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五曾是我的戰友,同事,也是我的一個磕過頭、結過拜的很鐵的哥們。

    十多年前,我從新疆邊防部隊哨卡上複員後分配在巴州縣文化局工作時,巴五正好也被分配到了巴州縣文化館工作,而他也正好是從新疆烏魯木齊的武警部隊複員迴來的。也許,正是緣於都是當兵出身的,都是從新疆迴來的,又都分配在一個係統工作,所以,很快我和巴五就相處的十分要好。

    隨後不久,巴五就把我們那批遠赴新疆的大兵吆喝到一塊,鄭重地搞了一次戰友聚會。本來從軍人的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和巴五並不能算是什麽戰友的。他是武警部隊的戰士,我是邊防部隊的戎邊“千裏眼”。但凡是當過兵的人,凡是在一個時期內從那“五湖四海”滿懷豪情地共同融入進那橄欖綠的軍營中的鐵血兒男,在經過那真刀真槍的曆練,及一次次的血與火的洗禮與考驗之後,哪怕他們以往素未謀麵,哪怕他們曾經在不同的區域內肩負著不同的使命,如今又天南地北各奔東西地融身在社會的一個個角落,而一旦隻要他們日後還有機會相逢相聚,那麽他們立時就會激情飛揚,互道戰友,並再次深切感受到那昔日軍旅生活的親切,再次深切體會到軍人之間的那種無以倫比的真摯友誼。而有道是,鐵打的軍營流水的兵。盡管好多軍人的從戎時間十分短暫,但這並不影響凝結在他們心中的那永生不了的戰友情結。因為他們身上永遠流淌著軍人的永遠熾熱的血液。

    因此,在這次戰友聚會中,當巴五神色莊重地提議要結拜時,大家歡唿一聲,齊聲表示讚同。於是,大家忙亂了一陣之後,巴五就和我、楊明、及其他三個戰友,就燒香磕頭,起誓發咒,就效仿那《三國演義》裏桃源三結義中的劉關張,義結了那“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金蘭弟兄。由於我年齡最長,故就做了大哥。巴五正好排在第五,順巧就做了老五。而數楊明年齡最小,所以他就隻好噘著嘴巴,很不情願地在大家的一片開心的笑聲裏,做了那“古朝”楊家將中最沒本事的突鼻子楊六了。其他三位戰友,自然是分別做了那老二、老三、老四的了。

    巴五就是巴州縣城所在地巴州鎮人。他家本是那農民世家,他其所以能在複員後被政府安排工作,就是因為他兩條胳膊上那兩道分別約有三寸多長的青紫色的刀疤的作用。那是他在部隊上服役時,為了從歹徒的淫威下解救一個婦女時所留下的輝煌的曆史記載。那時,自然我還是不認識巴五的。但現在我還清楚地記得,當時部隊在軍報上,文件中,曾對巴五的英雄事跡發過長篇專題報道和學習號召。記得報道說,巴五在單獨去執行一項特殊任務後的歸途中,恰巧路遇兩名歹徒在一荒僻處持刀打劫、強暴一個年輕婦女。當時,巴五一見那情形,頓時兩眼冒火,熱血直衝腦門,真的是肺都要氣炸了。於是他就像一頭憤怒的雄獅一樣,直撲向兩個歹徒,赤手空拳便與兩個歹徒展開了一場殊死的搏鬥。最後,巴五雖然身負重傷,但他卻以一個軍人英勇頑強,視死如歸的鋼鐵意誌和高超的搏擊技藝,終於解救了那位婦女,並製服了那兩個歹徒。無疑說,巴五用自己殷紅的鮮血和閃亮的生命,為我們軍人譜寫了一曲軍民魚水情深,生死與共的動人頌歌。所以,隨後軍委根據巴五舍生忘死,見義勇為的感人事跡,在他身體痊愈歸隊後不久,就授予了他一個二等功臣的英雄稱號。

    記得當時一篇報道中說,有許多記者前來采訪巴五。可好些記者在由衷地讚歎中,又似乎懷疑巴五的英勇行為,所以有個記者就問:“當時情況十分危險,隨時都有犧牲生命的可能,你究竟是怎麽想的?”

    “我,我沒想什麽。”

    “你難道就不怕死嗎?”

    “我沒來得及想這個。”巴五紅著臉,顯得很不好意思。

    “你的俠肝義膽很令我感動,那麽在你衝向歹徒的那一時刻,你究竟想沒想到過自己有可能會死?”

    “……我沒想……”

    “那你當時有沒有過想要成為一個英雄的念頭?”一個記者甚至如此超前地問他道。

    “其實,其實當時我什麽也沒想。”巴五一臉的羞色,但他還是很憨厚地勉強自己迴答道:“當時,我心裏隻有對那兩個歹徒的憤怒,因為,因為我實在看不下去那個婦女遭受那樣的欺淩。別的什麽,我真的沒來及細想。”

    “……”

    的確,巴五那孤身勇鬥歹徒的英勇行為,僅僅是他善良樸實、忌惡如仇的思想情懷在社會現實生活中的一次真實的反映而已,而絕不是他著意為自己導演出的什麽藝術人生。作為人民的子弟兵,巴五自然深知保衛祖國,保護人民永遠是軍人的天職。那麽,在當時那樣危險的情況之下,他既然選擇了赤手空拳去直麵持刀歹徒,那事實上根本就容不得他去想什麽生死,想成為什麽英雄的。也更不可能容他去想,自己這一時的豪俠似的英勇仗義,日後將會使自己贏得什麽英雄稱號,將會使自己脫胎換骨徹底地跳出龍(農)門,徹底地改變自己一生的命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巴五歸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漢並收藏巴五歸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