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再到京都
穿越之種田養家太不易 作者:傾情一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縣主,你現在身份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而且又是大魏朝有封地的縣主,一切都要跟著規製來,否則便是對皇室規製的大不敬。再說,這些丫鬟並不需要時時跟在您的身邊,她們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負責的事情,是幫助您的左右手,也可以為您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重要的事情。”在楊婆婆看來,除了這些丫鬟,秦瀾心身邊還需要有幾個可用的婆子,日後嫁到恭親王府,這些人能幫她省去不少的麻煩。
“會這麽嚴重?”秦瀾心遲疑了。
她知道古代人最重規矩,對於無法改變的現狀,隻有去適應,所以她也不再反對。
見秦瀾心想通了,楊婆婆忙給她說道:“縣主,依照規製您身邊應該有八個一等丫鬟,重雙、重喜算兩個,她們武功高可以保護縣主的安全,而且縣主也用得順手。另外這六個一等丫鬟,就是她們!”
楊婆婆讓六個女孩往前走一步站在秦瀾心的麵前,讓她仔細地看一眼。
因為是日後常跟在自己身邊的人,秦瀾心一個個都看了一遍,模樣稱不上太出眾,但容貌都很秀麗周正,而且明顯能感覺出每個人的氣質都不一樣,就如園中百花各有千秋。
這六個人年紀都和秦瀾心差不多大,分別叫重嫣、重雪、書靈、書玉、書香、書盈,其中重嫣、重雪和重雙、重喜一樣都是出自暗雲閣,而其他四人雖是官奴出身,但琴棋書畫都有涉獵,這兩年也跟著楊婆婆學了不少後宅裏的東西。
對於這幾個人,楊婆婆比秦瀾心了解得更清楚,而秦瀾心也放心讓她安排這些人的去處。
其中重雙、重喜還和以前一樣跟在秦瀾心的身邊隨時聽候她的差遣,重嫣幫她看著書房和小倉庫,書盈負責管著二等丫鬟和三等丫鬟,書靈、書玉繡工好,幫著秦瀾心十字繡上的事情,書香負責端茶、研磨之類的雜事,懂得醫理的重雪主要負責秦瀾心的吃食。
自從身邊有了八個一等丫鬟,從最初的不適應到慢慢覺得自己輕快不少的秦瀾心,也終於理解了楊婆婆的良苦用心,的確是為她省下了不少的時間。
這個年百味莊園過得十分熱鬧,而自從秦瀾心身邊有了幾個丫鬟,很多人開始真正意識到秦瀾心的身份已經不同了,就連鄧氏幾人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大大咧咧的,而是規規矩矩地行禮問安。
秦瀾心本想阻止,但楊婆婆一再告誡她要記住自己縣主的身份,這些普通百姓無論與她關係如何親近,見到她都應該有恭敬,不為別的,隻因為她是縣主,是福江口真正的主人,禮不可廢!
“怎麽了,心丫頭,是不是被楊婆婆說得耳朵都要起繭子了?”鍾敬軒見秦瀾心這些天一見到楊婆婆就想躲,還躲到他這藥廬裏來了。
時間一晃到了正月初八,秦瀾心打算元宵節過後再啟程去京都參加賀芳晴的壽宴,自從過了年,楊婆婆天天給她講規矩,她都有些怕了,雖明知楊婆婆是為了她好,但她連宮宴都參加的人又擔心什麽王府的宴會。
“三爺爺,我怎麽覺得這王府好像比皇宮更可怕呢!上次去參加宮宴也沒見楊婆婆叮囑這麽多,怎麽這次去王府參加宴會,她就怕我會出事呢?!”秦瀾心很是不解地看著鍾敬軒問道。
鍾敬軒放下手中的草藥,秦瀾心給他倒了一杯熱茶,他端在手裏喝了一口,然後放在桌子上坐下說道:“嗬嗬,楊婆婆這是擔心你!這次你去王府她又不能跟著,又擔心你身邊的那幾個丫鬟到時候頂不住事。”
“王府真有這麽可怕嗎?再說,重雪、書靈她們可都是楊婆婆親自調教很久的人,我覺得她們已經很厲害了,隻不過是參加一次壽宴,倒是比去闖龍潭虎穴還要令人擔憂一樣。”秦瀾心苦笑地說道。
“哈哈哈,你說得沒錯,也的確是沒什麽擔憂的,到時候有逸兒和他娘護著你,我是沒什麽要擔心的,更何況你現在還是縣主,身份也不一樣了。不過,你也不要小看後宅那些女人,這天底下最會生事的可就是女人!”鍾敬軒笑著說道,遲早有一天秦瀾心都要經曆這些。
在大魏朝,後宅裏的女人整日裏沒什麽事情做,不是爭風吃醋,就是嘴巴閑起來說是非,更何況還有好幾個不安穩的。
鍾敬軒已經大概猜出賀芳晴此次舉辦壽宴的目的,她是在為秦瀾心的以後鋪路,也是要出手教訓一下那些不安分的人,讓她們不敢輕易動秦瀾心。
還有,秦瀾心過了年就快十五歲了,賀芳晴應該是想先把兩個孩子的婚事定下來,等到鍾逸行了弱冠之禮,就想為他們辦婚事。
“三爺爺,我好像也是女人!”秦瀾心“不滿”地笑著說道。
“嗬嗬,你是不一樣的。心丫頭,你雖然聰明,也讀過不少的書,但京都那些後宅裏的女人沒你想象的那麽簡單。恭親王府作為皇後的娘家,地位顯赫,但也同樣被很多人‘惦記’著,你既然選擇了逸兒,那麽也代表著你們彼此都選擇了對方的家人和生活,逃避肯定是無法解決問題的,退讓也絕對不是理想的方式,明白嗎?”
鍾敬軒知道秦瀾心不欲與人為敵,但你善待別人,並不代表別人會同樣善待你或者領了你的情,這個世上心思歹毒、忘恩負義的人太多,所以做人要懂得如何進、如何退、如何讓、如何爭,唯有這樣才是最正確的方式。
秦瀾心明白地衝著鍾敬軒點了一下頭,說道:“三爺爺,以前我曾對弟弟妹妹說過,‘做人要懂得善而不懦,忍而不懼,仁而不愚’,我自己也會做到,您放心,我知道會如何應對!”
聽到秦瀾心這樣說,鍾敬軒滿意地點點頭,看來是他和楊婆婆過於擔憂了,秦瀾心所明白的比他們想象的更多、更透徹,就如妙遠大師當日在大悲寺看過秦瀾心之後告訴他的那樣:這是一個世俗中最有慧根的女子,擁有凡間紅塵的性情,又有著悲天憫人的胸懷。
從鍾敬軒的藥廬迴到西屋的時候,書香告訴秦瀾心,剛剛秦瀾兵來找過她,現在在書房等著見她。
到了書房之後,秦瀾心見秦瀾兵正站在書架前看書,她這個書房平時隻要通告之後都可以進來。
“姐,你迴來了!”秦瀾兵見秦瀾心進來,於是放下了手中的書。
如今的秦瀾兵已經十四歲了,再過兩年怕是有鍾逸那樣高,而且因為勤練武,身材也比較健壯,有一股威武之氣。
“大弟,找我有事嗎?”秦瀾心和秦瀾兵分別在書房坐下。
“姐,我想去京都!”秦瀾兵直截了當地就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去京都?行,你也該跟著去見見世麵了!”秦瀾心還以為是什麽大事,原本她也有想法想帶著秦瀾悅、秦瀾兵這次都去京都看看。
誰知,秦瀾兵搖了一下頭,像是做了很大的決定一樣說道:“姐,我不是去見見世麵,我想進鍾大哥的青龍營當兵!”
“大弟,你不是說要去考武狀元嗎?怎麽又想著去青龍營了?”秦瀾心不解地看著他問道。
“姐,武狀元我也會努力去考的,但我想先進青龍營裏曆練一番。鍾大哥說過,青龍營裏並不隻是守城門的兵,他們每一個都要經過嚴格的選拔,平時守護京都的百姓,到有了緊急戰事,京都四門的兵可以直接上陣殺敵,我朝很多出名的將軍一開始都在京都四門裏呆過,過了元宵節,京都四門會進行比武招兵,我想去試試。”秦瀾兵不想窩在白石碼頭,更不想一輩子躲在自己姐姐的羽翼之下。
“這件事情你和爹娘說了嗎?”在秦瀾心的眼中,秦瀾兵雖然已經是個大男孩了,但他始終還隻是十三四歲的少年,這麽小就去軍營裏,作為姐姐她自然是想放手又有諸多擔憂。
“還沒有!姐,隻要你答應,爹娘他們一定不會反對的!我想明天就離開,小武會和我一起去,他爹娘已經同意了!”這些孩子中,隻有倪小武的年紀和秦瀾兵差不多,而且兩個人都愛習武,所以決定一起去京都。
“這麽快!”秦瀾心覺得這消息來得有些突然。
“昨天小武他爹才得到準確消息,說是正月十八京都四門就開始招兵了,時間隻有兩天,錯過了這一年,還要等四年,姐,我想明天就走!”秦瀾兵覺得自己現在出去闖蕩一點兒問題都沒有,他的武功經過鍾逸的用心指導,如今突飛猛進,內功也大為增長,還有秦瀾心教他的兵法,他也都能熟練運用了。
他不想“紙上談兵”,他想去真正的軍營裏待一段時間,然後成長為一名真正的戰士,考武狀元的目的也是為了當兵,現在他決定先去軍營裏,再說鍾逸也是他這個年紀進的青龍營,他覺得自己沒問題。
“這件事情我需要和爹娘商量一下!”秦瀾兵說的太急,而且他去京都當兵也不是一件小事,必須全家人一起商議才可以。
於是,秦瀾心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了秦向爭、韓氏,鍾敬軒也說了,秦瀾悅和秦瀾瑞也都知道了。
對於秦瀾兵要去京都參加京都四門比武招兵的這件事情,鍾敬軒和秦向爭都表示支持,韓氏則很猶豫,秦瀾悅和秦瀾瑞支持又有些舍不得,而秦瀾心一直沒表態。
晚上吃過飯,一家人聚在院中說話的時候,又說起了這件事情,因為第二天倪大河就會送倪小武去京都,而秦瀾兵能不能去也要在今晚有決定。
“你今年才十四,過兩年再去軍營也不遲,再說不一定非要去參加京都四門的比試,大魏朝軍營多得是,哪裏不能為國效力!”韓氏還是很擔憂,兒女一個個都長大,有了翅膀就都想飛了,她真舍不得。
“男孩子長大了就應該出去闖,再說他是在鍾逸手底下當兵,能有什麽事情!”秦向爭倒是歡喜,他這輩子當兵隻當了一半,沒能繼續在戰場上殺敵是他一生的遺憾,如今兒子能夠有一腔熱血,他自然全力支持。
“向爭說的沒錯,瀾兵這孩子是個有大誌的,不能像個女兒家一樣足不出戶。是男人就應該能撐得起門戶,護得了國與家,出去吃吃虧,漲漲世麵,也好過以後跌大跟頭。”鍾敬軒老早就想讓秦瀾兵跟著鍾逸去京都,隻不過考慮到韓氏的感受,想著秦家也需要有人做頂梁柱。
不過,隨著秦瀾心身份的改變,他倒是覺得有些東西可以變一變,就算沒有秦瀾兵在秦家坐鎮,現在也沒有什麽問題了。
“大丫頭,你是什麽意見?唉,娘聽你的,你說讓你大弟去,娘就放他走!”韓氏似乎已經感覺出秦瀾兵的去留已經不是她能決定得了的,雖有私心但她也明白,自己不能捆住兒子的腳,而是應該放他離開。
此時所有人都看向了秦瀾心,她安靜地坐在竹台之上,手裏正在拿著繡針穿繡線。
“姐,你說句話吧!”秦瀾兵也有些不安,相比較別人的看法,他更看重秦瀾心的。
秦瀾心停下手中的動作一本正經地看著秦瀾兵問道:“大弟,如果我說,我不讓你去京都,你會怎麽做?”
所有人都怔了一下,秦瀾兵看著秦瀾心認真莊重的神色,沉思片刻,然後用十分堅定地語氣說道:“姐,這次就算你反對,我也想要去試一試,我不想以後後悔,對不起!”
秦瀾心聽後卻展顏一笑說道:“既然如此,那麽你就去吧,不要做讓自己後悔的事情,這個世上沒人能決定你自己將來的路應該往哪走,能夠決定你人生方向的隻有你自己。爹娘也好,姐姐也好,我們不能為你以後的人生負責,雖然本意是為你好,但我們的決定也可能是錯的。當你覺得是對的,那就去做,像你說的,不要讓自己後悔,無論做什麽事情都是如此!”
“嗯!”秦瀾兵笑了,眼中有了激動和微微紅意,這就是他的姐姐,永遠尊重他的每一個決定。
秦瀾心的一番話也算讓韓氏解了心結,沒錯,她的決定也可能是錯的,兒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一切都要他自己做出決定。
不過,秦瀾心並沒有完全放手,她還是讓重鷹從下人中挑選出幾個資曆不錯和秦瀾兵年紀也差不多的少年,然後讓他們陪著秦瀾兵一起去京都參加比試,也算變相的一種保護吧。
次日,韓氏為秦瀾兵準備了一些衣服,由重鷹親自送他們去京都,然後在京都與秦瀾心幾人匯合。
秦瀾心也趕緊收拾收拾,然後帶著秦瀾悅、齊碩和王瑤、盧青青、李蕊、李寶一起過完元宵節坐船前往京都。
路上花費了十天的行程終於在正月二十六這天到了順天碼頭,而殷少士早帶人守在了碼頭,等到齊碩一下船,和秦瀾心見過禮之後,就帶著齊碩先迴宮了。
鍾逸也早安排了馬車等候,秦瀾心帶著秦瀾悅還有跟來的重雙、重飛他們前往知趣園。
至於王瑤等人李家的馬車也等候多時,一行人先去尚書府給穀氏請安。
“姐,這就是京都呀!順天碼頭可比白石碼頭大多了!”秦瀾悅頭次來京都,見什麽都新鮮,坐在馬車裏也是掀開車窗簾到處看。
“是呀,順天碼頭可是我朝最大的碼頭,以後咱們也在這裏開一家百味食肆!”秦瀾心笑著說道。
“真的嗎?太好了,那以後我就可以常來京都玩了!”秦瀾悅笑嘻嘻地說道。
“都讓開,都讓開!前麵這輛馬車你們擋道了,快讓開!”
馬車猛地一停,秦瀾心趕緊拽住差點撞到車板上的秦瀾悅,就聽到外邊有人大聲吆喝趕人的聲音,忙問重飛:“發生什麽事情了?”
“會這麽嚴重?”秦瀾心遲疑了。
她知道古代人最重規矩,對於無法改變的現狀,隻有去適應,所以她也不再反對。
見秦瀾心想通了,楊婆婆忙給她說道:“縣主,依照規製您身邊應該有八個一等丫鬟,重雙、重喜算兩個,她們武功高可以保護縣主的安全,而且縣主也用得順手。另外這六個一等丫鬟,就是她們!”
楊婆婆讓六個女孩往前走一步站在秦瀾心的麵前,讓她仔細地看一眼。
因為是日後常跟在自己身邊的人,秦瀾心一個個都看了一遍,模樣稱不上太出眾,但容貌都很秀麗周正,而且明顯能感覺出每個人的氣質都不一樣,就如園中百花各有千秋。
這六個人年紀都和秦瀾心差不多大,分別叫重嫣、重雪、書靈、書玉、書香、書盈,其中重嫣、重雪和重雙、重喜一樣都是出自暗雲閣,而其他四人雖是官奴出身,但琴棋書畫都有涉獵,這兩年也跟著楊婆婆學了不少後宅裏的東西。
對於這幾個人,楊婆婆比秦瀾心了解得更清楚,而秦瀾心也放心讓她安排這些人的去處。
其中重雙、重喜還和以前一樣跟在秦瀾心的身邊隨時聽候她的差遣,重嫣幫她看著書房和小倉庫,書盈負責管著二等丫鬟和三等丫鬟,書靈、書玉繡工好,幫著秦瀾心十字繡上的事情,書香負責端茶、研磨之類的雜事,懂得醫理的重雪主要負責秦瀾心的吃食。
自從身邊有了八個一等丫鬟,從最初的不適應到慢慢覺得自己輕快不少的秦瀾心,也終於理解了楊婆婆的良苦用心,的確是為她省下了不少的時間。
這個年百味莊園過得十分熱鬧,而自從秦瀾心身邊有了幾個丫鬟,很多人開始真正意識到秦瀾心的身份已經不同了,就連鄧氏幾人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大大咧咧的,而是規規矩矩地行禮問安。
秦瀾心本想阻止,但楊婆婆一再告誡她要記住自己縣主的身份,這些普通百姓無論與她關係如何親近,見到她都應該有恭敬,不為別的,隻因為她是縣主,是福江口真正的主人,禮不可廢!
“怎麽了,心丫頭,是不是被楊婆婆說得耳朵都要起繭子了?”鍾敬軒見秦瀾心這些天一見到楊婆婆就想躲,還躲到他這藥廬裏來了。
時間一晃到了正月初八,秦瀾心打算元宵節過後再啟程去京都參加賀芳晴的壽宴,自從過了年,楊婆婆天天給她講規矩,她都有些怕了,雖明知楊婆婆是為了她好,但她連宮宴都參加的人又擔心什麽王府的宴會。
“三爺爺,我怎麽覺得這王府好像比皇宮更可怕呢!上次去參加宮宴也沒見楊婆婆叮囑這麽多,怎麽這次去王府參加宴會,她就怕我會出事呢?!”秦瀾心很是不解地看著鍾敬軒問道。
鍾敬軒放下手中的草藥,秦瀾心給他倒了一杯熱茶,他端在手裏喝了一口,然後放在桌子上坐下說道:“嗬嗬,楊婆婆這是擔心你!這次你去王府她又不能跟著,又擔心你身邊的那幾個丫鬟到時候頂不住事。”
“王府真有這麽可怕嗎?再說,重雪、書靈她們可都是楊婆婆親自調教很久的人,我覺得她們已經很厲害了,隻不過是參加一次壽宴,倒是比去闖龍潭虎穴還要令人擔憂一樣。”秦瀾心苦笑地說道。
“哈哈哈,你說得沒錯,也的確是沒什麽擔憂的,到時候有逸兒和他娘護著你,我是沒什麽要擔心的,更何況你現在還是縣主,身份也不一樣了。不過,你也不要小看後宅那些女人,這天底下最會生事的可就是女人!”鍾敬軒笑著說道,遲早有一天秦瀾心都要經曆這些。
在大魏朝,後宅裏的女人整日裏沒什麽事情做,不是爭風吃醋,就是嘴巴閑起來說是非,更何況還有好幾個不安穩的。
鍾敬軒已經大概猜出賀芳晴此次舉辦壽宴的目的,她是在為秦瀾心的以後鋪路,也是要出手教訓一下那些不安分的人,讓她們不敢輕易動秦瀾心。
還有,秦瀾心過了年就快十五歲了,賀芳晴應該是想先把兩個孩子的婚事定下來,等到鍾逸行了弱冠之禮,就想為他們辦婚事。
“三爺爺,我好像也是女人!”秦瀾心“不滿”地笑著說道。
“嗬嗬,你是不一樣的。心丫頭,你雖然聰明,也讀過不少的書,但京都那些後宅裏的女人沒你想象的那麽簡單。恭親王府作為皇後的娘家,地位顯赫,但也同樣被很多人‘惦記’著,你既然選擇了逸兒,那麽也代表著你們彼此都選擇了對方的家人和生活,逃避肯定是無法解決問題的,退讓也絕對不是理想的方式,明白嗎?”
鍾敬軒知道秦瀾心不欲與人為敵,但你善待別人,並不代表別人會同樣善待你或者領了你的情,這個世上心思歹毒、忘恩負義的人太多,所以做人要懂得如何進、如何退、如何讓、如何爭,唯有這樣才是最正確的方式。
秦瀾心明白地衝著鍾敬軒點了一下頭,說道:“三爺爺,以前我曾對弟弟妹妹說過,‘做人要懂得善而不懦,忍而不懼,仁而不愚’,我自己也會做到,您放心,我知道會如何應對!”
聽到秦瀾心這樣說,鍾敬軒滿意地點點頭,看來是他和楊婆婆過於擔憂了,秦瀾心所明白的比他們想象的更多、更透徹,就如妙遠大師當日在大悲寺看過秦瀾心之後告訴他的那樣:這是一個世俗中最有慧根的女子,擁有凡間紅塵的性情,又有著悲天憫人的胸懷。
從鍾敬軒的藥廬迴到西屋的時候,書香告訴秦瀾心,剛剛秦瀾兵來找過她,現在在書房等著見她。
到了書房之後,秦瀾心見秦瀾兵正站在書架前看書,她這個書房平時隻要通告之後都可以進來。
“姐,你迴來了!”秦瀾兵見秦瀾心進來,於是放下了手中的書。
如今的秦瀾兵已經十四歲了,再過兩年怕是有鍾逸那樣高,而且因為勤練武,身材也比較健壯,有一股威武之氣。
“大弟,找我有事嗎?”秦瀾心和秦瀾兵分別在書房坐下。
“姐,我想去京都!”秦瀾兵直截了當地就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去京都?行,你也該跟著去見見世麵了!”秦瀾心還以為是什麽大事,原本她也有想法想帶著秦瀾悅、秦瀾兵這次都去京都看看。
誰知,秦瀾兵搖了一下頭,像是做了很大的決定一樣說道:“姐,我不是去見見世麵,我想進鍾大哥的青龍營當兵!”
“大弟,你不是說要去考武狀元嗎?怎麽又想著去青龍營了?”秦瀾心不解地看著他問道。
“姐,武狀元我也會努力去考的,但我想先進青龍營裏曆練一番。鍾大哥說過,青龍營裏並不隻是守城門的兵,他們每一個都要經過嚴格的選拔,平時守護京都的百姓,到有了緊急戰事,京都四門的兵可以直接上陣殺敵,我朝很多出名的將軍一開始都在京都四門裏呆過,過了元宵節,京都四門會進行比武招兵,我想去試試。”秦瀾兵不想窩在白石碼頭,更不想一輩子躲在自己姐姐的羽翼之下。
“這件事情你和爹娘說了嗎?”在秦瀾心的眼中,秦瀾兵雖然已經是個大男孩了,但他始終還隻是十三四歲的少年,這麽小就去軍營裏,作為姐姐她自然是想放手又有諸多擔憂。
“還沒有!姐,隻要你答應,爹娘他們一定不會反對的!我想明天就離開,小武會和我一起去,他爹娘已經同意了!”這些孩子中,隻有倪小武的年紀和秦瀾兵差不多,而且兩個人都愛習武,所以決定一起去京都。
“這麽快!”秦瀾心覺得這消息來得有些突然。
“昨天小武他爹才得到準確消息,說是正月十八京都四門就開始招兵了,時間隻有兩天,錯過了這一年,還要等四年,姐,我想明天就走!”秦瀾兵覺得自己現在出去闖蕩一點兒問題都沒有,他的武功經過鍾逸的用心指導,如今突飛猛進,內功也大為增長,還有秦瀾心教他的兵法,他也都能熟練運用了。
他不想“紙上談兵”,他想去真正的軍營裏待一段時間,然後成長為一名真正的戰士,考武狀元的目的也是為了當兵,現在他決定先去軍營裏,再說鍾逸也是他這個年紀進的青龍營,他覺得自己沒問題。
“這件事情我需要和爹娘商量一下!”秦瀾兵說的太急,而且他去京都當兵也不是一件小事,必須全家人一起商議才可以。
於是,秦瀾心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了秦向爭、韓氏,鍾敬軒也說了,秦瀾悅和秦瀾瑞也都知道了。
對於秦瀾兵要去京都參加京都四門比武招兵的這件事情,鍾敬軒和秦向爭都表示支持,韓氏則很猶豫,秦瀾悅和秦瀾瑞支持又有些舍不得,而秦瀾心一直沒表態。
晚上吃過飯,一家人聚在院中說話的時候,又說起了這件事情,因為第二天倪大河就會送倪小武去京都,而秦瀾兵能不能去也要在今晚有決定。
“你今年才十四,過兩年再去軍營也不遲,再說不一定非要去參加京都四門的比試,大魏朝軍營多得是,哪裏不能為國效力!”韓氏還是很擔憂,兒女一個個都長大,有了翅膀就都想飛了,她真舍不得。
“男孩子長大了就應該出去闖,再說他是在鍾逸手底下當兵,能有什麽事情!”秦向爭倒是歡喜,他這輩子當兵隻當了一半,沒能繼續在戰場上殺敵是他一生的遺憾,如今兒子能夠有一腔熱血,他自然全力支持。
“向爭說的沒錯,瀾兵這孩子是個有大誌的,不能像個女兒家一樣足不出戶。是男人就應該能撐得起門戶,護得了國與家,出去吃吃虧,漲漲世麵,也好過以後跌大跟頭。”鍾敬軒老早就想讓秦瀾兵跟著鍾逸去京都,隻不過考慮到韓氏的感受,想著秦家也需要有人做頂梁柱。
不過,隨著秦瀾心身份的改變,他倒是覺得有些東西可以變一變,就算沒有秦瀾兵在秦家坐鎮,現在也沒有什麽問題了。
“大丫頭,你是什麽意見?唉,娘聽你的,你說讓你大弟去,娘就放他走!”韓氏似乎已經感覺出秦瀾兵的去留已經不是她能決定得了的,雖有私心但她也明白,自己不能捆住兒子的腳,而是應該放他離開。
此時所有人都看向了秦瀾心,她安靜地坐在竹台之上,手裏正在拿著繡針穿繡線。
“姐,你說句話吧!”秦瀾兵也有些不安,相比較別人的看法,他更看重秦瀾心的。
秦瀾心停下手中的動作一本正經地看著秦瀾兵問道:“大弟,如果我說,我不讓你去京都,你會怎麽做?”
所有人都怔了一下,秦瀾兵看著秦瀾心認真莊重的神色,沉思片刻,然後用十分堅定地語氣說道:“姐,這次就算你反對,我也想要去試一試,我不想以後後悔,對不起!”
秦瀾心聽後卻展顏一笑說道:“既然如此,那麽你就去吧,不要做讓自己後悔的事情,這個世上沒人能決定你自己將來的路應該往哪走,能夠決定你人生方向的隻有你自己。爹娘也好,姐姐也好,我們不能為你以後的人生負責,雖然本意是為你好,但我們的決定也可能是錯的。當你覺得是對的,那就去做,像你說的,不要讓自己後悔,無論做什麽事情都是如此!”
“嗯!”秦瀾兵笑了,眼中有了激動和微微紅意,這就是他的姐姐,永遠尊重他的每一個決定。
秦瀾心的一番話也算讓韓氏解了心結,沒錯,她的決定也可能是錯的,兒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一切都要他自己做出決定。
不過,秦瀾心並沒有完全放手,她還是讓重鷹從下人中挑選出幾個資曆不錯和秦瀾兵年紀也差不多的少年,然後讓他們陪著秦瀾兵一起去京都參加比試,也算變相的一種保護吧。
次日,韓氏為秦瀾兵準備了一些衣服,由重鷹親自送他們去京都,然後在京都與秦瀾心幾人匯合。
秦瀾心也趕緊收拾收拾,然後帶著秦瀾悅、齊碩和王瑤、盧青青、李蕊、李寶一起過完元宵節坐船前往京都。
路上花費了十天的行程終於在正月二十六這天到了順天碼頭,而殷少士早帶人守在了碼頭,等到齊碩一下船,和秦瀾心見過禮之後,就帶著齊碩先迴宮了。
鍾逸也早安排了馬車等候,秦瀾心帶著秦瀾悅還有跟來的重雙、重飛他們前往知趣園。
至於王瑤等人李家的馬車也等候多時,一行人先去尚書府給穀氏請安。
“姐,這就是京都呀!順天碼頭可比白石碼頭大多了!”秦瀾悅頭次來京都,見什麽都新鮮,坐在馬車裏也是掀開車窗簾到處看。
“是呀,順天碼頭可是我朝最大的碼頭,以後咱們也在這裏開一家百味食肆!”秦瀾心笑著說道。
“真的嗎?太好了,那以後我就可以常來京都玩了!”秦瀾悅笑嘻嘻地說道。
“都讓開,都讓開!前麵這輛馬車你們擋道了,快讓開!”
馬車猛地一停,秦瀾心趕緊拽住差點撞到車板上的秦瀾悅,就聽到外邊有人大聲吆喝趕人的聲音,忙問重飛:“發生什麽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