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裕王巡視帝國邊疆區的時候,在北歐地區,大北方戰爭也因為夏秋季節的到來,直接進入了高潮。


    俄國沙皇彼得按照他製定的計劃,隻留少量的軍隊協助波蘭軍隊防禦波蘭地區,然後挑選主力,從聖彼得堡出發,攻入瑞典本土,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迴國整頓軍隊抵抗,實際就是出讓了東歐地區的利益給自己的盟友普魯士。


    但普魯士國王已經保持著自己穩健的作風,並未按照卡爾十二世要求的,集結主力迅猛進軍,直插俄國本土,吸引俄軍主力迴國。相反,其緩慢進軍,一直到六月,才占領華沙,也沒有殲滅多少波蘭軍隊,坐看俄軍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深入,占領了整個波蘭後,兵鋒直指斯德哥爾摩。


    參戰的第三個國家,烏克蘭聯邦也是如此,其隻是派遣了少量騎兵,利用高機動的優勢深入波蘭作戰,主要的資源放在南部,對波蘭領土步步蠶食,利用聯邦製的優勢,緩慢擴張自己的領土,麵對卡爾十二世的要求,當選總統的馬澤帕絲毫不理會,甚至嚴令軍隊,在麵向俄國的方向,不再進行擴張。


    普魯士和烏克蘭聯邦各有各的算盤,每當卡爾十二世提出進軍配合的要求,他們都用一個理由來搪塞,那就是帝國尚未參戰。


    結果就是,俄軍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快速突進,而聯軍一方卻依舊滯留在波蘭境內,與其進行低烈度的戰爭。


    在帝國四十二年的七月和十一月,連續爆發了兩場大規模的戰役,決定了大北方戰爭的走向。


    在七月,爆發了南克法爾肯海戰。這是波的尼亞灣海與波羅的海之間的海峽,波的尼亞灣東麵是後世的芬蘭,西麵則是瑞典,如果取得不了製海權,俄軍隻能繞過狹長的波的尼亞灣海才能進攻斯德哥爾摩這一瑞典重要城市。


    但俄軍的波羅地海海軍幾乎不值一提,沒有任何一艘像樣的軍艦,而瑞典海軍則是這個時代的歐洲第二大海軍。


    即便如此,俄軍仍然給予了瑞典海軍重創,使用的秘密武器就是杆雷艇,因為沒有蒸汽動力船,這些杆雷艇使用的全部是劃槳船,趁著波羅的海上非常常見的霧天,俄國波羅地海艦隊突襲了瑞典海軍艦隊。


    在狹窄的海峽裏,瑞典戰艦轉向受限製,俄軍杆雷艇借助霧氣襲擊,擊沉一艘瑞典戰艦,重創兩艘。給予了瑞典海軍重創,而俄軍的波羅的海海軍也損失巨大,那些杆雷艇多是當地臨時征集船隻改造的,前部的爆炸物威力太大,導致不少襲擊成了自殺式襲擊。


    而瑞典戰艦上裝備了不少輕便火炮,對杆雷艇的殺傷效果非常優秀,在早期的失敗之後,之後的幾次海上遭遇,都是以瑞典海軍勝利告終。


    俄國人自認為找到了一種爭奪製海權的手段,但瑞典人經曆了海戰,自認仍舊是波羅的海的主人,這直接影響了十一月的陸地決戰瓦薩戰役。


    瑞典的海軍是強大,但麵對地球母親仍然不值一提。進入十月,波的尼亞灣就要進入封凍期,瑞典的海軍就不敢過多的深入,也就是在十月,彼得親自率領主力從赫爾辛基出發,向北大規模的進軍,而瓦薩則是位於波的尼亞灣最狹窄的地方,也是瑞軍在芬蘭境內最後控製的港口。


    卡爾十二世希望利用芬蘭地區廣袤的土地,進行拖延,隻要把戰事拖延到了冬季,俄國的進軍就會被限製,等到第二年春季,瑞典就可以通過海軍和征兵製編練的新軍隊發起反攻。


    但彼得顯然更勝一籌,瑞軍無心決戰,他同樣如此,在冬季到來之前,他橫掃整個芬蘭,大量征集牲口和糧食,然後把芬蘭境內的瑞典軍隊和芬蘭人一股腦的趕進了瓦薩城,消耗其糧秣。


    事實證明,這一點極為有效,瑞軍的儲存的糧食是用於四萬多軍隊過冬的,而瓦薩城一下湧入了十幾萬人,其中混入的俄軍還趁機燒了兩座糧庫,更讓補給雪上加霜。


    在波的尼亞灣完全封凍之後,斯德哥爾摩來的補給需要陸地運輸,更讓補給困難。


    在十一月,當海麵完全封凍,彼得親率一支軍隊在瓦薩一帶橫渡了波的尼亞灣,摧毀了瑞典境內為瓦薩提供補給的鄉鎮和營地,奪取了大量的物資,直接把瓦薩圍困了起來。


    僅僅從物資消耗的角度來說,瓦薩圍城至少要消耗到明年一月,這可以給卡爾十二世整軍解救的時間,事實上,卡爾十二世對困守瓦薩瑞軍的命令就是,控製物資消耗,等待援救。而他本人更是親自前往普魯士,請求普軍出兵。


    老威廉也沒有想到瑞典會遭遇這樣的失敗,如果瓦薩守軍被全殲,瑞典肯定會失敗,因此很快拿出了救援方案,可是波羅的海隨即也進入了封凍期,而普軍主力都在波蘭腹地,調動需要時間,按照瓦薩守軍的物資儲備,是可以支撐到普軍到來的,但問題在於,彼得不會等到那一天。


    在接到國王的命令後,瓦薩守軍立刻製定了嚴苛的物資分發製度,隻有士兵和提供勞動力的人才能得到充足的食物,其餘人,無論男女老幼,每日隻有一餐,這一餐提供的熱量,僅僅保證其在下一餐到來之前不會餓死。


    而過冬需要的可不僅僅是食物,還要禦寒。瓦薩原本隻是一個不到萬人的港口小鎮,四萬多瑞軍駐紮就讓其難以支撐了,一下湧入了十幾萬難民,根本沒有那麽多的房屋,而取暖用的木材也要出城去弄,那要麵對俄軍的騎兵和火槍。


    十一月七日完全圍城,瓦薩物資管控令頒布之後,就出現了讓芬蘭人完全不能接受的事情。


    男人們要在寒風之中,頂著瑞典人的羞辱和皮鞭挖掘戰壕,而他們的妻子和女兒,為了活命,還要鑽進瑞典人的被窩,失去寶貴的貞潔。更可恨的是,到處都是凍死餓死的人,而瑞典人沒有任何的憐憫。


    短短的五天時間,一個謠言爆發,說瑞典人要餓死芬蘭人,拿他們的屍體當食物。芬蘭人就爆發了,手持鐵鍬和鋤頭的男人與瑞軍扭打在一起,惡瘋的芬蘭人,不管男女老幼,全都衝向了瑞典軍隊管控的倉庫,全城陷入了大混亂,也就是這個時候,沙皇彼得率領騎兵進城了。


    失去組織的瑞軍進行了激烈的反抗,但在失去了工事防禦之後,很快被擊潰,瓦薩之戰在一個白天結束,瑞軍戰死一千多人,四萬兩千多人被俘,在上個月被俄軍搶走所有財產的芬蘭人,此時爆發出了歡唿,以歡迎解放者的熱情歡迎俄軍,結果就是熱臉貼了冷屁股。


    俄軍控製了倉庫,卻沒有向芬蘭人提供食物,而是用刺刀和子彈把他們驅逐出去,俄軍寧願把食物分給成為俘虜的瑞軍,也沒有給芬蘭人哪怕一塊麵包。


    原因很簡單,彼得竭力爭取的勝利是為了結束戰爭,而結束戰爭唯一的方式就是談判,而在談判中,活著的瑞典士兵可以成為籌碼,而芬蘭人呢,卡爾十二世可不會在乎。


    這個冬季,至少有六萬芬蘭人死於饑餓、嚴寒和俄、瑞兩軍的屠殺,被芬蘭人稱之為瓦薩慘案。這對於當時隻有五十萬人的芬蘭民族來說,是無法漠視的民族仇恨,在此之後,芬蘭人掀起了民族解放運動,最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獲得了獨立。


    瓦薩戰役之後,彼得派遣軍隊渡海再次進入瑞典境內,一路向南推進,與從海峽一帶渡海的軍隊一起,從東、北兩個方向夾擊斯德哥爾摩。


    卡爾十二世獨木難支,隻能困守,幸運的是,知道唇亡齒寒的普魯士,借助援助瓦薩集結部隊的良機,不顧嚴寒攻入了立窩尼亞,威脅聖彼得堡。


    但北歐依舊進入了最嚴酷的冬季,瑞典元氣大傷,烏克蘭事實建國,普魯士占領大片領土,獲得了聲望,而彼得也希望和平,那麽和平就該到來了。


    瓦薩戰役的結果出來後,英法荷三國率先提出和平談判,停止戰爭,算是討了頭彩,但他們頂多算是倡導者,在至關重要的調停上,三國一致提議由帝國出麵調停。


    於是帝國榮親王李素出麵,派遣使者前往莫斯科、斯德哥爾摩,詢問是否需要調停。但李素同時也向鎮北、西津兩地集結軍隊,原因很簡單,和平談判未必會實現和平,帝國絕對不能接受俄國占領斯德哥爾摩,如果談判失敗,明年春天,就立刻出兵。


    參戰各方,隻有瑞典一方拒絕調停,這是其他國家不願意看到的。沙皇甚至派人暗示李素,卡爾十二世是一個傲慢的人,如果讓俄軍攻破斯德哥爾摩,或許他能冷靜下來,坐到談判桌前。


    但這被李素拒絕了,他派人前往普魯士,在於老威廉商議之後,普魯士決定不向瑞典派遣一兵一卒,以向這個盟友施壓。


    十二月六日,在城外巡視防禦的卡爾十二世遭遇了俄軍狙擊,受了重傷,瑞典全國陷入了恐慌之後,最終迫使瑞典坐在了談判桌前。


    雖然各國有各種各樣的提議,但最終還是由李素拍板決定,談判地點就設在西津,帝國以中立國身份出任調停,以解決大北方戰爭和波蘭問題。


    卡爾派遣了他最信任的大臣,雷恩斯特雷德為全權使者,而普魯士國王和他的王儲都來到了西津,沙皇彼得則派遣了緬希科夫,可以說,各國的代表基本都到了,唯一例外的是波蘭,事實上波蘭是最麻煩的。


    因為現在的波蘭已經分為了兩個部分,除了少量波蘭貴族加入了烏克蘭聯邦之外,其餘的波蘭貴族一股腦的支持幫助他們的俄國或者普魯士。加入烏克蘭的那一方另說,關鍵是普魯士和俄國各自扶持了一個波蘭政府和一個波蘭瑟姆議會。


    普魯士人手裏的那位波蘭國王已經被俄軍俘虜了,而恰好的是,彼得扶持的那個波蘭國王因為疾病死亡,瑟姆會議扯皮中還沒有選出新的國王。因此問題就來了,波蘭來個兩個代表團,全都自稱瑟姆議會外交團,都認為自己可以完全代表整個波蘭。


    每個代表團都超過了一百人,是所有前來參見和談的各國代表團裏最大的兩支。


    “普魯士國王殿下,緬希科夫公爵,我想請你們兩位管理好自己的盟友,今天這樣的事情,我不想再發生了。”在和談的第一次碰頭會上,李素很無奈的對這兩方提出了請求。


    這次碰頭會,沒有波蘭代表參加,事實上,這次就要解決,誰代表波蘭的問題。


    “我很抱歉。”緬希科夫主動說道。


    而一旁看熱鬧的瑞典代表說:“波蘭人就是這樣,像是一群長了蒼蠅腦袋的羊,嗡嗡嗡個沒完。”


    原本是主管外交的江閑雲前去招待這些波蘭人,結果發現,兩支代表團雖然政見完全不同,但真的都太波蘭了,他們雖然是代表波蘭來談判的,可是一個個大包小裹的,到了西津之後,就把帶來的貨物出售,完全不考慮海關稅務等因素,而且在出售的同時,在市場上大肆采購,和很多商人發生了衝突,這哪裏是來談判的,簡直就是來進貨的。


    而當江閑雲前去製止,組織他們討論如何參加談判的時候,不知哪個蠢貨扔了一個瓶子,把江閑雲的腦袋砸破了。


    李素敲了敲桌子:“好了,我們討論誰代表波蘭的問題吧。各方的意見我已經綜合過了,你們的建議我都不想采納,而我提出一個建議,這是與英法荷蘭三國外交官討論過的。”


    “好,您請說。”


    李素說道:“現在的兩個瑟姆議會都是戰爭期間組織的,不具有代表性,所以我建議,所有參會成員都必須是戰前瑟姆議會的代表,也就是選舉奧古斯都當國王的那一批,由他們選一個議長來參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海揚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且看昨日風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且看昨日風華並收藏七海揚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