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開始,年氏就每天帶著福宜跑顧敏哪兒。


    本來二人的等級就一樣,更何況,為了兒子,哪怕現在顧敏是庶福晉,或者是格格,年氏也會上門。


    福宜看見小獅子很高興,小獅子看見福宜也很高興。


    要知道,福宜身邊的嬤嬤和姑姑,可是隨身備著一些零嘴的。


    現在小獅子也學聰明了,他自己想吃的時候,向人家嬤嬤或者姑姑要零嘴,然後無論大小,都扳一半給福宜。


    雖說每次都是小獅子吃大半,福宜吃小半,不過,對於年氏也好,侍候福宜的嬤嬤姑姑來說也好,隻要福宜能吃那就是好事。


    而顧敏則挺反感小獅子吃零食的。


    小孩子零食吃多了,肯定會影響正常餐的食量的。


    雖說古代的零食啥的,沒有啥不健康的。


    但是對小孩子不能養成這樣的習慣,最重要的是,對牙齒也不好!


    「牙齒?這牙齒不是年紀大了,都會掉的嗎?」


    年氏覺得有蛀牙不是挺正常的嘛。


    哪個年紀大的人不都是沒牙齒的?


    「不是這麽說的。」


    顧敏本來想給年氏解釋一二的。


    可想到年氏也不是現代人,說了也不懂。


    畢竟在現代國外的人比較注重牙齒健康。


    所以,好些七八十歲的外國人,還都是一口健康的白牙。


    在現代的時候,顧敏有個同學是做牙醫的,就和顧敏說過,每天早晚刷牙,減少吃零食的數量,就可以有效預防蛀牙。


    至於像電動牙刷的話,最好是隔三天用一次。


    雖說清潔力度來說,電動牙刷肯定是比手動的強。


    一方麵是手動的時間不夠,另一方麵的話是力度不夠,不一定能刷到。


    但是,電動的力度過大,倘若一天兩次的刷,也是會傷害到牙齦的。


    顧敏對這個不懂,畢竟不是專業的人。


    再加上她比較懶,因此同學怎麽說,她也就怎麽做了。


    你得相信人家專業人士不是?


    要不然,你問人家幹嘛?


    所以,她就乖乖的隔三天用一次電動牙刷,別的都是手動。


    倘若年氏不是天天帶著福宜跑顧敏這兒,顧敏反對小獅子吃零食了,小獅子自然是吃不到了。


    可現在,有年氏和福宜幫著小獅子作弊,小獅子吃得那叫一個開心。


    再加上平時三餐的時候,他也沒控製食量,等過完年的時候四爺發現,小兒子已經胖得像隻球了……


    雖然福宜的氣色看上去好了些,紅潤了不少,和弘暉弘曆同年紀的時候比起來,還是瘦弱很多。


    不過,比起福宜自己之前,倒是進步了不少。


    四爺有和年氏提過,要麽迴了王府,就讓福宜去前院讀書吧。


    至於以後要不要去上書房,就看福宜的身體。


    四爺的想法是不建議福宜去上書房。


    一方麵,上書房讀書壓力大,另一方麵,夏天還好些,春秋冬季的時候,福宜怎麽辦?


    總不能一年四季,他隻去一個季節吧?


    沒這麽大的臉麵不是。


    顧敏聽年氏提起來便勸道,「先在前院讀幾年,其實我覺得爺請的先生不比上書房差。


    前院至少是一對一啊,之前弘瞻還不是在通州讀書的。


    我覺得吧,這讀書這事兒,先生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還得看孩子自個兒。


    就拿弘瞻和布爾和來講吧,二人還是一母同胞的吧,布爾和就沒弘瞻會讀書啊!!


    弘瞻的啟蒙恩師,還沒布爾和的強呢,可現在呢?」


    倘若換了是別人和年氏說這話,年氏肯定覺得這貨在炫耀,知道你家兒子強,知道你家娃得聖上喜歡行了吧?


    不過,是顧氏說的,年氏倒也覺得能夠接受了。


    這貨和爺說話都是如此呢,所以,有的時候,真不用太把這貨的話放在心上。


    「我現在也不求別的,隻求福宜能平平安安,順順利利的長大就成,顧姐姐,你說他會平安健康長大的吧?」


    年氏突然抓著顧敏的手問道。


    她聽說,有些人福氣好,多和某些人在一起,就能沾沾這些人的福氣。


    滿府看來,她覺得,四福晉的福氣還未必顧氏呢。


    子女沒有顧氏多。


    弘暉現在還遠在西北。


    雖說運糧草麽是最安全的。


    可是戰場上的事,哪能說得好的啊!!


    顧敏聽了吃了一驚,要知道,歷史上年氏生的孩子數量不少,不過,個個都是夭折的。


    好像活得最最長壽的一個,那年歲也就幹隆的一個零頭罷了。


    所以,你要自己怎麽迴答啊?


    「年妹妹放心,咱好好養福宜,多拜拜菩薩,多做做善事,菩薩肯定會保佑咱們的孩子的。」


    顧敏很是真誠的說道。


    「顧姐姐也信神佛?」


    那怎麽還老吃肉啊??


    「信啊,我每天早晚給觀音娘娘上香請安問好呢。」


    能不信麽,自己都穿越了,還碰到白衣鬼了呢!


    年氏一聽顧敏的話覺得挺稀奇的,給觀音上香她能理解,請安問好,何意?


    「顧姐姐和我說說你是怎麽請安問好的,我想著,平時我也拜菩薩,不知道是不是步驟和你的不一樣?」


    年氏覺得,肯定是二人上的香,或者說的話不同,或者是拜的姿勢不同。


    要不然,她拜觀音也很虔誠啊,怎麽觀音娘娘不保佑她和她的孩子呢?


    為了孩子她還吃素呢,顧氏可是每天吃肉的啊!!


    香蒲:和主子說了不要胡縐,你說你現在怎麽圓謊啊!!


    顧敏每天怎麽上香,香蒲是是最清楚的了。


    顧敏確實是在王府也好,圓明園也好,這個別莊也好,都有個房間是專門拿來供奉觀音菩薩的。


    但也是這一兩年的事罷了,以前,很多都是葫蘆啊,素蘭和香蒲代勞的。


    哪怕現在她親自上香了,她拜菩薩特別的簡單,過程一點也不複雜。


    點香,然後磕頭,上香,禮成,起來便開始和香蒲算帳。


    香蒲本來的意思是,咱還是去外麵算帳記帳的好,別打擾菩薩清修不是?


    而顧敏的意思則是,隻有在這兒,別人不會來打擾咱們啊。


    更何況,咱做生意有菩薩保佑著,這門生意才不會虧啊!


    倘若哪天咱在算帳記帳的時候,那香突然滅了,或者有點不對勁兒,咱也能知道,這生意估計是出問題了。


    香蒲那時候聽了是極度無語的。


    這管生意的不應該是財神菩薩嗎?


    觀音娘娘也管這個?


    你有問過人家觀音娘娘的意思嗎?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守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佛前青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佛前青蓮並收藏清穿守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