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一陣擊敗顏良後,信心大增,已經把劉備下的撤退命令忘到了九霄雲外了,依舊領著兵馬出城迎戰顏良,而黃忠則在城中糾結,想領兵與魏延一起攻打顏良,又怕違抗命令,倘若執行命令撤到琅邪城,又擔心魏延有失,於是隻好在北海城觀望。

    顏良昨天中了魏延的埋伏,當然不會重蹈覆轍,這一次分三路兵同時進攻,橫向就可以互相照顧,三路漸進,即使中了埋伏也可以左右夾攻。

    而魏延以為隻要在狹隘的關口埋下重兵,顏良縱使也十萬兵馬也不能過去。

    果然,顏良領著騎兵又從埋伏的路口經過,魏延激動地等待時機,等顏良進入箭陣範圍,就命令弓弩手放箭,休得放一匹馬過去。

    然而顏良的大隊剛剛進入穀口,魏延埋伏在兩邊的弓弩手已經哄亂,兩邊有敵人殺過來了。顏良的兩支邊路騎兵沿著小路,偷襲了魏延的伏兵。

    伏兵隻能防備正麵來的敵人,對後麵而來的敵人防禦甚弱,於是很多弓弩兵成了顏良鐵騎下的鬼魂。

    魏延發現自己的軍隊被顏良三麵合圍了,隻留下了後退的路。

    倘若這時候魏延及時領兵撤出的話,還是可以安全脫離的,但是魏延根本就沒想過要後退,同時也想見識一下傳說中的河北名將顏良,或許以自己的武功,打敗顏良也未可知也。

    在城中的黃忠不斷地派探卒打探消息,得知顏良三麵包圍魏延後,大驚,於是領兵出城救援魏延。

    “你可是顏良?”魏延見自己的箭陣失效,拖著長刀領著左右的騎兵衝出去,與顏良的中路軍正麵交鋒,魏延見對方陣中一員大將立於陣前指揮,於是大唿。

    “正是,你是何人?”顏良橫握銀槍反問,顏良隻知道劉備手下隻有關羽還算是一員名將,其他的一概不知。

    “我乃北海太守魏延是也!”魏延大聲答道。

    “原來魏延就是你,昨天你設下埋伏,殺害了我一萬多個弟兄,今日唯有拿下你項上人頭,才能解恨。”雖然魏延是在他心中是無名小將,但是昨天讓他損失了一萬餘兵士,當然記得了。顏良一向恨死了這些搞陰謀的家夥,要打仗就光明正大的打,哪裏有那麽多的謀劃。

    顏良說完,就飛舞著銀槍,向魏延奔去,威武的姿勢在大地上留下了長長的影子。

    魏延一點都不畏懼,上前持刀迎戰顏良。

    三合過後,魏延感覺到自己的武藝原來若此的不濟,隻有招架的份兒。平時以為自己的武功是相當不錯的,雖然沒有向黃忠那樣的精湛,也可以以一敵百。而現在才發覺顏良確實比傳說中的厲害,估計黃忠也不是他的對手。

    雖然昨天中埋伏傷亡一萬餘人,顏良手下還是有九萬鐵騎,足以把魏延的幾萬人馬圍殲。兩軍主將在中間單挑,兩軍的士兵也沒有閑著,混戰在一起。

    魏延見自己敵不過顏良,倘若再戰十合,必會被顏良斬殺,於是想乘機撤退,但是顏良中槍槍直往魏延的心窩刺去,魏延隻好拚命壓住顏良的槍尖,根本沒有機會擺脫。

    就在魏延即將被顏良槍挑的刹那,黃忠領著一隻騎兵趕到。

    黃忠舞著寶刀與魏延一起雙戰顏良,而顏良的一條銀槍在他們麵前忽上忽下,一點都不畏懼。

    三將混戰了三十合,不分勝負。

    黃忠接過顏良的一槍,發覺自己拿刀的手陣陣發麻,原來這個敵將如此高強,不可小瞧。在黃忠眼裏,沒有人能夠勝得過自己,今日才發現,強中自有強中手。

    而黃忠看見顏良的鐵騎甚是厲害,即使自己領著援兵過來也不是他的對手,於是暗示魏延撤退。

    倘若是單挑,顏良或許可以占便宜,但是兩將夾攻,雖然不至於敗陣,但也沒法取勝。

    黃忠與魏延找了一個空隙,撤出戰鬥。

    顏良並沒有立馬追趕,而是指揮後麵的鐵騎追擊魏延的殘兵,不讓他們入城。

    黃忠與魏延領著殘兵一路撤退,退迴城邊。

    不料顏良的鐵騎一路追來,北海城的城門來不及關閉,顏良已經領著兵馬衝進了城裏,開始廝殺起來。

    黃忠與魏延隻好領著兵馬,按照劉備的命令,撤往琅邪城。

    顏良見敵軍退去,並沒有再追擊,隻是領兵占領北海城城防,等候袁紹的命令。

    而由於一路追殺,魏延手下的騎兵損失五千,步兵傷亡達一萬餘,而黃忠的五萬兵馬也損失近萬,等到達琅邪城時,劉備見損失若此慘重,不禁十分傷心。

    琅邪的大營裏,劉備叱喝魏延、黃忠為何不聽命撤退,遭致損兵折將。

    “主公,魏延抗命禦敵,請治罪!”魏延跪在地上,激動地請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美男戰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後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後秋並收藏三國美男戰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