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夢般的消息如冬天的北方一般唿嘯南下。
這是個噩耗,但不是對所有人的。譬如皇宮裏的那位皇帝,他以為這沒什麽大不了,一個人領兵掌權太久了,對身居高位的皇帝不是好事。為了這個位置,無數父子兄弟都會兇殘的廝殺。脫脫幫他擺脫了前任丞相伯顏的控製,但皇帝絕不希望會出現第二個伯顏。
還有,對藏在山裏苟延殘喘的義軍,這不但不是噩耗,還是個了不得的喜訊。
消息傳播的速度比飛騰的戰馬奔走的還要快,義軍奔走相告。臥牛山的山寨裏一片歡騰景象,紅頭巾和赤色的戰旗湧動。這場麵很容易以為他們已經打敗兇惡的韃子,收複了丟失的地盤。
進山的道路上來了一隊兵馬,有人挑著擔子,有人抬著沉重的竹筐。走在隊伍當中,戰旗下的是個沉穩的中年人,他眼角下有個銅錢般大小的黑痣,乍一看上去就像多了一隻眼睛。他便是韓宋重臣,劉福通的親信關鐸。這支隊伍剛剛出山偷襲了一個莊園迴來,框子裏裝的都是戰利品。遠遠的聽見山寨裏歡騰的聲音,士卒的腳步不由自主的加快了頻率。
隊伍到達山寨門口,守寨的兵丁正舉著兵器歡唿。
四個漢子費力把鬆木打製成的木門從裏麵推開,讓外麵的隊伍進去。
關鐸迫不及待的安頓好部下,往中軍大寨衝去。按照計劃,他本還有在外麵流蕩幾個月才迴來,一邊打秋風,一邊牽製官兵,以減輕山寨的壓力。但五天前,劉福通傳令讓他立刻返迴山寨。再迴來的途中,他遇見了一夥從官兵兵營中逃走的漢軍,得知了脫脫被朝廷抓捕問罪的消息。
聽說了這個好消息後,韓宋的諸將不去少主韓林兒,都興衝衝的先來拜見太師丞相劉福通。
韓山童戰死後,韓宋的的大權都掌控在劉福通一人手。韓宋鼎盛的時候,所有的勝仗幾乎都劉福通打得,韓山童主管教務。韓山童戰死後,劉福通沒有被唾手可得的權力誘惑,擁戴韓山童幼子韓林兒為小明王,如此做法很好的維持了韓宋義軍的團結,也是正是如此才很好的維護了韓宋的團結和凝聚力,在韃子大軍兇殘的圍剿下苦戰不敗。
“太師!”關鐸隔著好幾排房子大叫。
劉福通的院子門口亂哄哄的,留在山裏的各路義軍統領都在這裏。
聽見關鐸的叫聲,劉福通揮手讓諸位頭領讓開一條道路。他身材魁梧,長的一張非常典型的北方漢人敦厚的臉型,額頭平坦,兩邊臉圓乎乎的,下巴有些微翹。從麵相上看,他這是福人之相,據說早在中原彌勒教舉事幾年前,就有相士說他麵相貴不可言,即使不能稱王稱帝,也能位極人臣。
關鐸走到人群的外圍,劉福通聽見他的叫聲了,擺手讓眾人散開,讓他到近前來,“關鐸,你迴來了。”神態很是親昵。
韓宋從本質說是中原義軍的聯盟,劉福通兼容並包,把所有反韃子的人聚集到一處。但人多了,自然有各種想法的都有。義軍諸位頭領都反韃子,但眾人之間免不了有親疏之分,關鐸是劉福通最信任也最看重的將領。
人群如浪花擊打在巨石上一般散開,有人被擠到外圍。一個左臉頰有道疤痕的漢子用嫉妒的眼神看向關鐸,不滿的舉起手嚷嚷:“關先生,丞相把酒窖裏所有的酒都搬出來裏了,正在等著你呢。”
“不要吵了。”劉福通含笑抬起雙手再往下按,示意大家安靜下來。關鐸走到近期行禮,站在他的右手邊,如他的臂膀。
劉福通環視左右,諸將都以期待的眼神看著他。他們中有許多人隻是在湊熱鬧,他們看出來丞相很興奮,但並不明白為什麽元廷解除了丞相脫脫的職位,讓太師這般欣喜若狂。
“今天,我把山寨裏所有的酒都拿出來。再留著它們也沒用處,韃子皇帝解除了脫脫的官職,看不上把我們打的慘敗的人。”他哈哈大笑了兩聲。在山裏最絕望的時候,他也沒有露出過悲觀的情緒。留在山裏的各位頭領,都在看著他的臉,聽著他的笑聲。
“脫脫是個厲害角色,把許多我們的朋友都拉到他們那一邊去了。脫脫被問罪後,聽說繼任者是個對漢人不怎麽客氣的人,許多人都坐不住了,他們怕蒙古人會追究他們過去的罪行。”劉福通拍著巴掌,“這幫蠢才,現在又想迴到我們這邊來了,可是老子沒東西可是賞賜他們。”
關鐸高聲道:“丞相的赦免就是對他們最大的賞賜。”
眾人齊聲唿應:“對,丞相的赦免就是對他們最大的賞賜。”
劉福通等眾人再次安靜下來,道:“我為什麽不留酒,這是我們最後的機會了。脫脫狗賊被問罪後,不但漢人想反水,色目人探馬赤軍和蒙古人中也有許多人在三心二意的,我聽說高郵城外的韃子將們都是脫脫的親信。韃子殺漢人兇惡,殺氣自己人來也不手軟。如今韃子軍心盡失,如果我們不能獲勝,這些美酒留著也沒機會去喝了。”
他笑容收斂,神色鄭重起來,“我已經派人去聯絡天完朝廷和江南的天啟義軍,擊敗韃子,收複漢人江山就在此刻。”
就像一柄鈍刀砍在石頭上,他話語鏗鏘有力。
外圍又是一陣歡唿聲。
“不日,我們將調集所有兵馬向徐州進軍,”劉福通胸有成竹,但說出這番話時還是讓眾人吃了一驚。韃子就算在怎麽不濟,在徐州和高郵也號稱有百萬大軍。韓宋義軍滿打滿算,把這支山寨燒火做飯的人都算上,也不過隻剩下七八萬人,而且還缺少戰馬兵器。
隻有關鐸神色如常。他路上遇見了漢軍潰兵,沒有敵人去戰時,官兵兵營中已在人心思散。丞相做的對,不能給元廷緩解形勢的機會。
眼下中原官兵中有六七成都是漢軍,探馬赤軍和蒙古人不會來投降韓宋,但他們心狠手辣,當發現漢軍有作亂的動向時,一定會下狠手。到時候,那些人就是不想投靠過來也是無路可走。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千百年來,莫不是如此。
劉福通看著眾人的臉色,笑道:“你們不要驚慌,我不會愚蠢的去拿雞蛋去碰石頭。這幾天派使者前來拜見我的漢軍統領不計其數,其中有幾個還是我的老朋友。我大軍出山,無需苦戰,韃子背後自有人去捅刀子。”
他很是得意。
無論誰從垂死的境地中熬過來,都有資格這般得意一迴。
這是個噩耗,但不是對所有人的。譬如皇宮裏的那位皇帝,他以為這沒什麽大不了,一個人領兵掌權太久了,對身居高位的皇帝不是好事。為了這個位置,無數父子兄弟都會兇殘的廝殺。脫脫幫他擺脫了前任丞相伯顏的控製,但皇帝絕不希望會出現第二個伯顏。
還有,對藏在山裏苟延殘喘的義軍,這不但不是噩耗,還是個了不得的喜訊。
消息傳播的速度比飛騰的戰馬奔走的還要快,義軍奔走相告。臥牛山的山寨裏一片歡騰景象,紅頭巾和赤色的戰旗湧動。這場麵很容易以為他們已經打敗兇惡的韃子,收複了丟失的地盤。
進山的道路上來了一隊兵馬,有人挑著擔子,有人抬著沉重的竹筐。走在隊伍當中,戰旗下的是個沉穩的中年人,他眼角下有個銅錢般大小的黑痣,乍一看上去就像多了一隻眼睛。他便是韓宋重臣,劉福通的親信關鐸。這支隊伍剛剛出山偷襲了一個莊園迴來,框子裏裝的都是戰利品。遠遠的聽見山寨裏歡騰的聲音,士卒的腳步不由自主的加快了頻率。
隊伍到達山寨門口,守寨的兵丁正舉著兵器歡唿。
四個漢子費力把鬆木打製成的木門從裏麵推開,讓外麵的隊伍進去。
關鐸迫不及待的安頓好部下,往中軍大寨衝去。按照計劃,他本還有在外麵流蕩幾個月才迴來,一邊打秋風,一邊牽製官兵,以減輕山寨的壓力。但五天前,劉福通傳令讓他立刻返迴山寨。再迴來的途中,他遇見了一夥從官兵兵營中逃走的漢軍,得知了脫脫被朝廷抓捕問罪的消息。
聽說了這個好消息後,韓宋的諸將不去少主韓林兒,都興衝衝的先來拜見太師丞相劉福通。
韓山童戰死後,韓宋的的大權都掌控在劉福通一人手。韓宋鼎盛的時候,所有的勝仗幾乎都劉福通打得,韓山童主管教務。韓山童戰死後,劉福通沒有被唾手可得的權力誘惑,擁戴韓山童幼子韓林兒為小明王,如此做法很好的維持了韓宋義軍的團結,也是正是如此才很好的維護了韓宋的團結和凝聚力,在韃子大軍兇殘的圍剿下苦戰不敗。
“太師!”關鐸隔著好幾排房子大叫。
劉福通的院子門口亂哄哄的,留在山裏的各路義軍統領都在這裏。
聽見關鐸的叫聲,劉福通揮手讓諸位頭領讓開一條道路。他身材魁梧,長的一張非常典型的北方漢人敦厚的臉型,額頭平坦,兩邊臉圓乎乎的,下巴有些微翹。從麵相上看,他這是福人之相,據說早在中原彌勒教舉事幾年前,就有相士說他麵相貴不可言,即使不能稱王稱帝,也能位極人臣。
關鐸走到人群的外圍,劉福通聽見他的叫聲了,擺手讓眾人散開,讓他到近前來,“關鐸,你迴來了。”神態很是親昵。
韓宋從本質說是中原義軍的聯盟,劉福通兼容並包,把所有反韃子的人聚集到一處。但人多了,自然有各種想法的都有。義軍諸位頭領都反韃子,但眾人之間免不了有親疏之分,關鐸是劉福通最信任也最看重的將領。
人群如浪花擊打在巨石上一般散開,有人被擠到外圍。一個左臉頰有道疤痕的漢子用嫉妒的眼神看向關鐸,不滿的舉起手嚷嚷:“關先生,丞相把酒窖裏所有的酒都搬出來裏了,正在等著你呢。”
“不要吵了。”劉福通含笑抬起雙手再往下按,示意大家安靜下來。關鐸走到近期行禮,站在他的右手邊,如他的臂膀。
劉福通環視左右,諸將都以期待的眼神看著他。他們中有許多人隻是在湊熱鬧,他們看出來丞相很興奮,但並不明白為什麽元廷解除了丞相脫脫的職位,讓太師這般欣喜若狂。
“今天,我把山寨裏所有的酒都拿出來。再留著它們也沒用處,韃子皇帝解除了脫脫的官職,看不上把我們打的慘敗的人。”他哈哈大笑了兩聲。在山裏最絕望的時候,他也沒有露出過悲觀的情緒。留在山裏的各位頭領,都在看著他的臉,聽著他的笑聲。
“脫脫是個厲害角色,把許多我們的朋友都拉到他們那一邊去了。脫脫被問罪後,聽說繼任者是個對漢人不怎麽客氣的人,許多人都坐不住了,他們怕蒙古人會追究他們過去的罪行。”劉福通拍著巴掌,“這幫蠢才,現在又想迴到我們這邊來了,可是老子沒東西可是賞賜他們。”
關鐸高聲道:“丞相的赦免就是對他們最大的賞賜。”
眾人齊聲唿應:“對,丞相的赦免就是對他們最大的賞賜。”
劉福通等眾人再次安靜下來,道:“我為什麽不留酒,這是我們最後的機會了。脫脫狗賊被問罪後,不但漢人想反水,色目人探馬赤軍和蒙古人中也有許多人在三心二意的,我聽說高郵城外的韃子將們都是脫脫的親信。韃子殺漢人兇惡,殺氣自己人來也不手軟。如今韃子軍心盡失,如果我們不能獲勝,這些美酒留著也沒機會去喝了。”
他笑容收斂,神色鄭重起來,“我已經派人去聯絡天完朝廷和江南的天啟義軍,擊敗韃子,收複漢人江山就在此刻。”
就像一柄鈍刀砍在石頭上,他話語鏗鏘有力。
外圍又是一陣歡唿聲。
“不日,我們將調集所有兵馬向徐州進軍,”劉福通胸有成竹,但說出這番話時還是讓眾人吃了一驚。韃子就算在怎麽不濟,在徐州和高郵也號稱有百萬大軍。韓宋義軍滿打滿算,把這支山寨燒火做飯的人都算上,也不過隻剩下七八萬人,而且還缺少戰馬兵器。
隻有關鐸神色如常。他路上遇見了漢軍潰兵,沒有敵人去戰時,官兵兵營中已在人心思散。丞相做的對,不能給元廷緩解形勢的機會。
眼下中原官兵中有六七成都是漢軍,探馬赤軍和蒙古人不會來投降韓宋,但他們心狠手辣,當發現漢軍有作亂的動向時,一定會下狠手。到時候,那些人就是不想投靠過來也是無路可走。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千百年來,莫不是如此。
劉福通看著眾人的臉色,笑道:“你們不要驚慌,我不會愚蠢的去拿雞蛋去碰石頭。這幾天派使者前來拜見我的漢軍統領不計其數,其中有幾個還是我的老朋友。我大軍出山,無需苦戰,韃子背後自有人去捅刀子。”
他很是得意。
無論誰從垂死的境地中熬過來,都有資格這般得意一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