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洋界。
從山腳往上看去,茂密的叢林,就像冬天的被子,厚厚的蓋著群山上。站在山外,沒人能看見那叢林下麵隱藏著什麽。
蒙古人在山下停下了步伐。他們必須要放棄幾乎騎了一輩子的戰馬,踩著皮靴走進眼前這神秘的叢林。
官兵盔甲堅固,刀劍銳利,但他們在這裏有一個致命的缺陷,他們不習慣爬山。
春雨浸過的土草地濕漉漉的,皮靴踩上去有些濕滑,遠不如山民們的草鞋在上麵健步如飛。
不止一個蒙古人在心裏咒罵:“這群該死的賤民。”色目人的想法比他們也好不到那裏去。
在密集的叢林的半山腰有一顆突出的岩石,岩石的頂部差個一杆旗幟,赤旗!如烈火般燃燒的赤旗。傳聞中這麵旗幟所到之處,南人賤民無人不從。
密林裏傳來竊竊私語,“嘿,蒙古人來了。”穿著草鞋的山民奔向那巨石之後,“李副將,官兵來了。”
李燕子敏捷地跳上巨石的頂部,她一隻手扶著旗杆往山下看。官兵的戰馬齊刷刷的排成幾列,兵丁們正在整理衣裝,“他們要攻上來了!”
李燕子跳下石頭,吹了個尖銳的口哨,“來了來了!”
叢林中看不見人影,隻聽見齊刷刷的腳步聲。
“準備好你們的弓箭,不要讓雨水淋濕了弓弦,給箭頭上抹上毒藥,他們勢必野獸還兇殘的敵人。”你燕子一邊叫喊著,一邊摸著插在腰上的飛刀。
他的刀鋒上也塗抹了毒藥,這些可不是用來麻痹敵人。毒藥的配方是山裏最有經驗的獵戶和愚人一起研製出來的,隻要刀鋒刺破肌膚,毒藥便會順著血液流向心髒。一刻鍾,隻需要一刻鍾,被刺中的敵人便會失去戰鬥能力,是死是活,平天由命。
紅巾軍沒有固定的陣型,他們如在伏擊兇猛的野獸,一個個尋找隱蔽的地方。巨石的縫隙裏,遮擋住頭頂陽光的密織裏,隨處都是他們的藏身之所。
風吹過枝葉嘩啦啦的作響,在這些響聲的掩護下,有人拉開了弓弦。得到溫湯鎮的武器工匠幫助後,他們不再使用粗製濫作的弓箭。
進山的道路藏在茂密的草叢中,官兵們必須小心地辨認。他們離黃洋界的山口還有一段距離,但踏進叢林就等於走進了戰場。
“嗖!”
一隻羽箭從頭頂的密林中飛出來,正射中一個蒙古人的胳膊。
伴隨著一聲慘叫,那個倒黴的蒙古人身邊七八個同伴幾乎同時抬起手裏的弓箭,他們用鷹一樣銳利的眼神在密枝中搜尋。
頭頂上隻有嫩綠的葉子隨風嘩啦啦地搖晃,穿著綠色布衫的獵戶緊緊的趴在樹幹上。他穿的衣服顏色設計的非常巧妙,與茂密的枝葉融為一體,當然,這也是出自南無所不能的宗主之手。
就在官兵們搜尋的空隙裏,那個受傷的蒙古人叫聲越來越淒慘,他的臉越來越紅,眼睛狠命的往外張開,嘿色的眼球就快要凸出來,白眼球裏的血絲不停的擴張,直到完全被紅色淹沒。
“嘿,箭上有毒,”一個趴在他身上的官兵大叫提醒同伴,“箭上有毒!”
但一切已經太晚,再到剛剛中箭的一刻,沒人幫他拔下箭,挽掉傷口周圍的肉,意味著他的命在此刻結束。
因為擔心毒藥的毒性不強,在今天的第一戰裏,弓箭手們使用的是在毒藥裏浸泡了一個晚上的箭頭。
“嗖!”是第二支箭。
很可惜沒有射中對手,羽箭從一個蒙古人的耳邊擦過,釘在他身後的樹幹上。
“小心!小心!”
在官兵手忙腳亂的時候,第一個弓箭手從一個樹幹騰躍到另一個樹幹上,如山裏的猿猴一樣靈便。
“在那裏,在那裏!”有人引弓射箭,徑直穿過樹枝墜落在岩石上。
“嗖!”
第三支箭,來自另一個方向,射中了一個官兵的帽子
“退出去,這裏有埋伏!”第一波進山的官兵抬著一具屍體退出了叢林。陰暗的叢林太恐怖了,他們從來沒經曆過這樣的戰場。
官兵的慌亂著持續了片刻,一會兒工夫,一群穿鐵甲帶鐵盔的蒙古人重新返迴。他們把刀劍插在腰裏,手裏提著弓箭,走進叢林後眼睛立刻朝上看。
真正的山林追逐戰現在才算開始,蒙古人有盔甲,有射程更遠的弓箭,山民們更適應這樣的地形。
李燕子不想讓部下在山林中與蒙古人決鬥,他們這是在糾纏,一刻不停的糾纏。山民們不在乎失守一片叢林,他們所做的一切隻有一個目的--把弓箭射入蒙古人的身體。
叢林中沒有明顯的道路,山路狹窄,官兵幾乎排成一條長蛇隊形,負重的盔甲讓他們氣喘籲籲。隨著他們進入叢林的人數越來越多,伏擊的獵手們消失了。
穿過山腳下的叢林,通往黃洋界的道路終於呈現在官兵麵前。道路如同一條彎彎曲曲的蚯蚓鑽在險峻的山嶺間,最後消失在茫茫的白霧中。
剛取得一點戰果的蒙古人幾乎要瘋了,那道路看上去就令人絕望。紅巾軍在哪裏?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提著皮鞭子的軍官不停的催促:“攻上去,這裏就是黃洋界,越過這裏就是下坪和茨坪。”
在官兵看來,攻到下坪和茨坪就意味著這場戰爭結束了。所以前途雖然艱險,他們至少有個盼頭。沒有一個人會認為他們可能在羅霄山裏失敗。
十萬人啊!刨除護送糧草的輔兵,也有七八萬精銳。
穿著厚實的鎧甲走如此險峻的山路,簡直是一種折磨。經過簡短的商議,有一半的官兵脫掉了盔甲,穿甲和身穿布袍子的官兵混雜在一起進軍。根據前麵的戰鬥經驗,蒙古人把精銳的弓箭手放在先鋒的位置上。
官兵踏上山道,他們東張西望,密不透風的叢林中傳出攝人魂魄的口哨聲。
忽然,“嗚”的一聲響,一根木杆帶著唿嘯的風聲從頭頂上衝下來,木杆的前端呈尖銳狀,包裹著一層鐵質的套子,像極了戰場上常見的長槍。
山民們稱唿那為“標槍”,是宗主下令特別配備軍中。力氣大的壯士可以手握標槍感投擲,槍尖可以輕而易舉地穿透三層鎧甲。後來有經驗的獵戶把標槍安置在竹子做成的彈射裝置上,可以是單個也可以製成一排,這種裝置實際上是山裏簡易的投石車,彈射出的標槍可以穿過十層以上的鎧甲。
標槍帶著巨大的慣性穿透了走在最前麵的重甲武士的胸口,然後去勢不減,帶翻了後麵三四個人。
蒙古人怒了,從早晨到現在,他們死了四五十人,飽受折磨,卻連敵人的影子都沒摸著。
落在最後身穿千戶官服的軍官對明顯受到驚嚇的兵丁們咆哮:“衝上去,不要在這裏耽誤,攻破黃洋界殺到下坪。”
他抽出腰間的彎刀喝罵:“不過是一群賤民,再有畏縮不前者,斬!”
黃洋界就在前麵,能在山裏穿梭騷擾的弓箭手都是紅巾軍的精銳。當官兵拿出勇氣來,他們的推進速度快了許多,夕陽落山之前,黃洋界的山寨佇立在官兵麵前。
李燕子站在山頂上向下俯視,身邊是一排排壘砌好的滾木雷石。
官兵在山下安營紮寨,今天應該不會再來攻打。派出去騷擾的精銳獵手要到夜裏才能返迴黃洋界山寨,能趕得上明日清晨的大戰。
今天夜晚……,李燕子撓了撓頭,他的視力很好,看清楚山下的官兵防備非常嚴密,在營寨周圍都設立了崗哨。身處這樣的險境,隻要不是太愚蠢的主將都會做好防備偷襲的準備。
還要偷襲嗎?他想起鄭晟的在議事廳中說的作戰準則:“官兵武器精良,不可力敵,敵進我則退之,敵人駐我多擾之,敵疲我則攻之。”
“那個人是個天才!”李燕子從心底裏認同,但是他的兄弟都死在下坪了。現在,他仍然不認同聖教,本來這並不妨礙他為紅巾軍拚命,可是他被騙了。
蒙古人是敵人,可紅巾軍算是自己人嗎?那場騙局之後,他迷惑了。
李燕子拋開腦海裏亂七八糟的念頭,鄭晟沒有把他看作心腹,但王文才還是把他當做兄弟。
“你們幾個,在這裏給我看緊點,韃子一旦有什麽異動,立刻來稟告我。”他厲聲嗬斥部下,然後朝寨子裏走去。
必須精心準備才能安排一場成功的偷襲,不求取得多大的戰果,至少也讓韃子今晚睡不好覺。
李燕子步伐堅定,他原來一半的部下被王文才留在下坪,寨子裏精銳的士卒來自於護教武士團。無論怎麽樣,他都要想辦法給韃子多製造一點麻煩。
天漸漸黑下來,清晨就出發的獵手們沿著常人無法行走的山路迴到黃洋界山寨。
蒙古人在山下點燃了篝火,四周高大巍峨的群山像一座座鬼影籠罩。他們想用烈火驚嚇野獸,他們想用烈火照亮陰暗的叢林。
夜深了,紅巾軍在山頂上也點燃了烈火,他們在烈火前宣誓:“生有何歡,死有何懼,喜怒哀樂,皆歸塵土……。”
從山腳往上看去,茂密的叢林,就像冬天的被子,厚厚的蓋著群山上。站在山外,沒人能看見那叢林下麵隱藏著什麽。
蒙古人在山下停下了步伐。他們必須要放棄幾乎騎了一輩子的戰馬,踩著皮靴走進眼前這神秘的叢林。
官兵盔甲堅固,刀劍銳利,但他們在這裏有一個致命的缺陷,他們不習慣爬山。
春雨浸過的土草地濕漉漉的,皮靴踩上去有些濕滑,遠不如山民們的草鞋在上麵健步如飛。
不止一個蒙古人在心裏咒罵:“這群該死的賤民。”色目人的想法比他們也好不到那裏去。
在密集的叢林的半山腰有一顆突出的岩石,岩石的頂部差個一杆旗幟,赤旗!如烈火般燃燒的赤旗。傳聞中這麵旗幟所到之處,南人賤民無人不從。
密林裏傳來竊竊私語,“嘿,蒙古人來了。”穿著草鞋的山民奔向那巨石之後,“李副將,官兵來了。”
李燕子敏捷地跳上巨石的頂部,她一隻手扶著旗杆往山下看。官兵的戰馬齊刷刷的排成幾列,兵丁們正在整理衣裝,“他們要攻上來了!”
李燕子跳下石頭,吹了個尖銳的口哨,“來了來了!”
叢林中看不見人影,隻聽見齊刷刷的腳步聲。
“準備好你們的弓箭,不要讓雨水淋濕了弓弦,給箭頭上抹上毒藥,他們勢必野獸還兇殘的敵人。”你燕子一邊叫喊著,一邊摸著插在腰上的飛刀。
他的刀鋒上也塗抹了毒藥,這些可不是用來麻痹敵人。毒藥的配方是山裏最有經驗的獵戶和愚人一起研製出來的,隻要刀鋒刺破肌膚,毒藥便會順著血液流向心髒。一刻鍾,隻需要一刻鍾,被刺中的敵人便會失去戰鬥能力,是死是活,平天由命。
紅巾軍沒有固定的陣型,他們如在伏擊兇猛的野獸,一個個尋找隱蔽的地方。巨石的縫隙裏,遮擋住頭頂陽光的密織裏,隨處都是他們的藏身之所。
風吹過枝葉嘩啦啦的作響,在這些響聲的掩護下,有人拉開了弓弦。得到溫湯鎮的武器工匠幫助後,他們不再使用粗製濫作的弓箭。
進山的道路藏在茂密的草叢中,官兵們必須小心地辨認。他們離黃洋界的山口還有一段距離,但踏進叢林就等於走進了戰場。
“嗖!”
一隻羽箭從頭頂的密林中飛出來,正射中一個蒙古人的胳膊。
伴隨著一聲慘叫,那個倒黴的蒙古人身邊七八個同伴幾乎同時抬起手裏的弓箭,他們用鷹一樣銳利的眼神在密枝中搜尋。
頭頂上隻有嫩綠的葉子隨風嘩啦啦地搖晃,穿著綠色布衫的獵戶緊緊的趴在樹幹上。他穿的衣服顏色設計的非常巧妙,與茂密的枝葉融為一體,當然,這也是出自南無所不能的宗主之手。
就在官兵們搜尋的空隙裏,那個受傷的蒙古人叫聲越來越淒慘,他的臉越來越紅,眼睛狠命的往外張開,嘿色的眼球就快要凸出來,白眼球裏的血絲不停的擴張,直到完全被紅色淹沒。
“嘿,箭上有毒,”一個趴在他身上的官兵大叫提醒同伴,“箭上有毒!”
但一切已經太晚,再到剛剛中箭的一刻,沒人幫他拔下箭,挽掉傷口周圍的肉,意味著他的命在此刻結束。
因為擔心毒藥的毒性不強,在今天的第一戰裏,弓箭手們使用的是在毒藥裏浸泡了一個晚上的箭頭。
“嗖!”是第二支箭。
很可惜沒有射中對手,羽箭從一個蒙古人的耳邊擦過,釘在他身後的樹幹上。
“小心!小心!”
在官兵手忙腳亂的時候,第一個弓箭手從一個樹幹騰躍到另一個樹幹上,如山裏的猿猴一樣靈便。
“在那裏,在那裏!”有人引弓射箭,徑直穿過樹枝墜落在岩石上。
“嗖!”
第三支箭,來自另一個方向,射中了一個官兵的帽子
“退出去,這裏有埋伏!”第一波進山的官兵抬著一具屍體退出了叢林。陰暗的叢林太恐怖了,他們從來沒經曆過這樣的戰場。
官兵的慌亂著持續了片刻,一會兒工夫,一群穿鐵甲帶鐵盔的蒙古人重新返迴。他們把刀劍插在腰裏,手裏提著弓箭,走進叢林後眼睛立刻朝上看。
真正的山林追逐戰現在才算開始,蒙古人有盔甲,有射程更遠的弓箭,山民們更適應這樣的地形。
李燕子不想讓部下在山林中與蒙古人決鬥,他們這是在糾纏,一刻不停的糾纏。山民們不在乎失守一片叢林,他們所做的一切隻有一個目的--把弓箭射入蒙古人的身體。
叢林中沒有明顯的道路,山路狹窄,官兵幾乎排成一條長蛇隊形,負重的盔甲讓他們氣喘籲籲。隨著他們進入叢林的人數越來越多,伏擊的獵手們消失了。
穿過山腳下的叢林,通往黃洋界的道路終於呈現在官兵麵前。道路如同一條彎彎曲曲的蚯蚓鑽在險峻的山嶺間,最後消失在茫茫的白霧中。
剛取得一點戰果的蒙古人幾乎要瘋了,那道路看上去就令人絕望。紅巾軍在哪裏?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提著皮鞭子的軍官不停的催促:“攻上去,這裏就是黃洋界,越過這裏就是下坪和茨坪。”
在官兵看來,攻到下坪和茨坪就意味著這場戰爭結束了。所以前途雖然艱險,他們至少有個盼頭。沒有一個人會認為他們可能在羅霄山裏失敗。
十萬人啊!刨除護送糧草的輔兵,也有七八萬精銳。
穿著厚實的鎧甲走如此險峻的山路,簡直是一種折磨。經過簡短的商議,有一半的官兵脫掉了盔甲,穿甲和身穿布袍子的官兵混雜在一起進軍。根據前麵的戰鬥經驗,蒙古人把精銳的弓箭手放在先鋒的位置上。
官兵踏上山道,他們東張西望,密不透風的叢林中傳出攝人魂魄的口哨聲。
忽然,“嗚”的一聲響,一根木杆帶著唿嘯的風聲從頭頂上衝下來,木杆的前端呈尖銳狀,包裹著一層鐵質的套子,像極了戰場上常見的長槍。
山民們稱唿那為“標槍”,是宗主下令特別配備軍中。力氣大的壯士可以手握標槍感投擲,槍尖可以輕而易舉地穿透三層鎧甲。後來有經驗的獵戶把標槍安置在竹子做成的彈射裝置上,可以是單個也可以製成一排,這種裝置實際上是山裏簡易的投石車,彈射出的標槍可以穿過十層以上的鎧甲。
標槍帶著巨大的慣性穿透了走在最前麵的重甲武士的胸口,然後去勢不減,帶翻了後麵三四個人。
蒙古人怒了,從早晨到現在,他們死了四五十人,飽受折磨,卻連敵人的影子都沒摸著。
落在最後身穿千戶官服的軍官對明顯受到驚嚇的兵丁們咆哮:“衝上去,不要在這裏耽誤,攻破黃洋界殺到下坪。”
他抽出腰間的彎刀喝罵:“不過是一群賤民,再有畏縮不前者,斬!”
黃洋界就在前麵,能在山裏穿梭騷擾的弓箭手都是紅巾軍的精銳。當官兵拿出勇氣來,他們的推進速度快了許多,夕陽落山之前,黃洋界的山寨佇立在官兵麵前。
李燕子站在山頂上向下俯視,身邊是一排排壘砌好的滾木雷石。
官兵在山下安營紮寨,今天應該不會再來攻打。派出去騷擾的精銳獵手要到夜裏才能返迴黃洋界山寨,能趕得上明日清晨的大戰。
今天夜晚……,李燕子撓了撓頭,他的視力很好,看清楚山下的官兵防備非常嚴密,在營寨周圍都設立了崗哨。身處這樣的險境,隻要不是太愚蠢的主將都會做好防備偷襲的準備。
還要偷襲嗎?他想起鄭晟的在議事廳中說的作戰準則:“官兵武器精良,不可力敵,敵進我則退之,敵人駐我多擾之,敵疲我則攻之。”
“那個人是個天才!”李燕子從心底裏認同,但是他的兄弟都死在下坪了。現在,他仍然不認同聖教,本來這並不妨礙他為紅巾軍拚命,可是他被騙了。
蒙古人是敵人,可紅巾軍算是自己人嗎?那場騙局之後,他迷惑了。
李燕子拋開腦海裏亂七八糟的念頭,鄭晟沒有把他看作心腹,但王文才還是把他當做兄弟。
“你們幾個,在這裏給我看緊點,韃子一旦有什麽異動,立刻來稟告我。”他厲聲嗬斥部下,然後朝寨子裏走去。
必須精心準備才能安排一場成功的偷襲,不求取得多大的戰果,至少也讓韃子今晚睡不好覺。
李燕子步伐堅定,他原來一半的部下被王文才留在下坪,寨子裏精銳的士卒來自於護教武士團。無論怎麽樣,他都要想辦法給韃子多製造一點麻煩。
天漸漸黑下來,清晨就出發的獵手們沿著常人無法行走的山路迴到黃洋界山寨。
蒙古人在山下點燃了篝火,四周高大巍峨的群山像一座座鬼影籠罩。他們想用烈火驚嚇野獸,他們想用烈火照亮陰暗的叢林。
夜深了,紅巾軍在山頂上也點燃了烈火,他們在烈火前宣誓:“生有何歡,死有何懼,喜怒哀樂,皆歸塵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