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行的傷勢瞧著嚇人,但因為沒傷在要害處,千柔照顧得又十分精心,一個月的功夫就痊愈了。
倒是柳絮的夫婿趙天利,傷勢更重一些,躺在床上養了好幾個月。
這事兒千柔一直掛在心裏,讓柳絮專門在家照顧夫婿,時不時讓緋紅帶些補品過去探望,就是給家人置辦衣料,也要給他們送幾匹去。
至於那死了的車夫,家眷的待遇也是一樣的。
錦繡園的下人本就覺得主子仁厚,經此一事,更是個個稱讚千柔大方,辦事越發用心了。
雖然迴了京,李靖行傷勢也好了,但他們在孝期,自當處處留心。
千柔性子喜靜,李靖行之前雖愛玩鬧,但與她相處日久,又在桃花村過了幾年平淡安生的日子,如今倒也能適應。且他每日還得攻讀,閑暇了要陪伴嬌妻和一雙兒女,並不覺得煩悶。
夫妻兩人,除了去李府給太夫人上香盡心之外,其餘時間很少出門。
李靖行之前交友甚廣,與不少紈絝是沒有拜把子的兄弟,但他與千柔成親後,兩次被昔日好友算計,令千柔陷入危險境地,引得他開始反思,與那些人斷絕來往,隻與幾個在國子監裏結識的書生時不時走動一下。
至於千柔這邊的摯友,玉欣公主、林夢瑤倒是時不時攜著孩子過來探望,若是趕到一塊兒,那就更熱鬧了。
林夢瑤生的兩個兒子,大的名叫尹棲梧,小的名叫尹伯仁,很是活潑好動,惹人喜愛。
玉欣已經有一子一女,兒子取名劉修文,女兒名為劉薇薇,兒女雙全間隔一歲左右,十分美滿。
玉欣一直覺得,自己能成功懷上孩子,跟千柔的指點密不可分。如今她不但有了孩子,還一連生了兩胎,自是對千柔心懷感激,見了麵就拉著千柔說了一籮筐的話,又吩咐一雙兒女,好好跟蕾兒、浩兒相處。
其實她不吩咐,孩子們自己也處得很好。
幾個孩子裏,最大的是蕾兒,劉修文比她小四個月左右。
說到蕾兒,自從跟齊崇光鬧過一次,被千柔發狠關了三天,吃食也隻給饅頭、稀飯,她倒是得了教訓,學聰明了些,說話、做事不再由著自己的性子橫衝直撞了。且千柔又給她請了教規矩的嬤嬤,麵上光倒是能做到。
當然,對於齊崇光,她心底仍舊是記恨的。雖然之後千柔跟她解釋過,害李靖行受傷的並不是武王,但蕾兒已經先入為主,認定了齊崇光高傲自大,不知道憐惜女孩,是個大壞蛋。
千柔並不知道她十分厭惡齊崇光,不過,即便知道了,也不會放在心上。畢竟,她並沒有跟武王聯姻的打算,自然,蕾兒對齊崇光感情如何,就無關緊要了。
尋常時候,大人們都是一起說話喝茶,讓他們孩子在園子裏自在玩兒,讓奶娘、丫鬟跟著一起伺候。
蕾兒既是小主人,年紀又最大,自然就挑起了“重擔”,當起了小頭頭。
因為在鄉下長大,她又最愛在外頭撒歡,玩樂的本事很多。
正所謂窮人家孩子早當家,她從桃花村的孩子們那裏,學到了不少本領。
她一個女孩子,不僅會認野菜菌子,還會用沙子堆城堡,還會用竹簍子在池塘裏捉魚撈泥鰍,還會用彈弓打山雀,雖然命中率不高,但她這些本領,卻是劉修文這些富貴少爺、小姐們從未見過的,讓他們羨慕又向往。
千柔因屢次遇險,如今很支持女兒學些武藝,用來自保。正好之前武王,嗯,現在得稱太子了,送了一個名叫月白的婢女,功夫很不錯,但一直隻在千柔身邊做些雜事,沒怎麽派上用場。
千柔閑下來,便讓蕾兒拜了月白為師,讓月白教女兒一些防身術。蕾兒本就喜歡學武,這一來越發合了心意,學得很帶勁,尤其打拳舞劍,很有幾分像樣,使出來閃花了一眾小屁孩的眼睛。
另外,自從她滿了一歲,千柔但凡有空,每晚必定要給她講些成語故事、寓言什麽的。等浩兒年歲到了,卻是姐弟兩個聚在一起,聽母親講故事。
在大人看來稍顯幼稚的故事,但在小夥伴們中間,卻是不得了的資本,尤其蕾兒口齒伶俐、吐詞清晰,還喜歡手舞足蹈,每次轉述故事都能吸引弟弟妹妹,讓他們佩服又崇拜。
當然,蕾兒最在行的還是爬樹,但經過嬤嬤的教導,她知道這不宜給小夥伴們展示,便忍痛撇開了。
她會玩樂,還養了不少寵物。這些小動物,多半是當初在桃花村時,趙天利打獵時給她搜羅的,有一對從小養到大的老鷹,幾隻紅眼小白兔,一對能說幾句話的八哥。
最受歡迎的,卻是一對大白鵝。這對白鵝是李靖行的師母林氏送給蕾兒的生辰禮,白得像雪的羽毛,扁扁長長的紅黃嘴兒,彎曲有致的長脖子,甚是可愛。
這對白鵝在林家時,已經被訓練好了,頗通人性,可以直接放養在園子裏,絕不會亂咬人亂跑。
因這些動物都是蕾兒自小就養慣的,當初迴京時,她強烈要求帶迴來。千柔在這些細節上很願意遷就孩子,再者,又不是沒有丫鬟、婆子照應,便都答應了。
其實蕾兒雖然跟齊崇光鬧了一場,但骨子裏並不霸道,很喜歡帶小夥伴一起玩樂做遊戲。尤其如今做了小主人,知道自己得謙讓大度一些,故而跟小夥伴們相處時,倒是十分留心,唯恐做不到麵上光,落下壞名聲。
她本事不少,又有這麽多小動物,讓劉修文幾個開了眼界,心甘情願奉她為孩子王,很願意跟她來往。
大人們見他們能自得其樂,自是覺得省心,更放心讓他們一起玩耍了。
尤其劉修文,十分喜歡蕾兒,加上與蕾兒年紀相若,更是相處得十分好。
因為他嘴巴甜,性格活潑,長得也粉雕玉琢甚是秀氣,蕾兒也對他很有好感。
兩人在一起時,總是有說有笑,仿佛有說不完的話題,倒是比旁人親熱些。一來二去,引得玉欣開了口,有意將蕾兒定為兒媳。
千柔還是照之前那般推拒了,說想等孩子大一些再考慮訂婚的事情。玉欣一想,自己家的兒子反正小一些,等得起,也就不著急了。
因為之前鬧了一場,齊崇光被父親大人齊逸崢關了整整三個月。
等他終於能出門,到玉欣公主家做客時,卻發現一向最愛黏著自己的修文表弟,看到自己時竟一臉淡然。
這可是從未有過的事情,引得齊崇光錯愕不已,搞不清狀況。
還沒等他開口問,劉修文自己就湊過來,笑眯眯說起自己結識了新朋友,會講故事,會玩彈弓,養的動物也十分機靈。
齊崇光先還不以為意,甚至覺得他結識的這位朋友的確有幾分意思,等得知那朋友名字叫李蕾兒時,臉色當時就扭曲了。
那小丫頭片子,不但尿了自己一身,奪了父親的寵愛,抓花了自己的臉,如今連最崇拜自己的表弟都被她籠絡了。
自己最盼著的就是跟她永不相見,如今倒好,哪兒都有她的影子。齊崇光煩得不行,生怕表弟被那小魔女蠱惑著也變成一個蠻橫無禮的小土匪,忙勸表弟,那女孩不是個好的,示意他以後還是多跟自己這個正人君子來往。
無奈劉修文與蕾兒已經來往了一個多月,很有感情,聽了齊崇光的話不但沒點頭,反而據理力爭,說他說得不對,又舉例子證明李蕾兒多麽能幹多麽好,翻來覆去絮絮叨叨,將齊崇光的臉都念綠了。
齊崇光心裏氣得要命,又不好承認自己跟蕾兒打架,被她抓花臉的事,隻能將心裏話掩住,隻拿些男孩不該跟女孩一起玩的話來勸他。
表兄弟誰都沒法說服誰,誰都不服誰,最後不歡而散。
鬱悶的齊公子最後離開姑姑家,轉而去了母妃的娘家——林大將軍的府邸。
到了那裏,林家如迎鳳凰蛋一般,歡歡喜喜將他接了進去。
各處見完禮,齊崇光便跟林府的表弟、表妹一起到園子裏玩耍作樂。
林府的幾個孩子年紀都挺小的,進了園子就自顧自聚在一起了,倒將齊崇光撇了下來。
隻有林府的嫡長女林詩意,今年五歲多,是個知事的,如往日一般一直陪在齊崇光身邊。
林詩意乃林旭東之女,母親杜氏,年紀雖小,卻很有閨閣少女風範。
她捏著帕子帶笑看著齊崇光,說話的聲音溫軟得如同微風輕拂麵:“齊表哥往日每個月都要來一趟,怎麽這一次隔了這麽長時間才來呢?”
齊崇光看著乖巧可人、眉眼如畫的小表妹,隻覺得格外舒心。
這才是女孩應該有的樣子,比李蕾兒那種又饞又胖、又刁鑽又無賴的小丫頭片子強一百倍!
真實的原因不好說,齊公子隻能編了幾句話,含糊的道:“近來我功課多了些,才沒來探望,倒是對不住外祖父、外祖母。”
林詩意看他一眼,格格笑道:“表哥若是覺得不好意思,以後可要經常來才好。”
見齊崇光點頭應了,林詩意笑容燦爛了幾分,旋即道:“表哥,你在這裏看書,我給你做個荷包吧。”
於是,兩人就在亭子裏坐了,齊崇光捧了書讀,林詩意則拿起針線做著,時不時抬起頭來,朝他嫻靜一笑。
齊崇光手裏拿著書,卻根本沒看進去,腦海裏迴蕩著剛才表弟劉修文的話:“我覺得,滿京城的女孩都及不上蕾兒姐姐,她會講很好聽的故事,會玩彈弓,人也很和氣,總是衝我笑……”
齊崇光不自覺就抓緊了書,心中隻覺得惱怒。
為什麽那小丫頭片子對著表弟就很和氣,卻拿自己當死對頭呢?她又有什麽好,能引得表弟當了叛徒?
他想著,不自覺就冷哼出聲,臉色陰沉下來。
林詩意見他露出這樣的神態,不由得吃了一驚。
這個表哥,向來是溫潤如玉的小君子,待人接物從容自若、大方和氣,倒從沒露出這種情態。
林詩意心中忖度著,忙喚道:“表哥,你怎麽了?你身體不舒服嗎?”
溫軟的聲音落入耳中,齊崇光才迴過神來,懊惱不已。
他一定是魔怔了,才會想起那小丫頭片子來。
他忙緩和了神色,笑向林詩意道:“沒事,我一時走神了,你不必擔心。”
林詩意歪著頭問:“表哥有煩心事嗎?不如跟我說一說,我給表哥出個主意。”
齊崇光自然不會和盤托出。
那小丫頭片子是他的噩夢,但那些烏七八糟的事兒,真是沒法子跟外人說,隻能他自己獨自煩悶了。
他便隻道:“我真沒事兒,你忙自己的吧。”
林詩意見他執意不鬆口,隻得點了頭,繼續做著針線,心中卻不平靜。
齊崇光在她麵前時,一向都沒什麽秘密,無論什麽事兒都肯跟自己分享,如今有了心事卻不肯說,到底是什麽緣故呢?
她心中思量著,麵上卻還是溫軟嫻靜的模樣,並沒有開口追問。
她一向善解人意,是貼心可人的表妹,自然不能咄咄逼人惹他厭惡。
過了半個時辰,齊崇光起身告辭,她忙親自相送,這才轉道去了母親杜氏跟前。
見她來,杜氏將屋裏的丫鬟、婆子都揮退,才笑問道:“今兒個跟你表哥相處得如何?”
林詩意如實迴了。
杜氏聽說齊崇光有了心事卻不肯說出來,不免麵色一沉,其後如常微笑道:“沒事,想必不是什麽大事,不必放在心上。你隻記得母親的話,以後跟他好好相處,來日自有好處。”
林詩意雖年歲小,卻因為是世家女,知事甚早,又時常聽底下的丫鬟婆子們議論,說齊崇光家世好長得好脾氣好,等長大了必定是良配,又不時有些“表哥表妹天生一對”、“大小姐與他最相配,若是嫁了他,以後必定富貴雙全”的話兒飄進耳中。
故而她小小年紀,心頭隱隱約約就存了些心思。
正好母親也時常對她耳提麵命,讓她在齊崇光麵前好好表現,務必讓齊崇光喜歡上她。
這自然合了林詩意之心,令她覺得自己與母親同心,來日必能遂願。
接下來,母女兩個又說了些貼心話,林詩意才起身行了禮,盈盈自去了。
杜氏立起身來,看著愛女漸行漸遠的身影,眸底有慈愛之色,臉色卻有一絲扭曲。
沒有人知道,她心底多恨那位佳禾郡主。
她與林旭東婚前並不相識,但嫁之前就聽說了林旭東的事跡,對年輕俊朗、英武不凡的未婚夫很有好感。
嫁過來之後,見夫婿比傳言還要出色,她心底樂開了花。
隻是令她想不到的是,自己對夫婿情有獨鍾,林旭東卻隻拿自己當正室看待,並無蜜裏調油的甜蜜,看自己的目光也沒有炙熱之意。
杜氏初始並沒有怨恨旁人,隻以為自己不夠魅力不夠好,便在丫頭奶娘配合下,努力討好婆婆夫君小姑,對婆婆恭敬,對丈夫柔順,對小姑遷就拉攏。時日久了,婆婆小姑已經被徹底收服,但在丈夫處卻收效甚微,弄得她不知所措,最後心灰意冷,根本不知道怎樣才能得到夫君的心。
一日、一月、一年,長夜更深,夜夜淚沾襟,懵懂花嫁女生生熬成了怨婦。
在林府站穩腳跟後,她便讓底下的人打探,得知林旭東並沒有外室什麽的。至於府裏納的通房,有兩個雖是自小就伺候他的,他也不過十天半個月去一迴,不偏不倚,並沒有鍾愛誰的意思。
杜氏百思不得其解:既然他沒有鍾愛之人,為何還要對自己冷淡呢?
她悄悄打聽林旭東之前的事兒,細細梳理著,最後覺得,林旭東心底必定有人,才會百般冷落自己。至於那人是誰,他沒提過,但她猜得出,必定是顧府庶出的八小姐無疑。
顧八小姐的事兒,合京城的人都曉得,杜氏自然也一清二楚。
旁的都不論了,當初顧八在林夢瑤的生辰宴上唱《精忠報國》,林旭東聽完,竟然落淚了。
之後,顧八在林府住了十多天,林旭東與她不可能沒有接觸。
再之後,他娶了自己,隻與自己相敬如賓,對著自己時,總是淡淡的,從沒將自己當成心愛之人。
翻過年去,自己診出懷了孩子,他也隻笑了幾聲,讓丫鬟、婆子們好生伺候,並沒有旁的表示。
等到顧八成親,他竟然出頭為她置嫁妝,還召集了一眾好友,給她添妝,讓她得到莫大的榮耀。
當時她還不以為然,時間久了才驚覺,一個男人對妻子冷淡,卻百般為另一個女子謀劃,除了愛,她真想不出別的理由來。
想通這些後,她心底的怨恨一點點累積著。按理說,她該同時恨林旭東和顧八。但是,林旭東是她心上的人,她如何恨得起來?滿腔的怨恨,就都隻落在那顧八,那以大義聞名天下的佳禾郡主身上了。
她素來愛麵子,端著架子,不能與人哭訴,不敢找人分憂,隻覺得前途灰暗,沒有光亮。
之後,杜氏一直默默冷眼旁觀著,得知那佳禾郡主離京,杜氏心底的歡喜真是沒法訴說。
她這一離開,就走了好幾年。
這段時間,杜氏一直費盡心思籠絡夫君,但效果甚微。
這時,她年紀已經有二十多歲了,隨著年紀的增長,情愛之心略淡,便將心思投在兒女的前程上。
女兒林詩意是嫡長女,又是最出色懂事的,自然該先安排才是。
杜氏在心底盤算了一圈,很快就將女婿人選定為齊崇光。
論家世年紀,這樁婚事再合適不過。再者,武王對林王妃一往情深,林詩意若是嫁過去,來日武王念及她是林王妃侄女,必定會厚待的。
當然,杜氏並非莽撞之人,知道武王正與秦王爭奪太子之位。
但凡皇子之爭,到最後,都是成王敗寇。為了穩妥,她想著等大局定了後,再來議親。
這想法原本十分妥當,不料,今年四月,得知佳禾郡主迴京。
她起先還不以為意,但沒過多久,滿京城都在傳,武王與那佳禾有私情。
杜氏哪料到佳禾這麽大的本事,連武王都勾上了,自是氣惱無比,同時也有一絲快意。
但凡女人,沾上這種事,必定名聲盡毀,沒臉見人。性子烈一些的,還會以死謝罪。
不成想,那佳禾行事意外,第二天就與夫君一道外出,恩愛的模樣讓人瞠目結舌,林夢瑤又跳出來,為她撐腰。
一來二去,也不知怎的,流言竟慢慢淡了下來。
杜氏又氣又恨,連帶著看小姑子林夢瑤也不順眼了,覺得她沒心沒肺、吃裏扒外,竟然幫佳禾,絲毫沒想過武王變心,自己的姐姐先武王妃九泉之下會多傷心。
當然,這些事兒她隻悶在心裏,並沒有跟旁人說也難以說出口。
再過幾天,總算大局已定,顯榮帝在早朝上宣布,要立武王齊逸崢為太子。
得知這消息,杜氏喜極而泣,覺得自己女兒的前程總算塵埃落定了。
待齊逸崢行過太子冊封禮,杜氏立刻就向婆婆、夫君進言,說林詩意與齊崇光青梅竹馬,品貌相當,若是能定下婚約,將來必定會是佳偶。
林府本就跟齊逸崢捆在一塊兒了,但林王妃去世,林府的人都不能心安,生怕將來齊逸崢登位後,不會將林府放在首位。
如今,杜氏突然想出這樣絕妙的聯姻主意,細想一下,真是萬分妥當,林旭東和林太太都有了允從之意。就是林大將軍,也覺得讓外孫、孫女結為夫妻最合適不過,於林府十分有利。
合家人討論一番後,都知道齊崇光成了搶手餑餑,議婚之事宜早不宜遲。
為了避免夜長夢多的情況出現,林旭東便邀了齊逸崢飲酒,在宴席上商議此事。
那一日,杜氏本是滿懷歡喜,想等待林旭東的好消息。不想,等到酒席散了,醉醺醺的夫君歸來,張口道,崇光的婚事,齊逸崢心裏早有打算,決議給崇光聘佳禾郡主的長女。因為孩子們年紀小,等過幾年才會定親。
——因為林府眾人是至親,齊逸崢又覺得這是光明正大之事,自是不必瞞著,將心底的打算盡數和盤托出。
得知這一噩耗,杜氏頓時如墜冰窟,猶如斷線失衡的風箏一般,一頭栽倒在地。
等到次日醒轉過來,她忙讓人將林旭東請來,拉著林旭東出主意,說反正婚事沒定,自家女兒又是個好的,讓林旭東去求武王,給林詩意一個機會,將來從兩個女孩中,擇優選擇一個,如此更妥當。
林旭東不但沒答應,還開口罵她,說女兒又不是嫁不出去,何必死賴著崇光?再者,若論出色的話,佳禾郡主之女由母親親自教導,來日必定蕙質蘭心,無人能及,沒必要自取其辱。
杜氏聽了這番話,登時心中沒有一絲熱氣兒。
在夫君心目中,她教導出來的女兒都無人能及,那她本人呢?必定也是這四個字的評語吧?
自己輸給她,得不到夫君的心,如今,自己女兒大好前程,也要被她的女兒毀了嗎?
杜氏恨得心底要吐血,很快就拿定了主意。
雖然命運不眷顧自己,但自己絕不能就此認輸。
她要贏,要在齊崇光身上找迴場子,將佳禾郡主打得滿地找牙。
自那以後,她教導林詩意越發用心,花重金給林詩意請了先生,琴棋詩畫、刺繡描紅一起學,務必要讓女兒成為大家閨秀。
林詩意不愧是她的女兒,雖然要學的技藝很多,但生性要強,一直咬著牙堅持著,從沒有叫苦喊累。
杜氏又叮囑林詩意,但凡齊崇光過府,一定要好好表現,說話時要大氣不失活潑,溫順不失嬌俏,務必要讓齊崇光覺得,自己是最出色的。
杜氏之所以如此,心底自是有一杆秤的。
齊逸崢生性果決,決定了的事,沒人能改變。
不能將他扭轉,但能將齊崇光扭轉呀。
以齊崇光是林府外孫的身份,每月必定會到府裏探望。好好利用這個機會,讓齊崇光看清林詩意這麽表妹有多美好,來日長大了,必定會生出眷戀之情。
到那時,即便齊逸崢想讓他娶顧氏之女又如何?莫非他還能強扭著兒子不成?就算齊逸崢執意不肯讓步,不是還有側室之位嗎?總而言之,隻要林詩意能將齊崇光的心籠絡住,來日即便名分上受些委屈也不怕。能握住男人的心,必定能得到最後的勝利。
到那時,自己的女兒就能以勝利者的姿態,成為未來的太子妃娘娘,成功將顧氏之女踩到腳底下,自己也能狠狠出一口惡氣了。
杜氏設想著,自那以後,就定下了自己以後要努力的計劃。
來日方長,她不著急,會慢慢跟佳禾耗下去的。
唇邊一抹笑紋若有若無,她攥緊拳,心中縈繞著深深的期許。
錦繡園裏,千柔一家仍舊過著悠閑自在的小日子,絲毫不知道自己已然成了旁人眼中的眼中釘肉中刺。
當然,要說煩惱,他們也是有的。
也不知怎的,浩兒學走路比蕾兒遲,語言天賦也不及蕾兒。
當初蕾兒九個月就會喊“爹爹”、“娘親”,輪到浩兒這孩子,九個月時還沒張過嘴。千柔很是自責,覺得自己在他身上花的心力少了,自此後照顧得越發精心。努力了一番後,等到孩子一歲多時,終於肯喊人了,但每次隻發一個字,跟姐姐當初的聰明伶俐截然不同。
見他這樣,李靖行心裏發急,想讓尹青雲給兒子瞧一瞧,千柔卻很鎮定,勸道,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不一樣,不必拿浩兒跟蕾兒比。
浩兒不是不能說,隻是說話遲了些,實在不必庸人自擾。從從容容陪伴孩子,給他鼓勵支持,時日久了,自會收獲孩子的進步。
李靖行素來信她,也就點了頭,答應下來。
自此一家人在浩兒麵前,都是百般抖機靈教他說話,無奈浩兒眼珠子動來動去,似乎意思都聽明白了,但就是不情願多說話。
千柔並不氣餒,還拿“貴人語遲”鼓勵夫君和蕾兒,讓他們也別逼迫浩兒,讓他自己慢慢來。
已是秋日時分,時近中秋丹桂飄香,秋高氣爽,乃是京城中最令人向往的時節。
千柔便提議,一家人在園子裏野炊,自得其樂。
為了有趣些,不需要下人伺候,得自己做吃食才行。
李靖行向來疼她,自是立刻就應了,至於兩個孩子,也都覺得新奇,拍著手叫好,十分高興。
一聲令下,底下的人忙碌一番,等他們吃完早飯,一切都齊備了。
一家四口便有說有笑,往園子裏來。
近得園子,就見桂花樹下,放著幾個炭爐子,各樣炊具、做飯的材料也都齊備了。
千柔便笑道:“我來分派任務,夫君,你帶著浩兒釣魚去,我與蕾兒在這裏和麵,待會兒給你們做肉餅,再就著你們釣起來的魚,弄一鍋魚湯,抄兩樣青菜,就齊活了。”
李靖行點頭應了,帶著兒子,當起了垂釣翁。
千柔這時雖有了六個多月的身孕,但人還是很靈活的,便擺開架勢,教蕾兒和麵。
為了能好好教學,她用了大盆,給蕾兒分了個小盆。
千柔讓蕾兒自己動手,給兩個盆都舀了麵粉,才教她要根據麵粉的量,來判斷加多少水。
千柔自己是有底子的,加水時把握得很好,蕾兒卻是第一次接觸,又因為千柔完全放手讓她自己弄,便將水加多了,將麵弄得很稀。
千柔笑著說不要緊,讓她再舀點麵粉和進去,蕾兒依言而行,但這次又將麵和硬了。
她倒乖覺,不等千柔指點,自己忙又加了水,一不小心又加多了,馬上又舀麵粉。
如此三番兩次弄下來,自己弄了一身的麵粉,盆子裏的麵也滿了出來,根本裝不下。
母女兩個登時笑成了一團。
李靖行帶著兒子在小池塘邊垂釣,等了半天都沒魚上鉤,浩兒又喜歡鬧騰,想去玩水,鬧得李靖行一頭的汗。
過了一時,耳邊不時傳來嬌妻愛女的歡笑聲,李靖行登時就坐不住了,忙將兒子抱起來趕到跟前,問道:“有什麽樂事,快說來我聽一聽。”
千柔橫他一眼,嬌笑道:“你先將魚拿來我瞧一瞧,我就跟你說。”
李靖行也笑,卻沒有不好意思,直接迴道:“你見我空手而歸,還找我要魚,太不體諒人了。”
千柔聽了這話,便調侃道:“哎呀,堂堂李公子,連釣魚都搞不定,也太差勁了。”
李靖行嘿嘿一笑,眸底帶著一抹邪意,趁兒女們自己說笑之際,湊近她耳邊道:“搞不定魚沒關係,爺能搞定你這個小妖精,讓你服服帖帖就成了。”說完了,還望她耳中吹了一口氣,不乏調笑之意。
千柔見他口無遮攔,不由得麵上一紅,橫了他兩眼。
李靖行帶笑睨著她,見她雙頰白裏透粉,如同帶露的桃花一般;櫻唇鮮豔欲滴,兩眼特別水潤。因為聽了他的調笑,她有些羞澀,雙頰紅暈濃麗了些。
不過,她卻沒躲開他目光,清亮亮的眸子裏有他的身影,唇角一抹淺淺弧度,顯露出對自己的深濃情意。
李靖行瞧著,不由得心中一蕩,看她的眸色便漸漸炙熱起來。
千柔立時就察覺了,輕輕唾了他一口,才將剛才蕾兒和麵的事情說了一遍。
李靖行也樂不可支,笑著道:“反正魚難釣得很,不如咱們改為包餃子,大家一起動手,好不好?”
千柔聞言眼睛一亮,點頭道:“好主意。”於是重新給李靖行分派了夥計,讓他剁陷兒,自己則和蕾兒和麵擀皮子,至於浩兒,才一歲多,給他些和好的麵,讓他自己玩去。
蕾兒雖是初次接觸這些,但因為剛才折騰了一迴,有了經驗,再上場時就順手很多了。且她有一股不做好不服輸的勁頭,一麵忙活一麵看著千柔的手勢學習,最後活出來的麵竟勉強能用了。
一時餃子餡、餃子皮都齊活了,千柔將餡調好,便教父女兩個如何包餃子。蕾兒年紀小,但天生動手能力強,練了一會兒之後,竟比李靖行包出來的還強一些。
千柔注視著手勢有些笨拙的夫君,卻沒有嘲笑,反而甜蜜微笑:“聖人有雲,君子遠庖廚,夫君如今連這些活計都幹了,我真挺高興的。”
她真的欣喜。嫁的這個男人,在世人眼裏並非才貌雙全的才俊,但他一直對自己言聽計從,將自己放在心坎上,對孩子十分疼愛。日常生活中,他也不以麵子為念,而是願意照自己的意思行事,好讓生活多一份趣味。
於女人而言,能得到這樣的對待,這樣的夫君,其實就應該滿足滿意了。
旁人再好,是旁人家的,與自己無關。眼前人,才是自己應該珍惜把握的。
何況,她心底一直覺得,李靖行並不比旁人差。
李靖行歎氣,沮喪的道:“你包出來的餃子整齊好看,輪到我這裏就不成樣子了。”
千柔溫婉道:“沒事兒,形狀不重要,隻要能吃就成了。”
話音剛落,蕾兒揚起頭來,看著李靖行道:“爹爹,娘親是安慰你,你千萬別當真,誰吃餃子不喜歡挑形狀好的呢?”
千柔聽了這話,又好笑又好氣,笑著道:“哎呦,你不就是覺得自己包的超過爹爹了,心中得意嗎?來來來,咱們娘兩個較量一番。”
蕾兒吐吐舌頭,搖頭道:“我不跟娘親比,我與爹爹都是今兒個才學的,怎麽能跟娘親這個老手比呢?”
千柔也不過是跟她開玩笑罷了,聽了這話與李靖行相視一笑,都為女兒的活潑機智而高興。
一家人說說笑笑,等到時近午時,才將餃子全部包好了。
忙活了半天,才終於煮上餃子,一家人臉上卻都有笑容,不覺得累,反而覺得挺有意思的。
因為包了很多餃子,千柔隻煮了幾碗,夠一家人吃就成了,打算剩下的先擱著,待會兒再讓人收拾。
不成想,一鍋餃子上了桌,大家都吃得不亦樂乎,都說還想再吃一碗。
千柔無奈,隻得又煮了一鍋,這才夠吃了。
餃子吃完了,兩個孩子在園子裏撒歡,李靖行牽著千柔,在後麵踱著步。笑著道:“吃自己做的吃食,感覺真不一樣。”
頓了一下,又道:“我覺得自己在這上麵挺有天賦的,以後我可以多練一練,爭取不時給你做頓飯,讓你享我的福。”
千柔聽了笑個不住,想起剛才李靖行包餃子時手忙腳亂,急出了一頭的汗,心說,你有天賦嗎?我真沒瞧出來。
當然,她自不會說這些話掃李靖行的興致,反而還帶笑道:“難得你肯學這些,等你讀書累了時,我們一起下廚,我教你煲湯,那個簡單些。”
正說著話,浩兒掐了一朵含苞待放的芙蓉跑過來,站在千柔麵前,仰首奉上芙蓉花。
千柔因為有孕,便慢慢蹲下身子,微笑問:“這是給娘的?”
浩兒不說話,隻點了點頭。
千柔登時感動極了,朝他湊近,指了指自己的鬢發,對他道:“好孩子,幫娘戴上,好不好?”
她很尊重孩子,愛用用詢問的語氣跟孩子對話,不顯生硬,反而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得到了尊重。
浩兒便點頭,費力地將花往她發髻上插。
李靖行帶笑瞧著,眼見他手勢笨拙,要把千柔的發髻弄散了,急忙也蹲下,握住他的小手,幫他將花插進千柔鬢發間,然後微笑道:“好兒子,是不是很容易?學會了嗎?”
千柔伸手握住孩子的手,看著他的臉,柔聲道:“謝謝浩兒,娘親很歡喜。浩兒,叫一聲娘親,好不好?你叫了,娘親更歡喜。”
眾人聞言,一齊盯著浩兒瞧,就連蕾兒也湊了過來,一臉的緊張。
浩兒抿了抿嘴兒,卻沒出聲。
見他動嘴,大家緊張極了,但等了半晌,那聲“娘親”並沒有從他口中吐出來,他還轉開目光,看向旁邊的桂花樹。
等了半天,我都準備好了,就讓我看這個?
李靖行泄氣,忍不住歎了一口氣。
千柔在兒子的粉臉上親了下,小聲道:“沒事,不想叫算了,咱們慢慢來。”
孩子的成長隻有一次,這一條細細的長長的人生路,一切都要慢慢來。
心態放平和,才能收獲孩子的進步成長,太心急,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必定會弄巧成拙。
浩兒收迴視線,也親了千柔一下,臉色上露出了笑容。
家裏幾個人,他最愛的就是娘了。娘雖然愛在他麵前說很多話,但都是給他講故事,教他認花看草,從來不逼他說話。可是爹和姐姐就不一樣了,總是盯著他,不是說“來,跟著爹爹學,叫爹爹。餓不餓?餓的話,就說要飯飯”,就是說“求求你了弟弟,你說話呀,你很聰明的,為什麽就是不肯動嘴呢”。他們隻愛以自己的法子教自己,從不管自己是否喜歡。
至於那些丫鬟婆子們就更可恨了,跟蒼蠅一樣整天嗡嗡,威逼利誘,花樣百出。
見兒子不是聽不懂,相反很聰慧機靈,一直衝千柔笑,李靖行便明白了,兒子心裏有數,知道跟誰親近,隻是語言功能發育得慢些。
他不敢逼迫,怕因此導致父子生分了,也怕千柔生氣。
他便露出滿意的神情,笑著道:“浩兒今天做得很好,知道給娘親送花,知道心疼娘親,這很好。”
將兒子抱起來,指了指千柔和蕾兒,又道:“記住了:咱們家裏,我和你是男人,姐姐和娘是女子,男人要保護女子。所以你要保護娘和姐姐,讓她們過得順遂喜樂。”
浩兒抿唇,還是沒出聲。
這時蕾兒卻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膛,脆生生道:“我才不要浩兒護呢,我比他大,以後我要罩著他,也罩著娘親。”看了李靖行一眼,討好的道:“爹爹放心,我也會罩著你的。”
李靖行、千柔聽她發出這樣的豪言壯語,不由得大樂,笑得前仰後合。
正笑得開心,千柔突然察覺浩兒在扯自己的手,忙止住笑聲,問道:“寶貝怎麽了?”
卻見浩兒唇動了一下,出聲道:“娘親!”
吐字很清晰,聲音軟軟的,很好聽。
千柔先是一驚,等迴過神來,激動得幾乎要熱淚盈眶。
兒子之前說話,都隻是一個字如今卻喊了娘親,不是疊字,這於他而言,真可謂是一大突破。
他叫了這一聲,李靖行和蕾兒都聽見了,迴過神來,都十分驚喜,喜笑顏開。一個喊:“浩兒,叫爹。”另一個催促,笑著道:“好弟弟,叫大姐。”
千柔忙製止他們,笑著道:“別逼孩子,讓他自己來。”說著就看著浩兒溫聲道:“你願意喊他們嗎?這是你爹爹,這小姑娘是你姐姐。”
她怕浩兒叫不好,就教他疊字,打算循序漸進。
這一次,浩兒竟沒讓他們失望,喊了“爹爹”,又衝蕾兒喊了姐姐,其後歪著頭,又冒出一句“蕾兒”來。
這下一家人都轟動了,圍著浩兒又拍手又稱讚,引得孩子也興奮起來,叫得更歡了。
雖然隻是兩個字兩個字的叫著,但孩子已經找到竅門了,千柔深信,不久的將來,他一定會脫胎換骨,跟姐姐一樣能說會道。
唇邊不自覺溢出一抹笑紋,她看著李靖行和一雙兒女,隻覺得時光如斯美好,情願沉醉一生。
------題外話------
minnie720415舉人送了6顆鑽石
541117464秀才投了1張月票
158**1598貢士送了8顆鑽石
滋滋323秀才送了10朵鮮花
135**4406秀才送了5顆鑽石
liuguibin秀才投了2張月票
謝謝親們的支持,謝謝訂閱的親們
已經有兩位親升為貢士了,謝謝夢幻紫迷,謝謝158**1598
倒是柳絮的夫婿趙天利,傷勢更重一些,躺在床上養了好幾個月。
這事兒千柔一直掛在心裏,讓柳絮專門在家照顧夫婿,時不時讓緋紅帶些補品過去探望,就是給家人置辦衣料,也要給他們送幾匹去。
至於那死了的車夫,家眷的待遇也是一樣的。
錦繡園的下人本就覺得主子仁厚,經此一事,更是個個稱讚千柔大方,辦事越發用心了。
雖然迴了京,李靖行傷勢也好了,但他們在孝期,自當處處留心。
千柔性子喜靜,李靖行之前雖愛玩鬧,但與她相處日久,又在桃花村過了幾年平淡安生的日子,如今倒也能適應。且他每日還得攻讀,閑暇了要陪伴嬌妻和一雙兒女,並不覺得煩悶。
夫妻兩人,除了去李府給太夫人上香盡心之外,其餘時間很少出門。
李靖行之前交友甚廣,與不少紈絝是沒有拜把子的兄弟,但他與千柔成親後,兩次被昔日好友算計,令千柔陷入危險境地,引得他開始反思,與那些人斷絕來往,隻與幾個在國子監裏結識的書生時不時走動一下。
至於千柔這邊的摯友,玉欣公主、林夢瑤倒是時不時攜著孩子過來探望,若是趕到一塊兒,那就更熱鬧了。
林夢瑤生的兩個兒子,大的名叫尹棲梧,小的名叫尹伯仁,很是活潑好動,惹人喜愛。
玉欣已經有一子一女,兒子取名劉修文,女兒名為劉薇薇,兒女雙全間隔一歲左右,十分美滿。
玉欣一直覺得,自己能成功懷上孩子,跟千柔的指點密不可分。如今她不但有了孩子,還一連生了兩胎,自是對千柔心懷感激,見了麵就拉著千柔說了一籮筐的話,又吩咐一雙兒女,好好跟蕾兒、浩兒相處。
其實她不吩咐,孩子們自己也處得很好。
幾個孩子裏,最大的是蕾兒,劉修文比她小四個月左右。
說到蕾兒,自從跟齊崇光鬧過一次,被千柔發狠關了三天,吃食也隻給饅頭、稀飯,她倒是得了教訓,學聰明了些,說話、做事不再由著自己的性子橫衝直撞了。且千柔又給她請了教規矩的嬤嬤,麵上光倒是能做到。
當然,對於齊崇光,她心底仍舊是記恨的。雖然之後千柔跟她解釋過,害李靖行受傷的並不是武王,但蕾兒已經先入為主,認定了齊崇光高傲自大,不知道憐惜女孩,是個大壞蛋。
千柔並不知道她十分厭惡齊崇光,不過,即便知道了,也不會放在心上。畢竟,她並沒有跟武王聯姻的打算,自然,蕾兒對齊崇光感情如何,就無關緊要了。
尋常時候,大人們都是一起說話喝茶,讓他們孩子在園子裏自在玩兒,讓奶娘、丫鬟跟著一起伺候。
蕾兒既是小主人,年紀又最大,自然就挑起了“重擔”,當起了小頭頭。
因為在鄉下長大,她又最愛在外頭撒歡,玩樂的本事很多。
正所謂窮人家孩子早當家,她從桃花村的孩子們那裏,學到了不少本領。
她一個女孩子,不僅會認野菜菌子,還會用沙子堆城堡,還會用竹簍子在池塘裏捉魚撈泥鰍,還會用彈弓打山雀,雖然命中率不高,但她這些本領,卻是劉修文這些富貴少爺、小姐們從未見過的,讓他們羨慕又向往。
千柔因屢次遇險,如今很支持女兒學些武藝,用來自保。正好之前武王,嗯,現在得稱太子了,送了一個名叫月白的婢女,功夫很不錯,但一直隻在千柔身邊做些雜事,沒怎麽派上用場。
千柔閑下來,便讓蕾兒拜了月白為師,讓月白教女兒一些防身術。蕾兒本就喜歡學武,這一來越發合了心意,學得很帶勁,尤其打拳舞劍,很有幾分像樣,使出來閃花了一眾小屁孩的眼睛。
另外,自從她滿了一歲,千柔但凡有空,每晚必定要給她講些成語故事、寓言什麽的。等浩兒年歲到了,卻是姐弟兩個聚在一起,聽母親講故事。
在大人看來稍顯幼稚的故事,但在小夥伴們中間,卻是不得了的資本,尤其蕾兒口齒伶俐、吐詞清晰,還喜歡手舞足蹈,每次轉述故事都能吸引弟弟妹妹,讓他們佩服又崇拜。
當然,蕾兒最在行的還是爬樹,但經過嬤嬤的教導,她知道這不宜給小夥伴們展示,便忍痛撇開了。
她會玩樂,還養了不少寵物。這些小動物,多半是當初在桃花村時,趙天利打獵時給她搜羅的,有一對從小養到大的老鷹,幾隻紅眼小白兔,一對能說幾句話的八哥。
最受歡迎的,卻是一對大白鵝。這對白鵝是李靖行的師母林氏送給蕾兒的生辰禮,白得像雪的羽毛,扁扁長長的紅黃嘴兒,彎曲有致的長脖子,甚是可愛。
這對白鵝在林家時,已經被訓練好了,頗通人性,可以直接放養在園子裏,絕不會亂咬人亂跑。
因這些動物都是蕾兒自小就養慣的,當初迴京時,她強烈要求帶迴來。千柔在這些細節上很願意遷就孩子,再者,又不是沒有丫鬟、婆子照應,便都答應了。
其實蕾兒雖然跟齊崇光鬧了一場,但骨子裏並不霸道,很喜歡帶小夥伴一起玩樂做遊戲。尤其如今做了小主人,知道自己得謙讓大度一些,故而跟小夥伴們相處時,倒是十分留心,唯恐做不到麵上光,落下壞名聲。
她本事不少,又有這麽多小動物,讓劉修文幾個開了眼界,心甘情願奉她為孩子王,很願意跟她來往。
大人們見他們能自得其樂,自是覺得省心,更放心讓他們一起玩耍了。
尤其劉修文,十分喜歡蕾兒,加上與蕾兒年紀相若,更是相處得十分好。
因為他嘴巴甜,性格活潑,長得也粉雕玉琢甚是秀氣,蕾兒也對他很有好感。
兩人在一起時,總是有說有笑,仿佛有說不完的話題,倒是比旁人親熱些。一來二去,引得玉欣開了口,有意將蕾兒定為兒媳。
千柔還是照之前那般推拒了,說想等孩子大一些再考慮訂婚的事情。玉欣一想,自己家的兒子反正小一些,等得起,也就不著急了。
因為之前鬧了一場,齊崇光被父親大人齊逸崢關了整整三個月。
等他終於能出門,到玉欣公主家做客時,卻發現一向最愛黏著自己的修文表弟,看到自己時竟一臉淡然。
這可是從未有過的事情,引得齊崇光錯愕不已,搞不清狀況。
還沒等他開口問,劉修文自己就湊過來,笑眯眯說起自己結識了新朋友,會講故事,會玩彈弓,養的動物也十分機靈。
齊崇光先還不以為意,甚至覺得他結識的這位朋友的確有幾分意思,等得知那朋友名字叫李蕾兒時,臉色當時就扭曲了。
那小丫頭片子,不但尿了自己一身,奪了父親的寵愛,抓花了自己的臉,如今連最崇拜自己的表弟都被她籠絡了。
自己最盼著的就是跟她永不相見,如今倒好,哪兒都有她的影子。齊崇光煩得不行,生怕表弟被那小魔女蠱惑著也變成一個蠻橫無禮的小土匪,忙勸表弟,那女孩不是個好的,示意他以後還是多跟自己這個正人君子來往。
無奈劉修文與蕾兒已經來往了一個多月,很有感情,聽了齊崇光的話不但沒點頭,反而據理力爭,說他說得不對,又舉例子證明李蕾兒多麽能幹多麽好,翻來覆去絮絮叨叨,將齊崇光的臉都念綠了。
齊崇光心裏氣得要命,又不好承認自己跟蕾兒打架,被她抓花臉的事,隻能將心裏話掩住,隻拿些男孩不該跟女孩一起玩的話來勸他。
表兄弟誰都沒法說服誰,誰都不服誰,最後不歡而散。
鬱悶的齊公子最後離開姑姑家,轉而去了母妃的娘家——林大將軍的府邸。
到了那裏,林家如迎鳳凰蛋一般,歡歡喜喜將他接了進去。
各處見完禮,齊崇光便跟林府的表弟、表妹一起到園子裏玩耍作樂。
林府的幾個孩子年紀都挺小的,進了園子就自顧自聚在一起了,倒將齊崇光撇了下來。
隻有林府的嫡長女林詩意,今年五歲多,是個知事的,如往日一般一直陪在齊崇光身邊。
林詩意乃林旭東之女,母親杜氏,年紀雖小,卻很有閨閣少女風範。
她捏著帕子帶笑看著齊崇光,說話的聲音溫軟得如同微風輕拂麵:“齊表哥往日每個月都要來一趟,怎麽這一次隔了這麽長時間才來呢?”
齊崇光看著乖巧可人、眉眼如畫的小表妹,隻覺得格外舒心。
這才是女孩應該有的樣子,比李蕾兒那種又饞又胖、又刁鑽又無賴的小丫頭片子強一百倍!
真實的原因不好說,齊公子隻能編了幾句話,含糊的道:“近來我功課多了些,才沒來探望,倒是對不住外祖父、外祖母。”
林詩意看他一眼,格格笑道:“表哥若是覺得不好意思,以後可要經常來才好。”
見齊崇光點頭應了,林詩意笑容燦爛了幾分,旋即道:“表哥,你在這裏看書,我給你做個荷包吧。”
於是,兩人就在亭子裏坐了,齊崇光捧了書讀,林詩意則拿起針線做著,時不時抬起頭來,朝他嫻靜一笑。
齊崇光手裏拿著書,卻根本沒看進去,腦海裏迴蕩著剛才表弟劉修文的話:“我覺得,滿京城的女孩都及不上蕾兒姐姐,她會講很好聽的故事,會玩彈弓,人也很和氣,總是衝我笑……”
齊崇光不自覺就抓緊了書,心中隻覺得惱怒。
為什麽那小丫頭片子對著表弟就很和氣,卻拿自己當死對頭呢?她又有什麽好,能引得表弟當了叛徒?
他想著,不自覺就冷哼出聲,臉色陰沉下來。
林詩意見他露出這樣的神態,不由得吃了一驚。
這個表哥,向來是溫潤如玉的小君子,待人接物從容自若、大方和氣,倒從沒露出這種情態。
林詩意心中忖度著,忙喚道:“表哥,你怎麽了?你身體不舒服嗎?”
溫軟的聲音落入耳中,齊崇光才迴過神來,懊惱不已。
他一定是魔怔了,才會想起那小丫頭片子來。
他忙緩和了神色,笑向林詩意道:“沒事,我一時走神了,你不必擔心。”
林詩意歪著頭問:“表哥有煩心事嗎?不如跟我說一說,我給表哥出個主意。”
齊崇光自然不會和盤托出。
那小丫頭片子是他的噩夢,但那些烏七八糟的事兒,真是沒法子跟外人說,隻能他自己獨自煩悶了。
他便隻道:“我真沒事兒,你忙自己的吧。”
林詩意見他執意不鬆口,隻得點了頭,繼續做著針線,心中卻不平靜。
齊崇光在她麵前時,一向都沒什麽秘密,無論什麽事兒都肯跟自己分享,如今有了心事卻不肯說,到底是什麽緣故呢?
她心中思量著,麵上卻還是溫軟嫻靜的模樣,並沒有開口追問。
她一向善解人意,是貼心可人的表妹,自然不能咄咄逼人惹他厭惡。
過了半個時辰,齊崇光起身告辭,她忙親自相送,這才轉道去了母親杜氏跟前。
見她來,杜氏將屋裏的丫鬟、婆子都揮退,才笑問道:“今兒個跟你表哥相處得如何?”
林詩意如實迴了。
杜氏聽說齊崇光有了心事卻不肯說出來,不免麵色一沉,其後如常微笑道:“沒事,想必不是什麽大事,不必放在心上。你隻記得母親的話,以後跟他好好相處,來日自有好處。”
林詩意雖年歲小,卻因為是世家女,知事甚早,又時常聽底下的丫鬟婆子們議論,說齊崇光家世好長得好脾氣好,等長大了必定是良配,又不時有些“表哥表妹天生一對”、“大小姐與他最相配,若是嫁了他,以後必定富貴雙全”的話兒飄進耳中。
故而她小小年紀,心頭隱隱約約就存了些心思。
正好母親也時常對她耳提麵命,讓她在齊崇光麵前好好表現,務必讓齊崇光喜歡上她。
這自然合了林詩意之心,令她覺得自己與母親同心,來日必能遂願。
接下來,母女兩個又說了些貼心話,林詩意才起身行了禮,盈盈自去了。
杜氏立起身來,看著愛女漸行漸遠的身影,眸底有慈愛之色,臉色卻有一絲扭曲。
沒有人知道,她心底多恨那位佳禾郡主。
她與林旭東婚前並不相識,但嫁之前就聽說了林旭東的事跡,對年輕俊朗、英武不凡的未婚夫很有好感。
嫁過來之後,見夫婿比傳言還要出色,她心底樂開了花。
隻是令她想不到的是,自己對夫婿情有獨鍾,林旭東卻隻拿自己當正室看待,並無蜜裏調油的甜蜜,看自己的目光也沒有炙熱之意。
杜氏初始並沒有怨恨旁人,隻以為自己不夠魅力不夠好,便在丫頭奶娘配合下,努力討好婆婆夫君小姑,對婆婆恭敬,對丈夫柔順,對小姑遷就拉攏。時日久了,婆婆小姑已經被徹底收服,但在丈夫處卻收效甚微,弄得她不知所措,最後心灰意冷,根本不知道怎樣才能得到夫君的心。
一日、一月、一年,長夜更深,夜夜淚沾襟,懵懂花嫁女生生熬成了怨婦。
在林府站穩腳跟後,她便讓底下的人打探,得知林旭東並沒有外室什麽的。至於府裏納的通房,有兩個雖是自小就伺候他的,他也不過十天半個月去一迴,不偏不倚,並沒有鍾愛誰的意思。
杜氏百思不得其解:既然他沒有鍾愛之人,為何還要對自己冷淡呢?
她悄悄打聽林旭東之前的事兒,細細梳理著,最後覺得,林旭東心底必定有人,才會百般冷落自己。至於那人是誰,他沒提過,但她猜得出,必定是顧府庶出的八小姐無疑。
顧八小姐的事兒,合京城的人都曉得,杜氏自然也一清二楚。
旁的都不論了,當初顧八在林夢瑤的生辰宴上唱《精忠報國》,林旭東聽完,竟然落淚了。
之後,顧八在林府住了十多天,林旭東與她不可能沒有接觸。
再之後,他娶了自己,隻與自己相敬如賓,對著自己時,總是淡淡的,從沒將自己當成心愛之人。
翻過年去,自己診出懷了孩子,他也隻笑了幾聲,讓丫鬟、婆子們好生伺候,並沒有旁的表示。
等到顧八成親,他竟然出頭為她置嫁妝,還召集了一眾好友,給她添妝,讓她得到莫大的榮耀。
當時她還不以為然,時間久了才驚覺,一個男人對妻子冷淡,卻百般為另一個女子謀劃,除了愛,她真想不出別的理由來。
想通這些後,她心底的怨恨一點點累積著。按理說,她該同時恨林旭東和顧八。但是,林旭東是她心上的人,她如何恨得起來?滿腔的怨恨,就都隻落在那顧八,那以大義聞名天下的佳禾郡主身上了。
她素來愛麵子,端著架子,不能與人哭訴,不敢找人分憂,隻覺得前途灰暗,沒有光亮。
之後,杜氏一直默默冷眼旁觀著,得知那佳禾郡主離京,杜氏心底的歡喜真是沒法訴說。
她這一離開,就走了好幾年。
這段時間,杜氏一直費盡心思籠絡夫君,但效果甚微。
這時,她年紀已經有二十多歲了,隨著年紀的增長,情愛之心略淡,便將心思投在兒女的前程上。
女兒林詩意是嫡長女,又是最出色懂事的,自然該先安排才是。
杜氏在心底盤算了一圈,很快就將女婿人選定為齊崇光。
論家世年紀,這樁婚事再合適不過。再者,武王對林王妃一往情深,林詩意若是嫁過去,來日武王念及她是林王妃侄女,必定會厚待的。
當然,杜氏並非莽撞之人,知道武王正與秦王爭奪太子之位。
但凡皇子之爭,到最後,都是成王敗寇。為了穩妥,她想著等大局定了後,再來議親。
這想法原本十分妥當,不料,今年四月,得知佳禾郡主迴京。
她起先還不以為意,但沒過多久,滿京城都在傳,武王與那佳禾有私情。
杜氏哪料到佳禾這麽大的本事,連武王都勾上了,自是氣惱無比,同時也有一絲快意。
但凡女人,沾上這種事,必定名聲盡毀,沒臉見人。性子烈一些的,還會以死謝罪。
不成想,那佳禾行事意外,第二天就與夫君一道外出,恩愛的模樣讓人瞠目結舌,林夢瑤又跳出來,為她撐腰。
一來二去,也不知怎的,流言竟慢慢淡了下來。
杜氏又氣又恨,連帶著看小姑子林夢瑤也不順眼了,覺得她沒心沒肺、吃裏扒外,竟然幫佳禾,絲毫沒想過武王變心,自己的姐姐先武王妃九泉之下會多傷心。
當然,這些事兒她隻悶在心裏,並沒有跟旁人說也難以說出口。
再過幾天,總算大局已定,顯榮帝在早朝上宣布,要立武王齊逸崢為太子。
得知這消息,杜氏喜極而泣,覺得自己女兒的前程總算塵埃落定了。
待齊逸崢行過太子冊封禮,杜氏立刻就向婆婆、夫君進言,說林詩意與齊崇光青梅竹馬,品貌相當,若是能定下婚約,將來必定會是佳偶。
林府本就跟齊逸崢捆在一塊兒了,但林王妃去世,林府的人都不能心安,生怕將來齊逸崢登位後,不會將林府放在首位。
如今,杜氏突然想出這樣絕妙的聯姻主意,細想一下,真是萬分妥當,林旭東和林太太都有了允從之意。就是林大將軍,也覺得讓外孫、孫女結為夫妻最合適不過,於林府十分有利。
合家人討論一番後,都知道齊崇光成了搶手餑餑,議婚之事宜早不宜遲。
為了避免夜長夢多的情況出現,林旭東便邀了齊逸崢飲酒,在宴席上商議此事。
那一日,杜氏本是滿懷歡喜,想等待林旭東的好消息。不想,等到酒席散了,醉醺醺的夫君歸來,張口道,崇光的婚事,齊逸崢心裏早有打算,決議給崇光聘佳禾郡主的長女。因為孩子們年紀小,等過幾年才會定親。
——因為林府眾人是至親,齊逸崢又覺得這是光明正大之事,自是不必瞞著,將心底的打算盡數和盤托出。
得知這一噩耗,杜氏頓時如墜冰窟,猶如斷線失衡的風箏一般,一頭栽倒在地。
等到次日醒轉過來,她忙讓人將林旭東請來,拉著林旭東出主意,說反正婚事沒定,自家女兒又是個好的,讓林旭東去求武王,給林詩意一個機會,將來從兩個女孩中,擇優選擇一個,如此更妥當。
林旭東不但沒答應,還開口罵她,說女兒又不是嫁不出去,何必死賴著崇光?再者,若論出色的話,佳禾郡主之女由母親親自教導,來日必定蕙質蘭心,無人能及,沒必要自取其辱。
杜氏聽了這番話,登時心中沒有一絲熱氣兒。
在夫君心目中,她教導出來的女兒都無人能及,那她本人呢?必定也是這四個字的評語吧?
自己輸給她,得不到夫君的心,如今,自己女兒大好前程,也要被她的女兒毀了嗎?
杜氏恨得心底要吐血,很快就拿定了主意。
雖然命運不眷顧自己,但自己絕不能就此認輸。
她要贏,要在齊崇光身上找迴場子,將佳禾郡主打得滿地找牙。
自那以後,她教導林詩意越發用心,花重金給林詩意請了先生,琴棋詩畫、刺繡描紅一起學,務必要讓女兒成為大家閨秀。
林詩意不愧是她的女兒,雖然要學的技藝很多,但生性要強,一直咬著牙堅持著,從沒有叫苦喊累。
杜氏又叮囑林詩意,但凡齊崇光過府,一定要好好表現,說話時要大氣不失活潑,溫順不失嬌俏,務必要讓齊崇光覺得,自己是最出色的。
杜氏之所以如此,心底自是有一杆秤的。
齊逸崢生性果決,決定了的事,沒人能改變。
不能將他扭轉,但能將齊崇光扭轉呀。
以齊崇光是林府外孫的身份,每月必定會到府裏探望。好好利用這個機會,讓齊崇光看清林詩意這麽表妹有多美好,來日長大了,必定會生出眷戀之情。
到那時,即便齊逸崢想讓他娶顧氏之女又如何?莫非他還能強扭著兒子不成?就算齊逸崢執意不肯讓步,不是還有側室之位嗎?總而言之,隻要林詩意能將齊崇光的心籠絡住,來日即便名分上受些委屈也不怕。能握住男人的心,必定能得到最後的勝利。
到那時,自己的女兒就能以勝利者的姿態,成為未來的太子妃娘娘,成功將顧氏之女踩到腳底下,自己也能狠狠出一口惡氣了。
杜氏設想著,自那以後,就定下了自己以後要努力的計劃。
來日方長,她不著急,會慢慢跟佳禾耗下去的。
唇邊一抹笑紋若有若無,她攥緊拳,心中縈繞著深深的期許。
錦繡園裏,千柔一家仍舊過著悠閑自在的小日子,絲毫不知道自己已然成了旁人眼中的眼中釘肉中刺。
當然,要說煩惱,他們也是有的。
也不知怎的,浩兒學走路比蕾兒遲,語言天賦也不及蕾兒。
當初蕾兒九個月就會喊“爹爹”、“娘親”,輪到浩兒這孩子,九個月時還沒張過嘴。千柔很是自責,覺得自己在他身上花的心力少了,自此後照顧得越發精心。努力了一番後,等到孩子一歲多時,終於肯喊人了,但每次隻發一個字,跟姐姐當初的聰明伶俐截然不同。
見他這樣,李靖行心裏發急,想讓尹青雲給兒子瞧一瞧,千柔卻很鎮定,勸道,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不一樣,不必拿浩兒跟蕾兒比。
浩兒不是不能說,隻是說話遲了些,實在不必庸人自擾。從從容容陪伴孩子,給他鼓勵支持,時日久了,自會收獲孩子的進步。
李靖行素來信她,也就點了頭,答應下來。
自此一家人在浩兒麵前,都是百般抖機靈教他說話,無奈浩兒眼珠子動來動去,似乎意思都聽明白了,但就是不情願多說話。
千柔並不氣餒,還拿“貴人語遲”鼓勵夫君和蕾兒,讓他們也別逼迫浩兒,讓他自己慢慢來。
已是秋日時分,時近中秋丹桂飄香,秋高氣爽,乃是京城中最令人向往的時節。
千柔便提議,一家人在園子裏野炊,自得其樂。
為了有趣些,不需要下人伺候,得自己做吃食才行。
李靖行向來疼她,自是立刻就應了,至於兩個孩子,也都覺得新奇,拍著手叫好,十分高興。
一聲令下,底下的人忙碌一番,等他們吃完早飯,一切都齊備了。
一家四口便有說有笑,往園子裏來。
近得園子,就見桂花樹下,放著幾個炭爐子,各樣炊具、做飯的材料也都齊備了。
千柔便笑道:“我來分派任務,夫君,你帶著浩兒釣魚去,我與蕾兒在這裏和麵,待會兒給你們做肉餅,再就著你們釣起來的魚,弄一鍋魚湯,抄兩樣青菜,就齊活了。”
李靖行點頭應了,帶著兒子,當起了垂釣翁。
千柔這時雖有了六個多月的身孕,但人還是很靈活的,便擺開架勢,教蕾兒和麵。
為了能好好教學,她用了大盆,給蕾兒分了個小盆。
千柔讓蕾兒自己動手,給兩個盆都舀了麵粉,才教她要根據麵粉的量,來判斷加多少水。
千柔自己是有底子的,加水時把握得很好,蕾兒卻是第一次接觸,又因為千柔完全放手讓她自己弄,便將水加多了,將麵弄得很稀。
千柔笑著說不要緊,讓她再舀點麵粉和進去,蕾兒依言而行,但這次又將麵和硬了。
她倒乖覺,不等千柔指點,自己忙又加了水,一不小心又加多了,馬上又舀麵粉。
如此三番兩次弄下來,自己弄了一身的麵粉,盆子裏的麵也滿了出來,根本裝不下。
母女兩個登時笑成了一團。
李靖行帶著兒子在小池塘邊垂釣,等了半天都沒魚上鉤,浩兒又喜歡鬧騰,想去玩水,鬧得李靖行一頭的汗。
過了一時,耳邊不時傳來嬌妻愛女的歡笑聲,李靖行登時就坐不住了,忙將兒子抱起來趕到跟前,問道:“有什麽樂事,快說來我聽一聽。”
千柔橫他一眼,嬌笑道:“你先將魚拿來我瞧一瞧,我就跟你說。”
李靖行也笑,卻沒有不好意思,直接迴道:“你見我空手而歸,還找我要魚,太不體諒人了。”
千柔聽了這話,便調侃道:“哎呀,堂堂李公子,連釣魚都搞不定,也太差勁了。”
李靖行嘿嘿一笑,眸底帶著一抹邪意,趁兒女們自己說笑之際,湊近她耳邊道:“搞不定魚沒關係,爺能搞定你這個小妖精,讓你服服帖帖就成了。”說完了,還望她耳中吹了一口氣,不乏調笑之意。
千柔見他口無遮攔,不由得麵上一紅,橫了他兩眼。
李靖行帶笑睨著她,見她雙頰白裏透粉,如同帶露的桃花一般;櫻唇鮮豔欲滴,兩眼特別水潤。因為聽了他的調笑,她有些羞澀,雙頰紅暈濃麗了些。
不過,她卻沒躲開他目光,清亮亮的眸子裏有他的身影,唇角一抹淺淺弧度,顯露出對自己的深濃情意。
李靖行瞧著,不由得心中一蕩,看她的眸色便漸漸炙熱起來。
千柔立時就察覺了,輕輕唾了他一口,才將剛才蕾兒和麵的事情說了一遍。
李靖行也樂不可支,笑著道:“反正魚難釣得很,不如咱們改為包餃子,大家一起動手,好不好?”
千柔聞言眼睛一亮,點頭道:“好主意。”於是重新給李靖行分派了夥計,讓他剁陷兒,自己則和蕾兒和麵擀皮子,至於浩兒,才一歲多,給他些和好的麵,讓他自己玩去。
蕾兒雖是初次接觸這些,但因為剛才折騰了一迴,有了經驗,再上場時就順手很多了。且她有一股不做好不服輸的勁頭,一麵忙活一麵看著千柔的手勢學習,最後活出來的麵竟勉強能用了。
一時餃子餡、餃子皮都齊活了,千柔將餡調好,便教父女兩個如何包餃子。蕾兒年紀小,但天生動手能力強,練了一會兒之後,竟比李靖行包出來的還強一些。
千柔注視著手勢有些笨拙的夫君,卻沒有嘲笑,反而甜蜜微笑:“聖人有雲,君子遠庖廚,夫君如今連這些活計都幹了,我真挺高興的。”
她真的欣喜。嫁的這個男人,在世人眼裏並非才貌雙全的才俊,但他一直對自己言聽計從,將自己放在心坎上,對孩子十分疼愛。日常生活中,他也不以麵子為念,而是願意照自己的意思行事,好讓生活多一份趣味。
於女人而言,能得到這樣的對待,這樣的夫君,其實就應該滿足滿意了。
旁人再好,是旁人家的,與自己無關。眼前人,才是自己應該珍惜把握的。
何況,她心底一直覺得,李靖行並不比旁人差。
李靖行歎氣,沮喪的道:“你包出來的餃子整齊好看,輪到我這裏就不成樣子了。”
千柔溫婉道:“沒事兒,形狀不重要,隻要能吃就成了。”
話音剛落,蕾兒揚起頭來,看著李靖行道:“爹爹,娘親是安慰你,你千萬別當真,誰吃餃子不喜歡挑形狀好的呢?”
千柔聽了這話,又好笑又好氣,笑著道:“哎呦,你不就是覺得自己包的超過爹爹了,心中得意嗎?來來來,咱們娘兩個較量一番。”
蕾兒吐吐舌頭,搖頭道:“我不跟娘親比,我與爹爹都是今兒個才學的,怎麽能跟娘親這個老手比呢?”
千柔也不過是跟她開玩笑罷了,聽了這話與李靖行相視一笑,都為女兒的活潑機智而高興。
一家人說說笑笑,等到時近午時,才將餃子全部包好了。
忙活了半天,才終於煮上餃子,一家人臉上卻都有笑容,不覺得累,反而覺得挺有意思的。
因為包了很多餃子,千柔隻煮了幾碗,夠一家人吃就成了,打算剩下的先擱著,待會兒再讓人收拾。
不成想,一鍋餃子上了桌,大家都吃得不亦樂乎,都說還想再吃一碗。
千柔無奈,隻得又煮了一鍋,這才夠吃了。
餃子吃完了,兩個孩子在園子裏撒歡,李靖行牽著千柔,在後麵踱著步。笑著道:“吃自己做的吃食,感覺真不一樣。”
頓了一下,又道:“我覺得自己在這上麵挺有天賦的,以後我可以多練一練,爭取不時給你做頓飯,讓你享我的福。”
千柔聽了笑個不住,想起剛才李靖行包餃子時手忙腳亂,急出了一頭的汗,心說,你有天賦嗎?我真沒瞧出來。
當然,她自不會說這些話掃李靖行的興致,反而還帶笑道:“難得你肯學這些,等你讀書累了時,我們一起下廚,我教你煲湯,那個簡單些。”
正說著話,浩兒掐了一朵含苞待放的芙蓉跑過來,站在千柔麵前,仰首奉上芙蓉花。
千柔因為有孕,便慢慢蹲下身子,微笑問:“這是給娘的?”
浩兒不說話,隻點了點頭。
千柔登時感動極了,朝他湊近,指了指自己的鬢發,對他道:“好孩子,幫娘戴上,好不好?”
她很尊重孩子,愛用用詢問的語氣跟孩子對話,不顯生硬,反而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得到了尊重。
浩兒便點頭,費力地將花往她發髻上插。
李靖行帶笑瞧著,眼見他手勢笨拙,要把千柔的發髻弄散了,急忙也蹲下,握住他的小手,幫他將花插進千柔鬢發間,然後微笑道:“好兒子,是不是很容易?學會了嗎?”
千柔伸手握住孩子的手,看著他的臉,柔聲道:“謝謝浩兒,娘親很歡喜。浩兒,叫一聲娘親,好不好?你叫了,娘親更歡喜。”
眾人聞言,一齊盯著浩兒瞧,就連蕾兒也湊了過來,一臉的緊張。
浩兒抿了抿嘴兒,卻沒出聲。
見他動嘴,大家緊張極了,但等了半晌,那聲“娘親”並沒有從他口中吐出來,他還轉開目光,看向旁邊的桂花樹。
等了半天,我都準備好了,就讓我看這個?
李靖行泄氣,忍不住歎了一口氣。
千柔在兒子的粉臉上親了下,小聲道:“沒事,不想叫算了,咱們慢慢來。”
孩子的成長隻有一次,這一條細細的長長的人生路,一切都要慢慢來。
心態放平和,才能收獲孩子的進步成長,太心急,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必定會弄巧成拙。
浩兒收迴視線,也親了千柔一下,臉色上露出了笑容。
家裏幾個人,他最愛的就是娘了。娘雖然愛在他麵前說很多話,但都是給他講故事,教他認花看草,從來不逼他說話。可是爹和姐姐就不一樣了,總是盯著他,不是說“來,跟著爹爹學,叫爹爹。餓不餓?餓的話,就說要飯飯”,就是說“求求你了弟弟,你說話呀,你很聰明的,為什麽就是不肯動嘴呢”。他們隻愛以自己的法子教自己,從不管自己是否喜歡。
至於那些丫鬟婆子們就更可恨了,跟蒼蠅一樣整天嗡嗡,威逼利誘,花樣百出。
見兒子不是聽不懂,相反很聰慧機靈,一直衝千柔笑,李靖行便明白了,兒子心裏有數,知道跟誰親近,隻是語言功能發育得慢些。
他不敢逼迫,怕因此導致父子生分了,也怕千柔生氣。
他便露出滿意的神情,笑著道:“浩兒今天做得很好,知道給娘親送花,知道心疼娘親,這很好。”
將兒子抱起來,指了指千柔和蕾兒,又道:“記住了:咱們家裏,我和你是男人,姐姐和娘是女子,男人要保護女子。所以你要保護娘和姐姐,讓她們過得順遂喜樂。”
浩兒抿唇,還是沒出聲。
這時蕾兒卻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膛,脆生生道:“我才不要浩兒護呢,我比他大,以後我要罩著他,也罩著娘親。”看了李靖行一眼,討好的道:“爹爹放心,我也會罩著你的。”
李靖行、千柔聽她發出這樣的豪言壯語,不由得大樂,笑得前仰後合。
正笑得開心,千柔突然察覺浩兒在扯自己的手,忙止住笑聲,問道:“寶貝怎麽了?”
卻見浩兒唇動了一下,出聲道:“娘親!”
吐字很清晰,聲音軟軟的,很好聽。
千柔先是一驚,等迴過神來,激動得幾乎要熱淚盈眶。
兒子之前說話,都隻是一個字如今卻喊了娘親,不是疊字,這於他而言,真可謂是一大突破。
他叫了這一聲,李靖行和蕾兒都聽見了,迴過神來,都十分驚喜,喜笑顏開。一個喊:“浩兒,叫爹。”另一個催促,笑著道:“好弟弟,叫大姐。”
千柔忙製止他們,笑著道:“別逼孩子,讓他自己來。”說著就看著浩兒溫聲道:“你願意喊他們嗎?這是你爹爹,這小姑娘是你姐姐。”
她怕浩兒叫不好,就教他疊字,打算循序漸進。
這一次,浩兒竟沒讓他們失望,喊了“爹爹”,又衝蕾兒喊了姐姐,其後歪著頭,又冒出一句“蕾兒”來。
這下一家人都轟動了,圍著浩兒又拍手又稱讚,引得孩子也興奮起來,叫得更歡了。
雖然隻是兩個字兩個字的叫著,但孩子已經找到竅門了,千柔深信,不久的將來,他一定會脫胎換骨,跟姐姐一樣能說會道。
唇邊不自覺溢出一抹笑紋,她看著李靖行和一雙兒女,隻覺得時光如斯美好,情願沉醉一生。
------題外話------
minnie720415舉人送了6顆鑽石
541117464秀才投了1張月票
158**1598貢士送了8顆鑽石
滋滋323秀才送了10朵鮮花
135**4406秀才送了5顆鑽石
liuguibin秀才投了2張月票
謝謝親們的支持,謝謝訂閱的親們
已經有兩位親升為貢士了,謝謝夢幻紫迷,謝謝158**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