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相何出此言?夏侯大人已去,良才不可再迴,但如今陛下與孤王都相信畢相能承李相之德行,輔朝政安萬民,外有禦敵之策,內有治國良言。”德芳說道“畢相,現在朝廷外患臨邊,陛下為此愁苦,此時正需畢相傾心力以為國事之際,恐多有煩勞,且畢相新進相位,若有任何難事,隨時來找孤王,孤王定當相助。”


    “臣謝王爺”畢士安拱手


    “畢相別總是道謝啊”德芳笑笑“陛下為了相位一事也是思慮許久了,任用寇準隻是時日問題,寇準其人不易駕馭,但若能得其才而用,必然對畢相輔佐陛下治國大有益處。”


    “是,王爺,寇大人之才能鮮有人比。”


    “都說寇準才學出眾,其實他在軍政上也頗有見解,畢相若是有意,不妨與他品茗一談,相信畢相會對寇大人更為讚賞。”


    “那真是再好不過了,臣對抵禦北敵之事策略不足,恐誤國事,若寇大人能令臣頓開茅塞,獻出強邊退敵之策,臣願相位拱手讓之。”


    “唉!畢相此言差矣,獻策強國乃朝臣之責,豈能因此隨變朝位?廟堂重臣各司其職,惟相互輔佐鼎力國事,我大宋方能強盛,至於官位何人何職,陛下自有安排,有些人,必須牽製,有些人,必要鎮之,抑激進之行,平衡各部,穩朝堂風浪,非一能之人所能為之,這就是宰輔之責啊。”


    “王爺教誨臣銘記於心。”


    “畢相總是這麽謙遜,倒讓孤王不安了,嗬嗬嗬”


    兩人說這話就到了宮門口,德芳道“對了,畢相,五日後陛下要在獸園見各部較有才學的郎官,陛下的意思是,畢相不妨也來坐坐,看看他們之中是否有可用之才幹。”


    “是,臣一定到。”


    “好,那五日後孤王再與畢相暢談,孤王這就迴府了。”


    “臣靜候,王爺請。”畢士安恭送德芳上轎離去。


    德芳迴府後,又有宮中內侍前來通報,永州別駕趙保忠病卒。


    【李繼捧(962-1004年),又名趙保忠,是宋朝初年黨項族的首領、定難節度使,為李光睿的兒子。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定難節度使、其兄李繼筠卒,李繼捧嗣位,自立為留後。宋太宗授他為定難軍節度使。太平興國七年(982年),李繼捧因自己年輕,眾心不服,主動到東京開封府朝覲,放棄世襲割據。宋太宗大喜,授繼捧彰德軍節度使,並有重賞。其後,李繼捧的族弟李繼遷反宋,宋太宗用趙普之計,重新任命李繼捧為定難節度使,並賜名趙保忠。後來,李繼捧有和李繼遷私自溝通的嫌疑,宋太宗將他免官。封宥罪侯,賜第京師。後遷右金吾衛上將軍,判嶽州,移複州。景德元年(1004年),宋真宗授其為永州別駕,詔監軍監視,趙保忠不久去世,贈威塞軍節度使,葬事官給。弟:克憲為道州防禦使,克文遣歸博州,並選常參官為通判,以專郡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德芳賢王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龍土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龍土木並收藏趙德芳賢王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