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三五日時光飛若,清明已至,皇宮各處,花匠司儀各自忙碌,熱鬧繁華更甚以往。
正午暖日,各宮禦前、殿前太監都紛紛前至‘坤寧宮’趙公公前受領聖旨,半個時辰後又各自迴宮宣旨,宮中派遣數百名侍衛往帝南、西二都傳令,令五品以上官員及誥命於次日卯時聚集帝東都,起程於帝北大運國皇陵舉行祭天、祭先祖之儀。
午膳後,後宮五品以上嬪妃接旨前往‘坤寧宮’議事,一時起,禦花園及各林小道處處嫣紅花紫,一輛輛車輦悠悠而過,場景繁盛,堪比百花爭豔。
‘憐毓宮’寢殿內,小小站在窗前讓韶華等人為自己更上朝服正裝,奉棋、侍書、蘸畫、抱琴等四人各自捧著大妝佩飾兩旁職守,司沁執梳,有些慌忙的為小小梳理長發。
楠木雕花窗前,陽光和煦照耀,小小神色帶著幾分倦意的望著窗外紛紛蕭落的海棠,素手輕拈著胸前的青絲,懶懶的道:“今個兒我起遲了,有什麽事現在就迴吧……。”
這兩日,龍燁的確是依約前來,但是卻是夜夜批閱奏章直到三更天,起初兩天,小小還能奉陪著,但是每夜都如此,小小不免想跺腳趕他到其他嬪妃的寢殿內去,好讓自己睡個好覺,但是龍燁卻似已經習慣了每日黃昏必來此處一般,怎麽趕都趕不走。
想著,小小不覺有些氣惱,索性閉上雙眸不在去想這個人。
一時,朝服更畢,奉棋、侍書、蘸畫、抱琴四人各自迴了一些無關緊要的事後,便退出寢殿,司沁也將梳交托給韶華後,退了出去。
韶華攙扶著小小走到鏡前安坐,嫻熟的為她將長發挽成雙纓髻,邊忙碌邊道:“娘娘,今日前往太後那兒,可要小心,奴婢聽說皇後與李淑妃在前兩日突然惱了,二人爭執不下,虧得雯充容及時前去和勸,方才散了”
小小看著鏡中的自己,抬手輕撫鬢發邊的瑪瑙流蘇墜,淺笑道:“若是她們不鬧,我那幾百兩銀子豈不是白花了……”,說著,起身讓韶華為自己戴上金項圈,佩上娟紅繡牡丹汗巾與象征嬪妃身份的珍珠香囊。
“娘娘說的是,但是皇後性子向來嬌慣任情,若是她今日因為李淑妃的事而牽怒於娘娘,奴婢怕……”韶華秀眉緊攏,顯得有些擔憂,宮中誰不知皇後的性子,若非太後壓製,怕她早就已經將後宮鬧得翻天了。
“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小小冷冷一笑,站起身,韶華忙取來一條金絲紋繡牡丹的娟紅寬腰帶綁在小小纖細的腰上,跪地整了整長裙外袍與元寶底鞋上的鳳頭垂墜與流蘇,這才起身道:“時辰不早了,好在娘娘的宮殿靠著‘坤寧宮’”,說著,便小心翼翼的攙扶著小小向殿外走去。
一時間,上了車輦起駕,不過一刻時辰便到了‘坤寧宮’前,隻見大殿內已停落了不少頂車輦小轎,有宮內的嬪妃,更有帝南都的王妃及各誥命夫人。
車輦停落,殿前太監趕緊上前跪拜踮腳,奉棋侍書二人撩簾,韶華攙扶。
小小踩著殿前太監的身子步下車輦,抬眸望向森嚴戒備的‘坤寧宮’大殿,隻見殿內已經坐了不少嬪妃,一眼望去,姹紫嫣紅,華貴耀人。抿唇,揮退侍從,小小提裙步上石階,慢慢的走向殿內。
大殿內,皇後一身殷紅金絲繡鳳長袍,發挽束髻,頭戴珍珠八垂鳳冠,華貴之氣照耀廳堂,而雯充容則是旁坐待命,依舊淡素,但卻也著了淺紫長袍,施了脂粉,補了紅妝。
“皇妃娘娘駕到——”殿前,一名身著灰褐色朝服,手執白色拂塵的太監一見小小走來,忙高聲尖唱,隨即殿內的一名太監也隨即重複唱道:“皇妃娘娘駕道——”,一連三四,宣告之聲響徹整座後宮……
“臣妾、命妾參見皇妃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一時間,大殿內的二品嬪妃以雯充容為首,各誥命婦以王氏為首,分作兩排跪地叩拜,大殿之上,趙公公急步弓身走下,攙扶小小步上高堂,落坐於皇後右側的貴妃金椅上。
小小襟坐,垂眸望著殿外跪拜的眾人,眸光落在了王氏身上,秀眉微微挑起,隨即道:“免……”
趙容隨即甩起手中的白色拂塵,尖唱道:“免……”,而十步石階下的守製太監立刻跟隨其後的高聲宣道:“免……”
大殿之下,嬪妃依舊以雯充容為首,各誥命婦依舊以李相國的二夫人王氏為首,逐一叩恩,隨後緩緩起身,諾大的殿堂之上,數百婦人,卻連一聲咳嗽都不聞,起身之更,隻聽的伶仃玉器金簪做響,恍似仙樂,悅耳舒心。
眾人重新入坐,侍女奉茶,又隻聞瓷器叩敲之音,沒有半點飲茶之聲。
一盞茶畢,殿堂其後,珠簾微響,見太後一身藏青色九鳳纏身長袍,胸垂三竄翡翠佛珠,發挽朝陽五鳳垂珠釵,手持一根龍頭含珠墜翡翠的金拐杖,在兩名身著碧色宮衣的俏麗宮女攙扶下莊肅的從後簾中走出。
“臣妾、命妾參見太後老佛爺,老佛爺千歲,千歲,千千歲……”眾人趕緊再次禮拜,伏地叩響三聲,方畢,禮起賜坐。
太後坐在皇後與小小中間的紫玉九鳳纏繞黃金扶手大椅榻上,麵色嚴肅的輕掃殿下眾人,隨後眉宇微擰,問道:“如何不見李淑妃?”
皇後嬌容帶著冷笑,似乎已經等了很久,昂轉首向太後稟奏道:“淑妃妹妹近些日子愈發嬌慣了,不僅打發人來告假都免了,甚至太後宣昭,索性也推辭了”
小小秀眉微擰,這才察覺今日李淑妃當真沒來,垂眸,心頭冷笑,隨即望向大殿下的王氏,隻見她先是一怔,隨即麵色微顯蒼白,但是卻一句不敢言語。
太後眉宇微微黜,顯然不悅,雯充容見狀,也不敢多言,隻能上前稟報道:“迴老佛爺,各嬪妃及內外命婦在明日祭祀大典上的排序都已經安排妥當,隻有‘乾清四所’的不知是否排布,因為…。”雯充容說話間也禁了聲,因為總管後宮各司排布的便是李淑妃。
皇後笑了,原本還有有些惱然雯充容打斷了話,於是此刻趕緊火上澆油的笑道:“因為李淑妃這兩日都將心思花在本宮身上,所以連這等大事都忘了……”
大殿下,各嬪妃紛紛相互凝視,不敢造次,畢竟這兩日後宮的謠言漫天,她們又豈會不知皇後所言所指,但另一側,所有誥命婦都疑惑,全將目光落在了王氏身上,小言耳語……
太後麵色更冷,這兩日後宮的事她自然知曉,但為平靜放浪,故隻能裝作不知,沒想到王皇後竟愈發放誕,竟在眾人麵前提及此事,於是心頭十分不悅,卻也不形於表。
小小瞥了兩眼王氏,想到那一日自己出閣的事,不免想笑,但這一笑,卻被早已虎視耽耽的皇後看在眼中,於是皇後立刻高聲笑道:“喲,毓兒妹妹笑什麽?什麽事情這麽開心,不如說出來大家一同樂樂……
大殿內,眾人立刻將眸光都投到了小小身上,這兩日小小倍受眷寵,早已成為各宮嬪妃的眼中釘,所以眾人一聽皇後針對小小,忙露出一副大快人心,看好戲的神情。
小小斂笑,轉眸望向皇後,柔柔一笑,道:“皇後姐姐言笑了,臣妾哪有什麽事可笑,不過在思慮‘乾清四所’的事如何操辦,畢竟時辰在即,豈還有心思想開心的事?”
皇後麵色一變,小小的話顯然是在嘲笑皇後不務事,頓時間,眾嬪妃也頓時收斂神色,隻是分外訝意的望著這個九歲的小娃,不敢相信她竟敢如此不著痕跡的奚落皇後。
“毓兒可有什麽辦法?”太後聽得小小思慮‘乾清四所’之事,不由得笑著望向小小,帶著幾分憐愛的問道。
小小淺笑,竟毫不謙遜的道:“臣妾這幾日,每日都侍奉皇上批閱奏章直到三更天,雖說隻是研墨鋪紙的小事,卻也學到了些東西,若是太後不嫌棄,道是可將‘乾清四所’的名冊給毓兒瞧瞧,毓兒雖不才,沒準,也可以為太後分擔些……”
太後一聽,歡喜不甚,忙讓皇後派人到李淑妃處將‘乾清四所’的名冊取來。
正午暖日,各宮禦前、殿前太監都紛紛前至‘坤寧宮’趙公公前受領聖旨,半個時辰後又各自迴宮宣旨,宮中派遣數百名侍衛往帝南、西二都傳令,令五品以上官員及誥命於次日卯時聚集帝東都,起程於帝北大運國皇陵舉行祭天、祭先祖之儀。
午膳後,後宮五品以上嬪妃接旨前往‘坤寧宮’議事,一時起,禦花園及各林小道處處嫣紅花紫,一輛輛車輦悠悠而過,場景繁盛,堪比百花爭豔。
‘憐毓宮’寢殿內,小小站在窗前讓韶華等人為自己更上朝服正裝,奉棋、侍書、蘸畫、抱琴等四人各自捧著大妝佩飾兩旁職守,司沁執梳,有些慌忙的為小小梳理長發。
楠木雕花窗前,陽光和煦照耀,小小神色帶著幾分倦意的望著窗外紛紛蕭落的海棠,素手輕拈著胸前的青絲,懶懶的道:“今個兒我起遲了,有什麽事現在就迴吧……。”
這兩日,龍燁的確是依約前來,但是卻是夜夜批閱奏章直到三更天,起初兩天,小小還能奉陪著,但是每夜都如此,小小不免想跺腳趕他到其他嬪妃的寢殿內去,好讓自己睡個好覺,但是龍燁卻似已經習慣了每日黃昏必來此處一般,怎麽趕都趕不走。
想著,小小不覺有些氣惱,索性閉上雙眸不在去想這個人。
一時,朝服更畢,奉棋、侍書、蘸畫、抱琴四人各自迴了一些無關緊要的事後,便退出寢殿,司沁也將梳交托給韶華後,退了出去。
韶華攙扶著小小走到鏡前安坐,嫻熟的為她將長發挽成雙纓髻,邊忙碌邊道:“娘娘,今日前往太後那兒,可要小心,奴婢聽說皇後與李淑妃在前兩日突然惱了,二人爭執不下,虧得雯充容及時前去和勸,方才散了”
小小看著鏡中的自己,抬手輕撫鬢發邊的瑪瑙流蘇墜,淺笑道:“若是她們不鬧,我那幾百兩銀子豈不是白花了……”,說著,起身讓韶華為自己戴上金項圈,佩上娟紅繡牡丹汗巾與象征嬪妃身份的珍珠香囊。
“娘娘說的是,但是皇後性子向來嬌慣任情,若是她今日因為李淑妃的事而牽怒於娘娘,奴婢怕……”韶華秀眉緊攏,顯得有些擔憂,宮中誰不知皇後的性子,若非太後壓製,怕她早就已經將後宮鬧得翻天了。
“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小小冷冷一笑,站起身,韶華忙取來一條金絲紋繡牡丹的娟紅寬腰帶綁在小小纖細的腰上,跪地整了整長裙外袍與元寶底鞋上的鳳頭垂墜與流蘇,這才起身道:“時辰不早了,好在娘娘的宮殿靠著‘坤寧宮’”,說著,便小心翼翼的攙扶著小小向殿外走去。
一時間,上了車輦起駕,不過一刻時辰便到了‘坤寧宮’前,隻見大殿內已停落了不少頂車輦小轎,有宮內的嬪妃,更有帝南都的王妃及各誥命夫人。
車輦停落,殿前太監趕緊上前跪拜踮腳,奉棋侍書二人撩簾,韶華攙扶。
小小踩著殿前太監的身子步下車輦,抬眸望向森嚴戒備的‘坤寧宮’大殿,隻見殿內已經坐了不少嬪妃,一眼望去,姹紫嫣紅,華貴耀人。抿唇,揮退侍從,小小提裙步上石階,慢慢的走向殿內。
大殿內,皇後一身殷紅金絲繡鳳長袍,發挽束髻,頭戴珍珠八垂鳳冠,華貴之氣照耀廳堂,而雯充容則是旁坐待命,依舊淡素,但卻也著了淺紫長袍,施了脂粉,補了紅妝。
“皇妃娘娘駕到——”殿前,一名身著灰褐色朝服,手執白色拂塵的太監一見小小走來,忙高聲尖唱,隨即殿內的一名太監也隨即重複唱道:“皇妃娘娘駕道——”,一連三四,宣告之聲響徹整座後宮……
“臣妾、命妾參見皇妃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一時間,大殿內的二品嬪妃以雯充容為首,各誥命婦以王氏為首,分作兩排跪地叩拜,大殿之上,趙公公急步弓身走下,攙扶小小步上高堂,落坐於皇後右側的貴妃金椅上。
小小襟坐,垂眸望著殿外跪拜的眾人,眸光落在了王氏身上,秀眉微微挑起,隨即道:“免……”
趙容隨即甩起手中的白色拂塵,尖唱道:“免……”,而十步石階下的守製太監立刻跟隨其後的高聲宣道:“免……”
大殿之下,嬪妃依舊以雯充容為首,各誥命婦依舊以李相國的二夫人王氏為首,逐一叩恩,隨後緩緩起身,諾大的殿堂之上,數百婦人,卻連一聲咳嗽都不聞,起身之更,隻聽的伶仃玉器金簪做響,恍似仙樂,悅耳舒心。
眾人重新入坐,侍女奉茶,又隻聞瓷器叩敲之音,沒有半點飲茶之聲。
一盞茶畢,殿堂其後,珠簾微響,見太後一身藏青色九鳳纏身長袍,胸垂三竄翡翠佛珠,發挽朝陽五鳳垂珠釵,手持一根龍頭含珠墜翡翠的金拐杖,在兩名身著碧色宮衣的俏麗宮女攙扶下莊肅的從後簾中走出。
“臣妾、命妾參見太後老佛爺,老佛爺千歲,千歲,千千歲……”眾人趕緊再次禮拜,伏地叩響三聲,方畢,禮起賜坐。
太後坐在皇後與小小中間的紫玉九鳳纏繞黃金扶手大椅榻上,麵色嚴肅的輕掃殿下眾人,隨後眉宇微擰,問道:“如何不見李淑妃?”
皇後嬌容帶著冷笑,似乎已經等了很久,昂轉首向太後稟奏道:“淑妃妹妹近些日子愈發嬌慣了,不僅打發人來告假都免了,甚至太後宣昭,索性也推辭了”
小小秀眉微擰,這才察覺今日李淑妃當真沒來,垂眸,心頭冷笑,隨即望向大殿下的王氏,隻見她先是一怔,隨即麵色微顯蒼白,但是卻一句不敢言語。
太後眉宇微微黜,顯然不悅,雯充容見狀,也不敢多言,隻能上前稟報道:“迴老佛爺,各嬪妃及內外命婦在明日祭祀大典上的排序都已經安排妥當,隻有‘乾清四所’的不知是否排布,因為…。”雯充容說話間也禁了聲,因為總管後宮各司排布的便是李淑妃。
皇後笑了,原本還有有些惱然雯充容打斷了話,於是此刻趕緊火上澆油的笑道:“因為李淑妃這兩日都將心思花在本宮身上,所以連這等大事都忘了……”
大殿下,各嬪妃紛紛相互凝視,不敢造次,畢竟這兩日後宮的謠言漫天,她們又豈會不知皇後所言所指,但另一側,所有誥命婦都疑惑,全將目光落在了王氏身上,小言耳語……
太後麵色更冷,這兩日後宮的事她自然知曉,但為平靜放浪,故隻能裝作不知,沒想到王皇後竟愈發放誕,竟在眾人麵前提及此事,於是心頭十分不悅,卻也不形於表。
小小瞥了兩眼王氏,想到那一日自己出閣的事,不免想笑,但這一笑,卻被早已虎視耽耽的皇後看在眼中,於是皇後立刻高聲笑道:“喲,毓兒妹妹笑什麽?什麽事情這麽開心,不如說出來大家一同樂樂……
大殿內,眾人立刻將眸光都投到了小小身上,這兩日小小倍受眷寵,早已成為各宮嬪妃的眼中釘,所以眾人一聽皇後針對小小,忙露出一副大快人心,看好戲的神情。
小小斂笑,轉眸望向皇後,柔柔一笑,道:“皇後姐姐言笑了,臣妾哪有什麽事可笑,不過在思慮‘乾清四所’的事如何操辦,畢竟時辰在即,豈還有心思想開心的事?”
皇後麵色一變,小小的話顯然是在嘲笑皇後不務事,頓時間,眾嬪妃也頓時收斂神色,隻是分外訝意的望著這個九歲的小娃,不敢相信她竟敢如此不著痕跡的奚落皇後。
“毓兒可有什麽辦法?”太後聽得小小思慮‘乾清四所’之事,不由得笑著望向小小,帶著幾分憐愛的問道。
小小淺笑,竟毫不謙遜的道:“臣妾這幾日,每日都侍奉皇上批閱奏章直到三更天,雖說隻是研墨鋪紙的小事,卻也學到了些東西,若是太後不嫌棄,道是可將‘乾清四所’的名冊給毓兒瞧瞧,毓兒雖不才,沒準,也可以為太後分擔些……”
太後一聽,歡喜不甚,忙讓皇後派人到李淑妃處將‘乾清四所’的名冊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