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好了鄭十九的傷,鄭府自然是重謝不提,不過因為莫凡有言在先,鄭十九痊愈的消息也沒有流傳出去,隻是在鄭家核心層跟前,也就算不得什麽秘密了。


    就衝她能請來孫元青,又醫治好被無數修士大夫都放棄的鄭十九,也足夠鄭家在莫凡身上投資了。


    因此定於賞梅宴之後一日開始的講經之會,鄭家子弟無論心甘情願還是受父母師長所迫,人還是來了不少,把鄭府單獨辟出來的一個小院擠得滿滿當當。


    莫凡瞧著進來的人就有些眼暈,鄭家不愧是世家大族,隨便挑選了一些子弟出來,也有約莫千餘人所多。她開始還奇怪為什麽鄭家要單獨辟出一間院子來,而不是指定某間房舍,鬧了半天就是因為人多。


    正屋本就有台階,再擺了高靠背的太師椅,旁邊小幾上放了一隻三足金蟾吞日的香爐燃著嫋嫋青煙,味道並不刺鼻,聞著幽香令人精神振奮。一杯靈茶,一隻碟子裏頭放了幾枚點心。雖說修士斷絕飲食,但是鄭家的待客之道必須是有的,隻是莫凡站到正屋的台階之上,看著烏泱泱一院子的人頭,還是有些緊張。


    玄一站在她的身後,無言地拍了拍她的肩膀。莫凡扭頭,聞到了一絲若有似無的梅花香味,不知怎麽就放鬆了些。


    院中人多,嫡係子弟自然可以坐在前頭,與嫡枝親近些的旁支坐在後頭,再往後便是血緣更加疏遠,但是同樣姓鄭的優秀子弟。


    莫凡一眼便瞧見了坐在輪椅上的鄭十九,雖不明白他為什麽還是一副殘疾的模樣出現在眾人眼前,隻是他精氣神明顯與往日不同,多了些青年人的朝氣,個子也比之前瞧著高了幾分。


    除了鄭十九滿含希翼地看著她,其餘人或是不解,或是不屑,或是凝重,神情各異。不過有玄一站在身後,莫凡卻是不懼的。


    她坐下來抿了口靈茶,垂了眸也不再看跟前眾人,而是開口問道:“你們為何修煉?”


    鄭家子弟就算心有不服,因是長老師傅或家人特意囑咐過的,也沒有誰敢當麵反駁或是質疑,隻是靜默。唯有鄭十九答:“為渡劫得道,飛升上界。”


    人群中響起幾聲低語,聲音雖小,莫凡也聽見了,說的是“一個不能修煉的廢物,也好說什麽渡劫得道?”


    看來鄭十九在鄭家的地位頗為尷尬。


    莫凡隻做沒聽見,繼續問:“為何需要渡劫,又是要得什麽道?”


    她早就想好了,若要講述《道德經》,她自認沒有那個本事能夠把這本無數人都沒研究透徹的經典講好,倒不如按照之前跟玄一聊天那樣,拋出疑惑,讓他們自己思考,再拿出道德經來,讓他們自己領悟。


    佛家也有頓悟的說法,古語更是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各人。能得到什麽樣的緣法造化,端看各人,她隻答應了給鄭十九講這道,可沒想過要給這麽多人講。要知道“道”這玩意兒,就跟西方人說的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般,會得出各種不同的結論來。


    “修煉,乃是逆天行事,為什麽?生老病死,聚散離合本是天道,那些沒有修煉,或是沒有能力修煉的普通人,壽元最多不過百來年,而修士則動輒三五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壽元。”


    “常人力大無窮者,頂多能舉起三五百斤的重量,而修士動輒移山填海,一己之力便可以使山峰崩落,大地開裂。如果不是修煉,又如何能擁有這樣的力量?”


    “大家為了得道而修道,然而何為道?信奉力量者,他的道便是力量;信奉權勢者,他的道便是權勢。那什麽又是天道?什麽又是地道?什麽又是人道?”


    她一連幾個問題拋出,便讓不少人陷入了沉思之中。


    能坐在這個院落中來的都不是泛泛之輩,自然聽得出這跟她們所修習的功法有什麽區別。若是說功法教會他們如何引天地靈氣為己用,那這莫姑娘的問題便是直指核心,因為大家都說要修煉,唯有修為越高,才會有地位有權勢有財力,但是修道真的隻是為了地位權勢財力麽?


    那是為了什麽?


    見大多數人低頭做思考狀,莫凡心中微微鬆了口氣,講得也愈發順暢起來。


    從靈脈分屬五行講起,再到五行相生相克,再到陰陽互為增長,最後才歸結到道這個核心問題上來。


    道是什麽?


    是天地法則,是自然規律,遵從自然規律自然是順天意而行,但修道卻是逆天隻為,可修道之時需要有一顆堅持的心,才能在這枯燥的修行之路上堅持下去。這便是道心。


    那麽這逆天之為又要順天而行,這般悖論又如何消解?


    莫凡隻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歸納為逆天修行增加壽元、力量的行為,不是為了與天命抗爭,而是為了順應天意,守護天道。


    問題迴到了原點,什麽是道?


    於是莫凡以《道德經》開篇的那段話作為了結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ào)。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段話聽在眾人耳中,已經不像是莫凡所說的道為何物的解釋,更像是一段功法的口訣。不少人激動起來,默默記誦,打算迴去好生研究一番。


    他們雖然都是鄭家的青年俊傑,但是比起白嶽那種已經修行了無數歲月,並且站在了金字塔頂端的人來說,還是太過稚嫩了一些。所以並沒有出現白嶽那種頓悟的情況,莫凡也不在意,她答應的事情做到了,便覺得這擔子也該放下來了,起身結束了這場“講座”。


    隻不過雖有玄一在後頭站著,對著這麽多人講座,莫凡還是覺得心裏頭不踏實。畢竟對於道德經,她自己也是一知半解,若是誤人子弟可就大為不妙。


    離開鄭府之前,她便將刻印了《道德經》全文的玉簡交給了鄭十九,算是了結了這場看熱鬧引起的因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放開那隻妖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細雨微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細雨微迷並收藏放開那隻妖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