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多久,林府迎來了齊逸崢即位後,下的第一道口諭。
來傳旨的內侍口齒伶俐,帶著笑容將齊逸崢賜婚,要將禮部尚書幼女許給林旭東當二房的旨意念完後,便向林旭東道喜。
林旭東很沉穩的道了謝,讓人給了極豐厚的打賞。
送走內侍後,林太太麵如白紙,看著林旭東,咬著唇道:“你的話應驗了,果然在皇上心目中,誰都比不過佳禾郡主。”
賜一個貴女給林旭東當二房,在旁人眼裏是莫大的榮耀,但明眼人都知道,齊逸崢這麽做,並不是為了賞賜林旭東,而是為了給杜氏樹敵,將杜氏壓製下去。
林旭東揉著眉心,心裏很煩躁,沒有言語。
林旭方開口道:“不管皇上是什麽用意,這婚事勢在必行。不如大哥上道折子說大嫂不賢,承蒙皇上開恩賜婚,願意廢大嫂為二房,以正室之禮迎娶新人,如何?”
這自然是條不錯的計策,且禮部尚書的幼女謝韻出身好,才貌雙全,堪為正室。
身為一家之主的林大將軍眼前一亮,目露讚許之色,頷首道:“為了杜氏一人,連累我林府遭人嘲笑,我早不耐煩了。旭方這個主意很好,能向皇上表明我們林府其實也對杜氏不滿,並沒有護著她的意思,如此一來,皇上的怒氣必定會小很多。”
杜氏和林旭東的婚事,全是林太太決斷的。
林太太跟杜氏的娘親是手帕交,嫁了人後相繼懷孕,來了出指腹為婚,正好一個生女兒,一個生兒子,順利定了親。
其後杜家敗落,但林家並沒有因為這個退婚,一直堅守婚約。
林大將軍心境開闊,自然不會因為兒媳娘家境況不好就嫌棄兒媳,所以一直以來,對杜氏還是不錯的。
但慶元公主府發生的事兒,早已經傳遍滿個京城了,令林大將軍覺得顏麵蕩然無存,心底的不滿一直在累積著,如今收到這條口諭,隻覺得再也無法忍耐了。
但林太太到底舍不得資質絕佳的林詩意,再者,杜氏是她定下來的兒媳,若是照林旭方的意思行事,杜氏固然麵上無光,林太太自己也沒什麽光彩。
心思轉了一轉,林太太皺眉道:“皇上已經下了旨,何必節外生枝?再者,杜氏給我們生了嫡長孫女,就是念在詩意的份上,也不能對杜氏無情。”
夫妻兩人爭辯了一番,誰都沒法說服誰,不歡而散。
但很快,林太太也改變心意了。
次日早朝時分,辦完了正事後,齊逸崢讓人宣了尹青雲上殿。
在眾朝臣驚疑的目光下,尹青雲很從容上來了,跪下將自己的折子念了一遍,痛陳血緣比較近,尤其是表親成婚的弊端,請求皇上下旨,有比較近血緣關係的男女,一律嚴禁婚嫁。
一時間滿殿嘩然,人人麵麵相覷,被這個消息震得頭昏眼花,心底茫然又困惑。
待議論聲稍歇,禮部尚書謝銘出列,到禦階前道:“尹太醫所奏匪夷所思,旁的都不論,表親成婚乃是千百年來約定成俗的規矩,單憑你一番話,竟就想扭轉不成?”
昨兒個自然也有內侍到尚書府傳了口諭,當即將謝銘氣個半死。
他指望女兒謝韻進宮當宮妃,給自己掙臉麵,這才沒有將女兒聘出去。
哪裏想得到一道口諭下來,寄予厚望的女兒,竟然成了林旭東的二房。
雖然當宮妃也是做妾,但伺候齊逸崢,跟伺候林旭東如何能相提並論?
雖然有滿腹的怨言,但旨意下了,成了定局,謝銘隻得捏著鼻子認了。
因為女兒的婚事,謝銘心裏很煩躁,又見尹青雲一介太醫卻進了金殿,一心覺得不倫不類,這才出了頭。
尹青雲自然是有備而來的,淡淡笑道:“下官這番說辭有理有據,尚書大人若是不認同的話,隻管派人出去調查,看一看下官是否有胡亂捏造之舉。”
謝銘見他從容自若,哼道:“調查倒不必,但這千百年來定下的規矩,竟要因為你破了不成?憑什麽?”
尹青雲目光銳利,聲音也帶著機鋒:“憑鐵一般的事實證明,血緣近的夫妻,生下有問題的孩子比尋常夫妻高,這一點,難道不夠嗎?還是尚書大人覺得世間殘疾兒、癡呆兒,甚至早夭兒多多益善?”
謝銘忙道:“你別胡說八道,老臣對大燕對皇上一片忠心天地可鑒,生平最大的心願,不過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康。”
尹青雲冷笑道:“如果你真忠心的話,你就不該跳出來跟下官辯。下官這折子若是施行,受益的會是萬千臣民。”說著便看著謝銘,一副“你若再辯解,你就不是忠臣的模樣”。
謝銘氣得半死,但人家擺事實講道理,一番話滴水不漏,倒是不好辯駁。
再者,尹青雲的醫術出神入化,不但繼承了尹家絕學,更是女子醫館的創始人,近來更是學會了縫合術,救人無數,聲譽甚高,卻是不好跟他鬧翻。
山水有相逢,這個世上,大夫是最不能得罪的人物,要不然一旦生了病,該束手無策了。
但要他讓步,他卻是不情願的。
謝銘目光一閃,便將目光投向廉親王齊越,似笑非笑的道:“此事王爺意下如何?”
廉親王齊越,正是齊逸崢的堂叔。
齊越年少時,娶了自己的表妹為妻,夫妻感情甚篤,但王妃生下的三個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問題,尤其最小的那一個,竟是個癡呆兒。
為了小兒子,廉親王夫婦不知操了多少心,流了多少淚。
謝銘將齊越扯進來,正是因為齊越與王妃是表親結合,料想齊越為了麵子,必定會跟尹青雲撕。
身為老謀深算的臣子,坐山觀虎鬥自是輕而易舉就能辦到的。
齊越在聽到尹青雲的新穎理論後,早就呆住了。
這麽多年,他一直想不通自己跟王妃身體好好的,生下的孩子卻有問題。
如今卻是曉得了,原來表親根本就不適合成親。
正心情激蕩,不成想謝銘竟會出聲喚他,將戰火引到他身上來。
廉親王愣了一下,才看向尹青雲道:“尹太醫,你的人品,我一向是敬服的。你這道折子,我也萬分相信。我自己便是表親成婚,內中苦楚無法言喻。如今得知表親成婚的弊端,待會兒我迴家後立刻定一條家規,以後家中晚輩再娶親,一概要照尹太醫的意思辦。”
皇上在跟前,他自然不好自稱“本王”,便直接用了“我”。
而他之所以會說出這番話,其一是因為他眼明心亮,知道齊逸崢是站在尹青雲這邊的,很認同尹青雲的建議。
別的都不論,齊逸崢肯讓尹青雲上殿,已經說明了一切。
其二,家有殘疾兒的滋味,實在不好受。
廉親王深受其害,心懷倒也有幾分慈悲,不願其他夫妻也嚐這樣的苦楚。
其三,他娶了表妹是事實,但那時他根本就不知道這麽做的害處。
不知者不罪,廉親王性子又直,根本沒有謝銘那麽多彎彎鉤鉤。
在他看來,這跟麵子根本扯不上幹係。
謝銘哪裏料到廉親王竟不按常理出牌,登時驚得麵色都變了。
這時,高祈瑞的聲音響了起來,似乎漫不經心,似乎又帶著幾分諷刺:“天涯何處無芳草,為什麽非要在親戚中找兒媳、女婿?難道隻有自家親戚是香的,旁人都是臭的嗎?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大燕疆土廣闊,可著勁兒挑,難道就找不出一個親家嗎?”
齊逸崢即位後,最先提拔的便是高祈瑞和蔣毓。
蔣毓毫無例外,當上了兵部侍郎。
至於高祈瑞,因為嘴巴挺毒的,秉著物盡其用的原則做了言官,負責監察朝廷、諸侯官吏。
高祈瑞事先就知道尹青雲折子的內容,明白齊逸崢必定會允尹青雲所奏,加上尹青雲確實言之有理,高祈瑞自是要出來表態的。
眾人聽得都是一愣,卻無言反駁。
齊逸崢淡淡道:“話糙理不糙,高愛卿所言甚是。血緣近的男女成婚,為的是親上加親,但這麽做的後果,卻是禍及子孫後代,實在不可取。”
喚過尹青雲,露出讚賞的神色,接著道:“愛卿雖然是一介太醫,但忠君愛國之心,卻不比殿上任何臣子少。愛卿這折子有理有據,朕甚欣賞,準卿所奏。”
他頓了一下,又道:“正好太醫院院首年紀老邁,屢次要辭官,為了獎賞愛卿的功勞,升卿為太醫院院首。”
三十歲的院首,可謂開了先例。
尹青雲忙跪下推辭,齊逸崢卻道:“除卿之外,無人能擔此重任。”
尹青雲這才謝了恩,雖然神色鎮定,但眉眼還是情不自禁舒展開來。
齊逸崢的目光在眾臣身上一轉,在謝銘身上停留了一下,才望向廉親王,聲音甚是溫和:“堂叔不因私事而忘公,朕甚欣慰,稍後朕會擬旨意厚賞。”
廉親王眼前一亮,忙躬身謝恩,心底很慶幸自己沒有站錯隊。
他身為王爺,什麽樣的賞賜沒見過?但有了齊逸崢這番話,不止麵子上光彩,以後旁人也不敢拿他娶了表妹說笑的。
齊逸崢安撫了廉親王,這才站起身來,俊朗的臉上現出決然的神色,一字字的道:“但凡規矩都是人定的,自然也是能改變的。以前都罷了,如今既然發現血緣近之人成婚是陋習,理所當然該做出改變。為了天下蒼生大計,朕決議,這條陋習,由朕來終結。已經成婚的就算了,但即日起,不允許血緣近的男女成婚,一經發現,必定追究其父母的責任。”
他頓了一下,又冷冷加了一句:“即便已經訂婚的,也必須退親。若有敢違逆者,朕絕不放過!”
最後一句話,他陡然加重了語氣。
眾臣噤若寒蟬,都垂眸肅然而立。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雖然齊逸崢即位的時間很短,但眾臣絕不敢因此輕視他,相反,因為齊逸崢性子果決,有乾綱獨斷的能力和心腸,一旦下定了決心,沒有人敢當成耳邊風。
如是,這件事就這麽定了下來,再無反對的聲音。
經此一事,尹青雲不止以醫術高超聞名天下,欣賞他的人,還給他貫了一個“大義太醫”的稱號。
大燕史載,昌武元年,太醫院尹青雲上奏,痛陳近親成婚的弊端,請求昌順帝下旨,嚴禁近親成婚。昌順帝乾綱獨斷,允尹青雲所奏,並將之提拔為太醫院院首。
短期之內,這條新政看不出什麽效果,但十幾年二十幾年後,有人做了統計,驚訝的發現,大燕新出生的臣民,有問題的少了一半左右,與尹青雲的論斷不謀而合。
史書上對尹青雲的讚譽很高,都說他不止有醫術,心思敏銳善於發現,人品見識更是少有人能及。
早朝時的消息,很快就擴散開來,一石激起千層浪。
林府,林太太聞聽此言,登時呆若木雞,手裏的茶杯“咚”的一聲,墜在了地上。
比起她,杜氏更是急得要發狂了。
杜氏雖然被禁足了,但到底是少夫人,又在林府經營了幾年,耳目還是有幾個的,自然將大小事務都打探得清清楚楚。
得知齊逸崢給林旭東賜了二房,杜氏自是又惱又怒,將屋子裏能砸的東西都砸盡了。
之前她就覺得承受不住打擊,哪裏料得到,更大的打擊還在後頭等著呢。
齊逸崢下旨不允許近親成婚,那麽,今後詩意有什麽前程可言?齊崇光還能搭得上嗎?
杜氏一顆心如被油煎,難受得不得了。
等理清思緒,她喚過貼身丫鬟春喜,交代了一番話。
春喜恭敬聽了,便去了林太太的院子,說有要事求見。
林太太倒是跟杜氏想到一塊兒去了,心情煩悶,本不想見,但又怕真的是要事,權衡了一下,便讓春喜進來了。
請完安,春喜便道:“少夫人得知皇上今兒個下了條新旨意,心裏很疑惑,一直在說無緣無故的,尹姑爺怎麽突然想到這上頭了?這內中說不定有什麽蹊蹺。少夫人想請太太出麵,將尹姑爺請來問一下。”
林太太一聽,倒也是個主意,便點頭應了下來。
到了次日,尹青雲攜著林夢瑤,夫妻雙雙進了林府的門。
尹青雲才剛升為院首,自是春風得意,唇角含笑,令林太太越發氣悶了。
閑話一番後,林太太便直接看著尹青雲,問他為什麽會注意到近親成婚會不利於子嗣。
尹青雲乃至誠君子,再者,也有想為千柔揚名的意思。
杜氏跟千柔鬧騰了一場的事兒,尹青雲自是知道的,但據林夢瑤所言,林府跟千柔關係一直還是挺不錯的,尹青雲便覺得,存了歪心的隻有杜氏一人,旁人都還是好的。
再者,他們夫妻並不知道林太太和杜氏的打算。
林太太和杜氏雖然一心盼著能將詩意和齊崇光湊成一對,但到底彼此年紀還小,自是不好到處嚷開了。故而言語中,尹青雲據實道來,並沒有半點忌諱隱瞞。
得知是千柔提點的,林太太臉色登時就扭曲了,皺著眉道:“無緣無故的,佳禾郡主怎麽會想到這上頭來?你為什麽對她言聽計從?”
見林太太臉色很難看,尹青雲不免有些忐忑,忙將前因後果解釋了一遍。
等他講完了,林太太臉色仍舊沒好轉。
雖然尹青雲說明之前慶元公主不肯答應蔣毓的婚事,想讓蔣毓娶表妹,但事情太巧了,她不由得疑心千柔想出這計策來,其實是存了私心,為了斷送林詩意的青雲路。
林太太想到這裏,隻覺得心情鬱悶臉色灰敗,給人一種整個人立時就老了好幾歲的既視感。
她勉強將心裏的火壓下來,看著尹青雲道:“這事兒你早就開始調查了,為什麽沒告訴我們林家?為什麽沒跟我們通個氣?”
尹青雲欠身道:“因為這事兒得皇上決斷,小婿不敢到處宣揚,怕事情不成惹人笑話。”
林夢瑤插嘴道:“母親臉色不好,莫非有什麽蹊蹺?家裏並沒有表兄妹成婚的情況,還是母親心裏有這個打算?”
林太太哪裏肯承認,皺眉道:“別胡說,我沒這麽想過。”
因為心情糟糕,她也沒心思跟尹青雲、林夢瑤談下去了,直接道:“你們都是大忙人,家裏孩子又小,我就不多留了。”
尹青雲、林夢瑤互看一眼,都有些狐疑,卻都沒有說什麽,依言告辭著出來了。
路上,兩人坐在馬車裏,說起林太太的反常,都覺得林太太必定有心跟哪個親眷結親,如今新政一出,事情成不了,林太太才這副模樣。
尹青雲看著林夢瑤,歎息道:“我上這道折子,雖是為天下大局著想,但沒想到會得罪嶽母。以後你再迴娘家,嶽母說不定會遷怒你,我心裏實在歉疚。”
林夢瑤笑了一下,一副不以為意的模樣,溫聲道:“夫君雖是大夫,但做的事惠及天下百姓,我一直引以為傲。若母親因為這事對我存了芥蒂,那也無所謂,放心,我不會放在心上的。”
抬手拉起尹青雲的手,很真誠的道:“出嫁從夫,隻要你對我好,旁的我都不會介意的。”
尹青雲見她嬌俏可人又深明大義,心中十分感動,也溫聲道:“你放心,我一輩子都會對你很好的。”
夫妻兩人相視而笑,經此一事,感情竟濃厚了幾分一般。
且說林太太那邊,將尹青雲、林夢瑤遣走後,就一直枯坐著,整個人都呆住了。
過了一會兒,杜氏派了春喜來探聽消息,林太太心情煩悶,想找個人說說話兒。
論起來,自是沒有比杜氏更合適的了,林太太想著,便抬腿去了杜氏的住處。
去了後,遣散了伺候的人,林太太便將尹青雲的話講了一遍。
杜氏一聽,立刻跳起來道:“怎麽哪裏都有佳禾的影子?她使出這一招,竟隻是為了蔣公子嗎?不管旁人信不信,我是不信的。她心思深沉,必定猜到我們有意讓詩意和崇光結親,便使出這一招,斷了詩意的青雲路。”
她說到這裏,臉色已經扭曲了,咬牙切齒的道:“大家都說我心歪了,卻根本想不到,她的心又毒又黑,一出手就是狠招,刀不血刃就將詩意的路堵住了,好讓她的女兒通行無阻,我們根本無力招架。”
林太太心底的想法,倒是跟她不謀而合,歎息道:“知道她有心算計,又能如何呢?皇上已經下了旨,事情成了定局,詩意是指靠不上了。”
杜氏眼眶發紅,拉著林太太道:“婆婆,你別灰心喪氣,還是照之前那般,多讓崇光跟詩意來往,倘若崇光執意要娶,誰都攔不住的。”
林太太怒聲道:“你怎麽說出這樣的糊塗話來了?皇上明旨在前,豈能頂風作案?便是崇光也不可能糊塗到任由我們擺布。你瞧著吧,今後他隻會拿詩意當表妹,絕不會有別的心思。”
杜氏急得哭出來道:“這麽說,詩意的路,果然被斷了嗎?”
林太太點頭道:“詩意跟崇光之事,你想都不要想了。好在事情隻是我們幾個知曉,於詩意的名聲無礙,以後好好謀劃,她還是能嫁個佳婿的。”
杜氏滿腹的不甘,但林太太言之鑿鑿,她隻能含著淚應了,默默思索了一會兒,抬首道:“詩意不成,隻能認了,但婆婆打算放任自流,任由佳禾的女兒占據崇光的心,將來攀上太子妃的高位嗎?婆婆,你得想個法子,從親眷中挑兩個才色雙絕的小女孩養著,等崇光來時,多讓她們去崇光跟前獻殷勤才好。”
按理,齊崇光還小,她們該想著給齊逸崢塞人才是。
但是,齊逸崢生來就不是一個能被人掌控的男子,所納的女人,都是他自己看對了眼,或是從侍女中選定的,至於旁人送的,根本就不會要。
林太太眼眸一亮,頷首道:“你這主意不錯,我會考慮的。”
說完了又皺眉,歎息道:“我娘家倒是有幾個資質不錯的,可惜算一算,都跟崇光有一點血緣關係,倒是讓人為難。”
杜氏忙道:“沒事兒,婆婆可以從我娘家挑人。我娘家的人跟崇光沒有半點關係,且內中有幾個資質不錯,好好調教的話,跟詩意不相上下。”
林太太冷笑道:“你拉倒吧,你娘家隻有杜月香那種貨色,長得雖不錯,但沒什麽心計,隻知道唯唯諾諾,我要過來有什麽用?”
她雖然瞧不上杜家的人,但杜氏的話,卻打開了她的思路,讓她想到了,可以從兒媳的娘家選人。
林旭方的妻子方氏姿容不俗性情沉穩,又是世家女,娘家家教很好。若是好生跟方氏商議,從方家選兩個孤女接到林家撫養,必定就妥當了。
心思轉了一轉,林太太便道:“這些事兒就不勞你費心了,你是禁足之人,安生在這裏呆著吧。”
杜氏見她要走,忙道:“婆婆且慢,兒媳還有一事要求婆婆出手。”
見林太太點頭,她眸中閃過一抹狠厲,接著尖聲道:“崇光公子如今年紀漸長,已經開始知人事了。兒媳上次本想了條計策,離間他和李家那小丫頭,打算在他來時施行。如今兒媳被禁足,豬諸事不便,隻能求婆婆代勞了。”說著便看著林太太,說了一通話。
林太太靜靜聽完了,沉思了一會兒,露出笑容道:“你這計策簡單了些,但若是施行的話,說不定會有幾分效果。我如今心裏沒什麽好法子,不如就照你的意思試一試吧。”
杜氏見她答應了,陰沉的臉頰上多了一絲喜色,忙道:“婆婆出馬,效果必定不同凡響。”
林太太露出自得之色,又跟她閑話一陣,囑咐她安分守己,這才起身離開。
走到院門口,見林詩意迎麵而來,眼角隱約有淚痕。
林詩意給林太太行了禮,便哭道:“祖母,尹姑父太過分了,怎麽能上那樣的折子呢?”
林太太見她傷心落淚,心底不免有幾分憐惜,忙好言安慰了一番。
林詩意卻是心痛如刀絞,撲進林太太懷裏,哭得稀裏嘩啦好不傷心。
林太太勸了她半天,見她仍舊哭個不停,被她蹭了不少眼淚鼻涕,便不耐煩起來,又想到自此後,林詩意是指靠不上的,更是覺得沒必要在林詩意身上花費功夫。
心思轉了一轉,林太太便向伺候的人道:“大小姐哭得這麽傷心,你們快帶她迴去歇息,好生伺候著。”說話間,便將林詩意交給乳母,自己抽身走了。
至晚間時分,林大將軍舊事重提,要照林旭方的意思,貶杜氏為二房,將謝尚書的女兒謝韻娶為正妻。
林太太便不再固執己見,直接答應了。
林詩意跟齊崇光,已經是不可能了,林太太再不必投鼠忌器。
杜氏所出的另一個兒子,是個男兒身,隻要好好念書,將來不愁沒有好前程。
至於杜氏是她定的,若是奪了杜氏的正室之位,固然會讓她有丟臉之感,但林太太明白該以大局為重,個人利益,不能跟林府的榮辱相提並論。
見林太太鬆口了,林大將軍這才覺得如意了,派人將林旭東召了來,吩咐他自己上折子。
林旭東倒並非無情之人,雖然不將情事放在心上,但對杜氏也有幾分夫妻情,很尊重這個正室。
但杜氏在蔣毓大喜之日鬧騰丟進了顏麵,又疑神疑鬼覺得他私戀千柔,令他覺得杜氏不可理喻,一顆心便冷了。
如今父親以大局相勸,林旭東便答應下來了,打定主意,無論杜氏多麽不賢,但兩個孩子是親生的,以後一定要好好護著一雙兒女才行。
果然沒幾天,林旭東親自上了折子,言說杜氏不賢,願以正室之禮迎娶謝韻,得的迴批是準奏,除此之外,內侍還給謝韻賜了鳳冠霞帔。
這事兒傳開,林府其他人都鬆了一口氣,知道這步棋算是走對了。
唯有杜氏和一雙兒女如遭雷劈,哭哭啼啼了幾天,最後因為無計可施,隻能認命消停了。
林府的風雲,千柔一無所知,依舊如常度日。
除了照顧一家大小之外,千柔開始打點李靖行應試之事。
旁的她幫不上忙,但應試時得一連考九天,吃食、衣服自是得精心照料才行。
忙忙碌碌中,很快就到了九月底,宮裏來了內侍,說太上皇惦記蕾兒,讓千柔帶著蕾兒進宮一趟。
千柔雖不怎麽情願進宮,但君命不可違,次日隻得將蕾兒留在家裏,收拾妥當進宮去了。
到了後,內侍領著她們,進了太上皇退位後榮養的寢宮。
進去後,就見太上皇與齊崇光麵對麵坐著,正在對弈。
見她們進來,兩人都將棋子放下,看了過來。
行禮畢,千柔見太上皇精神奕奕,人似乎變胖了些,不免心生感慨,覺得皇上不是那麽好當的。
太上皇過好了,齊逸崢的日子,必定就不怎麽好過的。
千柔想著,微笑道:“太上皇近來可好?”
昔日的顯榮帝,如今的太上皇嘿嘿一笑道:“吃得好睡得著,想起從前日日操勞、疲於奔命的境況,真真一個在天一個在地。”
說著便喚過蕾兒,很溫和的道:“聽說你跟薇薇在一起念書,怎麽樣了?你一定比薇薇厲害得多吧?”
蕾兒之前與太上皇打交道時,太上皇一直態度溫和,自然並不害怕,迴答道:“薇薇很聰明的,但我年紀大一些,學東西比她略快一些。”說著眉眼彎彎,咧嘴露出笑容,一副自得的模樣。
太上皇見她這樣,不免失笑,一旁的齊崇光卻是斜睨著蕾兒,直接道:“說你胖你還真喘上了看來,你們的先生一定沒教你謙虛二字是怎麽寫的吧?”
蕾兒揚著下巴道:“我說的都是實話,難道我明明不錯,卻要騙人說自己很差勁,才算是謙虛有禮嗎?”
她說到這裏,瞧著齊崇光道:“難道你的夫子一直教你,被人問起時,要可勁兒埋汰自己嗎?”她說著,便收了笑容,露出一副“你真可憐”的模樣。
齊崇光見自己竟然被這丫頭同情了,登時又好氣又好笑,皺著眉道:“你胡說什麽呢?謙虛謹慎、彬彬有禮才是君子之道,像你這樣鋒芒畢露,卻是不可取的。”蕾兒摸摸下巴道:“如果想做君子就得睜著眼睛說瞎話,假惺惺貶低自己陪襯別人,那我情願不當君子。”
她眼珠子骨溜溜轉了一圈,旋即眉開眼笑道:“其實我也當不了君子,我是個小女子嘛,最喜歡的生活是開心了就笑,難過了哭一場鬧一場,瀟瀟灑灑自自在在過日子,那才好呢。”
千柔見蕾兒心直口快,簡直哭笑不得,同時心裏也明白,近來蕾兒雖然長了些心眼,但骨子裏,其實還是個沒長大的軟萌妹子。
齊崇光聽了這話也是嗤笑,正要反唇相譏,嘲笑她說的那種生活,跟傻子過的有什麽區別時,太上皇驚喜的道:“蕾兒年紀雖然小,但見識不凡,你說的那種自在生活,也是朕向往的。之前朕執掌天下權,喜怒不形於色,如今好了,退了位自由了,以後開心了就笑,不開心了,嗯,就讓旁人也不開心,就這麽辦。”
齊崇光:“……”
高高在上的皇祖父竟然認同傻丫頭的觀點,說出這番話來,齊崇光簡直要開始懷疑人生了。
難道說李蕾兒天生就有股魔力,要不然,為什麽皇祖父和父皇都被她蠱惑了,一心一意覺得她好呢?
正胡思亂想之際,聽得太上皇道:“崇光,蕾兒這麽可愛,說話有趣直白,為什麽你一見了她就愛吵鬧呢?”
齊崇光忙擠出笑容道:“我隻是愛跟她鬥嘴罷了,實際上,我很喜歡她,跟她感情很不錯的。”
太上皇狐疑看著他,似乎不怎麽相信。
齊崇光暗自咬牙,忙保持笑容,看著蕾兒道:“你自己跟皇祖父說說,我對你到底怎麽樣?是不是很好?”
蕾兒眼珠子一轉道:“你對我很好嗎?”頓了一下又道:“你說好就好吧。”
這樣的迴答,真令齊崇光哭笑不得,同時意識到蕾兒真不是好惹的,一張嘴刁鑽得很,讓人又愛又恨。
腦海裏閃過這個念頭,齊崇光卻是愣住了。
怎麽迴事,自己為什麽會覺得又愛又恨呢?自己應該一直厭惡她,這才正常呀。
齊小公子瞪著眼,深深困惑了。
太上皇卻是哈哈大笑起來,拉過蕾兒道:“你這個小丫頭,真是惹人愛得很,說話很有趣,如果是朕的孫女,朕一定天天召你陪伴。”說到這裏,似乎想到了什麽,便將目光投向齊崇光。
齊崇光自是困惑不解同時又有些嫉妒李蕾兒,覺得她傻人有傻福。
千柔卻是心裏明白,知道齊逸崢必定也將聯姻的意圖告知太上皇了。
太上皇這意思,似乎想讓齊崇光努把力,將來好將蕾兒娶進門來。
蕾兒卻笑著道:“就算我不是您的孫女,您待我這麽好,隻要您願意的話,隻要說一聲,我很願意進宮來陪伴您。”
說到這裏頓了一下,又加了一句:“嗯,還得帶上薇薇,我們一起過來,又有伴兒又熱鬧。”
太上皇哈哈大笑道:“若是旁人說這話,一定是奉承朕,但你素來心直口快,一定是真心話,好,咱們說定了,以後朕時常派人召你和薇薇相伴。”
------題外話------
今天很多事,隻能先傳上來,明天再多更一些,麽麽噠
來傳旨的內侍口齒伶俐,帶著笑容將齊逸崢賜婚,要將禮部尚書幼女許給林旭東當二房的旨意念完後,便向林旭東道喜。
林旭東很沉穩的道了謝,讓人給了極豐厚的打賞。
送走內侍後,林太太麵如白紙,看著林旭東,咬著唇道:“你的話應驗了,果然在皇上心目中,誰都比不過佳禾郡主。”
賜一個貴女給林旭東當二房,在旁人眼裏是莫大的榮耀,但明眼人都知道,齊逸崢這麽做,並不是為了賞賜林旭東,而是為了給杜氏樹敵,將杜氏壓製下去。
林旭東揉著眉心,心裏很煩躁,沒有言語。
林旭方開口道:“不管皇上是什麽用意,這婚事勢在必行。不如大哥上道折子說大嫂不賢,承蒙皇上開恩賜婚,願意廢大嫂為二房,以正室之禮迎娶新人,如何?”
這自然是條不錯的計策,且禮部尚書的幼女謝韻出身好,才貌雙全,堪為正室。
身為一家之主的林大將軍眼前一亮,目露讚許之色,頷首道:“為了杜氏一人,連累我林府遭人嘲笑,我早不耐煩了。旭方這個主意很好,能向皇上表明我們林府其實也對杜氏不滿,並沒有護著她的意思,如此一來,皇上的怒氣必定會小很多。”
杜氏和林旭東的婚事,全是林太太決斷的。
林太太跟杜氏的娘親是手帕交,嫁了人後相繼懷孕,來了出指腹為婚,正好一個生女兒,一個生兒子,順利定了親。
其後杜家敗落,但林家並沒有因為這個退婚,一直堅守婚約。
林大將軍心境開闊,自然不會因為兒媳娘家境況不好就嫌棄兒媳,所以一直以來,對杜氏還是不錯的。
但慶元公主府發生的事兒,早已經傳遍滿個京城了,令林大將軍覺得顏麵蕩然無存,心底的不滿一直在累積著,如今收到這條口諭,隻覺得再也無法忍耐了。
但林太太到底舍不得資質絕佳的林詩意,再者,杜氏是她定下來的兒媳,若是照林旭方的意思行事,杜氏固然麵上無光,林太太自己也沒什麽光彩。
心思轉了一轉,林太太皺眉道:“皇上已經下了旨,何必節外生枝?再者,杜氏給我們生了嫡長孫女,就是念在詩意的份上,也不能對杜氏無情。”
夫妻兩人爭辯了一番,誰都沒法說服誰,不歡而散。
但很快,林太太也改變心意了。
次日早朝時分,辦完了正事後,齊逸崢讓人宣了尹青雲上殿。
在眾朝臣驚疑的目光下,尹青雲很從容上來了,跪下將自己的折子念了一遍,痛陳血緣比較近,尤其是表親成婚的弊端,請求皇上下旨,有比較近血緣關係的男女,一律嚴禁婚嫁。
一時間滿殿嘩然,人人麵麵相覷,被這個消息震得頭昏眼花,心底茫然又困惑。
待議論聲稍歇,禮部尚書謝銘出列,到禦階前道:“尹太醫所奏匪夷所思,旁的都不論,表親成婚乃是千百年來約定成俗的規矩,單憑你一番話,竟就想扭轉不成?”
昨兒個自然也有內侍到尚書府傳了口諭,當即將謝銘氣個半死。
他指望女兒謝韻進宮當宮妃,給自己掙臉麵,這才沒有將女兒聘出去。
哪裏想得到一道口諭下來,寄予厚望的女兒,竟然成了林旭東的二房。
雖然當宮妃也是做妾,但伺候齊逸崢,跟伺候林旭東如何能相提並論?
雖然有滿腹的怨言,但旨意下了,成了定局,謝銘隻得捏著鼻子認了。
因為女兒的婚事,謝銘心裏很煩躁,又見尹青雲一介太醫卻進了金殿,一心覺得不倫不類,這才出了頭。
尹青雲自然是有備而來的,淡淡笑道:“下官這番說辭有理有據,尚書大人若是不認同的話,隻管派人出去調查,看一看下官是否有胡亂捏造之舉。”
謝銘見他從容自若,哼道:“調查倒不必,但這千百年來定下的規矩,竟要因為你破了不成?憑什麽?”
尹青雲目光銳利,聲音也帶著機鋒:“憑鐵一般的事實證明,血緣近的夫妻,生下有問題的孩子比尋常夫妻高,這一點,難道不夠嗎?還是尚書大人覺得世間殘疾兒、癡呆兒,甚至早夭兒多多益善?”
謝銘忙道:“你別胡說八道,老臣對大燕對皇上一片忠心天地可鑒,生平最大的心願,不過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康。”
尹青雲冷笑道:“如果你真忠心的話,你就不該跳出來跟下官辯。下官這折子若是施行,受益的會是萬千臣民。”說著便看著謝銘,一副“你若再辯解,你就不是忠臣的模樣”。
謝銘氣得半死,但人家擺事實講道理,一番話滴水不漏,倒是不好辯駁。
再者,尹青雲的醫術出神入化,不但繼承了尹家絕學,更是女子醫館的創始人,近來更是學會了縫合術,救人無數,聲譽甚高,卻是不好跟他鬧翻。
山水有相逢,這個世上,大夫是最不能得罪的人物,要不然一旦生了病,該束手無策了。
但要他讓步,他卻是不情願的。
謝銘目光一閃,便將目光投向廉親王齊越,似笑非笑的道:“此事王爺意下如何?”
廉親王齊越,正是齊逸崢的堂叔。
齊越年少時,娶了自己的表妹為妻,夫妻感情甚篤,但王妃生下的三個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問題,尤其最小的那一個,竟是個癡呆兒。
為了小兒子,廉親王夫婦不知操了多少心,流了多少淚。
謝銘將齊越扯進來,正是因為齊越與王妃是表親結合,料想齊越為了麵子,必定會跟尹青雲撕。
身為老謀深算的臣子,坐山觀虎鬥自是輕而易舉就能辦到的。
齊越在聽到尹青雲的新穎理論後,早就呆住了。
這麽多年,他一直想不通自己跟王妃身體好好的,生下的孩子卻有問題。
如今卻是曉得了,原來表親根本就不適合成親。
正心情激蕩,不成想謝銘竟會出聲喚他,將戰火引到他身上來。
廉親王愣了一下,才看向尹青雲道:“尹太醫,你的人品,我一向是敬服的。你這道折子,我也萬分相信。我自己便是表親成婚,內中苦楚無法言喻。如今得知表親成婚的弊端,待會兒我迴家後立刻定一條家規,以後家中晚輩再娶親,一概要照尹太醫的意思辦。”
皇上在跟前,他自然不好自稱“本王”,便直接用了“我”。
而他之所以會說出這番話,其一是因為他眼明心亮,知道齊逸崢是站在尹青雲這邊的,很認同尹青雲的建議。
別的都不論,齊逸崢肯讓尹青雲上殿,已經說明了一切。
其二,家有殘疾兒的滋味,實在不好受。
廉親王深受其害,心懷倒也有幾分慈悲,不願其他夫妻也嚐這樣的苦楚。
其三,他娶了表妹是事實,但那時他根本就不知道這麽做的害處。
不知者不罪,廉親王性子又直,根本沒有謝銘那麽多彎彎鉤鉤。
在他看來,這跟麵子根本扯不上幹係。
謝銘哪裏料到廉親王竟不按常理出牌,登時驚得麵色都變了。
這時,高祈瑞的聲音響了起來,似乎漫不經心,似乎又帶著幾分諷刺:“天涯何處無芳草,為什麽非要在親戚中找兒媳、女婿?難道隻有自家親戚是香的,旁人都是臭的嗎?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大燕疆土廣闊,可著勁兒挑,難道就找不出一個親家嗎?”
齊逸崢即位後,最先提拔的便是高祈瑞和蔣毓。
蔣毓毫無例外,當上了兵部侍郎。
至於高祈瑞,因為嘴巴挺毒的,秉著物盡其用的原則做了言官,負責監察朝廷、諸侯官吏。
高祈瑞事先就知道尹青雲折子的內容,明白齊逸崢必定會允尹青雲所奏,加上尹青雲確實言之有理,高祈瑞自是要出來表態的。
眾人聽得都是一愣,卻無言反駁。
齊逸崢淡淡道:“話糙理不糙,高愛卿所言甚是。血緣近的男女成婚,為的是親上加親,但這麽做的後果,卻是禍及子孫後代,實在不可取。”
喚過尹青雲,露出讚賞的神色,接著道:“愛卿雖然是一介太醫,但忠君愛國之心,卻不比殿上任何臣子少。愛卿這折子有理有據,朕甚欣賞,準卿所奏。”
他頓了一下,又道:“正好太醫院院首年紀老邁,屢次要辭官,為了獎賞愛卿的功勞,升卿為太醫院院首。”
三十歲的院首,可謂開了先例。
尹青雲忙跪下推辭,齊逸崢卻道:“除卿之外,無人能擔此重任。”
尹青雲這才謝了恩,雖然神色鎮定,但眉眼還是情不自禁舒展開來。
齊逸崢的目光在眾臣身上一轉,在謝銘身上停留了一下,才望向廉親王,聲音甚是溫和:“堂叔不因私事而忘公,朕甚欣慰,稍後朕會擬旨意厚賞。”
廉親王眼前一亮,忙躬身謝恩,心底很慶幸自己沒有站錯隊。
他身為王爺,什麽樣的賞賜沒見過?但有了齊逸崢這番話,不止麵子上光彩,以後旁人也不敢拿他娶了表妹說笑的。
齊逸崢安撫了廉親王,這才站起身來,俊朗的臉上現出決然的神色,一字字的道:“但凡規矩都是人定的,自然也是能改變的。以前都罷了,如今既然發現血緣近之人成婚是陋習,理所當然該做出改變。為了天下蒼生大計,朕決議,這條陋習,由朕來終結。已經成婚的就算了,但即日起,不允許血緣近的男女成婚,一經發現,必定追究其父母的責任。”
他頓了一下,又冷冷加了一句:“即便已經訂婚的,也必須退親。若有敢違逆者,朕絕不放過!”
最後一句話,他陡然加重了語氣。
眾臣噤若寒蟬,都垂眸肅然而立。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雖然齊逸崢即位的時間很短,但眾臣絕不敢因此輕視他,相反,因為齊逸崢性子果決,有乾綱獨斷的能力和心腸,一旦下定了決心,沒有人敢當成耳邊風。
如是,這件事就這麽定了下來,再無反對的聲音。
經此一事,尹青雲不止以醫術高超聞名天下,欣賞他的人,還給他貫了一個“大義太醫”的稱號。
大燕史載,昌武元年,太醫院尹青雲上奏,痛陳近親成婚的弊端,請求昌順帝下旨,嚴禁近親成婚。昌順帝乾綱獨斷,允尹青雲所奏,並將之提拔為太醫院院首。
短期之內,這條新政看不出什麽效果,但十幾年二十幾年後,有人做了統計,驚訝的發現,大燕新出生的臣民,有問題的少了一半左右,與尹青雲的論斷不謀而合。
史書上對尹青雲的讚譽很高,都說他不止有醫術,心思敏銳善於發現,人品見識更是少有人能及。
早朝時的消息,很快就擴散開來,一石激起千層浪。
林府,林太太聞聽此言,登時呆若木雞,手裏的茶杯“咚”的一聲,墜在了地上。
比起她,杜氏更是急得要發狂了。
杜氏雖然被禁足了,但到底是少夫人,又在林府經營了幾年,耳目還是有幾個的,自然將大小事務都打探得清清楚楚。
得知齊逸崢給林旭東賜了二房,杜氏自是又惱又怒,將屋子裏能砸的東西都砸盡了。
之前她就覺得承受不住打擊,哪裏料得到,更大的打擊還在後頭等著呢。
齊逸崢下旨不允許近親成婚,那麽,今後詩意有什麽前程可言?齊崇光還能搭得上嗎?
杜氏一顆心如被油煎,難受得不得了。
等理清思緒,她喚過貼身丫鬟春喜,交代了一番話。
春喜恭敬聽了,便去了林太太的院子,說有要事求見。
林太太倒是跟杜氏想到一塊兒去了,心情煩悶,本不想見,但又怕真的是要事,權衡了一下,便讓春喜進來了。
請完安,春喜便道:“少夫人得知皇上今兒個下了條新旨意,心裏很疑惑,一直在說無緣無故的,尹姑爺怎麽突然想到這上頭了?這內中說不定有什麽蹊蹺。少夫人想請太太出麵,將尹姑爺請來問一下。”
林太太一聽,倒也是個主意,便點頭應了下來。
到了次日,尹青雲攜著林夢瑤,夫妻雙雙進了林府的門。
尹青雲才剛升為院首,自是春風得意,唇角含笑,令林太太越發氣悶了。
閑話一番後,林太太便直接看著尹青雲,問他為什麽會注意到近親成婚會不利於子嗣。
尹青雲乃至誠君子,再者,也有想為千柔揚名的意思。
杜氏跟千柔鬧騰了一場的事兒,尹青雲自是知道的,但據林夢瑤所言,林府跟千柔關係一直還是挺不錯的,尹青雲便覺得,存了歪心的隻有杜氏一人,旁人都還是好的。
再者,他們夫妻並不知道林太太和杜氏的打算。
林太太和杜氏雖然一心盼著能將詩意和齊崇光湊成一對,但到底彼此年紀還小,自是不好到處嚷開了。故而言語中,尹青雲據實道來,並沒有半點忌諱隱瞞。
得知是千柔提點的,林太太臉色登時就扭曲了,皺著眉道:“無緣無故的,佳禾郡主怎麽會想到這上頭來?你為什麽對她言聽計從?”
見林太太臉色很難看,尹青雲不免有些忐忑,忙將前因後果解釋了一遍。
等他講完了,林太太臉色仍舊沒好轉。
雖然尹青雲說明之前慶元公主不肯答應蔣毓的婚事,想讓蔣毓娶表妹,但事情太巧了,她不由得疑心千柔想出這計策來,其實是存了私心,為了斷送林詩意的青雲路。
林太太想到這裏,隻覺得心情鬱悶臉色灰敗,給人一種整個人立時就老了好幾歲的既視感。
她勉強將心裏的火壓下來,看著尹青雲道:“這事兒你早就開始調查了,為什麽沒告訴我們林家?為什麽沒跟我們通個氣?”
尹青雲欠身道:“因為這事兒得皇上決斷,小婿不敢到處宣揚,怕事情不成惹人笑話。”
林夢瑤插嘴道:“母親臉色不好,莫非有什麽蹊蹺?家裏並沒有表兄妹成婚的情況,還是母親心裏有這個打算?”
林太太哪裏肯承認,皺眉道:“別胡說,我沒這麽想過。”
因為心情糟糕,她也沒心思跟尹青雲、林夢瑤談下去了,直接道:“你們都是大忙人,家裏孩子又小,我就不多留了。”
尹青雲、林夢瑤互看一眼,都有些狐疑,卻都沒有說什麽,依言告辭著出來了。
路上,兩人坐在馬車裏,說起林太太的反常,都覺得林太太必定有心跟哪個親眷結親,如今新政一出,事情成不了,林太太才這副模樣。
尹青雲看著林夢瑤,歎息道:“我上這道折子,雖是為天下大局著想,但沒想到會得罪嶽母。以後你再迴娘家,嶽母說不定會遷怒你,我心裏實在歉疚。”
林夢瑤笑了一下,一副不以為意的模樣,溫聲道:“夫君雖是大夫,但做的事惠及天下百姓,我一直引以為傲。若母親因為這事對我存了芥蒂,那也無所謂,放心,我不會放在心上的。”
抬手拉起尹青雲的手,很真誠的道:“出嫁從夫,隻要你對我好,旁的我都不會介意的。”
尹青雲見她嬌俏可人又深明大義,心中十分感動,也溫聲道:“你放心,我一輩子都會對你很好的。”
夫妻兩人相視而笑,經此一事,感情竟濃厚了幾分一般。
且說林太太那邊,將尹青雲、林夢瑤遣走後,就一直枯坐著,整個人都呆住了。
過了一會兒,杜氏派了春喜來探聽消息,林太太心情煩悶,想找個人說說話兒。
論起來,自是沒有比杜氏更合適的了,林太太想著,便抬腿去了杜氏的住處。
去了後,遣散了伺候的人,林太太便將尹青雲的話講了一遍。
杜氏一聽,立刻跳起來道:“怎麽哪裏都有佳禾的影子?她使出這一招,竟隻是為了蔣公子嗎?不管旁人信不信,我是不信的。她心思深沉,必定猜到我們有意讓詩意和崇光結親,便使出這一招,斷了詩意的青雲路。”
她說到這裏,臉色已經扭曲了,咬牙切齒的道:“大家都說我心歪了,卻根本想不到,她的心又毒又黑,一出手就是狠招,刀不血刃就將詩意的路堵住了,好讓她的女兒通行無阻,我們根本無力招架。”
林太太心底的想法,倒是跟她不謀而合,歎息道:“知道她有心算計,又能如何呢?皇上已經下了旨,事情成了定局,詩意是指靠不上了。”
杜氏眼眶發紅,拉著林太太道:“婆婆,你別灰心喪氣,還是照之前那般,多讓崇光跟詩意來往,倘若崇光執意要娶,誰都攔不住的。”
林太太怒聲道:“你怎麽說出這樣的糊塗話來了?皇上明旨在前,豈能頂風作案?便是崇光也不可能糊塗到任由我們擺布。你瞧著吧,今後他隻會拿詩意當表妹,絕不會有別的心思。”
杜氏急得哭出來道:“這麽說,詩意的路,果然被斷了嗎?”
林太太點頭道:“詩意跟崇光之事,你想都不要想了。好在事情隻是我們幾個知曉,於詩意的名聲無礙,以後好好謀劃,她還是能嫁個佳婿的。”
杜氏滿腹的不甘,但林太太言之鑿鑿,她隻能含著淚應了,默默思索了一會兒,抬首道:“詩意不成,隻能認了,但婆婆打算放任自流,任由佳禾的女兒占據崇光的心,將來攀上太子妃的高位嗎?婆婆,你得想個法子,從親眷中挑兩個才色雙絕的小女孩養著,等崇光來時,多讓她們去崇光跟前獻殷勤才好。”
按理,齊崇光還小,她們該想著給齊逸崢塞人才是。
但是,齊逸崢生來就不是一個能被人掌控的男子,所納的女人,都是他自己看對了眼,或是從侍女中選定的,至於旁人送的,根本就不會要。
林太太眼眸一亮,頷首道:“你這主意不錯,我會考慮的。”
說完了又皺眉,歎息道:“我娘家倒是有幾個資質不錯的,可惜算一算,都跟崇光有一點血緣關係,倒是讓人為難。”
杜氏忙道:“沒事兒,婆婆可以從我娘家挑人。我娘家的人跟崇光沒有半點關係,且內中有幾個資質不錯,好好調教的話,跟詩意不相上下。”
林太太冷笑道:“你拉倒吧,你娘家隻有杜月香那種貨色,長得雖不錯,但沒什麽心計,隻知道唯唯諾諾,我要過來有什麽用?”
她雖然瞧不上杜家的人,但杜氏的話,卻打開了她的思路,讓她想到了,可以從兒媳的娘家選人。
林旭方的妻子方氏姿容不俗性情沉穩,又是世家女,娘家家教很好。若是好生跟方氏商議,從方家選兩個孤女接到林家撫養,必定就妥當了。
心思轉了一轉,林太太便道:“這些事兒就不勞你費心了,你是禁足之人,安生在這裏呆著吧。”
杜氏見她要走,忙道:“婆婆且慢,兒媳還有一事要求婆婆出手。”
見林太太點頭,她眸中閃過一抹狠厲,接著尖聲道:“崇光公子如今年紀漸長,已經開始知人事了。兒媳上次本想了條計策,離間他和李家那小丫頭,打算在他來時施行。如今兒媳被禁足,豬諸事不便,隻能求婆婆代勞了。”說著便看著林太太,說了一通話。
林太太靜靜聽完了,沉思了一會兒,露出笑容道:“你這計策簡單了些,但若是施行的話,說不定會有幾分效果。我如今心裏沒什麽好法子,不如就照你的意思試一試吧。”
杜氏見她答應了,陰沉的臉頰上多了一絲喜色,忙道:“婆婆出馬,效果必定不同凡響。”
林太太露出自得之色,又跟她閑話一陣,囑咐她安分守己,這才起身離開。
走到院門口,見林詩意迎麵而來,眼角隱約有淚痕。
林詩意給林太太行了禮,便哭道:“祖母,尹姑父太過分了,怎麽能上那樣的折子呢?”
林太太見她傷心落淚,心底不免有幾分憐惜,忙好言安慰了一番。
林詩意卻是心痛如刀絞,撲進林太太懷裏,哭得稀裏嘩啦好不傷心。
林太太勸了她半天,見她仍舊哭個不停,被她蹭了不少眼淚鼻涕,便不耐煩起來,又想到自此後,林詩意是指靠不上的,更是覺得沒必要在林詩意身上花費功夫。
心思轉了一轉,林太太便向伺候的人道:“大小姐哭得這麽傷心,你們快帶她迴去歇息,好生伺候著。”說話間,便將林詩意交給乳母,自己抽身走了。
至晚間時分,林大將軍舊事重提,要照林旭方的意思,貶杜氏為二房,將謝尚書的女兒謝韻娶為正妻。
林太太便不再固執己見,直接答應了。
林詩意跟齊崇光,已經是不可能了,林太太再不必投鼠忌器。
杜氏所出的另一個兒子,是個男兒身,隻要好好念書,將來不愁沒有好前程。
至於杜氏是她定的,若是奪了杜氏的正室之位,固然會讓她有丟臉之感,但林太太明白該以大局為重,個人利益,不能跟林府的榮辱相提並論。
見林太太鬆口了,林大將軍這才覺得如意了,派人將林旭東召了來,吩咐他自己上折子。
林旭東倒並非無情之人,雖然不將情事放在心上,但對杜氏也有幾分夫妻情,很尊重這個正室。
但杜氏在蔣毓大喜之日鬧騰丟進了顏麵,又疑神疑鬼覺得他私戀千柔,令他覺得杜氏不可理喻,一顆心便冷了。
如今父親以大局相勸,林旭東便答應下來了,打定主意,無論杜氏多麽不賢,但兩個孩子是親生的,以後一定要好好護著一雙兒女才行。
果然沒幾天,林旭東親自上了折子,言說杜氏不賢,願以正室之禮迎娶謝韻,得的迴批是準奏,除此之外,內侍還給謝韻賜了鳳冠霞帔。
這事兒傳開,林府其他人都鬆了一口氣,知道這步棋算是走對了。
唯有杜氏和一雙兒女如遭雷劈,哭哭啼啼了幾天,最後因為無計可施,隻能認命消停了。
林府的風雲,千柔一無所知,依舊如常度日。
除了照顧一家大小之外,千柔開始打點李靖行應試之事。
旁的她幫不上忙,但應試時得一連考九天,吃食、衣服自是得精心照料才行。
忙忙碌碌中,很快就到了九月底,宮裏來了內侍,說太上皇惦記蕾兒,讓千柔帶著蕾兒進宮一趟。
千柔雖不怎麽情願進宮,但君命不可違,次日隻得將蕾兒留在家裏,收拾妥當進宮去了。
到了後,內侍領著她們,進了太上皇退位後榮養的寢宮。
進去後,就見太上皇與齊崇光麵對麵坐著,正在對弈。
見她們進來,兩人都將棋子放下,看了過來。
行禮畢,千柔見太上皇精神奕奕,人似乎變胖了些,不免心生感慨,覺得皇上不是那麽好當的。
太上皇過好了,齊逸崢的日子,必定就不怎麽好過的。
千柔想著,微笑道:“太上皇近來可好?”
昔日的顯榮帝,如今的太上皇嘿嘿一笑道:“吃得好睡得著,想起從前日日操勞、疲於奔命的境況,真真一個在天一個在地。”
說著便喚過蕾兒,很溫和的道:“聽說你跟薇薇在一起念書,怎麽樣了?你一定比薇薇厲害得多吧?”
蕾兒之前與太上皇打交道時,太上皇一直態度溫和,自然並不害怕,迴答道:“薇薇很聰明的,但我年紀大一些,學東西比她略快一些。”說著眉眼彎彎,咧嘴露出笑容,一副自得的模樣。
太上皇見她這樣,不免失笑,一旁的齊崇光卻是斜睨著蕾兒,直接道:“說你胖你還真喘上了看來,你們的先生一定沒教你謙虛二字是怎麽寫的吧?”
蕾兒揚著下巴道:“我說的都是實話,難道我明明不錯,卻要騙人說自己很差勁,才算是謙虛有禮嗎?”
她說到這裏,瞧著齊崇光道:“難道你的夫子一直教你,被人問起時,要可勁兒埋汰自己嗎?”她說著,便收了笑容,露出一副“你真可憐”的模樣。
齊崇光見自己竟然被這丫頭同情了,登時又好氣又好笑,皺著眉道:“你胡說什麽呢?謙虛謹慎、彬彬有禮才是君子之道,像你這樣鋒芒畢露,卻是不可取的。”蕾兒摸摸下巴道:“如果想做君子就得睜著眼睛說瞎話,假惺惺貶低自己陪襯別人,那我情願不當君子。”
她眼珠子骨溜溜轉了一圈,旋即眉開眼笑道:“其實我也當不了君子,我是個小女子嘛,最喜歡的生活是開心了就笑,難過了哭一場鬧一場,瀟瀟灑灑自自在在過日子,那才好呢。”
千柔見蕾兒心直口快,簡直哭笑不得,同時心裏也明白,近來蕾兒雖然長了些心眼,但骨子裏,其實還是個沒長大的軟萌妹子。
齊崇光聽了這話也是嗤笑,正要反唇相譏,嘲笑她說的那種生活,跟傻子過的有什麽區別時,太上皇驚喜的道:“蕾兒年紀雖然小,但見識不凡,你說的那種自在生活,也是朕向往的。之前朕執掌天下權,喜怒不形於色,如今好了,退了位自由了,以後開心了就笑,不開心了,嗯,就讓旁人也不開心,就這麽辦。”
齊崇光:“……”
高高在上的皇祖父竟然認同傻丫頭的觀點,說出這番話來,齊崇光簡直要開始懷疑人生了。
難道說李蕾兒天生就有股魔力,要不然,為什麽皇祖父和父皇都被她蠱惑了,一心一意覺得她好呢?
正胡思亂想之際,聽得太上皇道:“崇光,蕾兒這麽可愛,說話有趣直白,為什麽你一見了她就愛吵鬧呢?”
齊崇光忙擠出笑容道:“我隻是愛跟她鬥嘴罷了,實際上,我很喜歡她,跟她感情很不錯的。”
太上皇狐疑看著他,似乎不怎麽相信。
齊崇光暗自咬牙,忙保持笑容,看著蕾兒道:“你自己跟皇祖父說說,我對你到底怎麽樣?是不是很好?”
蕾兒眼珠子一轉道:“你對我很好嗎?”頓了一下又道:“你說好就好吧。”
這樣的迴答,真令齊崇光哭笑不得,同時意識到蕾兒真不是好惹的,一張嘴刁鑽得很,讓人又愛又恨。
腦海裏閃過這個念頭,齊崇光卻是愣住了。
怎麽迴事,自己為什麽會覺得又愛又恨呢?自己應該一直厭惡她,這才正常呀。
齊小公子瞪著眼,深深困惑了。
太上皇卻是哈哈大笑起來,拉過蕾兒道:“你這個小丫頭,真是惹人愛得很,說話很有趣,如果是朕的孫女,朕一定天天召你陪伴。”說到這裏,似乎想到了什麽,便將目光投向齊崇光。
齊崇光自是困惑不解同時又有些嫉妒李蕾兒,覺得她傻人有傻福。
千柔卻是心裏明白,知道齊逸崢必定也將聯姻的意圖告知太上皇了。
太上皇這意思,似乎想讓齊崇光努把力,將來好將蕾兒娶進門來。
蕾兒卻笑著道:“就算我不是您的孫女,您待我這麽好,隻要您願意的話,隻要說一聲,我很願意進宮來陪伴您。”
說到這裏頓了一下,又加了一句:“嗯,還得帶上薇薇,我們一起過來,又有伴兒又熱鬧。”
太上皇哈哈大笑道:“若是旁人說這話,一定是奉承朕,但你素來心直口快,一定是真心話,好,咱們說定了,以後朕時常派人召你和薇薇相伴。”
------題外話------
今天很多事,隻能先傳上來,明天再多更一些,麽麽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