凝煙,嫋嫋雙飛燕。
洛水一條青,陌上人稱羨。
遠望碧雲深,是吾舊宮殿。
何人仗忠義,泄我心中怨!(注)
劉協看罷,心中暗笑,原史中,董卓以此詩為由,命李儒持毒酒將劉辯及唐妃鴆殺。
便問道:“老王,你有何主張?”
王允曰:“弘農王有反心,留之必成禍患,不如除之。”
——
注:此詩出自羅貫中《三國演義》。
顏兒的武力值是85,勉強排得上一流猛將,可她並不知道這幾個小屁孩裏藏龍臥虎,便說道:“好啊,那既然讓我教你們武藝,可就要好好的和我學哦。”
顏兒說罷,就讓大家排著一排跟她學,自己站在最前麵打了一套拳下來,不料馬超卻嗤了一聲。
“呀,你小子說什麽哪?”顏兒怒道,“你再說一遍。”
馬超昂起頭說:“說一百遍又何妨,我說你是花拳繡腿!”
“你,你你……”顏兒氣的直跺腳,“陛下你看啊,他敢嘲笑我這個老師,我還怎麽教啊?”
劉協笑道:“顏兒姐姐,你也別生氣了,這孟起啊,的確是有兩下子的。”
顏兒說道:“嗯,我要不是看他小孩子,就教訓他了。”
馬超曰:“姑娘可以不必把我當成孩子,咱倆比劃一下就是了。”
顏兒17歲,早已發育成人,馬超才14歲,男孩本來就比女孩發育遲,所以雖然比顏兒隻小三歲,但是明顯能看出來,差之甚遠,馬超還完全沒有擺脫孩童稚氣。
顏兒說道:“呀,你小子還挺牛的啊,是你發起挑戰的啊,可別怪我欺負小孩子啊。”
“你來就是了,”馬超說道,擺出了迎戰的姿勢。
看他二人要打架,劉協便說道:“既然是比試,那就要有個賭注,小羅子,取五兩銀子來,他二人誰贏了,這五兩銀子就是誰的了。你二人也要點到為止啊。”
聽說要打架,立馬就圍上來很多人,來看小孩子和女人打架。
比賽開始,馬超擺了個姿勢,朝著顏兒招了招手,顏兒一拳打來,馬超一個閃躲,靈活的避開,閃到顏兒的一側,一腳踢在顏兒的膝蓋彎後麵,顏兒隨即便撲倒在地。
馬超僅用了一招就打敗了顏兒,眾人都齊聲喝彩。
顏兒一屁股坐在地上,嗔道:“哼,你使詐。”
對於顏兒的指責,馬超並不迴答,而是笑嘻嘻的看著她不說話。
劉協說道:“顏兒姐姐,你要明白,兵不厭詐這個道理,難道你臨陣對敵,也和對方講這個道理嗎?”
顏兒說道:“那我輸了,我就是不服,怎麽會輸給一個孩子嘛。”
劉協走過去拉她:“起來吧,練武也是講求天賦的,孟起天生就是練武的料,你輸給他不冤枉。”
隨之將那五兩銀子賞給了馬超,馬超接過銀子謝恩,他也不嫌銀子少,畢竟是皇帝賞賜的。
看的邊上好幾個武將都嘖嘖稱讚,徐晃曰:“看不出這小子,有兩下子啊,來,我陪你玩玩。”
馬超曰:“我現在打不過你,不跟你玩,三年後,你就不是我的對手了。”
徐晃也不生氣,哈哈大笑:“看不出來,這小子還挺狂的啊。”
劉協心道,馬超這話還真不是吹牛。
想不到這馬超才14歲,就已經身手了得了,本還想為他找個好點的武術老師,看來是自己瞎操心了。
劉協從小也練武,四年前,收得顏兒,看她天生蠻力,劉協便給她請了個武術老師,自己也跟著學。
隻是劉協這練武的資質太差,即使再刻苦,頂多也隻能做到強身健體,要上陣殺敵,那就相差甚遠了。不過他也不氣餒,反正自己是帝王,手下有猛將謀士為其出力出策就夠了。
吃完飯,繼續上路,這一路上,劉協有好幾個小夥伴陪他,也不無聊,雖然他在裏麵是最小的。一路輾轉,迴到了洛陽。
快到洛陽的時候,王允早就出城十裏迎接。
匯合以後,王允領群臣,還有自發來迎接的許多百姓一齊跪曰:“恭迎陛下凱旋迴朝!”
劉協找了個稍微高點的地方站在上麵,說道:“眾位愛卿快快請起,百姓們,都快起來,聽朕說!”
群臣和百姓們都站了起來。
小羅子遞給他一個鐵皮喇叭,這個喇叭也是劉協吩咐他做的,隻不過沒有電路而已。
劉協拿著大喇叭說道:“朕禦駕親征,往長安,已平定董卓餘孽之亂,殺死叛臣李傕,郭汜,張濟和樊稠等首領,消滅和整編叛軍一十五萬!繳獲大量軍資糧餉,不計其數!百姓們啊,你們可知道,朕此次西征,沿途都是燒毀的房屋,踐踏的莊稼,和遍地的屍骸。朕雖年幼,但是不能被奸邪所嚇住,發誓要將這群叛賊剿滅,為死難的百姓報仇!”
劉協說的是群情激昂,接著說道:“你們知道朕為什麽要和你們說這些嗎?現在天下大亂,百廢待興,朕年幼,兵少又弱,還要追剿強敵,朕這麽做,就是要證明給你們看,你們的皇帝是一個了不起的大皇帝,這個大皇帝必定重振漢室,給你們一個史無前例的強大漢室!朕今天向你們許諾,朕必定會蕩平天下,還你們一個太平盛世!”
劉協一番演講,博得百姓震天般的歡唿。
由於人多,趙雲四處張望,保護著劉協,生怕有什麽不測。
演講完,劉協騎馬,由於年幼,依舊由顏兒抱著他,共一騎。諸將及王允等群眾隨行,後麵大軍緩緩入城。
路上,劉協問:“老王,朕不在的這些日子,有沒有發生什麽大事情啊。”
“迴陛下,”王允曰,“一切都比較安靜,但是有幾件事,必須得向陛下稟報。”
“說。”
王允曰:“第一件事是弘農王寫了一首反詩,被保護他的兵士發現。”
說罷,王允掏出一個黃色帕子遞給他,劉協接過來一看,隻見上麵寫道:
嫩草綠凝煙,嫋嫋雙飛燕。
洛水一條青,陌上人稱羨。
遠望碧雲深,是吾舊宮殿。
何人仗忠義,泄我心中怨!(注)
劉協看罷,心中暗笑,原史中,董卓以此詩為由,命李儒持毒酒將劉辯及唐妃鴆殺。
便問道:“老王,你有何主張?”
王允曰:“弘農王有反心,留之必成禍患,不如除之。”
——
注:此詩出自羅貫中《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