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隻若初見。
人生又不僅僅是初見。
許久未見,鍾南的身邊多了一位美好的少女,但對於元正而言,這個無所謂,因為他想要看見的隻是鍾南。
一個雲遊四海的讀書人,最後迴到這個石拱橋的時候,還帶著一位麗人,已算是不錯,算得上是青春生涯的詩情畫意。
元正雖然不是一個讀書人,但元正很羨慕鍾南這樣的讀書人,在旅途當中,遇到了一位願意追隨自己的少女,無論天涯海角,一起同行。
鍾南還站在石拱橋上,這一次他沒有在石拱橋下麵練習讀書寫字,興許,是覺得自己無需繼續讀書寫字了,也許,是路過這裏,在蕭子珍的麵前,講解一些自己的過往。
忽然間,鍾南像是心有所感的轉過了頭。
對於鍾南來說,這一次相遇,出來所站的位置和當初不一樣之外,其餘的都一樣,人一樣,唯一不同的是,這一次多了一個蕭子珍,也沒有萬裏煙雲照和五色鹿出現在鍾南的眼前。
氛圍較之以往,多了幾分成熟。
鍾南會心一笑,對著元正招手喊道:“好久不見。”
元正緩步而來,花椒與茴香安靜的追隨在元正的身後。
他欣喜笑道:“其實我有想過我們再一次見麵的時間地點,無論怎麽計算,都不會想到,會是在這個我們第一次遇見的地方重逢,如果我們是情人的話,這樣的重逢,也許會變得更加的有意思。”
鍾南玩味笑道:“我可沒有斷袖之癖。”
蕭子珍在一旁發出了銀鈴般的笑聲,她已經知道,這位少年,就是天底下誰都知曉的武王庶子。
元正上前來,仔細打量了鍾南一眼,尤其是鍾南手中的鐵劍,還是當初那一柄劣質的鐵劍,可沾染了鍾南的氣息,隱約之間,還沾染了鍾南的血氣。
元正明白,鍾南和當初不一樣了,如今也到達了道境,憑感覺猜測的話,鍾南修行的似乎是聖道劍,疑似還有其餘的劍道,略微有些複雜,卻又複雜的剛剛好。
一個雲遊四海的讀書人,在劍道一途上,想要不複雜,都會很難。
元正伸出左手,鍾南亦是如此,久別重逢的握手,總是有著太多的感懷。
“我曾經刻意的打聽過你的下落,你是不是去了大周,如今整個天下,你都走了一遍,心中想必已經滿腹經綸了吧。”元正嬉笑道。
也不知道為什麽,等真的遇見鍾南了,除了心裏高興之外,心裏還會非常的踏實。
這個塵世中,讀書人其實真的不計其數,可真的行萬裏路的讀書人,真的很少。
一個讀書人,本來應該過著紅袖添香,錦衣玉食,雅士風流的日子,又怎麽會放下心中安逸,真的去雲遊四海呢。
雲遊四海聽上去是美麗的,卻也是許多人無法實現的夢想,因為隻有真的去雲遊四海了,才會明白,雲遊四海是何等的苦悶,何等的寂寞。
可鍾南到了後期就不寂寞了,因為蕭子珍陪著鍾南。
也許,鍾南的心中一直都是寂寞的,有些寂寞,隻有自己一個人知道,無法和自己的情人去訴說。
鍾南道:“滿腹經綸倒也不至於,這個世上,沒有真的滿腹經綸的人,聽聞公子近幾年,在江湖上混的頗為不錯,唿風喚雨,奪下了整個蒼雲城,想來,日子也是頗為順心吧。”
元正的手,很自然的搭在了鍾南的肩膀上。
是真的很自然,其實第一次遇見鍾南的時候,他大概就已經感覺到,往後餘生,大概還會和鍾南發生許多精彩的故事。
隻是說,第一次遇見了,說了太多話,似乎有些唐突。
後來在西蜀遇見了,元正說過,我可能還會遇見你。
鍾南也說過,我可能也還會遇見你,真的好奇怪呢。
現在,是真的再一次遇見了。
元正邀請道:“不如我們幾人去一個閣樓小築,喝上幾杯酒,好好絮叨絮叨,畢竟好久不見了,我的心裏經常會想起你的。”
鍾南微笑道:“好啊,可惜我囊中羞澀,雲遊四海,是需要大筆的銀子支撐的,如今我已經花光了所有的銀子,正打算去找一個還算是不錯的地方,給別人寫家書,混生活呢。”
元正哈哈大笑道:“好說好說,我別的不多,就是銀子比較多,你想要喝什麽樣的花酒,玩什麽樣的姑娘,騎什麽樣的烈馬,我都可以滿足你的。”
蕭子珍在一旁微微一笑。
元正,聽上去是一個紈絝子弟,可蕭子珍是何許人也,是蕭老爺子的孫女,從小耳濡目染了許多道理,該看穿的東西,她可以看穿,不該看穿的東西,她也不會看穿。
沒有多餘的耽誤,元正今天的心情的確是非常好。
隻要再一次遇見了鍾南,自己在雲端之巔裏的擔子,不說是可以全部交給鍾南了,最起碼,元正可以自由活動的時間,將會多出來很多。
一家大型酒樓的後院裏,有著閣樓小築,鳥語花香,小橋流水人家,假山嶙峋。
在這裏喝一頓酒,差不多會花費黃金百兩,別的不說,僅僅是這裏的氛圍,這裏的雅靜,就值一大筆銀子。
元正要了一壇上好的女兒紅,至於下酒菜,則是將酒樓裏的招牌菜,一股腦的要過來了,也不害怕自己吃不完,吃不完,還有扛把子呢。
鍾南從善如流,坐在元正的對麵。
元正親自給鍾南倒酒,舉杯示意道:“其實,我也不是喜歡喝酒的人,大概也是沒有遇見可以讓我放開了喝酒的人,你算是第一個人,我的酒量也不是很好,我也不知道你的酒量到底好不好。”
“不如這樣,你我今日一醉方休,直到一個人再也喝不進去了,我們才可作罷,如何?”
鍾南和元正見麵的時間不是很長,也就是當初在石拱橋那裏,兩個人扯淡扯了很長時間,在西蜀的時候,元正幫助鍾南吵架。
可兩人,都莫名其妙的惺惺相惜了起來。
鍾南其實很少喝酒,他說道:“我也不知道自己的酒量,也許在你之上,也許在你之下,也隻有喝過了,我才能知道自己的深淺。”
元正哈哈笑道:“如此,那麽我們就先碰上三杯,如何?”
鍾南笑道:“好呀!”
酒杯碰撞的聲音,清脆悅耳,就像是鍾南和元正兩個人的心聲。
三杯過後,元正的臉上浮現出了一抹紅暈,鍾南也是如此。
到了這一步,鍾南也不會認為自己是一個讀書人了,就當做自己是一個毫無用處的匹夫,除了喝酒之外,再也不會去做其餘的事情。
蕭子珍在一旁小心的給鍾南夾菜,花椒與茴香安靜的站在元正的身後,時而給元正倒酒,時而給元正捋一捋額頭的長發,好不恣意。
元正大口朵頤,鍾南也是如此。
這個閣樓小築裏的酒香味兒,很是動人,不知道多少路過的酒鬼,聞到這股味道之後,忍不住的多看了一眼這個方向。
上好的女兒紅,當然是極為不錯的佳釀,也是有錢人才能喝的起的。
這一次久別重逢的酒席,元正不知道自己到底喝了多少,他隻是記得,鍾南倒下去的時候,自己也是搖搖欲墜的,似乎是在同一個時間,醉了。
等到醒來的時候,已然入夜。
江南的夜空,在酒醒了之後,顯得格外的絢爛。
兩個少年,坐在椅子上,貌美如花的侍女端茶倒水,蕭子珍這一次也沒有打擾鍾南和元正之間的會話,因為蕭子珍明白一個道理,有的時候男人說話,女人真的不適合去插嘴。
元正看著鍾南,意味深長的問道:“我能感覺到你的劍道修為,有了長足的進步,如今也到達了道境,你除了聖道劍之外,還修行了王道劍,對於不入流的劍客而言,的確可以這樣葷素通吃,可對於你這樣的劍客來說,就不是那麽的體麵了。”
“你是看待這件事的。”
鍾南抿了一口茶,從容說道:“關於劍道一途,我的看法非常簡單,我也不指望自己的劍道修為吃飯,雖然可以,可終歸覺得,我沒有那樣的心性,聖道劍也好,王道劍也好,還是霸道劍與詭道劍,對我來說,真的沒有多大的分別。”
“隻是喜歡,然後就去嚐試,我的佩劍,還是這柄劣質的鐵劍,可我也不會覺得我的鐵劍不好,它興許有朝一日,會真的殺人,可我覺得,可怕的不是什麽樣的劍道,什麽樣的佩劍,而是自己的心。”
元正略有些恍然大悟,跟雲遊四海過的人比較起來,元正覺得自己剛才有些失態了,有些固步自封了。
自以為修行了縱橫聖劍之後,元正覺得自己在劍道一途,可以高屋建瓴,可以藐視群雄了。
也許,本來就有著這等傲視群雄的本錢,元正的內心深處,都隱隱約約的有那麽幾分傲氣,聽到鍾南這麽說過之後,元正覺得自己錯了。
一個真正的劍客,任何時候,都不應該有自己的傲氣。
他不了解鍾南的劍道到了日後究竟會走到哪一種境地,可他也明白,鍾南真的不指望劍道吃飯,是用來防身的,想來,以後的鍾南,進入天境,也不是沒有可能,這一份純粹的心境,讓元正羨慕不已。
鍾南去雲遊四海,那是真的去雲遊四海。
元正去遠走天涯,第一次去秦國,那是因為自己不知道要去做些什麽,便順著自己的感覺去了。
去大夏,也僅僅是因為北海之中,有巨獸,有李塵想要得到的駮馬,不然的話,元正去大夏,也不知道自己要幹些什麽。
在外出遊曆這件事上,元正自認為不如鍾南,因為鍾南的心,是極為純粹的,而元正,多少帶著幾分野獸的本能。
元正這才說道:“我在蒼雲城算是有了一份自己的基業,如今眼瞎正值用人之際,有一個位置,我一直都給你留著。”
鍾南不是多麽的意外,就連鍾南自己都覺得這件事似乎是理所應當的,隻是一種冥冥之中頗為特殊的感覺。
鍾南好奇問道:“那是一個怎樣的位置?”
元正實話實說道:“你在雲端之巔裏的位置,類似於溫若鬆在大魏廟堂上的位置,掌管所有文人,若你想要馬上建功,我也可以給你安排一個不錯的頭銜,隻要你自己覺得,如何能夠施展得開自己的才華,我也會盡量配合你。”
盡量這話,是真話。
有些時候,這個世界不是圍著一個人轉悠的。
鍾南微笑道:“你就真的如此的信任我,不害怕我將你的事情,給搞砸了,然後你背負了萬古罵名?”
元正其實也有想過這些事情,為人主上,有些事情自然要去好好地思量思量。
可他現在不介意了,鍾南的心境如此純粹,他若是去斤斤計較一些事情,反倒是顯得自己的胸襟有些狹窄。
元正道:“無妨,你若是搞砸了,那就是搞砸了,每一個年輕人都會犯錯的,我也會犯錯的,大家都可以犯錯,反正我們都年輕,犯錯了,就犯錯了,這個天下,又能將你我如何?”
鍾南又抿了一口茶,說道:“你來江南,是否是因為覺得蒼雲城屬於人間的夾縫,決定派出一部精銳,來到江南,建造自己的第二故鄉,若是有一日,蒼雲城成了人間煉獄,你還有第二選擇的餘地。”
元正有些尷尬,是真的有些尷尬,因為這些事情,都是他和西蜀雙壁臨時商量出來,又覺得如何當下局勢的策略。
結果在鍾南這裏,卻是如此的清清楚楚。
元正道:“你又是如何知道的?”
鍾南道:“因為你也沒有多餘的選擇了,第二故鄉,對於一個人來說,尤其是一個要幹事情的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這道理就像是一個大戶人家的正室生不出來孩子,就不得不納妾來延續後代了。
元正實話實說道:“那依你之見,我現在應該如何自處?”
鍾南如實問道:“那我也要知道,你手裏的籌碼能有多少?”
元正道:“西蜀雙壁如今也在我的麾下,他們來到江南,就是負責第二故鄉的事情,初期隻是積累足夠的銀兩,至於人脈,能夠拓展多少,那就多少,我也無法強求。”
鍾南微微一想說道:“大魏早晚會亂套的,我在大周遊曆的身後,盡管那裏是真正的禮儀之邦,卻也有真正的虎狼之師,如今大周秩序穩定,百姓安居樂業,國庫充盈。”
“對於生意人而言,是最好的去處。”
“有西蜀雙壁這樣的軍旅前輩鎮守,也無需在大魏這裏折騰了,去了大周,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那裏,無論是鹽鐵還是木材藥材,都有可以插手的餘地,等待開墾的荒山,不知道還有多少,興許有那麽一座山,也會和風嶺山脈一樣,挖掘出了鹽鐵。”
“這是我的想法。”
“大魏這裏,實在是沒有必要留著,等到大爭真的來了,魏人互相殘殺,群雄割據,廟堂之上,烏煙瘴氣,到了那一步,自然就會發生人吃人的慘劇。”
“我曾經計算過無數次,大秦和大魏之間的戰役,將會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役,大秦雖說可以穩贏大魏,可到了最後,也會成為精疲力盡的虎狼,其餘兩國,自然有著可趁之機。”
“可大秦這一代的君主,也不是糊塗人,他早就計算到了這些。”
“也許大秦的君主,就是想要當一個攪屎棍,讓整個天下陷入烽火狼煙的境地,如此,大秦便有了可以投機取巧,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機會。”
“天下,從來都不是老老實實的,人心,亦是如此。”
“公子你隻是站在大魏和大秦之間的夾縫中考慮問題,可曾想過,站在整個天下的角度上考慮問題。”
“我也知曉,公子如今也到了化整為零的地步,可過來過去,不是大魏,就是大秦,再怎麽化整為零,還是走不出自己的畫地為牢。”
“三萬之眾,也許在大秦鐵騎麵前,不堪一擊,也許去了別的地方,可以開辟家園。”
“一切都要看公子,自己如何定奪了。”
元正撫摸了一下自己的胸口,覺得有些涼颼颼的。
這些事情,自己本來應該想到的,身為鬼穀門徒,這些事情,本來就應該出現在預料之中的。
可是元正沒有做到這些事,也許是當局者迷,被其餘的繁雜的事情,蒙蔽了自己的雙眼,也許,是自己從一開始的時候,就不曾想過這些事情。
對於一個鬼穀門徒來說,這打擊無疑是巨大的。
就連花椒與茴香,都對鍾南這樣的讀書人微微側目,秋水眸子裏,滿是欣賞。
千秋大事最費思量。
元正根本就沒有想過,大爭開始之後,會延續多長的時間,當然了這種事也不好預算。
萬一大秦還真的有主宰天下的氣數呢。
但也隻是萬一了。
四國之間,相互製衡,誰也不讓誰好過。
你去搞別人,我就在你的屁股後麵捅一刀子,然後我又被別人在後背放了一記冷箭,這種事,在大爭開始後,應該是會成為常態的。
元正苦笑道:“我一直都覺得,我去過大魏,去過大夏,唯獨沒有去過大周,這是我心裏一直的遺憾,興許以後會去大周的,可能那個時候,也不是以江湖浪子的身份去大周了。”
“你將整個天下都走了一遭,果然見識頗深,我自愧不如。”
鍾南微笑道:“這倒也無妨,你可以兵分三路,一路留在大魏,畢竟你的發源地,終歸還是在大魏,另外一路,也可以留在江南,江南士族,對於大魏的廟堂也是影響頗大,興許在江南,可以收攏一個龐大的家族呢。”
“剩餘的一路,就派往大周,那裏是自由的,對於西蜀雙壁而言,通關文牒這樣的麻煩事兒,也不會是什麽麻煩事兒。”
“當然,你可以在大魏一條路走到黑,兩邊都不是人,在大秦和大魏的刀尖上起舞,如果有把握的話,也可以那麽做。”
元正苦笑道:“在大魏和大秦的刀尖上起舞,我是真的沒有那樣的把握,也沒有那樣的氣魄,人嘛,應該膽小的時候,還是要膽小的。”
鍾南樂嗬嗬一笑,說道:“我說的,聽上去不錯,可是很難實施,去了大周之後,第一是水土不服,第二是當地的風土人情,興許會排斥西蜀雙壁,第三,路途遙遠,在半路上,也會遇到大魏的鐵鉤多方試探,也會被有心人暗中算計。”
“這第四嘛,就需要下的最大的本錢,黃金一百萬兩,倒也足夠了,可是去了大周之後,初期,也不會見到任何的收益,開疆擴土,總是需要忍受寂寞的。”
“高開低走,其實是最穩定的路子,可低走開始的時候,將士們心氣不高,士氣不振,外加水土不服這些影響,也會滋生出許多的麻煩事兒。”
“這些,都要考慮在計劃當中,也要承擔許多的風險。”
“從蒼雲城到江南,根本無需在意,因為都在大魏的境內,各方斥候可以將情報探查的一清二楚,可從大魏到大周,那就是國與國之間的距離了,國與國之間,縫隙之大,宛若深淵,跌落深淵之中,有可能,就是萬劫不複,可能夠在深淵之上修建一座橋梁,日後,則是一片坦途。”
其實鍾南一開始,就想要這麽建議元正的。
可他不是元正,他也不知道元正到底有什麽樣的苦衷,所以話也隻能分開說了,讓元正一個人好好地參悟參悟。
元正真的是陷入了沉思。
鍾南所說不無道理,其風險也很巨大,但元正可以承受得起,可為難元正的地方在於,這樣的風險,元正也隻能夠承受一次,不會有第二次,一旦計算失誤,元正將會元氣大傷,在大爭到來之前,元正隻能龜縮一隅之地,無法有所作為了。
人生又不僅僅是初見。
許久未見,鍾南的身邊多了一位美好的少女,但對於元正而言,這個無所謂,因為他想要看見的隻是鍾南。
一個雲遊四海的讀書人,最後迴到這個石拱橋的時候,還帶著一位麗人,已算是不錯,算得上是青春生涯的詩情畫意。
元正雖然不是一個讀書人,但元正很羨慕鍾南這樣的讀書人,在旅途當中,遇到了一位願意追隨自己的少女,無論天涯海角,一起同行。
鍾南還站在石拱橋上,這一次他沒有在石拱橋下麵練習讀書寫字,興許,是覺得自己無需繼續讀書寫字了,也許,是路過這裏,在蕭子珍的麵前,講解一些自己的過往。
忽然間,鍾南像是心有所感的轉過了頭。
對於鍾南來說,這一次相遇,出來所站的位置和當初不一樣之外,其餘的都一樣,人一樣,唯一不同的是,這一次多了一個蕭子珍,也沒有萬裏煙雲照和五色鹿出現在鍾南的眼前。
氛圍較之以往,多了幾分成熟。
鍾南會心一笑,對著元正招手喊道:“好久不見。”
元正緩步而來,花椒與茴香安靜的追隨在元正的身後。
他欣喜笑道:“其實我有想過我們再一次見麵的時間地點,無論怎麽計算,都不會想到,會是在這個我們第一次遇見的地方重逢,如果我們是情人的話,這樣的重逢,也許會變得更加的有意思。”
鍾南玩味笑道:“我可沒有斷袖之癖。”
蕭子珍在一旁發出了銀鈴般的笑聲,她已經知道,這位少年,就是天底下誰都知曉的武王庶子。
元正上前來,仔細打量了鍾南一眼,尤其是鍾南手中的鐵劍,還是當初那一柄劣質的鐵劍,可沾染了鍾南的氣息,隱約之間,還沾染了鍾南的血氣。
元正明白,鍾南和當初不一樣了,如今也到達了道境,憑感覺猜測的話,鍾南修行的似乎是聖道劍,疑似還有其餘的劍道,略微有些複雜,卻又複雜的剛剛好。
一個雲遊四海的讀書人,在劍道一途上,想要不複雜,都會很難。
元正伸出左手,鍾南亦是如此,久別重逢的握手,總是有著太多的感懷。
“我曾經刻意的打聽過你的下落,你是不是去了大周,如今整個天下,你都走了一遍,心中想必已經滿腹經綸了吧。”元正嬉笑道。
也不知道為什麽,等真的遇見鍾南了,除了心裏高興之外,心裏還會非常的踏實。
這個塵世中,讀書人其實真的不計其數,可真的行萬裏路的讀書人,真的很少。
一個讀書人,本來應該過著紅袖添香,錦衣玉食,雅士風流的日子,又怎麽會放下心中安逸,真的去雲遊四海呢。
雲遊四海聽上去是美麗的,卻也是許多人無法實現的夢想,因為隻有真的去雲遊四海了,才會明白,雲遊四海是何等的苦悶,何等的寂寞。
可鍾南到了後期就不寂寞了,因為蕭子珍陪著鍾南。
也許,鍾南的心中一直都是寂寞的,有些寂寞,隻有自己一個人知道,無法和自己的情人去訴說。
鍾南道:“滿腹經綸倒也不至於,這個世上,沒有真的滿腹經綸的人,聽聞公子近幾年,在江湖上混的頗為不錯,唿風喚雨,奪下了整個蒼雲城,想來,日子也是頗為順心吧。”
元正的手,很自然的搭在了鍾南的肩膀上。
是真的很自然,其實第一次遇見鍾南的時候,他大概就已經感覺到,往後餘生,大概還會和鍾南發生許多精彩的故事。
隻是說,第一次遇見了,說了太多話,似乎有些唐突。
後來在西蜀遇見了,元正說過,我可能還會遇見你。
鍾南也說過,我可能也還會遇見你,真的好奇怪呢。
現在,是真的再一次遇見了。
元正邀請道:“不如我們幾人去一個閣樓小築,喝上幾杯酒,好好絮叨絮叨,畢竟好久不見了,我的心裏經常會想起你的。”
鍾南微笑道:“好啊,可惜我囊中羞澀,雲遊四海,是需要大筆的銀子支撐的,如今我已經花光了所有的銀子,正打算去找一個還算是不錯的地方,給別人寫家書,混生活呢。”
元正哈哈大笑道:“好說好說,我別的不多,就是銀子比較多,你想要喝什麽樣的花酒,玩什麽樣的姑娘,騎什麽樣的烈馬,我都可以滿足你的。”
蕭子珍在一旁微微一笑。
元正,聽上去是一個紈絝子弟,可蕭子珍是何許人也,是蕭老爺子的孫女,從小耳濡目染了許多道理,該看穿的東西,她可以看穿,不該看穿的東西,她也不會看穿。
沒有多餘的耽誤,元正今天的心情的確是非常好。
隻要再一次遇見了鍾南,自己在雲端之巔裏的擔子,不說是可以全部交給鍾南了,最起碼,元正可以自由活動的時間,將會多出來很多。
一家大型酒樓的後院裏,有著閣樓小築,鳥語花香,小橋流水人家,假山嶙峋。
在這裏喝一頓酒,差不多會花費黃金百兩,別的不說,僅僅是這裏的氛圍,這裏的雅靜,就值一大筆銀子。
元正要了一壇上好的女兒紅,至於下酒菜,則是將酒樓裏的招牌菜,一股腦的要過來了,也不害怕自己吃不完,吃不完,還有扛把子呢。
鍾南從善如流,坐在元正的對麵。
元正親自給鍾南倒酒,舉杯示意道:“其實,我也不是喜歡喝酒的人,大概也是沒有遇見可以讓我放開了喝酒的人,你算是第一個人,我的酒量也不是很好,我也不知道你的酒量到底好不好。”
“不如這樣,你我今日一醉方休,直到一個人再也喝不進去了,我們才可作罷,如何?”
鍾南和元正見麵的時間不是很長,也就是當初在石拱橋那裏,兩個人扯淡扯了很長時間,在西蜀的時候,元正幫助鍾南吵架。
可兩人,都莫名其妙的惺惺相惜了起來。
鍾南其實很少喝酒,他說道:“我也不知道自己的酒量,也許在你之上,也許在你之下,也隻有喝過了,我才能知道自己的深淺。”
元正哈哈笑道:“如此,那麽我們就先碰上三杯,如何?”
鍾南笑道:“好呀!”
酒杯碰撞的聲音,清脆悅耳,就像是鍾南和元正兩個人的心聲。
三杯過後,元正的臉上浮現出了一抹紅暈,鍾南也是如此。
到了這一步,鍾南也不會認為自己是一個讀書人了,就當做自己是一個毫無用處的匹夫,除了喝酒之外,再也不會去做其餘的事情。
蕭子珍在一旁小心的給鍾南夾菜,花椒與茴香安靜的站在元正的身後,時而給元正倒酒,時而給元正捋一捋額頭的長發,好不恣意。
元正大口朵頤,鍾南也是如此。
這個閣樓小築裏的酒香味兒,很是動人,不知道多少路過的酒鬼,聞到這股味道之後,忍不住的多看了一眼這個方向。
上好的女兒紅,當然是極為不錯的佳釀,也是有錢人才能喝的起的。
這一次久別重逢的酒席,元正不知道自己到底喝了多少,他隻是記得,鍾南倒下去的時候,自己也是搖搖欲墜的,似乎是在同一個時間,醉了。
等到醒來的時候,已然入夜。
江南的夜空,在酒醒了之後,顯得格外的絢爛。
兩個少年,坐在椅子上,貌美如花的侍女端茶倒水,蕭子珍這一次也沒有打擾鍾南和元正之間的會話,因為蕭子珍明白一個道理,有的時候男人說話,女人真的不適合去插嘴。
元正看著鍾南,意味深長的問道:“我能感覺到你的劍道修為,有了長足的進步,如今也到達了道境,你除了聖道劍之外,還修行了王道劍,對於不入流的劍客而言,的確可以這樣葷素通吃,可對於你這樣的劍客來說,就不是那麽的體麵了。”
“你是看待這件事的。”
鍾南抿了一口茶,從容說道:“關於劍道一途,我的看法非常簡單,我也不指望自己的劍道修為吃飯,雖然可以,可終歸覺得,我沒有那樣的心性,聖道劍也好,王道劍也好,還是霸道劍與詭道劍,對我來說,真的沒有多大的分別。”
“隻是喜歡,然後就去嚐試,我的佩劍,還是這柄劣質的鐵劍,可我也不會覺得我的鐵劍不好,它興許有朝一日,會真的殺人,可我覺得,可怕的不是什麽樣的劍道,什麽樣的佩劍,而是自己的心。”
元正略有些恍然大悟,跟雲遊四海過的人比較起來,元正覺得自己剛才有些失態了,有些固步自封了。
自以為修行了縱橫聖劍之後,元正覺得自己在劍道一途,可以高屋建瓴,可以藐視群雄了。
也許,本來就有著這等傲視群雄的本錢,元正的內心深處,都隱隱約約的有那麽幾分傲氣,聽到鍾南這麽說過之後,元正覺得自己錯了。
一個真正的劍客,任何時候,都不應該有自己的傲氣。
他不了解鍾南的劍道到了日後究竟會走到哪一種境地,可他也明白,鍾南真的不指望劍道吃飯,是用來防身的,想來,以後的鍾南,進入天境,也不是沒有可能,這一份純粹的心境,讓元正羨慕不已。
鍾南去雲遊四海,那是真的去雲遊四海。
元正去遠走天涯,第一次去秦國,那是因為自己不知道要去做些什麽,便順著自己的感覺去了。
去大夏,也僅僅是因為北海之中,有巨獸,有李塵想要得到的駮馬,不然的話,元正去大夏,也不知道自己要幹些什麽。
在外出遊曆這件事上,元正自認為不如鍾南,因為鍾南的心,是極為純粹的,而元正,多少帶著幾分野獸的本能。
元正這才說道:“我在蒼雲城算是有了一份自己的基業,如今眼瞎正值用人之際,有一個位置,我一直都給你留著。”
鍾南不是多麽的意外,就連鍾南自己都覺得這件事似乎是理所應當的,隻是一種冥冥之中頗為特殊的感覺。
鍾南好奇問道:“那是一個怎樣的位置?”
元正實話實說道:“你在雲端之巔裏的位置,類似於溫若鬆在大魏廟堂上的位置,掌管所有文人,若你想要馬上建功,我也可以給你安排一個不錯的頭銜,隻要你自己覺得,如何能夠施展得開自己的才華,我也會盡量配合你。”
盡量這話,是真話。
有些時候,這個世界不是圍著一個人轉悠的。
鍾南微笑道:“你就真的如此的信任我,不害怕我將你的事情,給搞砸了,然後你背負了萬古罵名?”
元正其實也有想過這些事情,為人主上,有些事情自然要去好好地思量思量。
可他現在不介意了,鍾南的心境如此純粹,他若是去斤斤計較一些事情,反倒是顯得自己的胸襟有些狹窄。
元正道:“無妨,你若是搞砸了,那就是搞砸了,每一個年輕人都會犯錯的,我也會犯錯的,大家都可以犯錯,反正我們都年輕,犯錯了,就犯錯了,這個天下,又能將你我如何?”
鍾南又抿了一口茶,說道:“你來江南,是否是因為覺得蒼雲城屬於人間的夾縫,決定派出一部精銳,來到江南,建造自己的第二故鄉,若是有一日,蒼雲城成了人間煉獄,你還有第二選擇的餘地。”
元正有些尷尬,是真的有些尷尬,因為這些事情,都是他和西蜀雙壁臨時商量出來,又覺得如何當下局勢的策略。
結果在鍾南這裏,卻是如此的清清楚楚。
元正道:“你又是如何知道的?”
鍾南道:“因為你也沒有多餘的選擇了,第二故鄉,對於一個人來說,尤其是一個要幹事情的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這道理就像是一個大戶人家的正室生不出來孩子,就不得不納妾來延續後代了。
元正實話實說道:“那依你之見,我現在應該如何自處?”
鍾南如實問道:“那我也要知道,你手裏的籌碼能有多少?”
元正道:“西蜀雙壁如今也在我的麾下,他們來到江南,就是負責第二故鄉的事情,初期隻是積累足夠的銀兩,至於人脈,能夠拓展多少,那就多少,我也無法強求。”
鍾南微微一想說道:“大魏早晚會亂套的,我在大周遊曆的身後,盡管那裏是真正的禮儀之邦,卻也有真正的虎狼之師,如今大周秩序穩定,百姓安居樂業,國庫充盈。”
“對於生意人而言,是最好的去處。”
“有西蜀雙壁這樣的軍旅前輩鎮守,也無需在大魏這裏折騰了,去了大周,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那裏,無論是鹽鐵還是木材藥材,都有可以插手的餘地,等待開墾的荒山,不知道還有多少,興許有那麽一座山,也會和風嶺山脈一樣,挖掘出了鹽鐵。”
“這是我的想法。”
“大魏這裏,實在是沒有必要留著,等到大爭真的來了,魏人互相殘殺,群雄割據,廟堂之上,烏煙瘴氣,到了那一步,自然就會發生人吃人的慘劇。”
“我曾經計算過無數次,大秦和大魏之間的戰役,將會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役,大秦雖說可以穩贏大魏,可到了最後,也會成為精疲力盡的虎狼,其餘兩國,自然有著可趁之機。”
“可大秦這一代的君主,也不是糊塗人,他早就計算到了這些。”
“也許大秦的君主,就是想要當一個攪屎棍,讓整個天下陷入烽火狼煙的境地,如此,大秦便有了可以投機取巧,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機會。”
“天下,從來都不是老老實實的,人心,亦是如此。”
“公子你隻是站在大魏和大秦之間的夾縫中考慮問題,可曾想過,站在整個天下的角度上考慮問題。”
“我也知曉,公子如今也到了化整為零的地步,可過來過去,不是大魏,就是大秦,再怎麽化整為零,還是走不出自己的畫地為牢。”
“三萬之眾,也許在大秦鐵騎麵前,不堪一擊,也許去了別的地方,可以開辟家園。”
“一切都要看公子,自己如何定奪了。”
元正撫摸了一下自己的胸口,覺得有些涼颼颼的。
這些事情,自己本來應該想到的,身為鬼穀門徒,這些事情,本來就應該出現在預料之中的。
可是元正沒有做到這些事,也許是當局者迷,被其餘的繁雜的事情,蒙蔽了自己的雙眼,也許,是自己從一開始的時候,就不曾想過這些事情。
對於一個鬼穀門徒來說,這打擊無疑是巨大的。
就連花椒與茴香,都對鍾南這樣的讀書人微微側目,秋水眸子裏,滿是欣賞。
千秋大事最費思量。
元正根本就沒有想過,大爭開始之後,會延續多長的時間,當然了這種事也不好預算。
萬一大秦還真的有主宰天下的氣數呢。
但也隻是萬一了。
四國之間,相互製衡,誰也不讓誰好過。
你去搞別人,我就在你的屁股後麵捅一刀子,然後我又被別人在後背放了一記冷箭,這種事,在大爭開始後,應該是會成為常態的。
元正苦笑道:“我一直都覺得,我去過大魏,去過大夏,唯獨沒有去過大周,這是我心裏一直的遺憾,興許以後會去大周的,可能那個時候,也不是以江湖浪子的身份去大周了。”
“你將整個天下都走了一遭,果然見識頗深,我自愧不如。”
鍾南微笑道:“這倒也無妨,你可以兵分三路,一路留在大魏,畢竟你的發源地,終歸還是在大魏,另外一路,也可以留在江南,江南士族,對於大魏的廟堂也是影響頗大,興許在江南,可以收攏一個龐大的家族呢。”
“剩餘的一路,就派往大周,那裏是自由的,對於西蜀雙壁而言,通關文牒這樣的麻煩事兒,也不會是什麽麻煩事兒。”
“當然,你可以在大魏一條路走到黑,兩邊都不是人,在大秦和大魏的刀尖上起舞,如果有把握的話,也可以那麽做。”
元正苦笑道:“在大魏和大秦的刀尖上起舞,我是真的沒有那樣的把握,也沒有那樣的氣魄,人嘛,應該膽小的時候,還是要膽小的。”
鍾南樂嗬嗬一笑,說道:“我說的,聽上去不錯,可是很難實施,去了大周之後,第一是水土不服,第二是當地的風土人情,興許會排斥西蜀雙壁,第三,路途遙遠,在半路上,也會遇到大魏的鐵鉤多方試探,也會被有心人暗中算計。”
“這第四嘛,就需要下的最大的本錢,黃金一百萬兩,倒也足夠了,可是去了大周之後,初期,也不會見到任何的收益,開疆擴土,總是需要忍受寂寞的。”
“高開低走,其實是最穩定的路子,可低走開始的時候,將士們心氣不高,士氣不振,外加水土不服這些影響,也會滋生出許多的麻煩事兒。”
“這些,都要考慮在計劃當中,也要承擔許多的風險。”
“從蒼雲城到江南,根本無需在意,因為都在大魏的境內,各方斥候可以將情報探查的一清二楚,可從大魏到大周,那就是國與國之間的距離了,國與國之間,縫隙之大,宛若深淵,跌落深淵之中,有可能,就是萬劫不複,可能夠在深淵之上修建一座橋梁,日後,則是一片坦途。”
其實鍾南一開始,就想要這麽建議元正的。
可他不是元正,他也不知道元正到底有什麽樣的苦衷,所以話也隻能分開說了,讓元正一個人好好地參悟參悟。
元正真的是陷入了沉思。
鍾南所說不無道理,其風險也很巨大,但元正可以承受得起,可為難元正的地方在於,這樣的風險,元正也隻能夠承受一次,不會有第二次,一旦計算失誤,元正將會元氣大傷,在大爭到來之前,元正隻能龜縮一隅之地,無法有所作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