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俯攬山林,鳥雀在竹林中歡叫,井口騰起氤氳的水汽。
禪房中。
餘人的歡悅無法掩飾:“師父,我走了,我會經常迴來。”在南泉山上住了十年,經曆了慈化禪寺由盛轉衰,他也要踏上離開的道路。
“去吧,不求名利,但求平安。這些年救治了那麽多人,佛祖會保佑你的。”一心老師父眼皮低垂,乍一看像是睡著了。
鄭晟合掌:“大師父,我會照顧好餘人的。”他比餘人年紀下,輩分也小。在人後餘人可以不計較,但在師父麵前被說的像個孩子,餘人忍不住抿了抿嘴,想反駁找迴點麵子。
沒想到一心老師父迴答鄭晟道:“餘人就拜托你了。”完全無視他的存在。
王管家昨日見了寺裏破敗的樣子,沒有在山上過夜,就宿在山下的石澗鎮,等著鄭晟等人下山。
鄭晟拱手告辭:“走吧。”
兩個年輕人走出禪房,悄然掩上木門。
一心和尚睜開眼睛,幾十年的修為,他的心境早已如古井無波。
“彌勒降世,光明淨土。新的時代要開啟了吧,可惜我已來時無多,見不到那一天了。”他重新合上雙眼,枯瘦的右手拿起木杵敲打在木魚上,“篤篤篤”。
山道邊的枯草剛剛抽出綠芽,兩個年輕人矯健的身影在叢林中隱隱現現。
有個人作伴,鄭晟走路的腳步愈發輕快,餘人漸漸跟不上他的腳步。他氣喘籲籲的說:“鄭晟,《傷寒論》中說……”
鄭晟忙伸出手,道:“打住,你說的那些我完全不懂。”
“不會吧,”餘人站住了,“你沒讀過《傷寒論》,那可是……”
鄭晟不理他,繼續往前走:“我說你這個人煩不煩,你讀過的書,我再讀一遍豈不是浪費。”
餘人緊趕幾步跟上,這算是什麽狗屁邏輯,但邏輯不通的人說話還這麽理直氣壯。他決定開個玩笑:“那你讀過哪些醫書?《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你不會隻會治天花吧。”
“哈哈哈。”鄭晟的笑聲驚起鬆林裏的鳥雀。
下了山,往東走十幾裏就是石澗鎮,那是方圓幾十裏最大的集鎮。正午時分,兩人趕到石澗鎮口。兩個皂衣公人站在鎮口觀望,遠遠的看見的一個年輕的和尚過來,興奮的連連招手。
“請問是慈化禪寺下來的神醫嗎?”
鄭晟板著臉,道:“我叫鄭晟。”他迴頭指著餘人,又說:“他是我的幫手。”
左邊的公人連連點頭:“餘人師父,我們認得。”
“哦,”鄭晟轉頭,沒想到餘人在這一片還小有名氣。在慈化禪寺上免費診了六七年病,方圓幾十裏認識餘人的人還真不少。
袁州府達魯花赤大人的管家,在這石澗鎮裏跟皇帝差不多。兩個人被帶進一座青磚黑瓦的宅子,王管家打著哈欠正在與主人喝茶說話。
“神醫來了。”留著短髯的主人見鄭晟等人進門,連忙起來招唿。
王管家坐在那裏未動,下巴朝上,道:“一心還真讓你們兩個年輕人去袁州,膽子不小。”
短髯的主人疑惑的看著鄭晟,道:“這位師父確實年輕,是近年才上山的嗎?”
鄭晟合掌道:“阿彌陀佛,我原在雲霄山定雲寺的,兩年寺裏失火,我前奉師父之命前來投奔一心大師父。”
“原來如此,”主人不的點頭,道:“一心師父是慈心佛子,幾年未下山,竟然研出防天花的妙方,真乃天下百姓之幸。”
這荒僻的鎮上沒有東西值得留戀,王管家沒功夫在閑扯下去,起身道:“既然來了就走吧,讓老爺等的心焦,可是死罪。”他朝主人隨意的一揮手,道:“張員外,借你一輛馬車,多謝你招待,他日到了袁州,要記得告訴我。”
張員外連忙轉過身行禮道:“一定,一定。”
一輛黑蓬馬車停在院子裏,駕車的兩匹馬很健壯。蒙古人當朝,大元各地都重視養馬,南方也常見牛馬牲畜群。
臨上馬車之前,鄭晟抓住機會問王管家:“不知何人患上天花,讓王管家這麽辛苦的來到南泉山。”
“沒有人患天花,”王管家斜看他一眼,道:“達魯花赤大人現有兩位公子,小公子剛過七歲。小公子前麵三個兄姐都是患天花過世的。去年冬天袁州痘疫流行,老爺很擔心,小公子一個冬天都被關在屋子裏。你既然會防治天花,為何不向官府獻策。”
鄭晟鬆了口氣,種痘預防天花也罷,如果是讓他治療,又要在鬼門關走一趟。沒辦法,這世道到處是不講理的主,心情不順就殺人出氣。
他一本正經的說:“師父的方子才配出來,需要驗證,年前我在周家堡試藥後,又改了幾味配藥。”
王管家嚇了一跳,道:”你的方子到底好不好用?”
“除非病入膏肓,否則藥到病除。”這些日子,鄭晟越來越覺得自己很有做傳銷的天賦。
十幾個騎兵護衛在兩輛馬車左右,王管家上車前不自在的發鬧騷:”賤民越來越不安分,出趟城也要這般興師動眾。”
鄭晟和餘人一輛馬車,王管家自己一輛馬車,沿著官道往南而去。
馬蹄聲得得作響,一路觀賞山林、田野和江水各色風光,一行人天黑前到達袁州城外。
護衛騎兵在城門口出示令牌,馬車進城後放慢速度,在青石板街道上繞行。小半個時辰後,他們進了一個院子,這裏是袁州路最大的達魯花赤賽罕的府邸。
王管家平日出了袁州城,各縣縣令都要奉為座上賓。這一趟差事沒有油水,還很辛苦。他一下馬車就打哈欠,顛顛簸簸睡了一路,都沒睡踏實。
四個青衣小廝圍上來,躬身彎腰打招唿。
王管家指著鄭晟兩人朝一個塌鼻子的小廝吩咐吩咐:“李三,帶他們去歇息,明早再拜見老爺。”
李三答應道:“是。”
“唉,出了城才知道還是袁州好,”王管家扶了扶歪下來的帽子,像一隻搖擺的大鵝走向掛著通紅燈籠的院子。到了大門口,他突然迴頭囑咐:“這兩位是老爺請過來的郎中,不可怠慢了。”
“好嘞!”這句話很重要,李三對鄭晟的熱情立刻提高了八度,作揖道:“小師父,還沒用膳吧?”
鄭晟摸了摸孔癟癟的肚子,重重的點頭。
“我這就去讓廚子準備齋飯。”
“不用齋飯,”話音未落,鄭晟見四雙眼睛齊刷刷轉過來。他硬著頭皮指著餘人道:“他不是出家人。”看來在事情沒有眉目之前,還是要謹慎點。
晚飯有三個素菜、一個葷菜,米飯管夠。在李三的注視下,鄭晟強忍著沒動那隻燒雞。為了不引起同伴的憤怒,餘人矜持的隻吃了個雞腿。
晚飯之後,李四給兩人安排住處。
鄭晟摸著紅色綢緞麵子的棉被,心裏感慨:“這條件還趕不上後世,但已經相差不遠。”達魯花赤家的客人就能有這待遇,不知這主人要奢侈到何種地步。不管在什麽時代,要過好日子,隻有一個辦法——往上爬。
昨天還誰在草墊床上,餘人摸著鬆軟的被子心裏有點不踏實,問:“鄭晟,你真的會防治天花啊?”
“嗬嗬,你懷疑我?”
餘人難得在鄭晟麵前男人了一把,苦著臉堅持自己的質疑:“沒親眼見過,不放心啊。去給袁州路的達魯花赤的兒子治病,如果事情辦砸了,我倆就要被剁了喂狗。”
鄭晟坐在放了軟墊的椅子,脫下硬邦邦的草鞋,不屑的問:“如果成功了呢?”
“如果成功了,大概能得到不少的賞賜吧,”餘人想到天花病的恐怖之處,喃喃道:“也許,還會被朝廷相中。”
這可不是好事,鄭晟輕輕拍了下腦袋,道:“可千萬不要。”如果被送往南昌或者是大都,他這屁股再想坐迴紅巾軍那一邊就難了。彌勒教都亂成一鍋粥了,彭瑩玉在哪裏?
他環視屋中猶如夢幻的環境,腦中靈光一閃,難道這就是彭瑩玉給他的安排?
禪房中。
餘人的歡悅無法掩飾:“師父,我走了,我會經常迴來。”在南泉山上住了十年,經曆了慈化禪寺由盛轉衰,他也要踏上離開的道路。
“去吧,不求名利,但求平安。這些年救治了那麽多人,佛祖會保佑你的。”一心老師父眼皮低垂,乍一看像是睡著了。
鄭晟合掌:“大師父,我會照顧好餘人的。”他比餘人年紀下,輩分也小。在人後餘人可以不計較,但在師父麵前被說的像個孩子,餘人忍不住抿了抿嘴,想反駁找迴點麵子。
沒想到一心老師父迴答鄭晟道:“餘人就拜托你了。”完全無視他的存在。
王管家昨日見了寺裏破敗的樣子,沒有在山上過夜,就宿在山下的石澗鎮,等著鄭晟等人下山。
鄭晟拱手告辭:“走吧。”
兩個年輕人走出禪房,悄然掩上木門。
一心和尚睜開眼睛,幾十年的修為,他的心境早已如古井無波。
“彌勒降世,光明淨土。新的時代要開啟了吧,可惜我已來時無多,見不到那一天了。”他重新合上雙眼,枯瘦的右手拿起木杵敲打在木魚上,“篤篤篤”。
山道邊的枯草剛剛抽出綠芽,兩個年輕人矯健的身影在叢林中隱隱現現。
有個人作伴,鄭晟走路的腳步愈發輕快,餘人漸漸跟不上他的腳步。他氣喘籲籲的說:“鄭晟,《傷寒論》中說……”
鄭晟忙伸出手,道:“打住,你說的那些我完全不懂。”
“不會吧,”餘人站住了,“你沒讀過《傷寒論》,那可是……”
鄭晟不理他,繼續往前走:“我說你這個人煩不煩,你讀過的書,我再讀一遍豈不是浪費。”
餘人緊趕幾步跟上,這算是什麽狗屁邏輯,但邏輯不通的人說話還這麽理直氣壯。他決定開個玩笑:“那你讀過哪些醫書?《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你不會隻會治天花吧。”
“哈哈哈。”鄭晟的笑聲驚起鬆林裏的鳥雀。
下了山,往東走十幾裏就是石澗鎮,那是方圓幾十裏最大的集鎮。正午時分,兩人趕到石澗鎮口。兩個皂衣公人站在鎮口觀望,遠遠的看見的一個年輕的和尚過來,興奮的連連招手。
“請問是慈化禪寺下來的神醫嗎?”
鄭晟板著臉,道:“我叫鄭晟。”他迴頭指著餘人,又說:“他是我的幫手。”
左邊的公人連連點頭:“餘人師父,我們認得。”
“哦,”鄭晟轉頭,沒想到餘人在這一片還小有名氣。在慈化禪寺上免費診了六七年病,方圓幾十裏認識餘人的人還真不少。
袁州府達魯花赤大人的管家,在這石澗鎮裏跟皇帝差不多。兩個人被帶進一座青磚黑瓦的宅子,王管家打著哈欠正在與主人喝茶說話。
“神醫來了。”留著短髯的主人見鄭晟等人進門,連忙起來招唿。
王管家坐在那裏未動,下巴朝上,道:“一心還真讓你們兩個年輕人去袁州,膽子不小。”
短髯的主人疑惑的看著鄭晟,道:“這位師父確實年輕,是近年才上山的嗎?”
鄭晟合掌道:“阿彌陀佛,我原在雲霄山定雲寺的,兩年寺裏失火,我前奉師父之命前來投奔一心大師父。”
“原來如此,”主人不的點頭,道:“一心師父是慈心佛子,幾年未下山,竟然研出防天花的妙方,真乃天下百姓之幸。”
這荒僻的鎮上沒有東西值得留戀,王管家沒功夫在閑扯下去,起身道:“既然來了就走吧,讓老爺等的心焦,可是死罪。”他朝主人隨意的一揮手,道:“張員外,借你一輛馬車,多謝你招待,他日到了袁州,要記得告訴我。”
張員外連忙轉過身行禮道:“一定,一定。”
一輛黑蓬馬車停在院子裏,駕車的兩匹馬很健壯。蒙古人當朝,大元各地都重視養馬,南方也常見牛馬牲畜群。
臨上馬車之前,鄭晟抓住機會問王管家:“不知何人患上天花,讓王管家這麽辛苦的來到南泉山。”
“沒有人患天花,”王管家斜看他一眼,道:“達魯花赤大人現有兩位公子,小公子剛過七歲。小公子前麵三個兄姐都是患天花過世的。去年冬天袁州痘疫流行,老爺很擔心,小公子一個冬天都被關在屋子裏。你既然會防治天花,為何不向官府獻策。”
鄭晟鬆了口氣,種痘預防天花也罷,如果是讓他治療,又要在鬼門關走一趟。沒辦法,這世道到處是不講理的主,心情不順就殺人出氣。
他一本正經的說:“師父的方子才配出來,需要驗證,年前我在周家堡試藥後,又改了幾味配藥。”
王管家嚇了一跳,道:”你的方子到底好不好用?”
“除非病入膏肓,否則藥到病除。”這些日子,鄭晟越來越覺得自己很有做傳銷的天賦。
十幾個騎兵護衛在兩輛馬車左右,王管家上車前不自在的發鬧騷:”賤民越來越不安分,出趟城也要這般興師動眾。”
鄭晟和餘人一輛馬車,王管家自己一輛馬車,沿著官道往南而去。
馬蹄聲得得作響,一路觀賞山林、田野和江水各色風光,一行人天黑前到達袁州城外。
護衛騎兵在城門口出示令牌,馬車進城後放慢速度,在青石板街道上繞行。小半個時辰後,他們進了一個院子,這裏是袁州路最大的達魯花赤賽罕的府邸。
王管家平日出了袁州城,各縣縣令都要奉為座上賓。這一趟差事沒有油水,還很辛苦。他一下馬車就打哈欠,顛顛簸簸睡了一路,都沒睡踏實。
四個青衣小廝圍上來,躬身彎腰打招唿。
王管家指著鄭晟兩人朝一個塌鼻子的小廝吩咐吩咐:“李三,帶他們去歇息,明早再拜見老爺。”
李三答應道:“是。”
“唉,出了城才知道還是袁州好,”王管家扶了扶歪下來的帽子,像一隻搖擺的大鵝走向掛著通紅燈籠的院子。到了大門口,他突然迴頭囑咐:“這兩位是老爺請過來的郎中,不可怠慢了。”
“好嘞!”這句話很重要,李三對鄭晟的熱情立刻提高了八度,作揖道:“小師父,還沒用膳吧?”
鄭晟摸了摸孔癟癟的肚子,重重的點頭。
“我這就去讓廚子準備齋飯。”
“不用齋飯,”話音未落,鄭晟見四雙眼睛齊刷刷轉過來。他硬著頭皮指著餘人道:“他不是出家人。”看來在事情沒有眉目之前,還是要謹慎點。
晚飯有三個素菜、一個葷菜,米飯管夠。在李三的注視下,鄭晟強忍著沒動那隻燒雞。為了不引起同伴的憤怒,餘人矜持的隻吃了個雞腿。
晚飯之後,李四給兩人安排住處。
鄭晟摸著紅色綢緞麵子的棉被,心裏感慨:“這條件還趕不上後世,但已經相差不遠。”達魯花赤家的客人就能有這待遇,不知這主人要奢侈到何種地步。不管在什麽時代,要過好日子,隻有一個辦法——往上爬。
昨天還誰在草墊床上,餘人摸著鬆軟的被子心裏有點不踏實,問:“鄭晟,你真的會防治天花啊?”
“嗬嗬,你懷疑我?”
餘人難得在鄭晟麵前男人了一把,苦著臉堅持自己的質疑:“沒親眼見過,不放心啊。去給袁州路的達魯花赤的兒子治病,如果事情辦砸了,我倆就要被剁了喂狗。”
鄭晟坐在放了軟墊的椅子,脫下硬邦邦的草鞋,不屑的問:“如果成功了呢?”
“如果成功了,大概能得到不少的賞賜吧,”餘人想到天花病的恐怖之處,喃喃道:“也許,還會被朝廷相中。”
這可不是好事,鄭晟輕輕拍了下腦袋,道:“可千萬不要。”如果被送往南昌或者是大都,他這屁股再想坐迴紅巾軍那一邊就難了。彌勒教都亂成一鍋粥了,彭瑩玉在哪裏?
他環視屋中猶如夢幻的環境,腦中靈光一閃,難道這就是彭瑩玉給他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