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祭月佳節
穿越之種田養家太不易 作者:傾情一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皎潔的明月灑下一地的清輝,仿佛一層層披了柔曼的輕紗透過斑斑駁駁的樹影隨著微風籠罩在人身上,淡淡的檀香味在大魏朝千家萬戶的香案上嫋嫋升起,隨著無數人兒的祈福禱告,向著遙遠的天際飄去。
水波粼粼的江麵上拉長了瑩白如玉的圓月倒影,像是在等待一位傾城美人的踏足其上,而白石碼頭的夜從未這樣靜寂無聲過,赫然成了那守衛美人的剛硬騎士,沉默不語中自有一股難以言說的美妙。
碼頭上秦家小院裏也是輕悄悄的,秦向爭和韓氏虔誠地跪在香案前,雙手合十,默念心中祈願。
兩人身後是四個兒女,從左到右依次是秦瀾心、秦瀾兵、秦瀾悅和秦瀾瑞,亦是一臉鄭重地雙手合十。
等到香爐之中的香燃了過半,一家人這才起來,而秦瀾心、秦瀾兵趕緊扶著秦向爭在輪椅上坐了下來,自此這祭月節百姓家最重要的焚香祈福便結束了。
看著滿滿一桌子的醬骨頭、包子、棗泥點心、米血腸、豬肝、粗麵饅頭……秦瀾悅和秦瀾瑞吞了吞口水。
其實,晚飯的時候,韓氏已經讓他們多吃一些東西填飽肚子,隻是這些供品卻是不能動的,要等到子時再燃香謝過神靈賜福,然後貼上紅紙,再將這些供品分與鄰裏親戚,他們在自家撕掉紅紙就可以享用了,最後明日午時才能正常吃飯。
接下來,一家人靜坐在香案前沉默不語,因為焚香祈福之後傳說中的月亮神就會降臨,並且品嚐香案上的供品,賜予福氣,若是凡人出聲打擾,可是會把自家的福氣給嚇跑的。
還沒到子時的時候,秦瀾悅和秦瀾瑞就有些發困了,好在之前韓氏提醒過他們,這個時候是不能睡的,兩個人才勉強撐著。
忍啊忍,終於忍到再次焚完香,秦瀾悅才大鬆一口氣,說道:“真是要憋死人了!”
“二丫頭,不可胡說!”說不定這賜福的神靈還沒走,秦瀾悅就不忌諱地說什麽“死”字,韓氏瞪了她一眼,這個女兒性子還是太毛躁了些。
秦瀾悅撇嘴笑笑,她也不是有意這樣說的,實在是每年祭月節的時候不讓人說話憋悶得很。
“爹,娘,你們趕緊去休息吧,這些供品我和大弟拿去送人。”秦瀾心不忍心父母身體過於勞累。
通常來說,子時過後,祭月節的供品就可以拿出去分給別人,這叫“送福出門”,而在家收到別人送來的供品,就叫“迎福進門”,普通百姓家規矩沒那麽多,聽說大戶人家過祭月節會更麻煩些。
“我不累!”韓氏笑笑說道。
這時候她可睡不下去,說不得待會兒就有人送供品過來,她是要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來迎客的。
秦瀾心見勸說不下,就讓秦瀾悅和秦瀾瑞去休息,原本還有些昏昏欲睡的兩個人沒想到精神頭兒更好了,也嚷著要一起出去送“福”。
為了討個口彩,這祭月節送供品到別人家,都要說聲是送“福”的。
誰知子時剛過,就有人敲秦家的門,緊接著就聽到了周魚和楊帆的聲音:“先生,學生送‘福’來了。”
“來了,來了!”秦瀾悅一溜煙兒就快跑去開門,結果一開門嚇一跳,門外可站了不少人。
等到這些人拿著各家的“福”進了秦家小院,秦向爭、韓氏和秦瀾心等人也是嚇一跳,他們原以為隻有鄧氏、餘氏還有柳氏他們幾家會來送“福”,沒想到李寶也來了,還有幾家不怎麽熟悉的鄰居也來了。
“你們這是……”韓氏過了這麽多年的祭月節頭次見自家有這樣的情況,而且還是好幾家一同上門送“福”的。
“先生,我爹說先生家的‘福’定是咱們這外漁巷最好的,要是來晚了,肯定這‘福’就要跑別人家去了。”周魚有些羞澀地說道。
誰讓這外漁巷的人鼻子都一個個比狗還靈,聞到了秦家小院飄出來的肉香、甜香、包子香,都跟打了雞血似得就等著祭月節的時候,能尋個最正當的“理由”來解饞呢。
“瀾心姐姐,我家的‘福’你肯定是要收下的,快給我換‘福’吧,不用再去我家跑一趟了。”張水兒帶著巷子拿著兩把新鋤頭進來了,她也是老早就守在了秦家小院門前,這兩天沒來,她都想跳牆頭跑來偷吃了。
這百姓家祭月節“送福”“迎福”的講究沒有那麽多,隻要把自家的‘福’都送出去就行,也不必要親自送到別人家家裏,如果有人拿來自家的“福”當場要求“換福”,也是可以的。
“那你是要換哪些‘福’?”秦瀾心笑看著張水兒問道。
張水兒拿來的兩把新鋤頭分別都貼了一張紅紙,也就是說,她也能從秦家這些供品中拿兩樣貼了紅紙的迴去。
為了“送福”方便,秦瀾心將所有的供品都用油紙包細心地分了很多份兒,而且每一份兒分量都很足,比如擺放的像塔頂一樣的十五個包子,整整齊齊四四方方的兩層棗泥點心,用細繩綁好的長長的米血腸,更有那讓人一見就歡喜不已的小兔子點心,等等。
秦瀾心這一問,可是把前來“送福”的一大幫孩子給難住了,他們恨不得將一桌子的吃食都換去自己家,更有的後悔拿來的“福”少了,都伸長了脖子往桌子上瞅去,計算著該換哪一個呢?
“瀾心姐姐,我要換這包小兔子點心,還有這包醬骨頭。”張水兒笑嘻嘻地說道。
“好!”於是,秦瀾心收下了張水兒送來的兩把新鋤頭,她家正缺這樣好使的農具呢。
“先生,我也要換這小兔子點心和醬骨頭!”李寶唯恐好吃的都被換走了,趕緊拿著兩包提來的精致點心跑到秦瀾心麵前說道。
“好,好,別急!”李寶能來的確出乎秦瀾心的意料,也讓她真正意識到李家對她這個外漁巷女先生的重視。
“先生,我也要換小兔子!”都是一幫喜好新奇事物的孩子,秦瀾心製作的兔子點心自然成為了最受歡迎的“福”。
不大會兒,桌子上的供品就被換走了一大半,而本來準備利用這些供品給鄧氏幾家變相獎勵的秦瀾心也隻有作罷,總不能把那些主動送上門的“福”拒之門外吧!
------題外話------
為什麽收藏就是上不去呢?!~(>_<)~,唯有跪求各位小夥伴們收藏、好評呀,拜托拜托……此文走得遠還要靠大家繼續支持啊!—
水波粼粼的江麵上拉長了瑩白如玉的圓月倒影,像是在等待一位傾城美人的踏足其上,而白石碼頭的夜從未這樣靜寂無聲過,赫然成了那守衛美人的剛硬騎士,沉默不語中自有一股難以言說的美妙。
碼頭上秦家小院裏也是輕悄悄的,秦向爭和韓氏虔誠地跪在香案前,雙手合十,默念心中祈願。
兩人身後是四個兒女,從左到右依次是秦瀾心、秦瀾兵、秦瀾悅和秦瀾瑞,亦是一臉鄭重地雙手合十。
等到香爐之中的香燃了過半,一家人這才起來,而秦瀾心、秦瀾兵趕緊扶著秦向爭在輪椅上坐了下來,自此這祭月節百姓家最重要的焚香祈福便結束了。
看著滿滿一桌子的醬骨頭、包子、棗泥點心、米血腸、豬肝、粗麵饅頭……秦瀾悅和秦瀾瑞吞了吞口水。
其實,晚飯的時候,韓氏已經讓他們多吃一些東西填飽肚子,隻是這些供品卻是不能動的,要等到子時再燃香謝過神靈賜福,然後貼上紅紙,再將這些供品分與鄰裏親戚,他們在自家撕掉紅紙就可以享用了,最後明日午時才能正常吃飯。
接下來,一家人靜坐在香案前沉默不語,因為焚香祈福之後傳說中的月亮神就會降臨,並且品嚐香案上的供品,賜予福氣,若是凡人出聲打擾,可是會把自家的福氣給嚇跑的。
還沒到子時的時候,秦瀾悅和秦瀾瑞就有些發困了,好在之前韓氏提醒過他們,這個時候是不能睡的,兩個人才勉強撐著。
忍啊忍,終於忍到再次焚完香,秦瀾悅才大鬆一口氣,說道:“真是要憋死人了!”
“二丫頭,不可胡說!”說不定這賜福的神靈還沒走,秦瀾悅就不忌諱地說什麽“死”字,韓氏瞪了她一眼,這個女兒性子還是太毛躁了些。
秦瀾悅撇嘴笑笑,她也不是有意這樣說的,實在是每年祭月節的時候不讓人說話憋悶得很。
“爹,娘,你們趕緊去休息吧,這些供品我和大弟拿去送人。”秦瀾心不忍心父母身體過於勞累。
通常來說,子時過後,祭月節的供品就可以拿出去分給別人,這叫“送福出門”,而在家收到別人送來的供品,就叫“迎福進門”,普通百姓家規矩沒那麽多,聽說大戶人家過祭月節會更麻煩些。
“我不累!”韓氏笑笑說道。
這時候她可睡不下去,說不得待會兒就有人送供品過來,她是要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來迎客的。
秦瀾心見勸說不下,就讓秦瀾悅和秦瀾瑞去休息,原本還有些昏昏欲睡的兩個人沒想到精神頭兒更好了,也嚷著要一起出去送“福”。
為了討個口彩,這祭月節送供品到別人家,都要說聲是送“福”的。
誰知子時剛過,就有人敲秦家的門,緊接著就聽到了周魚和楊帆的聲音:“先生,學生送‘福’來了。”
“來了,來了!”秦瀾悅一溜煙兒就快跑去開門,結果一開門嚇一跳,門外可站了不少人。
等到這些人拿著各家的“福”進了秦家小院,秦向爭、韓氏和秦瀾心等人也是嚇一跳,他們原以為隻有鄧氏、餘氏還有柳氏他們幾家會來送“福”,沒想到李寶也來了,還有幾家不怎麽熟悉的鄰居也來了。
“你們這是……”韓氏過了這麽多年的祭月節頭次見自家有這樣的情況,而且還是好幾家一同上門送“福”的。
“先生,我爹說先生家的‘福’定是咱們這外漁巷最好的,要是來晚了,肯定這‘福’就要跑別人家去了。”周魚有些羞澀地說道。
誰讓這外漁巷的人鼻子都一個個比狗還靈,聞到了秦家小院飄出來的肉香、甜香、包子香,都跟打了雞血似得就等著祭月節的時候,能尋個最正當的“理由”來解饞呢。
“瀾心姐姐,我家的‘福’你肯定是要收下的,快給我換‘福’吧,不用再去我家跑一趟了。”張水兒帶著巷子拿著兩把新鋤頭進來了,她也是老早就守在了秦家小院門前,這兩天沒來,她都想跳牆頭跑來偷吃了。
這百姓家祭月節“送福”“迎福”的講究沒有那麽多,隻要把自家的‘福’都送出去就行,也不必要親自送到別人家家裏,如果有人拿來自家的“福”當場要求“換福”,也是可以的。
“那你是要換哪些‘福’?”秦瀾心笑看著張水兒問道。
張水兒拿來的兩把新鋤頭分別都貼了一張紅紙,也就是說,她也能從秦家這些供品中拿兩樣貼了紅紙的迴去。
為了“送福”方便,秦瀾心將所有的供品都用油紙包細心地分了很多份兒,而且每一份兒分量都很足,比如擺放的像塔頂一樣的十五個包子,整整齊齊四四方方的兩層棗泥點心,用細繩綁好的長長的米血腸,更有那讓人一見就歡喜不已的小兔子點心,等等。
秦瀾心這一問,可是把前來“送福”的一大幫孩子給難住了,他們恨不得將一桌子的吃食都換去自己家,更有的後悔拿來的“福”少了,都伸長了脖子往桌子上瞅去,計算著該換哪一個呢?
“瀾心姐姐,我要換這包小兔子點心,還有這包醬骨頭。”張水兒笑嘻嘻地說道。
“好!”於是,秦瀾心收下了張水兒送來的兩把新鋤頭,她家正缺這樣好使的農具呢。
“先生,我也要換這小兔子點心和醬骨頭!”李寶唯恐好吃的都被換走了,趕緊拿著兩包提來的精致點心跑到秦瀾心麵前說道。
“好,好,別急!”李寶能來的確出乎秦瀾心的意料,也讓她真正意識到李家對她這個外漁巷女先生的重視。
“先生,我也要換小兔子!”都是一幫喜好新奇事物的孩子,秦瀾心製作的兔子點心自然成為了最受歡迎的“福”。
不大會兒,桌子上的供品就被換走了一大半,而本來準備利用這些供品給鄧氏幾家變相獎勵的秦瀾心也隻有作罷,總不能把那些主動送上門的“福”拒之門外吧!
------題外話------
為什麽收藏就是上不去呢?!~(>_<)~,唯有跪求各位小夥伴們收藏、好評呀,拜托拜托……此文走得遠還要靠大家繼續支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