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有人看到李圖過來,趕緊站起來拉著陸定州的衣角,讓他不要再說。:


    那陸定州看附近人都站起來了,才意識到李圖過來了,趕緊跳了起來,轉身舉起酒杯,朝李圖說道:“大頭領,喝!”


    跟在李圖後麵的許三大聲罵道:“兀那漢子,你在這裏議論什麽?舶主的賬,是你算得的麽?”


    那陸定州卻不怕許三,迎著許三的目光說道:“天子的賬,天下士人也算得,何況一個舶主?”


    許三被這年輕人頂了一下,氣得滿臉通紅。但這陸定州說的是大道理,許三一個練武粗人哪裏說得過他?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李圖看了看這團坐一圈的農民,大聲問道:“新田開墾出來以後,每人十五畝,一年起碼有三十石的收成,我取十五石地租,每人還可以留下十五石以上的收益。這種日子,比起你們以前的生活,如何?”


    那些農民紛紛點頭說道:“比我們以前的日子好多了!”


    “我之前也就佃三畝田,一年要交四石地租,自己剩三石,吃都吃不飽!”


    “我一家三口佃六畝地,一半糧食要交租,每年有幾個月都是餓肚子的!”


    李圖淡淡說道:“我帶你們跨海而來,給你們銀子做工錢指揮你們開墾,最後開出的水田歸誰?”


    農民們被李圖問得有些緊張了,都紛紛說道:“歸大頭領的!”


    “我們隻是按照大頭領指揮的做,開出來的田理當是大頭領的!”


    李圖朝那些農民說道:“老實跟著我開墾,便有好日子過。”頓了頓,李圖狠狠說道:“若是起異心鬧事,我李圖可不會客氣!”


    那些農民都知道走海的強人有多狠,聽到李圖的最後一句話,一個個都嚇得跪了下去。


    李圖看了看陸定州,不再說話,帶著許三走了。


    那陸定州看著跪在地上的農民們,暗道無趣,舉著酒杯走到了另一圈農民裏坐下了。


    捋順了組織架構,就要開始建設了。為了提高衛生條件不出現疾病,李圖第一個要建的,是廁所。李圖在小山下麵遠離住宅區的森林裏砍出一大片空地,花了兩天時間興建了二十個大廁所,每個廁所後麵都挖有大大的化糞池。化糞池可以把易**的糞便轉化為穩定的熟泥,防止傳染病的發生。


    李圖更規定,每個人每天都要到小河邊洗澡。雖然沒有肥皂沐浴露,也要用毛巾擦拭身體,洗去泥汙和臭汗。


    帳篷畢竟不能久用,建好了廁所,李圖就開始組織修建集體宿舍了。


    李圖定義的自己和這些農民的關係,是封建領主和佃農關係。李圖並不為這些農民提供住宅,而隻是在第一年提供過渡用的集體宿舍。到了第二年第三年,這些農民就該自己出去在田間搭建自己的房屋。所以李圖的集體宿舍,並不準備修得多麽豪華多麽到位。李圖的規劃,是八個人一間。每間屋子裏放四個上下鋪架子床,可以住八個人。兩千人,總共修建宿舍二百五十間。


    雖然八個人一間房條件不算好,但畢竟比佃農們原先的茅草屋好些。


    兩千人裏,有一百多個會做木工的,李圖把這些人分配到各組,作為組長的輔助人員,指揮農民們建設宿舍。


    在開荒和建屋子的時期,李圖給這些農民們每人五錢銀子一個月的酬金。對於這些貧苦的佃農們來說,這已經是很高的酬金了。建自己住的房子開荒自己種的土地有錢拿,李圖還提供白米飯吃,農民們一個個都幹得很賣力。


    個別偷懶耍滑的,組長直接叫出來,鞭子斥候。


    在木匠的指揮下,勞工們進樹林裏尋找柏木之類好木料,砍倒拖來。然後又在小山上選出建房地點,夯實土地,然後把柏木安放在夯實的地基土裏,作為樁基。在這些樁基的基礎上,木匠們就可以搭建木牆和瓦頂了。普通木材在附近的樹林裏到處都是,勞工們一棵一棵的砍來,堆在建築工地旁像小山似的。


    花了十天時間,勞工們就砍足了修建房屋的木材,隻等會做木工的把這些木材變成梁柱木板,裝在樁基上蓋成房子了。


    在開荒的同時,李圖還在德源市小山上修建了一個鐵匠鋪。


    早在三月中旬,李圖就聯係了六鼇千戶所的千戶周平德,花五十兩銀子,讓他介紹了三十個會做鳥銃的衛所匠戶。


    明代匠戶是世襲身份,隸屬於工部﹐分輪班匠﹑住坐匠二類。明初規定﹕輪班匠須一年或五年一班輪流到官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個月。住坐匠則是每月到官方手工作坊中服役十天。但是到了明末,匠戶製度土崩瓦解,匠戶隻需要繳納銀錢就可以免於服役。每名輪班匠每年納”班匠銀”四錢五分,住坐匠則須月出銀一錢由官府另雇他人。隻要付了銀子,匠戶就是自由的。


    李圖許以每年二十兩的價格雇傭了這三十個匠戶,把他們帶到了德源市。加上從日本招募的那個火繩槍工匠,李圖有了三十一個工匠。這三十一個工匠的全部工具和能移動的設備都被李圖搬到了德源市,在德源市小山上建立起一個打造步槍的鐵匠鋪。


    日本戰國時代戰爭頻繁,諸侯極為重視武器製造,火繩槍工匠的水平要高於大明匠戶。李圖讓日本雇來的工匠鬆田源次郎做匠頭,負責指導其他三十個工匠。


    到了四月中旬,鐵匠鋪的爐子設備都建好了,李圖就讓工匠們開始製作火繩槍。李圖原先和鬆田源次郎說好是一年五十兩的酬金,其他工匠是二十兩一年,但現在李圖把他們的固定酬金分別降到了四十兩和十兩。每做出一把合格的火繩槍,製作者得一兩銀子浮動酬金,匠頭鬆田源次郎得三錢銀子浮動酬金。


    指導徒弟造槍,對鬆田源次郎也有好處,倘若他用心指導讓每個工匠每月都造出合格步槍一把,他一年就有一百零八兩的獎金,十分可觀。另一方麵,李圖說了,如果鬆田源次郎不好好教授其他人,如果幾個月下來匠戶們做的火繩槍始終不能合格,李圖就把鬆田源次郎辭退,另請他人。


    威逼利誘下,鬆田源次郎也不敢藏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破產自耕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米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米釀並收藏明末破產自耕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