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為什麽說“酒池肉林”是商紂王的政績工程甚至可以說是民心工程呢。試想在這種共同歡樂的行為中,商紂王跟蘇妲己,給大夥準備著酒肉,讓大夥一邊享樂,一邊“享樂”,不是民心工程是什麽?


    當然,紂王要想讓自己的臣民們高興,就得有酒有肉的,這個開銷可不小。為了滿足臣民們的需要,商紂王這個快六十的老頭又指揮軍隊打東夷去了,目的就是讓東夷那邊進貢點酒肉過來,好開民心工程,玩那啥達人秀。


    但在這個時候,陝西那邊的周武王鑽空子了,趁著商朝征討東夷,國內兵力空虛之際,直搗黃龍,直接在牧野一戰,把商朝給滅了。《史記》上說,商紂王自焚在鹿台了,也就是他養小動物的地方,類似於謙老師的私家動物園。《史記》還說,蘇妲己也被弄死了。


    史記的這個說法,就更不準確了。


    孫琿知道,東漢末年,曹操征伐袁紹大勝。曹丕直接把袁紹的兒媳婦甄氏給娶了。從小就特別圓滑世故的孔融給曹操拍馬屁說,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把曹操比喻做周武王。可見妲已並沒有死。當然,在《世說新語》等明顯美化魏晉讀書人的書中,說這段是孔融嘲諷曹操的。商紂王死的時候,蘇妲才跟了他兩年,加上年輕貌美,讓周公旦給收了,也是有可能的。隻是後來的儒生往往以女人之事所不齒,不敢直麵他們先人的事跡,所以,索性造謠說死掉算了。因而在儒家開始一統天下的漢朝,《史記》說蘇妲己跟商紂王一起死了,就可以理解的。


    此外,中國古代打仗很有原則的,尤其是戰勝國,不殺前朝皇族。這個傳統一直延續了很久。唯獨被近世的幾個少數民族政權給破壞掉了。商不殺夏的皇族,周也沒殺商的。商朝的皇族被周武王封在了河南商丘一帶,還說法商紂王的兄弟被封到了朝鮮等等。雖然這些地方在當時看來,都是不怎麽長莊稼的地方,但也確實保命了。周武王沒必要殺蘇妲己,更何況,妲己也是個苦命的孩子,賜予周公,也是很有可能的。國色天香,以仁德自命的周武王怎麽舍得殺呢。


    挺好的一個女孩子,後來為什麽被人們編排為狐狸精了呢?原因是有蘇氏這個半遊牧半農耕的部落,是以狐作為圖騰的。說蘇妲己是狐大概來源於此。其實狐是狐,狸是狸,在中國古語中。《山海經》中說,前者有仙氣兒,後者就是普通的動物。這個區分,一直到北宋或者更早一點的時候,才被模糊化。狐狸二字放在一起,出現貶義了。此外,戰勝的周人故意歪曲曆史,成心編排商紂王的段子,以論證人家好女色雲雲。中國古代曆史很有意思的一點便是,末代皇帝總是昏君,開國皇帝大抵賢明。真的如此嗎?未必。孔子在《論語》裏邊也不得不承認,周武王這人不怎麽樣。當然,孔子的先人是商朝的後裔這事,也很有意思。商朝編排夏桀好色,周朝編排商紂,也算是幾百年就是一個輪迴,欠的債總得要償還的。魯迅先生說中國曆史是重複的,可見一斑。曆史這事,就是,說的多了,自然就成真的了。然後,良家女子蘇妲己也就被醜化了,後來,隨著狐狸精這個詞越發的小三兒化與幹女兒化,“蘇妲己”這三個字也便成了狐狸精的代名詞了。


    蘇妲己為什麽隻能是狐狸精,不過是因為,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罷了。


    而據杜麗麗的講述,蘇妲已隻是帝辛的後宮眾多的美女之一,並非王後,帝辛得到她時,元配薑王後已經去世多年,帝辛並未再立王後。妲已雖然因為年輕貌美,很受帝辛寵幸,但她的地位卻遠遠的低於王後。帝辛的女人中,地位接近王後的另有其人,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出身鬼方氏的女將軍和女祭司。這位王後年紀雖比妲已大上許多,但也極其貌美,不輸妲已,而且她形體健美,精通武藝,能使用青銅大刀作戰,執掌軍權,是帝辛的強助,還是女祭司,主持國家祭典和占卜,妲已對她十分尊敬。


    在杜麗麗的描述中,妲已活潑好動,青春可愛,她性子頑皮,有點叛逆,有時會搞一些不太出格的惡作劇,但什麽“剖孕婦肚子看孩子是男是女”和“砍腿骨驗骨髓深淺”的事是絕對沒有做過的。


    之所以會由曆史上妲已的遭遇聯想到自身,是因為孫琿已經敏銳的覺察出了,現在大宋朝的“君子”們,對自己這個“下凡神仙”的所作所為頗有微詞。


    宋朝的文官太幸福,從宋太宗時代開始就泡在蜜水裏長大,而且水裏的甜分還不斷地增加,幸福啊,過了度就產生了副作用。文官們、士子們中分成了兩派。一派是追求更大的甜分,皇帝說怎樣就怎樣,宰相說怎樣就怎樣,一點出格過分的事和話都不說不做,一切隻為了得到更大的好處;另一派就反其道而行之,他們向往著精神方麵的崇高偉大,一切的言行思維,都向遠古時代的無比清高的絕種人類靠攏,即“君子”們。


    嚴格地說來,這些君子的向往者、跟隨者們也要錢,至少是不拒絕錢,但他們把一些東西看得更高。比如,國家的興旺要比個人的幸福優先,民眾的思想教育要比個人的聲色娛樂優先,甚至皇帝的品德操守、工作態度,要比自己的性命、全家全族的性命優先!


    也就是為國為民,不惜任何代價。按理說,這的確是好的,沒有異議的好。但有一點,怎樣才能界定國家的興旺、民眾的思想、還有皇帝的品德是否優秀呢?“君子”們的標準就真的是絕對正確的嗎?


    這是個尖銳、實際的問題。簡單點說,什麽是對的,什麽是錯的,這世上真有個不變的、永恆的尺度嗎?你真的相信自己永遠都是百分之百正確的嗎?如果不能,你憑什麽去要求別人,甚至命令別人去服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扳道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銀刀駙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銀刀駙馬並收藏曆史扳道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