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刀……”
連月挑遍清風寨武道三重境高手的蘇寒山不說眼光毒辣,對修行者真氣數量與流動速度也鍛煉出及其敏銳的感知。
披虎皮的少年阿滿縱身躍起刹那,其身遭縈繞的真氣數量明顯比第一刀時渾厚許多,連身體表麵都泛著淡淡光澤。
如果昆侖奴阿滿出第一刀時與餘拜疆同樣處於武道四重三昧初境領悟心昧的境界,那麽眼下這一刀,蘇寒山斷定,已入三昧中境的形昧境界!
……
武道四重有三昧,即心形招。
領悟心昧的小宗師高手,戰鬥中極少會受外來環境影響分神,這種級別的高手很清楚自己為何而戰,能夠時刻保持冷靜,處於無欲無求的心境之中,穩如泰山。
而形昧境界,在心昧的基礎又更上一層。
它通常是指將心法修煉到大成級數的高手,可以憑著心法催動極致而產生的特殊體質與人對敵,往往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視線裏身遭真氣泛著光澤的昆侖奴阿滿,顯然一開始隱藏了實力!
將卓不群與穆乘風神色的變化盡收眼底,蘇寒山瞥了眼宣判席間長皇兄蘇解語,心想:“會是他麽?”
……
武鬥台。
餘拜疆絲毫沒有因略占上風而放鬆警惕,尤其當發現昆侖奴阿滿隱藏實力之後,他麵色更顯凝重。
抬頭望著愈發剛猛的刀迎斬而落,他下意識地移動著右腳,腳掌貼著地麵轉了方向。
他屏息凝神,靜候時機。等待薩滿刀刀芒劈至頭頂的瞬間,餘拜疆身體竟化作一道殘影頃刻移開。而後在武鬥台另一側邊緣凝實,腳下泛著微弱的光澤。
昆侖奴出身的阿滿一刀揮斬在武鬥台堅硬的崗岩之上,竟留下一道刀痕。
參賽席間,許多士子暗自心驚。
須知武鬥台四麵均有道門大主教銘刻的符文,用以增加堅硬度。便是武道五重證虛境的高手全力一擊也無法崩損,那奴隸的薩滿刀竟能夠在武鬥台麵留下刀痕!
雖說並不深刻,也足以證明阿滿手中刀剛猛路數的虛實。
親眼目睹一刀更比一刀狠的殺招,非但補天教弟子,連宣判席玉衡院的院長大人都忍不住為餘拜疆擔憂起來……
書生戰屠夫。
昆侖奴阿滿一刀無果後,又出第二刀。
餘拜疆愈發眉頭深蹙,自認無法正麵抗衡的他隻好一躲再躲。
於是冷靜與狂暴的兩人在武鬥台開始上演追逐與逃亡的戲碼。
餘拜疆閃避後腳步的落點在旁人眼中看似無規律可尋,實則都是滿天星鬥所代表的方位。
這種身法在道門被稱作符罡鬥步,包括五行七星八卦等等,種類繁多變化莫測。即便道門弟子能夠看懂餘拜疆所落的方位,也無法具體判斷出他接下來會邁向何處。
時間流逝。
武鬥台出現越來越多深淺不一淩亂交錯的刀痕。
阿滿攏共出了二十餘刀,卻沒有一刀達到預想效果。
昆侖奴少年有些急了。
宣判席長皇子與那些大人物們有些急了。
參賽席間諸多士子也開始焦急。
若任憑餘拜疆如此消耗,昆侖奴少年的刀遲早會有所遲鈍。一個蓄積待發,一個力有不逮。真到那時,阿滿恐連一劍都無法接住。
於是穆乘風出言譏諷:“自認打不贏何妨趁早認輸!符罡鬥步,步法千種,豈能任你如此耗著?如果每名參賽士子都用這種方式武鬥,符節會便是連著舉辦一個月,恐怕也決不出蘇武令主!”
乙字區域的卓不群接道:“餘兄肩負補天教所有希望,拚盡掙紮也情有可原,我們應該予以了解才是。況且大夥兒千裏迢迢匯聚於此參賽,誰不想贏?穆兄這話言重了!”
兩人唱和,言語間滿是譏諷意。
宣判席眾位大人物對此無動於衷,可參賽席裏補天教弟子卻坐立不安。
有人暗道糟糕。
受言辭激將的餘拜疆竟真的不再利用符罡鬥步閃躲退避,所有人清晰地聽到一聲低喝。
“地束。”
那是餘拜疆默念了句符咒。
緊接著武鬥台陡然乍現一枚符文,金光閃閃。
構成符文的每一道金色線條都散發著許多光束,似透射樹林的密集陽光。那光束猶如繩索,將昆侖奴少年阿滿雙腿緊緊纏住,束縛在武鬥台寸步難移……
瞧出些許端倪的蘇寒山不由對餘拜疆暗自欽佩。
或許在許多人眼裏,他是中了卓不群兩人言辭激將才會主動出擊。可蘇寒山看得清楚,先前看似毫無規律的閃躲,竟是餘拜疆在用步法落點銘符。
銘刻這枚地束符。
臨陣對敵尚能一心二用,完成這枚地束符文,超乎常人的冷靜與豐富的實戰經驗缺一不可。
換作自己,蘇寒山自認做不到:“不愧是領悟心昧的四重境高手。”
……
武鬥台戰局頃刻迎來逆轉。
前一刻還在壓製著餘拜疆狼狽閃躲的昆侖奴阿滿,此刻猶如砧板魚肉任人宰割。
卓不群與穆乘風兩人麵色難堪。
不過要數最為難堪的,還是穩坐宣判席自認可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長皇子蘇解語。
昆侖奴少年是他的奴隸。
換句話說,蘇解語便是阿滿的主子。
將其作為一顆棋子安排在此,針對補天教餘拜疆不過是擾亂視線的幌子。蘇解語真正的目標是蘇寒山,他的九弟。
無論出於那日梅園外遭遇暴打的泄憤,還是更久前蘇寒山教訓他府中奴才薄了長皇子蘇解語的麵,又或是為了七弟蘇幕遮著想……他有太多的理由與立場借機尋找蘇寒山的不愉快。
可千算萬算,何曾想到阿滿會敗在餘拜疆之手?
心情極其糟糕的蘇解語冷聲道:“夠了!”
他說夠了,自然是指符節會武鬥第一場到此為止。至於勝負……或許另行再論?又或者算作平手?
蘇寒山異樣地瞧了長皇兄一眼。
參賽席間補天教諸弟子表示反對。
旁觀席喧鬧不止,勝負未分,何以夠了?
……
武鬥台上餘拜疆露出幾分遲疑。
長皇子蘇解語作為符節會督辦者,自然具有宣告武鬥第一場結束的權威。
可問題在於,這場武鬥真的到了勝負已分之際?
餘拜疆不敢苟同。
然而就在他猶疑未定的時刻,被符文束縛的昆侖奴阿滿猛然長嘯,手中薩滿刀插入武鬥台,入石數分。
台麵上蕩起一陣狂暴的刀風,將那枚地束符文盡數絞碎。
連月挑遍清風寨武道三重境高手的蘇寒山不說眼光毒辣,對修行者真氣數量與流動速度也鍛煉出及其敏銳的感知。
披虎皮的少年阿滿縱身躍起刹那,其身遭縈繞的真氣數量明顯比第一刀時渾厚許多,連身體表麵都泛著淡淡光澤。
如果昆侖奴阿滿出第一刀時與餘拜疆同樣處於武道四重三昧初境領悟心昧的境界,那麽眼下這一刀,蘇寒山斷定,已入三昧中境的形昧境界!
……
武道四重有三昧,即心形招。
領悟心昧的小宗師高手,戰鬥中極少會受外來環境影響分神,這種級別的高手很清楚自己為何而戰,能夠時刻保持冷靜,處於無欲無求的心境之中,穩如泰山。
而形昧境界,在心昧的基礎又更上一層。
它通常是指將心法修煉到大成級數的高手,可以憑著心法催動極致而產生的特殊體質與人對敵,往往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視線裏身遭真氣泛著光澤的昆侖奴阿滿,顯然一開始隱藏了實力!
將卓不群與穆乘風神色的變化盡收眼底,蘇寒山瞥了眼宣判席間長皇兄蘇解語,心想:“會是他麽?”
……
武鬥台。
餘拜疆絲毫沒有因略占上風而放鬆警惕,尤其當發現昆侖奴阿滿隱藏實力之後,他麵色更顯凝重。
抬頭望著愈發剛猛的刀迎斬而落,他下意識地移動著右腳,腳掌貼著地麵轉了方向。
他屏息凝神,靜候時機。等待薩滿刀刀芒劈至頭頂的瞬間,餘拜疆身體竟化作一道殘影頃刻移開。而後在武鬥台另一側邊緣凝實,腳下泛著微弱的光澤。
昆侖奴出身的阿滿一刀揮斬在武鬥台堅硬的崗岩之上,竟留下一道刀痕。
參賽席間,許多士子暗自心驚。
須知武鬥台四麵均有道門大主教銘刻的符文,用以增加堅硬度。便是武道五重證虛境的高手全力一擊也無法崩損,那奴隸的薩滿刀竟能夠在武鬥台麵留下刀痕!
雖說並不深刻,也足以證明阿滿手中刀剛猛路數的虛實。
親眼目睹一刀更比一刀狠的殺招,非但補天教弟子,連宣判席玉衡院的院長大人都忍不住為餘拜疆擔憂起來……
書生戰屠夫。
昆侖奴阿滿一刀無果後,又出第二刀。
餘拜疆愈發眉頭深蹙,自認無法正麵抗衡的他隻好一躲再躲。
於是冷靜與狂暴的兩人在武鬥台開始上演追逐與逃亡的戲碼。
餘拜疆閃避後腳步的落點在旁人眼中看似無規律可尋,實則都是滿天星鬥所代表的方位。
這種身法在道門被稱作符罡鬥步,包括五行七星八卦等等,種類繁多變化莫測。即便道門弟子能夠看懂餘拜疆所落的方位,也無法具體判斷出他接下來會邁向何處。
時間流逝。
武鬥台出現越來越多深淺不一淩亂交錯的刀痕。
阿滿攏共出了二十餘刀,卻沒有一刀達到預想效果。
昆侖奴少年有些急了。
宣判席長皇子與那些大人物們有些急了。
參賽席間諸多士子也開始焦急。
若任憑餘拜疆如此消耗,昆侖奴少年的刀遲早會有所遲鈍。一個蓄積待發,一個力有不逮。真到那時,阿滿恐連一劍都無法接住。
於是穆乘風出言譏諷:“自認打不贏何妨趁早認輸!符罡鬥步,步法千種,豈能任你如此耗著?如果每名參賽士子都用這種方式武鬥,符節會便是連著舉辦一個月,恐怕也決不出蘇武令主!”
乙字區域的卓不群接道:“餘兄肩負補天教所有希望,拚盡掙紮也情有可原,我們應該予以了解才是。況且大夥兒千裏迢迢匯聚於此參賽,誰不想贏?穆兄這話言重了!”
兩人唱和,言語間滿是譏諷意。
宣判席眾位大人物對此無動於衷,可參賽席裏補天教弟子卻坐立不安。
有人暗道糟糕。
受言辭激將的餘拜疆竟真的不再利用符罡鬥步閃躲退避,所有人清晰地聽到一聲低喝。
“地束。”
那是餘拜疆默念了句符咒。
緊接著武鬥台陡然乍現一枚符文,金光閃閃。
構成符文的每一道金色線條都散發著許多光束,似透射樹林的密集陽光。那光束猶如繩索,將昆侖奴少年阿滿雙腿緊緊纏住,束縛在武鬥台寸步難移……
瞧出些許端倪的蘇寒山不由對餘拜疆暗自欽佩。
或許在許多人眼裏,他是中了卓不群兩人言辭激將才會主動出擊。可蘇寒山看得清楚,先前看似毫無規律的閃躲,竟是餘拜疆在用步法落點銘符。
銘刻這枚地束符。
臨陣對敵尚能一心二用,完成這枚地束符文,超乎常人的冷靜與豐富的實戰經驗缺一不可。
換作自己,蘇寒山自認做不到:“不愧是領悟心昧的四重境高手。”
……
武鬥台戰局頃刻迎來逆轉。
前一刻還在壓製著餘拜疆狼狽閃躲的昆侖奴阿滿,此刻猶如砧板魚肉任人宰割。
卓不群與穆乘風兩人麵色難堪。
不過要數最為難堪的,還是穩坐宣判席自認可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長皇子蘇解語。
昆侖奴少年是他的奴隸。
換句話說,蘇解語便是阿滿的主子。
將其作為一顆棋子安排在此,針對補天教餘拜疆不過是擾亂視線的幌子。蘇解語真正的目標是蘇寒山,他的九弟。
無論出於那日梅園外遭遇暴打的泄憤,還是更久前蘇寒山教訓他府中奴才薄了長皇子蘇解語的麵,又或是為了七弟蘇幕遮著想……他有太多的理由與立場借機尋找蘇寒山的不愉快。
可千算萬算,何曾想到阿滿會敗在餘拜疆之手?
心情極其糟糕的蘇解語冷聲道:“夠了!”
他說夠了,自然是指符節會武鬥第一場到此為止。至於勝負……或許另行再論?又或者算作平手?
蘇寒山異樣地瞧了長皇兄一眼。
參賽席間補天教諸弟子表示反對。
旁觀席喧鬧不止,勝負未分,何以夠了?
……
武鬥台上餘拜疆露出幾分遲疑。
長皇子蘇解語作為符節會督辦者,自然具有宣告武鬥第一場結束的權威。
可問題在於,這場武鬥真的到了勝負已分之際?
餘拜疆不敢苟同。
然而就在他猶疑未定的時刻,被符文束縛的昆侖奴阿滿猛然長嘯,手中薩滿刀插入武鬥台,入石數分。
台麵上蕩起一陣狂暴的刀風,將那枚地束符文盡數絞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