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宗看看張齊賢“張愛卿的看法呢?”


    “迴陛下,大宋乃是太祖皇帝所立,當年先帝即位曾昭告天下,家國征戰日久,需長君代承帝位,後有金匱盟誓,然金匱嗣君者早已空闕,先帝才昭示陛下為儲,陛下身為大宋天子,乃是沿襲皇家盟誓,承襲太祖之嗣,臣以為,皇家祖廟不應有伯父之稱,理應兄弟父子相傳,陛下登基為帝,奉太祖為皇父並不為過。”


    “陛下!”孫文生聽此又奏道“先帝祭祀太祖皇帝二十年,自稱孝弟,祖廟亦有皇兄之稱。”


    “陛下”張齊賢道“先帝乃太祖親弟,自稱孝弟本就應該,但陛下為先帝之子,即帝位稱大宋天子,承襲的乃是太祖所立大宋子孫萬代之基業,祭廟之中稱太祖皇父何錯之有?”


    張文生再奏“陛下,唐玄宗李隆基稱唐中宗李顯為皇伯父,唐德宗李適稱唐中宗李顯為高祖伯父,唐李氏宗祠皆有此稱唿,臣以為,陛下於祭廟中稱太祖為皇伯父才是正禮,臣等及禮部同僚反複商議,決定日後祭祀,請陛下同時祭奠太祖皇帝和先帝,雖不分高位先後,但有左右之別,太祖皇帝位左,先帝位右,分坐同拜。”


    “分坐同拜”真宗皺了皺眉頭“皇兄,朕想聽聽皇兄的看法。”


    德芳拱手“迴陛下,禮部已找出各朝先例,若按禮法,臣並無異議,不過臣確有幾言要說,但與此事幹係不大。”


    “哦?皇兄想說什麽?”


    “開寶六年七月,太祖皇帝曾召兩位禦弟和皇長子之幼子三人長居內宮,代父以享聖恩。”


    真宗點點頭“不錯,當年朕八歲和秦王叔三子德彝、魏王兄次子惟吉三人受召入宮居住,皇兄對我們三人頗為照顧,朕也是沐浴太祖聖恩多年,至今不敢忘記。”


    “太祖歸天之後,先帝即位大宋帝君,臣與王兄同享天恩,仍稱皇子,二十年來臣對先帝恪守父子之禮,雖皇旨之上封賞稱名皇子受禮,但在朝堂內殿之上,臣仍拜稱先帝為皇叔”德芳看著真宗說道“禮法不廢之下,孝道仍可為之,不知臣之言,可否為陛下解憂。”


    真宗也看著德芳“皇兄說的對,家國有律例禮法,人心也有孝道良知,朕已有決定。”


    眾人看著真宗,等待他最後的決定,真宗站起身說道“就按照禮部之議,太祖祭廟改稱皇伯父,祭祀之時太祖與先帝左右分坐同拜,但朕會在太祖與先帝前拜稱孝子。”


    德芳拱手“陛下仁德至孝,乃聖明之君。”


    張齊賢看看德芳,也行禮道“陛下聖明。”


    孫文生和禮部官員也相互看看,既然真宗已按禮法將祭廟改稱,口頭上的稱唿自己也無權過問了,所以都拱手行禮“臣等遵旨,陛下聖明。”


    “那就如此吧”真宗點點頭“對了,皇兄,今晨早朝之時,監察禦史上書陛下,說是密州官員鞠傅舉薦之人多有不當,按朝廷之例,當罰俸懲戒,朝廷也應下詔暫罷其官職,派員查明詳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德芳賢王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龍土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龍土木並收藏趙德芳賢王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