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戰事如同被這寒冷的天氣封凍住,一個月沒有進展。
彭懷玉攻下蕪湖後,離六朝古都金陵隻有數百裏。張寬仁忽然下達了停止進軍的命令,不知是在等著冬天過去,還是在等著鄭晟的到來。
天啟軍源源不斷的開進江南,董傳霄在徽州府和金陵兩地設立防線,想靠險峻的地形防守。
自一個月前的那場大雪後,細鹽般的碎雪,鵝毛般的飄雪,隔幾天便來一場。好在江南氣候溫暖,道路上的積雪存不了多久,但這也給行軍帶來了許多麻煩。
再過兩日便到除夕日,蕪湖城外烈火旗飄揚,一隊又一隊兵馬從西邊開拔而來。中軍位置,張寬仁一身白衣,看上去很淡薄,無視寒冷的氣候。中軍後跟著一隊裝飾華麗的車隊,左右護衛騎兵高舉著“於”字大旗。
如果僅僅是宗主夫人,於鳳聰不該如此高調。但她同時還是天啟的長老,奉命督軍,打出這麵旗幟就不足為奇了。
彭懷玉與秦十一齊在城外迎接,看著漸行漸近的車隊,“於”字旗分外顯眼,彭懷玉有些遺憾道:“看來宗主今年是來不了了。”
秦十一道:“宗主在袁州停留了三日,據說陳友諒急著從武昌返迴江西,著急想把宗主送走。”
兩人幾句閑聊都在說宗主,心裏明顯是對於鳳聰到來不那麽歡迎。
蕪湖守軍已經為中軍準備好駐紮地,大鷹傳令分流兵馬,天啟軍士卒有條不紊往城外各處駐紮。
眼看張寬仁快到眼前了,彭懷玉忽然瞥了一眼車駕後的馬車,小聲嘀咕道:“據說是夫人勸說張將軍暫不進軍,這一停下來,可能便貽誤了戰機。”
如此明目張膽指責夫人,秦十一不敢答話。廣州之夜他雙手蘸滿了血腥,極其忌諱軍中與於家的紛爭。他思緒正亂的時候,張寬仁已在百步之外下馬,腳步輕盈走過來。
“拜見大將軍!”彭懷玉合腕。
秦十一連忙跟上去。
張寬仁淺笑合腕:“彭將軍威武。”
他與彭懷玉和秦十一簡單見禮後,舉手示意眾人退到道邊,朝後朗聲高唿:“請夫人進城。”
彭懷玉和秦十一連忙退在他身後。
宗主府親兵衛騎兵執旗先行,繡著彩鳳的馬車“踢踢踏踏”從三人麵前走過,於鳳聰盤坐在馬車裏連臉都沒露。
張寬仁神態恭敬,等車隊進城後,才請彭懷玉帶路進城。看見張寬仁如此,彭懷玉心裏更加不舒服。他把張寬仁看做對手,但心裏其實對他很佩服。軍中地位多半靠實力說話,張寬仁行軍布陣什麽毛病也挑不出來。隻是宗主夫人不懂軍事,怎能對行軍打仗指手畫腳。
三人一路緩步行走,談及近日江南的局勢。說到情急處,彭懷玉急躁請戰:“韃子軍心渙散,我們還等在這裏做什麽。”
他已經多次在書信中向張寬仁表達過請戰的意思,今日剛一見麵,還是忍不住說出來。
張寬仁笑著安撫他:“將軍莫要著急,天下是一盤大棋,戰事不是一朝一夕能結束的。我們不能像祖師那樣,我們要攻下江南,還要守住江南。”
“我們當然能守住江南!”彭懷玉不解張寬仁為何信心不足。
一行人走進蕪湖城,城裏道路已經被清除出來了,道邊站滿了看熱鬧的百姓。這裏人太多,顯得有點亂。
義軍占領蕪湖後,彭懷玉便在這裏推行天啟的策略,有錢人幾乎都逃光了,附近幾個府縣的窮苦百姓都逃了過來,期盼著能從天啟手裏分到一點田地。
張寬仁在彭懷玉與秦十一的陪同下在城內巡視了一圈之後返迴住處,這裏離於鳳聰的府邸隻隔著兩條街道。
兩人告退後,張寬仁屏退隨從。
“小鷹,小鷹!”他招唿最信任的親兵。
小鷹從門口走進來。
“你去查清楚這座城裏現在有多少流民,彭懷玉私自斬殺了多少豪強。”張寬仁臉上的笑容已經不見了,轉而浮上了一層擔憂。
“哎,我這就去。”小鷹轉身離去。
“彭將軍啊,你這是太著急了,這裏是江南,不是廣州路。”小鷹離去後,張寬仁在屋中自言自語。
彭懷玉是個藏不住意圖的人,他不喜歡於鳳聰,厭惡各地的地主豪強,情緒都擺在臉上。這可能與他年幼是悲慘的經曆有關。但軍中人幹涉政事是大忌,彭懷玉在蕪湖做的時期連他也不敢做。
而且蕪湖城中流民太多,其中必有韃子的密探,他心裏有些責怪彭懷玉做事不精細。
小鷹出門不久,張寬仁正在整理思緒,前門的親兵前來稟告:“大將軍,夫人派人來請你過去。”
於鳳聰請他,一定是與戰事有關的大事,他片刻不敢耽誤,忙整理衣冠,隨使者出門。他對於鳳聰就像對鄭晟一般尊敬。兩地離的很近,他隻帶了八名侍衛。如果不出考慮到城中有點亂,他隻帶一個人便足夠了。
轉過兩個街道,來到一座青瓦庭院前,兩個身披戎裝的女侍衛早在門口等候,長的五大三粗。她二人自幼練過武藝,軍中三兩個漢子不是對手。
近來張寬仁與於鳳聰來往很多,對她身邊的這幾個侍衛都很熟悉。“梨花姑娘。”他謙和的合腕,神態哪裏像統領千軍萬馬的大將軍。這樣的將軍,令部下怎麽可能不擁戴。
“將軍,夫人有請。”梨花連忙還禮。
八個侍衛留在門外等候,張寬仁一人隨侍女往府邸裏走去。
雖然心裏對於鳳聰不滿,但彭懷玉給她安排住處還是花了一番心思。這裏原是一個告勞翰林的宅子,院子不是很大,但布置的非常精細。靠南邊牆角的臘梅花正綻放,散發出沁人的香味。腳下是青石鋪成的小路,一個個石塊端方四正,當初布置的時候沒少花心思。
“將軍,”梨花在迴廊中環繞引路,“這邊來。”
三人穿過兩個圓拱門,正對麵是一間寬敞的堂屋,於鳳聰正麵朝門口端走。
“張將軍。”看見張寬仁,她站了起來。
“拜見夫人。”張寬仁行禮。
於鳳聰招手請他進來,複又坐下,道:“今日請你來,主要是為了兩件是事情。一是那邊有消息了,戰事還是要緩一緩;還有就是近日在蕪湖發生的事情,按道理你是大軍統帥,我不該多言,但……”後麵的話她沒有接著說下去。
張寬仁眉頭輕微一蹙,“末將會馬上讓彭將軍放下蕪湖的政事,但戰事一緩再緩,末將隻怕貽誤了戰機,等宗主過來,會責怪我等。”
聽聞此言,於鳳聰臉色僵了僵,道:“已經有了進展,張世策答應下來,隻是時機未到。金陵城城高河深,急切之下也未必能攻克。官兵百萬在高郵城和南昌城下圍困了一年也沒能攻克,再等等也許等兵不血刃拿下金陵。”
這件事耽誤很久了,張寬仁沒有再如前次那般一口答應下來。他此番親自來到蕪湖,就是為了開戰,在宗主到來之前把江南的戰局拉開。金陵城的確不好打,但如果不去試試,永遠不可能知道它有多難打。
見張寬仁不鬆口,於鳳聰不悅,高聳的胸口起伏,道:“宗主怪罪下來,我一人承擔。”
張寬仁心中苦笑,於家是宗主一臂,宗主不可能懲罰於鳳聰。如果真出了事情,隻怕也隻會找個替罪羊。
他咬咬牙,“那就請夫人給個準信,最遲在元宵節之後,我大軍必須要走到金陵城外。”於鳳聰是監軍,但天啟八萬大軍的兵權掌握在他手裏。他做決定,他承擔功過。
“好,就到元宵節。”
於鳳聰咬牙,能等一天是一天。如果成了,於家在軍中也算是有自己的勢力了,再發生什麽事情不至於這麽被動。廣州之夜對她的刺激太大了,她決不能容忍於家做了那麽多的事,最後確成為待宰的羔羊。
見關切的事情了了,她臉色緩和下來,笑道:“將軍莫要心焦,張世策如果能歸順天啟,也算是將軍的功勞。”
張寬仁唯有沉默。
對他這樣知道於鳳聰和張世策底細的人,現在說什麽都不對。他想不明白,於鳳聰怎麽有這麽大的膽量,敢與張世策來往,難道不怕鄭晟暴怒?
一個人不說話,兩人之間的談話就沒法繼續下去。
安靜的等候了片刻,張寬仁先抬手道:“夫人如果在沒有其他的事情,末將告退。軍中還有些事情需要處置。”
“如此,我送張將軍離開。”於鳳聰覺得也沒什麽話可說的了,起身送客。張寬仁雖然尊崇她,但再想繼續深入交流下去,她便感到了一層拒人於千裏之外的冷漠。
他們都是袁州人,但張寬仁說不清是與彌勒教走的近,還是與於家後黨走的近些。
等張寬仁走出大門,於鳳聰站在圓拱門中陷入深思中,一個年輕人從左邊的廂房裏走出來。
“夫人,”那人看於鳳聰臉色不善,張口招唿一聲,不敢隨意詢問。
於鳳聰轉過頭來邁步,金色的鳳冠隨著步伐一搖一擺,“少傑,對張世策那邊逼的緊一點,他想就這麽拖著,腳踩兩隻船,天下哪有那麽好的事。你告訴他,等局勢明朗,他再想投奔過來,就未必會有我現在許諾的身份,要知道他在彌勒教中可是有不少仇人。”
她話裏含著煞意,於少傑噤若寒蟬。
彭懷玉攻下蕪湖後,離六朝古都金陵隻有數百裏。張寬仁忽然下達了停止進軍的命令,不知是在等著冬天過去,還是在等著鄭晟的到來。
天啟軍源源不斷的開進江南,董傳霄在徽州府和金陵兩地設立防線,想靠險峻的地形防守。
自一個月前的那場大雪後,細鹽般的碎雪,鵝毛般的飄雪,隔幾天便來一場。好在江南氣候溫暖,道路上的積雪存不了多久,但這也給行軍帶來了許多麻煩。
再過兩日便到除夕日,蕪湖城外烈火旗飄揚,一隊又一隊兵馬從西邊開拔而來。中軍位置,張寬仁一身白衣,看上去很淡薄,無視寒冷的氣候。中軍後跟著一隊裝飾華麗的車隊,左右護衛騎兵高舉著“於”字大旗。
如果僅僅是宗主夫人,於鳳聰不該如此高調。但她同時還是天啟的長老,奉命督軍,打出這麵旗幟就不足為奇了。
彭懷玉與秦十一齊在城外迎接,看著漸行漸近的車隊,“於”字旗分外顯眼,彭懷玉有些遺憾道:“看來宗主今年是來不了了。”
秦十一道:“宗主在袁州停留了三日,據說陳友諒急著從武昌返迴江西,著急想把宗主送走。”
兩人幾句閑聊都在說宗主,心裏明顯是對於鳳聰到來不那麽歡迎。
蕪湖守軍已經為中軍準備好駐紮地,大鷹傳令分流兵馬,天啟軍士卒有條不紊往城外各處駐紮。
眼看張寬仁快到眼前了,彭懷玉忽然瞥了一眼車駕後的馬車,小聲嘀咕道:“據說是夫人勸說張將軍暫不進軍,這一停下來,可能便貽誤了戰機。”
如此明目張膽指責夫人,秦十一不敢答話。廣州之夜他雙手蘸滿了血腥,極其忌諱軍中與於家的紛爭。他思緒正亂的時候,張寬仁已在百步之外下馬,腳步輕盈走過來。
“拜見大將軍!”彭懷玉合腕。
秦十一連忙跟上去。
張寬仁淺笑合腕:“彭將軍威武。”
他與彭懷玉和秦十一簡單見禮後,舉手示意眾人退到道邊,朝後朗聲高唿:“請夫人進城。”
彭懷玉和秦十一連忙退在他身後。
宗主府親兵衛騎兵執旗先行,繡著彩鳳的馬車“踢踢踏踏”從三人麵前走過,於鳳聰盤坐在馬車裏連臉都沒露。
張寬仁神態恭敬,等車隊進城後,才請彭懷玉帶路進城。看見張寬仁如此,彭懷玉心裏更加不舒服。他把張寬仁看做對手,但心裏其實對他很佩服。軍中地位多半靠實力說話,張寬仁行軍布陣什麽毛病也挑不出來。隻是宗主夫人不懂軍事,怎能對行軍打仗指手畫腳。
三人一路緩步行走,談及近日江南的局勢。說到情急處,彭懷玉急躁請戰:“韃子軍心渙散,我們還等在這裏做什麽。”
他已經多次在書信中向張寬仁表達過請戰的意思,今日剛一見麵,還是忍不住說出來。
張寬仁笑著安撫他:“將軍莫要著急,天下是一盤大棋,戰事不是一朝一夕能結束的。我們不能像祖師那樣,我們要攻下江南,還要守住江南。”
“我們當然能守住江南!”彭懷玉不解張寬仁為何信心不足。
一行人走進蕪湖城,城裏道路已經被清除出來了,道邊站滿了看熱鬧的百姓。這裏人太多,顯得有點亂。
義軍占領蕪湖後,彭懷玉便在這裏推行天啟的策略,有錢人幾乎都逃光了,附近幾個府縣的窮苦百姓都逃了過來,期盼著能從天啟手裏分到一點田地。
張寬仁在彭懷玉與秦十一的陪同下在城內巡視了一圈之後返迴住處,這裏離於鳳聰的府邸隻隔著兩條街道。
兩人告退後,張寬仁屏退隨從。
“小鷹,小鷹!”他招唿最信任的親兵。
小鷹從門口走進來。
“你去查清楚這座城裏現在有多少流民,彭懷玉私自斬殺了多少豪強。”張寬仁臉上的笑容已經不見了,轉而浮上了一層擔憂。
“哎,我這就去。”小鷹轉身離去。
“彭將軍啊,你這是太著急了,這裏是江南,不是廣州路。”小鷹離去後,張寬仁在屋中自言自語。
彭懷玉是個藏不住意圖的人,他不喜歡於鳳聰,厭惡各地的地主豪強,情緒都擺在臉上。這可能與他年幼是悲慘的經曆有關。但軍中人幹涉政事是大忌,彭懷玉在蕪湖做的時期連他也不敢做。
而且蕪湖城中流民太多,其中必有韃子的密探,他心裏有些責怪彭懷玉做事不精細。
小鷹出門不久,張寬仁正在整理思緒,前門的親兵前來稟告:“大將軍,夫人派人來請你過去。”
於鳳聰請他,一定是與戰事有關的大事,他片刻不敢耽誤,忙整理衣冠,隨使者出門。他對於鳳聰就像對鄭晟一般尊敬。兩地離的很近,他隻帶了八名侍衛。如果不出考慮到城中有點亂,他隻帶一個人便足夠了。
轉過兩個街道,來到一座青瓦庭院前,兩個身披戎裝的女侍衛早在門口等候,長的五大三粗。她二人自幼練過武藝,軍中三兩個漢子不是對手。
近來張寬仁與於鳳聰來往很多,對她身邊的這幾個侍衛都很熟悉。“梨花姑娘。”他謙和的合腕,神態哪裏像統領千軍萬馬的大將軍。這樣的將軍,令部下怎麽可能不擁戴。
“將軍,夫人有請。”梨花連忙還禮。
八個侍衛留在門外等候,張寬仁一人隨侍女往府邸裏走去。
雖然心裏對於鳳聰不滿,但彭懷玉給她安排住處還是花了一番心思。這裏原是一個告勞翰林的宅子,院子不是很大,但布置的非常精細。靠南邊牆角的臘梅花正綻放,散發出沁人的香味。腳下是青石鋪成的小路,一個個石塊端方四正,當初布置的時候沒少花心思。
“將軍,”梨花在迴廊中環繞引路,“這邊來。”
三人穿過兩個圓拱門,正對麵是一間寬敞的堂屋,於鳳聰正麵朝門口端走。
“張將軍。”看見張寬仁,她站了起來。
“拜見夫人。”張寬仁行禮。
於鳳聰招手請他進來,複又坐下,道:“今日請你來,主要是為了兩件是事情。一是那邊有消息了,戰事還是要緩一緩;還有就是近日在蕪湖發生的事情,按道理你是大軍統帥,我不該多言,但……”後麵的話她沒有接著說下去。
張寬仁眉頭輕微一蹙,“末將會馬上讓彭將軍放下蕪湖的政事,但戰事一緩再緩,末將隻怕貽誤了戰機,等宗主過來,會責怪我等。”
聽聞此言,於鳳聰臉色僵了僵,道:“已經有了進展,張世策答應下來,隻是時機未到。金陵城城高河深,急切之下也未必能攻克。官兵百萬在高郵城和南昌城下圍困了一年也沒能攻克,再等等也許等兵不血刃拿下金陵。”
這件事耽誤很久了,張寬仁沒有再如前次那般一口答應下來。他此番親自來到蕪湖,就是為了開戰,在宗主到來之前把江南的戰局拉開。金陵城的確不好打,但如果不去試試,永遠不可能知道它有多難打。
見張寬仁不鬆口,於鳳聰不悅,高聳的胸口起伏,道:“宗主怪罪下來,我一人承擔。”
張寬仁心中苦笑,於家是宗主一臂,宗主不可能懲罰於鳳聰。如果真出了事情,隻怕也隻會找個替罪羊。
他咬咬牙,“那就請夫人給個準信,最遲在元宵節之後,我大軍必須要走到金陵城外。”於鳳聰是監軍,但天啟八萬大軍的兵權掌握在他手裏。他做決定,他承擔功過。
“好,就到元宵節。”
於鳳聰咬牙,能等一天是一天。如果成了,於家在軍中也算是有自己的勢力了,再發生什麽事情不至於這麽被動。廣州之夜對她的刺激太大了,她決不能容忍於家做了那麽多的事,最後確成為待宰的羔羊。
見關切的事情了了,她臉色緩和下來,笑道:“將軍莫要心焦,張世策如果能歸順天啟,也算是將軍的功勞。”
張寬仁唯有沉默。
對他這樣知道於鳳聰和張世策底細的人,現在說什麽都不對。他想不明白,於鳳聰怎麽有這麽大的膽量,敢與張世策來往,難道不怕鄭晟暴怒?
一個人不說話,兩人之間的談話就沒法繼續下去。
安靜的等候了片刻,張寬仁先抬手道:“夫人如果在沒有其他的事情,末將告退。軍中還有些事情需要處置。”
“如此,我送張將軍離開。”於鳳聰覺得也沒什麽話可說的了,起身送客。張寬仁雖然尊崇她,但再想繼續深入交流下去,她便感到了一層拒人於千裏之外的冷漠。
他們都是袁州人,但張寬仁說不清是與彌勒教走的近,還是與於家後黨走的近些。
等張寬仁走出大門,於鳳聰站在圓拱門中陷入深思中,一個年輕人從左邊的廂房裏走出來。
“夫人,”那人看於鳳聰臉色不善,張口招唿一聲,不敢隨意詢問。
於鳳聰轉過頭來邁步,金色的鳳冠隨著步伐一搖一擺,“少傑,對張世策那邊逼的緊一點,他想就這麽拖著,腳踩兩隻船,天下哪有那麽好的事。你告訴他,等局勢明朗,他再想投奔過來,就未必會有我現在許諾的身份,要知道他在彌勒教中可是有不少仇人。”
她話裏含著煞意,於少傑噤若寒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