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標結束了,李家莊熱鬧起來。
中標的人要來提貨,沒中標的要來領走保證金,李常越忙的滿頭汗。
忙活了幾天,莊子才漸漸安靜下來。
之前的七個代理商很有眼色,五天後才約在一起登門。
“價格按照中標價的平均價計算,你們七位沒意見吧?”
李川笑眯眯地道,雖然答應了給七人特殊待遇,但價錢方麵他卻不準備虧了自己,現在是賣方市場,隻要他遞個話,那些商人把女兒送到他床上都沒問題。
“沒有意見,就按李兄弟說的辦。”
七人哪敢有意見,那些西洋貨物的搶手程度,讓京城裏的權貴都坐不住了,甚至連成國公這樣的國之貴戚都派了人來,能分到一點湯喝,他們就心滿意足了,哪敢有意見。
不管多少錢拿到貨物,他們都能翻倍賺迴來,而且還不愁賣。
七人來的時候沒空手,都帶了很稀罕的禮物。
其中六人帶來的都是元代的青花瓷,一人帶來了一幅蘇東坡的真跡。
“大家有心了!”
李川笑容滿麵,領了這份心意。
這些東西在大明雖然不值多少銀子,但賣到淘寶上麵卻是一筆巨額的財富。特別是蘇東坡的真跡,這東西不但難得,而且每一幅都是價值不菲,少說上千萬。
“李兄弟喜歡就好。”
七人見他露出笑容,一顆心也踏實了。
西洋貨物獨此一家,再無分號,要想以後能繼續拿到貨,必要的投資就不能少,幾件青花瓷和蘇軾的真跡不算什麽,隻要人情能送到,比什麽都值。
七個供理商提了貨,心滿意足的走了。
最後一個來的是蘇小妹,也難為她能耐得住性子。
“怎麽才來?”
李川有點好奇地問,他以為蘇小妹會早點過來呢。
蘇小妹的笑容裏似乎少了一點以往的明爽和隨意,多了幾分勉強,道:“前幾天李家莊人進人出的,知道你忙,我就沒過來,晚幾天也沒有什麽。”
李川道:“貨在銀庫裏,你安排人找常越叔去提走吧!”
蘇小妹點點頭,道:“聽說你給之前的那七個供應商給的是中標價的平均價,我的貨物也按照這個價算吧,不過銀子得先欠著,等賣完貨我就給你送來。”
李川問:“之前你賣地板磚,掙了有好幾萬吧,怎麽還欠?”
蘇小妹臉一紅,納納地說不出話來,似乎有什麽難言之隱。
“是不是有什麽困難?”
李川到不是急著要錢,他也不缺那十幾萬兩銀子,本來隻是隨口一問,可是看蘇小妹神情怪異,就忍不住多問了一嘴,他對這個堅強的姑娘還是挺照顧的。
“錢在我嫂子的手裏。”
蘇小妹低著頭,臉上的表情看不到。
“呃!”
李川噎住,立馬就察覺到有些不對,這是蘇家的家事,他一個外人不好多問,隻好轉移話題:“聽說你家打算在於塘那邊買個莊子,價錢談好了沒有?”
蘇小妹更不好意思了,說:“這事我不太清楚!”
不是不清楚,而是不好意思說。
蘇家雖然也算是鄉紳,但在鄉紳裏麵,就跟以前的李家差不多,強也強不到哪去,雖然有個蘇小妹能幹,但要養活一家老小也不容易,哪來的錢購房置業。
最近蘇繼祖很是高調,打算在於塘那邊再買個莊子。
至於哪來的銀子,蘇小妹比誰都清楚。
上次賣李川給的西洋瓷磚,蘇家賺了近十萬兩銀子,可謂是發了筆橫財。
雖然蘇小妹捂的嚴嚴實實,可還是被她老爹知道了。
以蘇繼祖的性子,又怎麽可能忍得住。
這事誰說都沒事,唯獨李川提出來讓她很尷尬。
李川也意思到了,隻得繼續轉移話題:“你嫂子過門後對你怎樣?”
蘇小妹臉色一黯,沒有說話。
李川就有點鬱悶,似乎又問到不該問的了,今兒是怎麽了,真特麽的邪門,怎麽不管是什麽話題,都會涉及到蘇小妹的痛處,這天還能不能聊了?
貨物發完,李家莊總算徹底安靜下來。
這批貨物的量實在太大,比第一批貨物多了十倍有餘。
貨物越多,自然會對價格造成不小的影響。
好在西洋貨物十分搶手,而且是獨此一家,屬於壟斷買賣,再加上又是公開競價,最終的成交價不但未降低,反而比第一批貨物還要高上一些。
李常越盤完賬目,振奮的覺都睡不著了。
“少爺,總共得銀四百二十一萬八千六百兩。”
四百多萬兩銀子是個什麽概念,壓根就沒法想象。
要知道,如果去掉加征的遼餉,朝廷一年的稅賦也就是幾百萬兩銀子,隻是一筆貨物就賣了四百多萬兩,雖然不知道成本是多少,但李常越跟在少爺身邊日子也不短了,進進出出的銀錢賬目心裏都有數,多少也有些猜測,估計成本不會高。
雖說江南資財過百萬的豪族不在少數,可能拿出百萬現銀的能有幾個?
富可敵國,這是真正的富可敵國。
“銀子都封好了嗎?”
李川問道,心裏卻並不怎麽激動。
今時今日,銀子再多,在他心裏也就是個數字。
有了淘寶之利,想要銀子實在不是個事。
他現在考慮的,是怎麽安安穩穩享受這一世的富貴。
可那些造反的農民軍和北邊的韃子,卻讓他時刻都有種危機感,所以才會毫不吝嗇地給皇帝送銀子,多少貢獻點力量,最好大明能把韃子滅了。
雖然明知道是做夢,但誰能沒有個念想呢!
李常越答道:“都封好了,全都裝在少爺弄來的那種箱子裏。”
李川點點頭,就琢磨要不要再給皇帝多送點錢。
上次去京城見皇帝,竟然看到崇禎帝穿著帶補丁的衣服,這讓他有點不可思議,國事再糜爛,大明也依舊富有整個天下,數千萬百姓,堂堂一國之君竟然節儉成這樣,雖然這個皇帝有不少這樣那樣的小毛病,但也不妨礙李川對他生出好感。
要是銀子能改變一下大明現在的糟糕狀況,李川就不會小氣。
銀子不是問題,隻要天下安定了,他想要多少銀子沒有。
隔天,李川去了趟府城,利用中官的渠道給崇禎帝上了一封折子。
中標的人要來提貨,沒中標的要來領走保證金,李常越忙的滿頭汗。
忙活了幾天,莊子才漸漸安靜下來。
之前的七個代理商很有眼色,五天後才約在一起登門。
“價格按照中標價的平均價計算,你們七位沒意見吧?”
李川笑眯眯地道,雖然答應了給七人特殊待遇,但價錢方麵他卻不準備虧了自己,現在是賣方市場,隻要他遞個話,那些商人把女兒送到他床上都沒問題。
“沒有意見,就按李兄弟說的辦。”
七人哪敢有意見,那些西洋貨物的搶手程度,讓京城裏的權貴都坐不住了,甚至連成國公這樣的國之貴戚都派了人來,能分到一點湯喝,他們就心滿意足了,哪敢有意見。
不管多少錢拿到貨物,他們都能翻倍賺迴來,而且還不愁賣。
七人來的時候沒空手,都帶了很稀罕的禮物。
其中六人帶來的都是元代的青花瓷,一人帶來了一幅蘇東坡的真跡。
“大家有心了!”
李川笑容滿麵,領了這份心意。
這些東西在大明雖然不值多少銀子,但賣到淘寶上麵卻是一筆巨額的財富。特別是蘇東坡的真跡,這東西不但難得,而且每一幅都是價值不菲,少說上千萬。
“李兄弟喜歡就好。”
七人見他露出笑容,一顆心也踏實了。
西洋貨物獨此一家,再無分號,要想以後能繼續拿到貨,必要的投資就不能少,幾件青花瓷和蘇軾的真跡不算什麽,隻要人情能送到,比什麽都值。
七個供理商提了貨,心滿意足的走了。
最後一個來的是蘇小妹,也難為她能耐得住性子。
“怎麽才來?”
李川有點好奇地問,他以為蘇小妹會早點過來呢。
蘇小妹的笑容裏似乎少了一點以往的明爽和隨意,多了幾分勉強,道:“前幾天李家莊人進人出的,知道你忙,我就沒過來,晚幾天也沒有什麽。”
李川道:“貨在銀庫裏,你安排人找常越叔去提走吧!”
蘇小妹點點頭,道:“聽說你給之前的那七個供應商給的是中標價的平均價,我的貨物也按照這個價算吧,不過銀子得先欠著,等賣完貨我就給你送來。”
李川問:“之前你賣地板磚,掙了有好幾萬吧,怎麽還欠?”
蘇小妹臉一紅,納納地說不出話來,似乎有什麽難言之隱。
“是不是有什麽困難?”
李川到不是急著要錢,他也不缺那十幾萬兩銀子,本來隻是隨口一問,可是看蘇小妹神情怪異,就忍不住多問了一嘴,他對這個堅強的姑娘還是挺照顧的。
“錢在我嫂子的手裏。”
蘇小妹低著頭,臉上的表情看不到。
“呃!”
李川噎住,立馬就察覺到有些不對,這是蘇家的家事,他一個外人不好多問,隻好轉移話題:“聽說你家打算在於塘那邊買個莊子,價錢談好了沒有?”
蘇小妹更不好意思了,說:“這事我不太清楚!”
不是不清楚,而是不好意思說。
蘇家雖然也算是鄉紳,但在鄉紳裏麵,就跟以前的李家差不多,強也強不到哪去,雖然有個蘇小妹能幹,但要養活一家老小也不容易,哪來的錢購房置業。
最近蘇繼祖很是高調,打算在於塘那邊再買個莊子。
至於哪來的銀子,蘇小妹比誰都清楚。
上次賣李川給的西洋瓷磚,蘇家賺了近十萬兩銀子,可謂是發了筆橫財。
雖然蘇小妹捂的嚴嚴實實,可還是被她老爹知道了。
以蘇繼祖的性子,又怎麽可能忍得住。
這事誰說都沒事,唯獨李川提出來讓她很尷尬。
李川也意思到了,隻得繼續轉移話題:“你嫂子過門後對你怎樣?”
蘇小妹臉色一黯,沒有說話。
李川就有點鬱悶,似乎又問到不該問的了,今兒是怎麽了,真特麽的邪門,怎麽不管是什麽話題,都會涉及到蘇小妹的痛處,這天還能不能聊了?
貨物發完,李家莊總算徹底安靜下來。
這批貨物的量實在太大,比第一批貨物多了十倍有餘。
貨物越多,自然會對價格造成不小的影響。
好在西洋貨物十分搶手,而且是獨此一家,屬於壟斷買賣,再加上又是公開競價,最終的成交價不但未降低,反而比第一批貨物還要高上一些。
李常越盤完賬目,振奮的覺都睡不著了。
“少爺,總共得銀四百二十一萬八千六百兩。”
四百多萬兩銀子是個什麽概念,壓根就沒法想象。
要知道,如果去掉加征的遼餉,朝廷一年的稅賦也就是幾百萬兩銀子,隻是一筆貨物就賣了四百多萬兩,雖然不知道成本是多少,但李常越跟在少爺身邊日子也不短了,進進出出的銀錢賬目心裏都有數,多少也有些猜測,估計成本不會高。
雖說江南資財過百萬的豪族不在少數,可能拿出百萬現銀的能有幾個?
富可敵國,這是真正的富可敵國。
“銀子都封好了嗎?”
李川問道,心裏卻並不怎麽激動。
今時今日,銀子再多,在他心裏也就是個數字。
有了淘寶之利,想要銀子實在不是個事。
他現在考慮的,是怎麽安安穩穩享受這一世的富貴。
可那些造反的農民軍和北邊的韃子,卻讓他時刻都有種危機感,所以才會毫不吝嗇地給皇帝送銀子,多少貢獻點力量,最好大明能把韃子滅了。
雖然明知道是做夢,但誰能沒有個念想呢!
李常越答道:“都封好了,全都裝在少爺弄來的那種箱子裏。”
李川點點頭,就琢磨要不要再給皇帝多送點錢。
上次去京城見皇帝,竟然看到崇禎帝穿著帶補丁的衣服,這讓他有點不可思議,國事再糜爛,大明也依舊富有整個天下,數千萬百姓,堂堂一國之君竟然節儉成這樣,雖然這個皇帝有不少這樣那樣的小毛病,但也不妨礙李川對他生出好感。
要是銀子能改變一下大明現在的糟糕狀況,李川就不會小氣。
銀子不是問題,隻要天下安定了,他想要多少銀子沒有。
隔天,李川去了趟府城,利用中官的渠道給崇禎帝上了一封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