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寒山想起老師所贈的第二部書,是關於千字符運用組合成符之法,以及道門常用的諸多陣法介紹。
簡單來說,相當於文字的組詞造句。
蘇寒山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可惜那部記載著符文陣法的書,他尚未來得及看,所以不識此降霜符。
被符文籠罩的他,臉上原本平靜的神色被一抹凝重取代。
他感受到落霜的非同尋常,體內血液與真氣流動運轉的速度無形中變緩了下來,手腳也像生鏽了般失去該有的靈活。
這種感覺很不好。
他嗅到了危險。
便在此時,明顯不耐煩欲盡早結束戰鬥的穆乘風右腳向前踏出,手中符劍掀起劍氣洪流,猶如驚濤駭浪向蘇寒山衝擊而去。
他沉喝一聲:“怒海驚瀾。”
武鬥台周圍參賽與旁觀席裏,許多截天教弟子驚唿出聲,他們識出了穆乘風的潮汐劍訣。
就連餘拜疆神情也變得不安起來。
潮汐劍訣乃穆乘風最強手段,昔年在天符山道門可是用戰績累積起來的顯赫名聲。道門修行期滿之後,便再也無人見其施展過。
餘拜疆也隻是有所耳聞。
而今親眼所見,沒想到這劍招威力竟如此之強,若設身處地換作自己,恐怕拚盡全力也無法接住,更別提還有那降霜符文的加持……
餘拜疆望向蘇寒山的眼睛裏充滿著擔憂。
……
連綿不絕的劍氣洪流如層層激浪,一波強過一波,將蘇寒山湮沒。
身處降霜符文之中的蘇寒山不知不覺眉宇與青絲生起了白霜,臉龐與衣衫也被一層寒霜覆蓋,紋絲不動,看著像是沒有生命跡象的僵硬冰人。
不得不承認,穆乘風的實力很強,初步估計,甚至擁有與南朝太子爺李天下一戰的修為。這降霜符文將他體內的血液乃至真氣流動都逐漸冰結,就算可勉強抬手舉劍迎接那記怒海驚瀾,也會顯得笨拙而緩慢,而結果必定是重傷。
好在他思維尚未停滯。
識海裏的元神受十七顆佛骨念珠孕養保護,這枚符文的冰凍力量還無法穿透佛骨念珠所結的陣法,否則他真會命懸一線。
此時此刻,蘇寒山的思維非但沒有停滯,反而更加快速運轉,警醒著他不可再有所保留。
於是藏於體內浩瀚如汪洋的雄渾真氣開始有所動。
所有真氣隨太玄經行運周天,速度越來越快,漸漸地將透入身體血液裏的霜寒之氣驅逐或融化。
他的眉宇,他的發間,他的臉龐,他的青衫……那層霜白很快褪去,直到他雙眼恢複如初。
他雙手緊握符劍,用更為精純渾厚的真氣以劍為刀斜斬了出去。
這是阿鼻地獄刀裏一式立佛刀。
炙熱的佛刀之光如火,竟將衝擊而至的層層劍氣浪濤從中切分了開來。像是劃開江河之水,在佛光照射下,竟無法愈合。
這一幕落在蘇武廟院所有人眼中,再度引起一陣驚訝與議論。
“竟連穆乘風最強的潮汐劍訣也能破掉!九殿下三昧境界的修為,恐絕非一日之功!”
“……”
黃梅老頭與李天下幾人自然不覺得蘇寒山擺脫符文霜凍,並以劍為刀切開穆乘風的一式怒海驚瀾是什麽值得震驚的事情。
他們看來,輕鬆平常。
不過對於絕大多數旁觀者來說則就不同。
道門弟子皆知穆乘風最強的手段乃潮汐劍訣,配合符文使用鮮有敗績,便是餘拜疆和卓不群也自愧不如,更別提參賽席裏諸多士子。
在見到降霜符文幾乎要將蘇寒山霜凍,千鈞一發時,後者竟能夠以真氣驅褪霜寒並及時反擊扭轉戰局,所展現出的實力毫無疑問徹底懾服了眾人!
如果說一招擊敗昆侖奴阿滿的蘇寒山徒惹爭議,被懷疑是否動用了某些見不得光的手段,那麽與穆乘風交手至今數十招而不落下風的九皇子,此次便真真正正向整座天都展示了實力!
用他的劍!
好教人們知曉,由始至終這都是一場公平且光明正大的武鬥!
……
佛刀之光切開怒海驚瀾產生的重重劍氣濤浪。刹那之間,穆乘風側開了身,那刀芒陡然從麵前削過,切斷一縷發絲。
有驚無險閃躲之後,他又高高跳起,並指輕撫劍身,再度醒了一枚符。
“唿風。”
符文結在腳下。
穆乘風腳踏青色符文,速度頓時暴漲了數倍不止。
同樣的招式,在不同速度中施展,其威力會產生質的變化。穆乘風深知這一點,否則也不會用降霜符文減緩蘇寒山的應變速度。
速度是相對的。
他想著,既然無法令對手變慢,便隻好讓自己更快。
“潮連三月。”
“滾滾長江。”
他連出兩劍。
武鬥台數十道殘影從蘇寒山前後左右穿插交錯,速度之快,根本辨不出虛實真假。蘇寒山隻得憑著並不爐火純青的臨陣經驗與感知疲於應對。
一時劍光迸射,人影綽綽,眼花繚亂。
穆乘風的聲音伴隨著尖銳的劍擊之聲又再響起。
“夕陽紅。”
“白發漁樵。”
武鬥台出現一道彎彎的虹橋,如掛在天邊的雨後彩虹。不同的是,這道彩虹隻有一種夕陽的顏色,那是劍光劃出的弧度。
劍落之處,穆乘風體態宛若獨坐垂釣的老翁從高處落下,手中符劍似那甩出的魚竿迎著蘇寒山頭頂劈來。
難得被補天教眾弟子寄予厚望的蘇寒山被穆乘風的攻擊速度擾亂了節奏與心神,這兩劍當頭而落時,他竟尚未從眼花繚亂的殘影中抽出神識,虛實難辨之下出劍格擋,卻撲了個空。
穆乘風每一招都追求最快的速度,可在落劍之時又是淺嚐輒止。換句話說,他的劍比起最初開始的時候少了那份戾氣與威力,但卻又不可忽視。
東一劍,西一劍。
劍出則退,毫不戀戰。
以速度優勢打出了無賴的感覺,這便是最令蘇寒山頭疼的地方。
若不予理會強行出劍,極有可能會負傷。而對方速度太快,他很難保證出劍後能夠博得以傷換傷的結果。
蘇寒山以一記實招擋虛招的瞬間,陡然發現那迎頭而落的夕陽紅,情急之下他側身閃躲,終於慢了半拍,被那招白發漁樵劃傷右臂肩膀。
事已至此無路可退。蘇寒山微蹙著眉,欲拚著遍體鱗傷的代價,用雄渾的真氣護體朝穆乘風近身而去。
簡單來說,相當於文字的組詞造句。
蘇寒山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可惜那部記載著符文陣法的書,他尚未來得及看,所以不識此降霜符。
被符文籠罩的他,臉上原本平靜的神色被一抹凝重取代。
他感受到落霜的非同尋常,體內血液與真氣流動運轉的速度無形中變緩了下來,手腳也像生鏽了般失去該有的靈活。
這種感覺很不好。
他嗅到了危險。
便在此時,明顯不耐煩欲盡早結束戰鬥的穆乘風右腳向前踏出,手中符劍掀起劍氣洪流,猶如驚濤駭浪向蘇寒山衝擊而去。
他沉喝一聲:“怒海驚瀾。”
武鬥台周圍參賽與旁觀席裏,許多截天教弟子驚唿出聲,他們識出了穆乘風的潮汐劍訣。
就連餘拜疆神情也變得不安起來。
潮汐劍訣乃穆乘風最強手段,昔年在天符山道門可是用戰績累積起來的顯赫名聲。道門修行期滿之後,便再也無人見其施展過。
餘拜疆也隻是有所耳聞。
而今親眼所見,沒想到這劍招威力竟如此之強,若設身處地換作自己,恐怕拚盡全力也無法接住,更別提還有那降霜符文的加持……
餘拜疆望向蘇寒山的眼睛裏充滿著擔憂。
……
連綿不絕的劍氣洪流如層層激浪,一波強過一波,將蘇寒山湮沒。
身處降霜符文之中的蘇寒山不知不覺眉宇與青絲生起了白霜,臉龐與衣衫也被一層寒霜覆蓋,紋絲不動,看著像是沒有生命跡象的僵硬冰人。
不得不承認,穆乘風的實力很強,初步估計,甚至擁有與南朝太子爺李天下一戰的修為。這降霜符文將他體內的血液乃至真氣流動都逐漸冰結,就算可勉強抬手舉劍迎接那記怒海驚瀾,也會顯得笨拙而緩慢,而結果必定是重傷。
好在他思維尚未停滯。
識海裏的元神受十七顆佛骨念珠孕養保護,這枚符文的冰凍力量還無法穿透佛骨念珠所結的陣法,否則他真會命懸一線。
此時此刻,蘇寒山的思維非但沒有停滯,反而更加快速運轉,警醒著他不可再有所保留。
於是藏於體內浩瀚如汪洋的雄渾真氣開始有所動。
所有真氣隨太玄經行運周天,速度越來越快,漸漸地將透入身體血液裏的霜寒之氣驅逐或融化。
他的眉宇,他的發間,他的臉龐,他的青衫……那層霜白很快褪去,直到他雙眼恢複如初。
他雙手緊握符劍,用更為精純渾厚的真氣以劍為刀斜斬了出去。
這是阿鼻地獄刀裏一式立佛刀。
炙熱的佛刀之光如火,竟將衝擊而至的層層劍氣浪濤從中切分了開來。像是劃開江河之水,在佛光照射下,竟無法愈合。
這一幕落在蘇武廟院所有人眼中,再度引起一陣驚訝與議論。
“竟連穆乘風最強的潮汐劍訣也能破掉!九殿下三昧境界的修為,恐絕非一日之功!”
“……”
黃梅老頭與李天下幾人自然不覺得蘇寒山擺脫符文霜凍,並以劍為刀切開穆乘風的一式怒海驚瀾是什麽值得震驚的事情。
他們看來,輕鬆平常。
不過對於絕大多數旁觀者來說則就不同。
道門弟子皆知穆乘風最強的手段乃潮汐劍訣,配合符文使用鮮有敗績,便是餘拜疆和卓不群也自愧不如,更別提參賽席裏諸多士子。
在見到降霜符文幾乎要將蘇寒山霜凍,千鈞一發時,後者竟能夠以真氣驅褪霜寒並及時反擊扭轉戰局,所展現出的實力毫無疑問徹底懾服了眾人!
如果說一招擊敗昆侖奴阿滿的蘇寒山徒惹爭議,被懷疑是否動用了某些見不得光的手段,那麽與穆乘風交手至今數十招而不落下風的九皇子,此次便真真正正向整座天都展示了實力!
用他的劍!
好教人們知曉,由始至終這都是一場公平且光明正大的武鬥!
……
佛刀之光切開怒海驚瀾產生的重重劍氣濤浪。刹那之間,穆乘風側開了身,那刀芒陡然從麵前削過,切斷一縷發絲。
有驚無險閃躲之後,他又高高跳起,並指輕撫劍身,再度醒了一枚符。
“唿風。”
符文結在腳下。
穆乘風腳踏青色符文,速度頓時暴漲了數倍不止。
同樣的招式,在不同速度中施展,其威力會產生質的變化。穆乘風深知這一點,否則也不會用降霜符文減緩蘇寒山的應變速度。
速度是相對的。
他想著,既然無法令對手變慢,便隻好讓自己更快。
“潮連三月。”
“滾滾長江。”
他連出兩劍。
武鬥台數十道殘影從蘇寒山前後左右穿插交錯,速度之快,根本辨不出虛實真假。蘇寒山隻得憑著並不爐火純青的臨陣經驗與感知疲於應對。
一時劍光迸射,人影綽綽,眼花繚亂。
穆乘風的聲音伴隨著尖銳的劍擊之聲又再響起。
“夕陽紅。”
“白發漁樵。”
武鬥台出現一道彎彎的虹橋,如掛在天邊的雨後彩虹。不同的是,這道彩虹隻有一種夕陽的顏色,那是劍光劃出的弧度。
劍落之處,穆乘風體態宛若獨坐垂釣的老翁從高處落下,手中符劍似那甩出的魚竿迎著蘇寒山頭頂劈來。
難得被補天教眾弟子寄予厚望的蘇寒山被穆乘風的攻擊速度擾亂了節奏與心神,這兩劍當頭而落時,他竟尚未從眼花繚亂的殘影中抽出神識,虛實難辨之下出劍格擋,卻撲了個空。
穆乘風每一招都追求最快的速度,可在落劍之時又是淺嚐輒止。換句話說,他的劍比起最初開始的時候少了那份戾氣與威力,但卻又不可忽視。
東一劍,西一劍。
劍出則退,毫不戀戰。
以速度優勢打出了無賴的感覺,這便是最令蘇寒山頭疼的地方。
若不予理會強行出劍,極有可能會負傷。而對方速度太快,他很難保證出劍後能夠博得以傷換傷的結果。
蘇寒山以一記實招擋虛招的瞬間,陡然發現那迎頭而落的夕陽紅,情急之下他側身閃躲,終於慢了半拍,被那招白發漁樵劃傷右臂肩膀。
事已至此無路可退。蘇寒山微蹙著眉,欲拚著遍體鱗傷的代價,用雄渾的真氣護體朝穆乘風近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