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此,趙宗廷有些尷尬,他是文人世家,一直不太喜歡武職,覺得打打殺殺的實在不妥,但是趙氏皇族均是武職出身,因此平定天下,創立大宋,而且潘惟熙的父親潘美也是將軍,自己隻是他舅父,他今日之語的確有些不當,所以一聽惟敘的話,馬上起身“王爺,老臣不是此意,老臣知罪”


    “敘兒!”德芳看看惟敘“你怎可如此無禮!還不給趙大人賠罪!”


    惟敘起身“孩兒知錯!還請趙大人原諒!”


    “不不不,王子殿下所言無錯,是老臣失言了”趙宗廷說道


    “宗廷”德芳起身扶著趙宗廷“敘兒並非指責你,他想說的是,文職武職皆是我大宋不可缺少之人,從我大宋建國至今,戰事不斷,多少武將戰死沙場,但仍有無數血性兒郎為保家國報考武職,如今遼人對我大宋虎視眈眈,陛下對武職之人甚為厚待,孤王知道宗廷疼愛惟熙,希望他成為文官,然惟熙本就是武將之後,今也願為武將,可算是秉承父業,更況惟熙文武全才,實乃朝廷之幸啊,嗬嗬嗬”德芳拍拍趙宗廷的肩膀“再說,不到萬不得已,孤王也不願惟熙真上戰場,不然孤王的鈴兒怎麽辦呢?你說是不是啊?”


    “王爺所言甚是,老臣失禮之至”趙宗廷拜道


    “宗廷,你是禦史,乃監察百官之要職,陛下對宗廷可是甚為賞識,如今你與孤王已成親家,相信憑借我等之力,必可輔助陛下整頓朝綱,保我大宋祖宗基業。”


    “是!王爺,臣趙宗廷誓死為宋!”


    “宗廷,你可不能死,嗬嗬嗬,大宋還需要像你這樣的官員為陛下勘察百官呢”


    “謝王爺!”趙宗廷拜道


    狄妃起身“現在哥哥與惟熙都平安迴來了,再看看鈴兒,又快臨產,件件都是喜事,今日趙大人就留在府內,與王爺好好喝上一杯,也算是給哥哥和惟熙慶功了。”


    “不錯,夫人所言甚合孤王之意,宗廷就不要推辭了。”


    “謝王爺、娘娘厚待,臣拜謝。”


    鹹平三年九月,神衛水軍將官唐福獻上火箭、火毬、火蒺藜等火器,真宗為此召見德芳詢問道“皇兄,唐福所獻之火箭、火毬、火蒺藜等朕已看過,聽聞太祖之時也曾用過此些火器作戰,不知皇兄可有知曉?”


    “迴陛下,確是如此,太祖開寶年間就已開始以這種火藥製造火器用於作戰,其效力巨大,多數時候甚至可扭轉戰局。”


    “火藥?竟有如此威力?”真宗問道


    “是,陛下,這種會著火的藥本是術士在煉丹之時偶然發現的,大多用於煉丹製藥,火量如蠟燭一般,煙氣又重,並無大的作用。但在太祖年間,臣隨曹彬將軍平定南唐之時,我大宋水軍就已開始使用這種火藥製成火器攻戰,就拿火蒺藜來說,其物原型本為火毬,不同之處在於其除用火藥成包,加上助燃的瀝青和有毒的砒霜等物之外,再將有刺的鐵蒺藜加入其中,作戰之時點燃引線用拋石機拋向敵軍,爆開之時產生極亮的雲霧和塵埃,可使敵兵灼傷中毒,即便不能以火毒傷之,其中的火蒺藜也可將敵兵刺傷刺死,其威力不可小覷。”


    “那真是太好了!若是能夠大量製造,運送至邊關,那就可抵禦遼人,保邊城無虞了,哈哈哈”真宗笑道


    “陛下”德芳奏道“雖然火器威力巨大,也曾用於戰事,然目前大量製造頗為困難,且運送不易,很容易傷及自身,如遇潮冷之時,又不易保存,很快就會失去效用。”


    “原來如此.”真宗想著“那要怎麽辦呢?”


    “迴陛下,我大宋有不少能工巧匠,更有精通火器之人,陛下可發布榜文,鼓勵研製火器,相信必有能人達成陛下之願。”


    “好!就這麽辦!朕即刻下旨各州郡及兵站駐軍,凡可製造火器者,皆升官職,並予重賞。”


    此後,宋朝軍中不斷研製火器,技術日趨成熟,1002鹹平五年九月,冀州團練使石普上奏朝廷,稱能製造火箭、火球,並在皇宮中作了演範。


    【火藥為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宋朝開寶三年970年,馮繼昇向太祖獻上“火箭法”,火藥開始正式用於軍事,日後技術愈加成熟完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德芳賢王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龍土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龍土木並收藏趙德芳賢王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