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出兵(下)


    宣州,這裏曾經是楊行密對抗孫儒的基地。


    十多年前,楊行密在廬州起兵,經過一年的苦戰終於擊敗了秦彥、畢師鐸的聯軍,攻占揚州;然而沒等楊行密在揚州站穩腳跟,一個可怕的敵人出現了,這就是孫儒帶領的“吃人軍隊”蔡州軍。


    蔡州軍雖然殘暴有如禽獸,但戰力驚人,根本不是楊行密能夠抵擋的。於是楊行密隻好退守老家廬州。


    在廬州,焦頭爛額的楊行密自感敵不過孫儒,打算帶兵襲擊江西鍾傳的地盤,然而他的謀士袁襲卻說宣州之地民戶極多,錢糧充足,十分富庶,足以做他成就大事的根基之地。楊行密聽從了他的建議,渡江攻取了宣州,又以宣州為根基,占領了周圍常州、潤州、池州、和州等地,實力迅速壯大。


    盤踞在揚州的孫儒聽說後立即率領大軍來攻。數年之間楊行密多次大敗,之前占領的各州全部丟失了,甚至連起家之地廬州都丟失了,隻留下宣州一地還在他的手中。


    然而依靠宣州充足的錢糧,他在一次次大敗中堅持下來,最終一舉擊敗孫儒。可以說,沒有宣州,就沒有現在的楊行密。


    後來,楊行密將宣州交給了田覠,任命他為宣州刺史。


    而田覠這個人不僅剛猛善戰,而且很有雅量,又能夠禮賢下士,招募了一大批的文士為他治理宣州,經過田覠的多年治理,這裏得到進一步開發,不僅錢糧充足,而且兵多將廣,實力極為強大。


    有充足的錢糧,有強大的軍隊,加上田覠上馬能統領千軍,下馬能治理一方,可以說楊行密對他忌憚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城內寧國軍節度使府,田覠正與他的親信沈文昌、杜荀鶴、殷文圭等共同商議剛剛得到的消息。


    沈文昌乃是湖州人,他文思敏捷,做起文章來就好像提前寫好了一樣,平時宣州有什麽文案都是由他負責寫。


    杜荀鶴就是當初做了一首詠雪詩,結果被朱廣德在宴會上冒用了的那個詩人。據說此人乃是杜牧的幼子,當初杜牧有一個小妾懷孕了他卻不知道,被杜牧的正室夫人逐出家門,後來生下一子,便是此人。


    不過這種傳言畢竟沒有證據,但杜荀鶴的確很有詩才,仿佛真的繼承了杜牧的才氣一般,是這個時代最有名的詩人之一。


    至於殷文圭,他自幼刻苦於學,所用墨硯的底都被磨穿了,同樣是當世有名的才子。


    這些文士或者愛好名利,或者有感於田覠的厚遇,紛紛投效田覠手下,為他出謀劃策。


    三天前杭州武勇都之亂的消息早就傳到這裏了,不算什麽秘密。而如今剛得到的消息卻是吳王楊行密派周本率軍攻打蘇州的消息。


    “節帥,大王派周本攻蘇州,卻對杭州置之不理,這是對節帥不信任的緣故啊!”幕僚沈文昌說道。


    一旁殷文圭、杜荀鶴等文士也紛紛點頭認可。


    按照常理,杭州發生叛亂,武勇都的叛軍攻占了外城,隻有內城還掌握在錢鏐手中,此時正是大舉出兵攻占杭州的大好時機,偏偏楊行密卻出兵去攻打蘇州,對杭州不聞不問,這顯然是擔心攻下杭州會便宜了田覠。


    田覠一臉陰沉,自從上次在廣陵向楊行密求取升州遭到拒絕後,他已經對楊行密徹底失望了。迴到宣州後,他一方麵積極擴張軍隊,搜羅人才,另一方麵又不斷派人去聯絡安仁義,暗中結成同盟。然而他也知道自己的實力還遠遠不是楊行密的對手,所以他雖然準備多年,卻不敢貿然發動。


    如今好不容易等到武勇都之亂這種機會,他自感擴張勢力的時機到了,本來想上書廣陵,希望出兵杭州。哪知道他還沒來得急想好措辭,楊行密發兵攻打蘇州的消息就傳來了。


    與這個消息一起傳來的還有各種猜忌田覠的流言。什麽“宣州田覠才是淮南大敵,此時應該防備田覠趁機擴大勢力”,什麽“武勇都就是田覠在暗中挑撥才起兵造反的”……


    總之各種流言都有,意思卻都是說田覠暗中圖謀不軌之類的。這些流言也不知道是誰散布的,但卻說得有鼻子有眼的,就差直說田覠要造反了。


    “大王對本帥的猜忌由來已久,這也沒什麽稀奇的!”田覠淡淡的說道。


    自從朝廷封他為寧國節度使後,他就以朝廷冊封的節度使自居,暗中有不聽楊行密號令的企圖。


    “如今要討論的是,廣陵那邊肯定不會給咱們出兵的指令,甚至會派人來阻止咱們出兵。沒有了合法的出兵名義,到時候咱們還要不要堅持出兵呢?”對於這個問題,田覠心裏其實早就有了答案,不過他還是想知道手下幕僚的看法。


    “節帥,自從大王任命您為宣州刺史一來,您開始幾年一直都兢兢業業為大王效力;後來馮弘鐸造反,又是節帥率軍打敗他的,然而大王卻偏偏讓李神福為升州刺史,可見大王那裏是指望不上的。在下以為,節帥想要擴張勢力就決不能放過如今的機會!”殷文圭開口說道。


    “是啊,如今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啊,即便沒有大王的命令,難道節帥就不能出兵了?”一旁杜荀鶴說道,“要知道節帥您雖然是宣州刺史,但也是寧國節度使,自然有出兵的權利!”


    田覠點點頭,“那麽出兵的時間呢?是現在就出兵,還是先觀望一下?”他早就作出了決定,不管楊行密那邊什麽反應他都會出兵。不過如今能夠得到幕僚們的認可,他還是很高興的。


    沈文昌沉吟了一下,開口答道,“在下覺得,雖然節帥可以不顧大王的命令出兵,但現在杭州的徐綰、許再思還處在上風,咱們如果現在就出兵的話,隻怕他們都會敵視咱們。所以不如等一等。”


    “等一等?等到什麽時候?”杜荀鶴疑惑的問道。


    “等到徐綰他們主動邀請我們出兵的時候。”


    “這,沈兄怎麽就能斷定他們一定會邀請我們呢?”


    沈文昌一臉自信的說道,“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當初徐綰他們沒能一舉攻下杭州,之後就沒有攻下杭州的可能了。而造反之事一旦發動了就沒有退縮的道理;他們既然有失敗的可能,那麽唯一的辦法就是尋找援軍。”


    “不錯,周圍能夠作為徐綰援軍的隻有我們宣州或者淮南的軍隊,但淮南勢大,他們肯定擔心投靠過去得不到重用,所以必然是投靠我們。”一旁田覠接著說道,“所以,本帥已經決定了,暫時不出兵,等徐綰他們邀請咱們後在發兵杭州。”


    ps:求收藏,求推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國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國軍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國軍棋並收藏南國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