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或一行船隊所停靠不遠處的岸邊上有一條小土路。


    那是一條僅僅兩人見寬的泥土路,或許是因為洪水才退去不久,加上連日陰沉的天氣,道路上滿是泥濘,踩上一腳似乎會沉下去一般。路旁雜草叢生,高度足以沒過小腿,不過卻都是奄奄一息的互相耷拉著。


    雜草中,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花卻盛開的異常鮮豔,走在道路上都能聞到那野花的花香。


    泥路往西一點是一座小漁村,村裏依稀可見稀稀落落的坐落著一二十間民房,有的已經破敗了,大部分卻是倒塌了,剩下的是為數不多的土胚房屈指可數。


    很顯然九江大水雖然退去有一段時間了,但是影響卻遠遠沒有過去。


    小村不大,在靠近大江的一塊平坦土地上,零散的插著幾根歪七豎八的樹杈,上麵曬滿了漁網。


    有幾個小孩在漁網中間穿梭來去玩著捉迷藏,歡快的叫喊聲大老遠就可以聽見。


    而小孩一旁有幾個皮膚黝黑,須發皆白的老漁民正在整理漁網,這裏應該是整個村莊所有的家當了。


    “唉,稽老你說,就我們幾個老不死的,還有那幾個孤苦的娃兒,我們這都是遭了什麽孽啊!”有個老漁民手上在用力不斷的梳理著雜亂的漁網,嘴上同樣不停的朝身邊的人抱怨著。


    那個被喚作耆老的聽罷,停下手頭的事情擦了把汗,看著前麵大江浪聲澎湃,一望無際。江邊還有兩個大膽的娃兒正在踏著水浪作樂。


    他是這個漁村的裏正,現在村裏老老少少加起來也就二三十人,青壯更是一個都沒有。


    耆老看了好一會,接連歎了好幾口氣,良久後不由得感慨道:“唉,都怪我,要不是我整日罵我們家六兒遊手好閑,他也不會一氣之下就把人全都帶走了,現在好了,他們背著事兒迴不來,村裏就我們這幾十個老幼,這日子就快走到頭了嗎!”


    “這幾十年耆老為我們村忙裏忙外的,大家都看在眼裏,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那些年輕人啊,去吳國見了見世麵,在我們這小村裏待不住也正常,耆老還是別自責了!”一旁一個靠得近的老漁民湊過來聽見兩人的對話後,拉大嗓門勸了一句。


    “唉,老了老了不中用了,這一網下去指不定能撈幾條魚呢,家裏麵連顆米都沒有了。那幫不孝子又全跑了,田都沒人種了。聽說城裏設了好幾個施粥點,在秋天收成來之前都可以去領粥吃,現在就我們幾個老不死的了,要不我們也去那裏吧?”第一個開口的那個老漁民又說道。


    “不成,這裏是我們祖祖輩輩待著的地方,這次要不是大水都漫到腰根了,我才不會走呢!現在不就是吃得苦一點嗎,我還年輕,能多下幾網,我來養活大家!現在我們村裏還有娃兒,得讓他們認得祖地。”聽見又有人說要背井離鄉,立馬有個皮膚黝黑,發須都是黑色,顯得還算壯實的漁民走來勸到。


    “阿成說得對!我們不種地不下網的話,吃粥吃到別人大米可以收了,到時候我們再活活餓死嗎?再說我們村幾百年了,不知道已經走了幾次水了,不都走過來了嗎!絕對不能讓他在我手裏就這麽絕了根!”


    耆老原本就猶豫不決,現在有個相對年輕力壯的站出來徹底反對,看著眼前那幾個還在無憂無慮玩耍的幼童,咬了咬牙下了決定,“另外這次大江決堤,不知道多少縣多少人遭了災,朝廷一定會有賑濟下來的,我們再忍忍吧!”


    “對!耆老領著我們幾十年了,現在我們還聽耆老的。”身邊立馬有幾個老漁民湊過來表態支持。


    現在隻剩下第一個開口的老漁民還在那一臉幽怨,沒有受到大家氣氛的影響自顧自的抱怨道:“你們都對,我也已經六十有七了,也想老死在這個祖宗地上!隻是眼下已經過了春耕的季節,種下去的米能有大收成嗎?要是有那麽幾天阿成生個病受個傷,打不來魚大家咋辦?朝廷的賑濟到縣裏已經在施粥發放了,我們不去領,在這裏等人家送上門來嗎?”


    那個老漁民正唉聲歎氣的叨叨絮絮,旁邊剛提起幾分氣勢的老漁民們又蔫了不少。一旁阿成正想再開口說幾句話,突然在水裏玩耍的兩個孩童拔腿就往他們這邊跑來,嘴裏還不斷的高喊著:“耆老!耆老!有船,有船!”


    兩個幼童平日裏就是村裏最調皮的那種,說話的聲音也特別大特別尖。現在一齊喊了起來,聲音立馬蓋過了所有人的聲音,大家都不由自主的看了過去。


    那個裏正耆老正煩躁呢,現在被兩個幼童打斷了思路,還道兩人這是在惡作劇,立馬板著臉怒喝道:“你們兩個娃兒好生不知禮,沒看過船嗎!大唿小叫的,沒了輩分!”


    耆老才罵完,兩個小孩就已經跑到跟前,其中一個露出誇張的笑臉,眼睛和鼻子都快擠到一起了,很顯然他並不是耆老口中那種不知禮,沒了輩分的人,到耆老跟前後一直等他說完了才開口說道:“不一樣的耆老,我和阿苦看的真真切切。那船雖然不大,但是上麵裝滿了麻布袋,而且正朝著我們這裏過來呢!”


    “對,我都看見了!”那個叫阿苦的幼童跟著和到。


    “瓜娃子,大驚小怪的!船上都是麻布袋,那不就是貨船嗎?”一旁阿成首先站出來笑罵了一句,還以為他們兩人見到貨船很驚奇呢。


    “不對!”但是一旁的耆老卻聽出了其他意思,“你們說那船朝著我們這裏來了?”


    那兩個小孩立刻像小雞啄米一樣點頭肯定到,“是的!”


    “我們這裏不是渡口區,除了小漁船哪裏停靠過其他船隻,這有異常啊!”耆老皺著眉頭擔憂道。


    但是一旁的阿成卻沒有顧慮那麽多,當即從身旁抄起一把手腕粗的木棒,大聲喝道:“大家不用怕,村裏就我們幾個人了,家當出了這些漁網,幾口破鍋又沒其他東西,我們一起上去看看到底是要幹嘛的!”


    “走,我們一起去看看!”耆老也受到煽動挽著衣袖,帶頭走向江邊,身手十來個還在整理漁網的老漁民也都放掉手上的漁網跟了上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禦柄五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至秦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至秦子並收藏禦柄五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