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渥為了不讓騎兵損失過大,隻好下令收兵;而安仁義一方也沒多做糾纏,雙方就此罷戰。


    最終一場大戰下來楊渥一方損失了六百多步兵,一百多騎兵;而安仁義一方的損失應該在三千人以上。


    從損失對比來看楊渥毫無疑問是勝利的一方,可惜天公不作美,一場瓢潑大雨卻阻止了他擴大勝利,最終隻能草草收場。


    好在這一戰也大大削弱了叛軍的力量,隻要等到天色放晴,即便是正麵交戰楊渥一方也不會比對方弱了。


    撤出戰場後,楊渥下令先為傷兵搭建遮雨的營帳,派遣隨軍醫者為他們包紮傷口,然後才開始搭建營地,建立防禦措施。


    在大雨之中搭建營地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加上剛剛經曆了一場激戰,士兵們都有些疲憊,不過楊渥的規矩卻是無論什麽情況下野外宿營都要建立防禦營地,以防敵軍偷襲。


    為了鼓舞士氣,楊渥隻好親自帶領侍衛動手,在他的帶頭下,士兵們迅速搭建好了營地,這才開始埋鍋造飯。


    “雖然敵軍今天遭到了重創,但他們還有一戰之力,所以今天晚上依然要做好防禦,以防敵軍偷襲。”吃過飯後,喝了一杯熱騰騰的薑湯楊渥才感覺好受了點,就著營帳裏的篝火烤幹身上的濕衣服。


    “世子放心就是,守備不會放鬆的。隻不過安仁義會不會借機逃走呢?”李遇笑著說道。


    若是安仁義趁著大雨連夜行軍也不是不可能,今天的一戰不僅重創了安仁義,也讓安仁義明白了楊渥一方隱藏的實力,他肯定知道繼續糾纏沒有好處,不如連夜逃走。


    “那就讓斥候們辛苦一點,在夜間也要監視對方的動靜,一旦發現他們有逃跑的跡象就追上去!”侯瓚道。


    “那就這麽安排吧,總之一定要死死纏住叛軍,在我軍援兵趕到前決不能放他迴到潤州。”楊渥點頭同意道。


    當天,大雨一直持續到深夜才漸漸變小,而真正停下來時卻已經是第二天早上天色剛量的時候了。


    然而,當楊渥率領騎兵再次趕到安仁義的大營時,不由愕然,隻見安仁義的營地中遍插旗幟,還有一些士兵在營中來來往往,見到楊渥他們的騎兵這才驚慌失措起來。


    “這是怎麽迴事,難道安仁義今天不打算走了,要留下來與我軍決一死戰嗎?”侯瓚疑惑道。


    楊渥開始也很疑惑,覺得安仁義應該不會這麽笨才對,當他仔細觀察一陣後才發現,營中雖然還有士兵來往,但所見士兵人數太少了,倒是各種旗幟立了不少,不由醒悟。


    “看來我們的斥候上當了,安仁義肯定已經連夜撤軍了!”


    等到李遇他們的步兵趕到後,剛派人靠近安仁義的營地,裏麵的士兵就乖乖出營投降了。


    原來營地裏已經隻留下幾百名傷兵和一些老弱打著各種旗幟偽裝成叛軍主力,加上昨晚夜色太黑,連綿大雨更是進一步阻礙了斥候的視線,結果成功的瞞過了斥候的注意,安仁義的主力在昨晚就已經連夜冒雨逃走了。


    “世子,剛剛問了投降的士兵,安仁義昨晚天剛黑就開始撤兵了,到現在此時至少有五六個時辰了,按照他們的速度與咱們至少拉開了三四十裏的距離,咱們還要不要追?”一旁李遇問道。


    四十裏的距離並不算遠,以騎兵全速追擊的話未必不能追上,而且安仁義的士兵也不是鐵打的,昨晚連夜冒雨行軍,如今肯定累得不行了;反觀楊渥一方昨晚卻好好休息了一晚上,體力充沛,行軍速度肯定要快得多。


    “追,當然要追!”楊渥稍一思考便作出了決定,“本將率騎兵先行追擊,李使君,你留一些人負責看守俘虜和照顧傷兵,然後率其餘步兵以正常行軍速度趕上來就行。”


    隨著楊渥下令,騎兵隊迅速出擊,向著叛軍撤退的方向追去。不過為了防止安仁義再次伏擊,他們並沒有把馬速提到最大,一路上小心翼翼的前進。


    如此追擊了一個多時辰後,楊渥驚訝的發現路邊上居然碰到越來越多的叛軍士兵,都是累得不行而掉隊的。


    這些叛軍士兵在見到騎兵後紛紛拋下武器乖乖投降,這一路上前前後後這樣投降的叛軍士兵就有五百多人。


    楊渥不由大喜,這便是安仁義連夜冒雨撤軍的後果,他沒有過多理會這些投降的士兵,留下上百騎兵一路收留俘虜,等待後麵李遇的步兵,自己則繼續前行。


    如此又追了十餘裏後,卻忽然失去了安仁義叛軍的蹤跡。


    “奇怪,叛軍的蹤跡到了這裏怎麽突然沒了?不好,有埋伏!先撤迴去!”


    楊渥大驚,趕緊率軍後撤,然而過了一陣後前方依然沒有任何動靜,他觀察了一下周圍地形,見四周雖然有些草木,但要想隱藏大軍卻很難,派斥候一番查探後發現周圍果然沒有伏兵,卻是楊渥太緊張了。


    “看來是我謹慎過頭了,都有些草木皆兵了!”


    他自嘲的笑了笑,又親自帶侍衛在周圍查探,這才發現叛軍的蹤跡到了這裏後並不是消失了,而是離開了大道往運河的方向行去,繼續追到運河邊,這才發現了一些叛軍遺棄的物品。


    “世子,看來叛軍找到了船隻登船沿水路離去了,可能是潤州那邊派來接應的。”侯瓚滿臉不爽的道。


    對這個結果楊渥也不怎麽滿意,不過這一路追擊下來,光是收容的掉隊敵軍就有近六百人,而且肯定還有一些掉隊的士兵沒有留在大道上,那些人逃入周圍樹林裏誰也找不到他們,這樣算來光是掉隊或者逃跑的敵軍士兵應該就有七、八百人之多,再加上留在營地的那些老弱和傷兵,等到最後安仁義身邊能有四千人與他一同返迴潤州就不錯了。


    這樣一想,楊渥也就釋然了,一萬人出兵常州,最後大敗而迴,丟掉了近六千人,安仁義的實力絕對大損。如今加上留在潤州的五千人,安仁義的軍隊連萬人都不到,要攻克潤州的難度就降低了不少。


    接下來隻要等到王茂章他們率領的主力趕到,就能對潤州進行合圍,戰爭的主動權已經徹底轉到了楊渥一方。


    ps:晚上還有一章,補昨天缺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國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國軍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國軍棋並收藏南國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