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縣因白水河所以叫做白水。
前些年風調雨順的時候,借著白水河的便利,人們都過得下去。
現在不行了,幾年大旱下來,白水河河床窄了三分之二,就那麽點水在河中央混沌不堪。
在周圍老百姓一擔一擔挑水灌溉農田後,徹底幹涸了。
夜晚,在白水河的幹枯的河床裏,聚集了很多人。
陳平安帶著村裏人到達這裏的時候,河床已經烏壓壓一片都是人,每個人臉上都糊了一團泥巴,看來聰明的人不止是他們。
隻不過,十裏八鄉七姑六婆,誰家不沾點親?雖然臉上都糊著東西,但來自哪個村落,大家都是茶壺煮餃子——心裏有數。
就連陳頭生,不多的記憶也分辨出了幾夥人,都是他們村周邊的人。
陳平安帶著人去了場地的中間,和一夥人熱情的打著招唿。
那夥人手中竟然還有四五刀械,一杆長槍。
等人差不離的時候,各自村的人招唿各自村的人,紛紛聚集到了那夥人身邊。
陳頭生去的晚,靠近的時候隻聽到那聲再喊:“誰敢殺死知縣?”
“我敢殺!”
人群中三三兩兩的附和,聲音一點不整齊,顯得底氣不足。
“誰敢殺死知縣?”
那人見狀又喊了一邊。
“我敢殺!”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附和,雖然聲音還是不整齊。
一直不做聲的陳平安終於也鼓起了勇氣,看到陳平安出聲,村子裏的人們才開始跟著呐喊。
見到村子裏的人都在呐喊,陳頭生也不敢怠慢,附和著人群。
“誰敢殺死知縣?”
那人扯著脖子第三遍喊道,脖子的青筋都顯露出,神態猙獰。
“我敢殺!”
所有的流民附和大喊。
陳頭生渾身顫抖,兩輩子第一次遇到這種殺頭的買賣,從和平年代過來的他,內心終於開始害怕起來。
很奇怪,陳頭生跟著人群,行動的方向與白水縣背道而馳。
“三爸,我們不是去白水縣麽?”
村子裏的人緊緊靠著陳平安,生怕夜間掉隊,而且隻有緊緊的聚在一起的時候,他們內心才會放鬆下來。
“誰說去白水縣咧,我們去澄城。”陳平安迴答。
這裏的人把叔伯都叫做爸,三叔就叫做三爸。頭生不應該叫陳平安三爸的,因為陳平安不是他親叔伯。
薄臉皮的人不會這麽叫。但是為了拉近關係,為了活命,讓陳頭生磕頭叫爸都可以,當然是怎麽叫的親就怎麽叫。
澄城在那裏?為什麽就近的白水不去?雖然陳頭生一頭霧水,但是他怕陳平安嫌煩不敢多問。
澄城縣規模比白水縣要小。
白水縣周邊田地多,往年還有上萬百姓。
澄城縣在白水縣東邊,比白水還要大,百姓還要多。陳頭生遠遠的看著偌大的一個縣城。
明顯,白水縣要比澄城縣容易打。對於為什麽不打簡單的要打難的這種選擇,他實在是搞不清。
上千流民聚集在澄城縣城門外,期盼著縣老爺的賑災。可惜已經半年了,城外的流民換了一波又一波,傳說中的救濟糧一粒也沒有見到。
在太陽的暴曬下,流民們癱倒在路邊,等待著死亡。
這麽多流民呆著城外,不但影響縣城的生活,也威脅著縣城的安危,所以縣裏老爺發話了。
衙役們開始驅趕流民,往日裏如狼似虎的衙役,今天動作卻很溫柔,除了大聲的喝罵,沒見人打人。
並不是他們改了性子,而是這些有氣無力的流民,看上去並沒有挨上兩腳的底子。
一拳就可能打死人了。
他們也不願意憑空惹一絲麻煩。
流民們麵對往日裏懼怕的衙役,這次卻沒有聽從,他們沒有力氣動了。
見驅趕不動流民,氣急敗壞的一個年輕衙役舉著手中的鐵鏈,威脅著他們不離開就把他們抓起來關進大牢。
聽到衙役們的威脅,流民反而開始激動了起來。
年老的衙役就是一個巴掌,年輕的衙役也知道自己說錯了話,正要改口的時候,身邊的年老衙役轉身就跑。
發生了什麽事?
年輕的衙役茫然的抬頭,遠處,數百名流民氣勢洶洶的朝城門衝來。
他們要幹什麽?
醒悟過來的年輕衙役終於開始往迴跑,腳底摸風的老衙役們早就不見了蹤跡,城門口的幾個兵丁正在關上城門。
“等等我,等等我。”年輕的衙役千鈞一發的擠了進去,兵丁們看著門外還有十幾步遠的流民們,哄的一下散開逃跑了。
頭生深一腳淺一腳的跟著人群奔跑,因為人小腿短,肚子又餓,所以還是落在了後麵。
造反要殺人,或者被人殺。
流民們做好了這個心理準備沒有他不知道,他隻知道跟著人群中有安全感。
領頭的人叫做王二,聽村裏人講的。王二和他身邊幾個夥伴毫不保留的帶頭衝鋒。
幾個人勇猛的不怕死的衝向偌大一個縣城。
他們幾個人的行為鼓動了其他人,十幾個流民緊緊的跟在他們身後。然後就是上百人稀稀拉拉跟在他們身後,然後就是陳頭生身後的上百人,竟然跑的比他還要慢。
跑不過一個十歲的孩子,具體原因就不用深究了。
隊伍完全沒有隊形沙子一樣散開,沒有兵器裝備,一點威脅力都沒有。
如果年輕的衙役不耽誤這一點時間,如果兵丁們膽子稍微大一點關上城門,那麽後麵就沒有流民們的事情了。
現實沒有如果。
實際上是流民們沒有阻攔的就衝進了縣城。
城門外的流民們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為什麽這麽多人衝進縣城?
進城搶糧啊!
不知道誰嚎了一嗓子,醒悟過來的流民們蜂擁而入。
懦手懦腳的流民們,在糧倉見到了白花花的糧食後,終於瘋狂了。
見到神情瘋狂的流民們,十幾個衙役兵丁雖然手拿著兵刃,流民們基本上手無寸鐵,但潰散的卻是他們。
沒有流血的占領了糧倉。
縣裏的老爺們聽到流民進城的消息就跑了,一些迴到縣衙的衙役們看著空無一人的縣衙,歎了一口氣都各自迴家去了。
前些年風調雨順的時候,借著白水河的便利,人們都過得下去。
現在不行了,幾年大旱下來,白水河河床窄了三分之二,就那麽點水在河中央混沌不堪。
在周圍老百姓一擔一擔挑水灌溉農田後,徹底幹涸了。
夜晚,在白水河的幹枯的河床裏,聚集了很多人。
陳平安帶著村裏人到達這裏的時候,河床已經烏壓壓一片都是人,每個人臉上都糊了一團泥巴,看來聰明的人不止是他們。
隻不過,十裏八鄉七姑六婆,誰家不沾點親?雖然臉上都糊著東西,但來自哪個村落,大家都是茶壺煮餃子——心裏有數。
就連陳頭生,不多的記憶也分辨出了幾夥人,都是他們村周邊的人。
陳平安帶著人去了場地的中間,和一夥人熱情的打著招唿。
那夥人手中竟然還有四五刀械,一杆長槍。
等人差不離的時候,各自村的人招唿各自村的人,紛紛聚集到了那夥人身邊。
陳頭生去的晚,靠近的時候隻聽到那聲再喊:“誰敢殺死知縣?”
“我敢殺!”
人群中三三兩兩的附和,聲音一點不整齊,顯得底氣不足。
“誰敢殺死知縣?”
那人見狀又喊了一邊。
“我敢殺!”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附和,雖然聲音還是不整齊。
一直不做聲的陳平安終於也鼓起了勇氣,看到陳平安出聲,村子裏的人們才開始跟著呐喊。
見到村子裏的人都在呐喊,陳頭生也不敢怠慢,附和著人群。
“誰敢殺死知縣?”
那人扯著脖子第三遍喊道,脖子的青筋都顯露出,神態猙獰。
“我敢殺!”
所有的流民附和大喊。
陳頭生渾身顫抖,兩輩子第一次遇到這種殺頭的買賣,從和平年代過來的他,內心終於開始害怕起來。
很奇怪,陳頭生跟著人群,行動的方向與白水縣背道而馳。
“三爸,我們不是去白水縣麽?”
村子裏的人緊緊靠著陳平安,生怕夜間掉隊,而且隻有緊緊的聚在一起的時候,他們內心才會放鬆下來。
“誰說去白水縣咧,我們去澄城。”陳平安迴答。
這裏的人把叔伯都叫做爸,三叔就叫做三爸。頭生不應該叫陳平安三爸的,因為陳平安不是他親叔伯。
薄臉皮的人不會這麽叫。但是為了拉近關係,為了活命,讓陳頭生磕頭叫爸都可以,當然是怎麽叫的親就怎麽叫。
澄城在那裏?為什麽就近的白水不去?雖然陳頭生一頭霧水,但是他怕陳平安嫌煩不敢多問。
澄城縣規模比白水縣要小。
白水縣周邊田地多,往年還有上萬百姓。
澄城縣在白水縣東邊,比白水還要大,百姓還要多。陳頭生遠遠的看著偌大的一個縣城。
明顯,白水縣要比澄城縣容易打。對於為什麽不打簡單的要打難的這種選擇,他實在是搞不清。
上千流民聚集在澄城縣城門外,期盼著縣老爺的賑災。可惜已經半年了,城外的流民換了一波又一波,傳說中的救濟糧一粒也沒有見到。
在太陽的暴曬下,流民們癱倒在路邊,等待著死亡。
這麽多流民呆著城外,不但影響縣城的生活,也威脅著縣城的安危,所以縣裏老爺發話了。
衙役們開始驅趕流民,往日裏如狼似虎的衙役,今天動作卻很溫柔,除了大聲的喝罵,沒見人打人。
並不是他們改了性子,而是這些有氣無力的流民,看上去並沒有挨上兩腳的底子。
一拳就可能打死人了。
他們也不願意憑空惹一絲麻煩。
流民們麵對往日裏懼怕的衙役,這次卻沒有聽從,他們沒有力氣動了。
見驅趕不動流民,氣急敗壞的一個年輕衙役舉著手中的鐵鏈,威脅著他們不離開就把他們抓起來關進大牢。
聽到衙役們的威脅,流民反而開始激動了起來。
年老的衙役就是一個巴掌,年輕的衙役也知道自己說錯了話,正要改口的時候,身邊的年老衙役轉身就跑。
發生了什麽事?
年輕的衙役茫然的抬頭,遠處,數百名流民氣勢洶洶的朝城門衝來。
他們要幹什麽?
醒悟過來的年輕衙役終於開始往迴跑,腳底摸風的老衙役們早就不見了蹤跡,城門口的幾個兵丁正在關上城門。
“等等我,等等我。”年輕的衙役千鈞一發的擠了進去,兵丁們看著門外還有十幾步遠的流民們,哄的一下散開逃跑了。
頭生深一腳淺一腳的跟著人群奔跑,因為人小腿短,肚子又餓,所以還是落在了後麵。
造反要殺人,或者被人殺。
流民們做好了這個心理準備沒有他不知道,他隻知道跟著人群中有安全感。
領頭的人叫做王二,聽村裏人講的。王二和他身邊幾個夥伴毫不保留的帶頭衝鋒。
幾個人勇猛的不怕死的衝向偌大一個縣城。
他們幾個人的行為鼓動了其他人,十幾個流民緊緊的跟在他們身後。然後就是上百人稀稀拉拉跟在他們身後,然後就是陳頭生身後的上百人,竟然跑的比他還要慢。
跑不過一個十歲的孩子,具體原因就不用深究了。
隊伍完全沒有隊形沙子一樣散開,沒有兵器裝備,一點威脅力都沒有。
如果年輕的衙役不耽誤這一點時間,如果兵丁們膽子稍微大一點關上城門,那麽後麵就沒有流民們的事情了。
現實沒有如果。
實際上是流民們沒有阻攔的就衝進了縣城。
城門外的流民們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為什麽這麽多人衝進縣城?
進城搶糧啊!
不知道誰嚎了一嗓子,醒悟過來的流民們蜂擁而入。
懦手懦腳的流民們,在糧倉見到了白花花的糧食後,終於瘋狂了。
見到神情瘋狂的流民們,十幾個衙役兵丁雖然手拿著兵刃,流民們基本上手無寸鐵,但潰散的卻是他們。
沒有流血的占領了糧倉。
縣裏的老爺們聽到流民進城的消息就跑了,一些迴到縣衙的衙役們看著空無一人的縣衙,歎了一口氣都各自迴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