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從小獅子的口中得知,去四川和下南洋比起來,下南洋可是苦多了。


    要知道,小獅子下南洋的時候才幾歲,顧敏更加不用說了。


    那些年來,一直嬌養在雍王府裏。


    至於十三,也是有奶兄弟跟著下過南洋的。


    南洋的一些門道他最是清楚不過。


    在哪兒討生活,賺銀子,別看一本萬利,但也有很多人是把命都交代在哪兒的。


    有些有幸迴來的,也落個終身殘疾,或者終身吃藥的。


    也不想想,你在異國他鄉討生活,賺人家的銀子,有這麽容易?


    絕對不是弘曆口裏的這麽容易。


    不過,二人見十艘大寶船也是聖上心裏所想,便也不出聲了。


    弘瞻一開始就知道,光任南洋雜貨鋪和大清銀行賺銀子的速度要在兩年之內擁有第八艘大寶船不難。


    但擁有第十艘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一方麵寶船的造價和每年的維護費用並不低。


    另一方麵,造一艘想容納兩千人以上的寶船,並不是件簡單的事。


    雖然現在模版已經有了,可是,材料,技術,銀子都不是你想得這麽容易得到的。


    所以,他原本的想法是戶部現在也有銀子,那麽從戶部調銀。


    到時候,大清銀行這邊賺來了,再把這坑給填上。


    南洋雜貨鋪生意雖然興隆,大清銀行的生意也不差,但實際上付出的本金也是很大的。


    一方麵,自然是投入到南洋的成本。


    另一方麵,也是人才方麵。


    大清銀行初初成立的時候,四爺表示可以從六部調人。


    顧敏給弘瞻的建議是,倘若人家不願意,那就算了。


    第一,銀行需要的是專業的財務人才,腦子活絡之餘,嘴要嚴,要夠忠心,專業素養要夠。


    想要集齊這幾點,難度不是一丁一點的大。


    那時候,大清銀行是公開麵試的,要麽是人家的本事不夠,要麽則是能夠達到那些條件的不願意來。


    所以,後來還是從杏花村調了一批熟練工過來,再加上內務府哪兒招的一些人,才把大清銀行的場麵活給撐了起來。


    而那些人上崗一個月,弘瞻就發現問題大了。


    杏花村的人工,一向以高收入著稱。


    店小二的收入低些的二三兩銀子,多些的,那些銷售小能手,一個月達到十兩,那也是有可能的。


    再加上年底發雙糧,一年下來,一般的店小二年收入至少是在五十兩。


    倘若是銷售小能手的話,一年一百五十兩也是有的。


    要知道,大清七品官員的一年俸祿,也才四十五兩銀子罷了。


    雖然從杏花招來的店小二是不多,才三人。


    賣糕點和銀行畢竟不同。


    不過,這三人最主要的,也是做客服,前台的接待工作。


    顧敏那還吩咐了弘瞻,倘若有投訴一類的,也得叫這三人來幹。


    雖然這年頭也沒才能刁難客戶,不過,有備無患總是好的。


    你把人家請來了,不可能是低於杏花村的工資吧,實在不行,也得齊平。


    至於杏花村以前的那些帳房先生更加不用說了,那收入,也是比別人高太多了。


    這也是這麽多年來,杏花村的人忠心,沒流動性的一個問題。


    上崗前經過嚴格培訓,上崗又特別難,再加上收入高。


    這裏幹一個月,別的地兒,你差不多要幹一年。


    換了是你,你會不會做那辭職跳槽的事兒?


    主要也沒有人有這麽大的財力來挖牆角!!


    顧敏雖然是指派了杏花村最厲害的幾個帳房先生和店小二。


    可工資方麵,弘瞻也確實不敢少給。


    哪怕是從內務府轉來的某些人,弘瞻給的月銀,也算高。


    這也是沒辦法的。


    無論是王公府邸出來的阿哥,還是別家的少爺,有銀子的,也想去六部當差,當筆貼式。


    誰願意來這個初初才成立的部門啊。


    成功那自然是最好。


    可倘若失敗,像弘瞻還可以拍拍屁股當他的皇子,最多被訓斥幾句。


    可他們呢?前程沒了!


    想迴老地方,那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有才幹的人,都不願意來冒這個險。


    大清銀行之前招募的,也全部是社會上的一些人員。


    或者是弘瞻,弘暾,弘皎,小獅子等人的鐵桿,伴讀這類的……


    大清銀行當初的成立,也有弘暾的一份子。


    雖然弘暾是隱在後麵,不過,身為弘暾的阿瑪,十三自然是知道和清楚的。


    十三還記得弘暾那時候和他說,倘若能幫著大清銀行壯大,然後有足夠的大寶船,去南洋揚我大清國威,那他也死而無憾了。


    畢竟,那時候,顧敏給他們畫大餅的時候,就是以壯我大清國威來畫的。


    還和他們說了,好好的訓練水師啊,到時候,把一些番邦蠻夷國家給打下來。


    顧敏說的,自然是某些比較遠的日不落帝國啥的。


    隻不過,弘瞻等人誤會是南洋的地。


    弘瞻弘暾的想法就是,靜妃這麽好戰的想法可是不好。


    雖然南洋的礦產是很豐富,可你不能因為想搶人家的礦產,就大肆興兵啊!!


    「弘瞻,是不是有些困難?」


    十三等人退了出來後,十三便開口詢問起弘瞻來。


    他倒並不是幫弘瞻,純粹是為了他的好兄長,還有幫著兒子完成他的遺願罷了。


    弘瞻想了想道,「侄兒一開始的想法,其實奏摺上也向皇阿瑪表明了的,先向戶部借些銀子。


    按照現在大清銀行的發展,到雍正十二年,我們擁有十一艘寶船不是什麽難事。


    可是,想要在雍正十年的萬壽節前擁有十艘,並且載著南洋各國的使臣,貢品迴來,那就有些難度了。」


    十三沉吟了半晌,然後道,「這事兒,你找靜妃娘娘琢磨琢磨,我也找人盤盤帳,看能不能調出一些銀子來。


    雖然時間是緊了些,不過,想來問題不大。」


    弘瞻聽了點點頭,但是對找額娘想法子賺銀子,他總是覺得有些對不住她。


    這麽多年來,他麻煩額娘的也太多了。


    現在還要為了銀子的事耽誤額娘平靜的生活,他覺得不好。


    因此,便找了弘皎,小獅子,星德等人一起開著秘密會議。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守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佛前青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佛前青蓮並收藏清穿守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