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佑皇帝微愣。
旋即看了看龍案上玉碗裏的藥膳,才嗬嗬笑道:“好好好。既然九皇子開了金口,就算是毒藥,朕也要喝了它。”
春秋五國之一的蘇唐雄主,掌無數人生死氣運的景佑皇帝,竟然怕喝藥。若非蘇寒山親眼所見父皇喝藥時麵部表情的痛苦,還真是一點兒也不敢相信。
及其煎熬地連藥渣也一口悶入腹之後,景佑皇帝咳了數聲,口中苦澀之極。
蘇寒山見狀正要上前,卻見退去的魏貂寺端著甜果又走了進來。
果然沒有人比這位魏千歲更加了解唐帝習慣,侍候著景佑皇帝吃了幾顆甜果,那緊蹙的眉才有所舒展。
讓蘇寒山好一陣擔憂。
魏貂寺為景佑皇帝披上黃袍,後者起了身,繞過龍案:“隨朕到禦花園走走。”
蘇寒山側身讓開了路,恭敬地跟在身後。
……
剛入冬的時節,色彩繽紛的禦花園並不見蕭索。這裏不止有春景,一年四季花與山水應有盡有。
走在碎石鋪就的小路,景佑皇帝負著手,忽然想起一件事:“父皇給你指派了一樁婚事。”
落後半肩的蘇寒山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婚事?”
景佑皇帝走到禦花園裏蓮湖旁的涼亭坐了下來,抬頭看了蘇寒山一眼:“聽你的語氣好像不太情願?”
這哪裏是情不情願的問題。
蘇寒山不知該如何說。
他入天都攏共不過才兩日,尚不曾習慣桃花山寺小和尚到蘇唐九皇子的極差身份轉換,人頭麵也還沒混熟,就莫名其妙多了個媳婦?
一時哭笑不得。
見蘇寒山沉默不語,景佑皇帝說道:“在父皇麵前,有什麽話盡管直說。別學著你那四哥,半天悶不出來一個屁。”
蘇寒山確實有許多話要說。
既然父皇開口,他索性趁著這次機會談一談自己的想法。父子之間,也是早晚要增進了解彼此的不是嗎。
景佑皇帝敲了敲桌子。
蘇寒山便挨著父皇坐了下來:“其實,兒臣不喜歡這些。”
景佑皇帝對蘇寒山如此直接的態度感到些許訝異。這麽多子女之中,這小子還是第一個敢對自己如此說話的人。
年輕時仗劍闖蕩過江湖的景佑皇帝也頗喜歡這種率性:“不喜歡這婚事?”
蘇寒山也不忌諱說道:“從兒臣進京,或者確切的說從離開姑蘇城開始,父皇就安排了許多事。有兒臣知道的,也有不知道的。兒臣能體會到父皇的用心良苦,可父皇卻沒問過兒臣的意願。”
“需不需要這些,喜不喜歡這些……父皇都沒問過。”
景佑皇帝並不生氣,笑道:“你倒是給父皇說說看,你喜歡什麽,不喜歡什麽?”
蘇寒山說道:“姑蘇城外寒山寺,沒有任何人任何規矩能對兒臣產生約束。師父很聽我的話,禪空寺裏那些大小和尚,或與兒臣平輩,或是兒臣的晚輩,兒臣習慣了瀟灑自由。雖然十五年裏沒有親人陪伴,卻是真正很快樂的活著。”
“父皇若將未來所有事都為兒臣鋪好了路,這樣隻會讓兒臣覺得自己是個木偶,沒有思想,沒有欲望,任人擺布。”
景佑皇帝驚訝道:“你小小年紀,想法還挺多的嘛。看來是父皇做錯了?”
蘇寒山說道:“兒臣體解父皇意。但也請父皇對兒子有些信心,無論接下來的路坎坷或平坦,兒臣都可自己應付。”
景佑皇帝哈哈大笑,指著蘇寒山,望著魏貂寺說道:“你聽聽,你聽聽……還真是南朝小禪子,這張嘴說起大道理頭頭是道,朕竟無言以對。”
聰慧之極的蘇寒山聽出了父皇言下之意,驚喜道:“父皇是答應了?”
景佑皇帝說道:“朕不答應能行嗎?你這倔脾氣,與你母後簡直一模一樣。”
蘇寒山出生後沒多久,其母後昭妃便病逝。他也是後來長大,才從太子爺口中偶然聽說。
蘇寒山沉默了片刻,說道:“母後她,是怎樣的一個人?”
景佑皇帝眼角流露笑意,腦海中浮現了一道紅衣人影兒……
……
這對父子倆禦花園暢聊了兩個多時辰,眼瞧著天光漸暗,暮色已至,便沒有再多耽擱。
景佑皇帝帶著蘇寒山朝養居殿走去。
其實今日,唐帝不僅僅召見了九皇子蘇寒山一人。除了北境統兵禦敵的七皇子蘇幕遮外,其餘諸皇子及三位公主,再加上後宮幾位頗有地位的嬪妃,早已在養居殿等候多時。
隻待陛下與九皇子到來便可開宴。
蘇唐無皇後。
原本在景佑皇帝心裏,皇後的位置非昭妃莫屬,可十五年前昭妃病逝,後宮之主便從此懸空。
幾位嬪妃深知昭妃在陛下心中地位,不敢覬覦。
而景佑皇帝也沒有立後的意思,況且現在的他,已久病纏身。
帝位將傳,還立後作甚。
……
養居殿裏熱鬧非凡。
諸多皇子嬪妃有說有笑,看起來極為和睦。
在這融洽的氛圍裏,有兩道人影卻顯得有些格格不入,無人問津,也沒有主動參與閑聊的意思。
第一位是四皇子蘇雲禪。
清心寡欲不問朝堂事的四皇子在許多人眼裏看來,都是屬於那種性格脾氣及其怪異的一類人。
從不與人交涉,別人也不願主動過來碰釘子。
還有一位則是年約十三歲左右的十公主蘇暖暖。
都說母憑子貴,蘇暖暖的生母地位卑微,去世較早,再加上這丫頭從小受慣了各種欺負養成的隱忍性格,導致她極少與宮中人接觸,有一種抵製的心裏。
若非太師李國初見這丫頭心善聰慧將其收入丹元學宮門下聽教,她能否活到十三歲都是未知數。
與這養居殿所有人一樣,十公主蘇暖暖對那位自幼天生元神受損,被送往南朝寒山寺長大的九皇兄蘇寒山也很好奇。
否則便是父皇傳召,她也會以丹元學宮尋個理由告假,決計不會出現在這兒的。她也想見一見數月來,鬧得天都城裏各種傳聞滿天飛的九皇兄長什麽模樣。
蘇暖暖低著頭坐在靠近殿門的位置,瘦小的身影看起來很孤單。
沒過多久,門外魏貂寺的聲音傳來:“陛下駕到!”
聲音未落,魏貂寺便陪著景佑皇帝闊步走了進來。
待景佑皇帝落座後,蘇暖暖抬起頭,隨著養居殿內所有人一並起身,向陛下叩禮。
今夜本是一場家宴,自然不需要那麽多繁文縟節。景佑皇帝示意所有人平身迴座後,便傳召九皇子蘇寒山入殿。
一時間,數十道目光齊齊望向殿外的黑夜。
蘇暖暖那雙明眸也難得盯著殿門。
數息後,一道人影在燈燭映照下,出現在所有人眼中。
旋即看了看龍案上玉碗裏的藥膳,才嗬嗬笑道:“好好好。既然九皇子開了金口,就算是毒藥,朕也要喝了它。”
春秋五國之一的蘇唐雄主,掌無數人生死氣運的景佑皇帝,竟然怕喝藥。若非蘇寒山親眼所見父皇喝藥時麵部表情的痛苦,還真是一點兒也不敢相信。
及其煎熬地連藥渣也一口悶入腹之後,景佑皇帝咳了數聲,口中苦澀之極。
蘇寒山見狀正要上前,卻見退去的魏貂寺端著甜果又走了進來。
果然沒有人比這位魏千歲更加了解唐帝習慣,侍候著景佑皇帝吃了幾顆甜果,那緊蹙的眉才有所舒展。
讓蘇寒山好一陣擔憂。
魏貂寺為景佑皇帝披上黃袍,後者起了身,繞過龍案:“隨朕到禦花園走走。”
蘇寒山側身讓開了路,恭敬地跟在身後。
……
剛入冬的時節,色彩繽紛的禦花園並不見蕭索。這裏不止有春景,一年四季花與山水應有盡有。
走在碎石鋪就的小路,景佑皇帝負著手,忽然想起一件事:“父皇給你指派了一樁婚事。”
落後半肩的蘇寒山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婚事?”
景佑皇帝走到禦花園裏蓮湖旁的涼亭坐了下來,抬頭看了蘇寒山一眼:“聽你的語氣好像不太情願?”
這哪裏是情不情願的問題。
蘇寒山不知該如何說。
他入天都攏共不過才兩日,尚不曾習慣桃花山寺小和尚到蘇唐九皇子的極差身份轉換,人頭麵也還沒混熟,就莫名其妙多了個媳婦?
一時哭笑不得。
見蘇寒山沉默不語,景佑皇帝說道:“在父皇麵前,有什麽話盡管直說。別學著你那四哥,半天悶不出來一個屁。”
蘇寒山確實有許多話要說。
既然父皇開口,他索性趁著這次機會談一談自己的想法。父子之間,也是早晚要增進了解彼此的不是嗎。
景佑皇帝敲了敲桌子。
蘇寒山便挨著父皇坐了下來:“其實,兒臣不喜歡這些。”
景佑皇帝對蘇寒山如此直接的態度感到些許訝異。這麽多子女之中,這小子還是第一個敢對自己如此說話的人。
年輕時仗劍闖蕩過江湖的景佑皇帝也頗喜歡這種率性:“不喜歡這婚事?”
蘇寒山也不忌諱說道:“從兒臣進京,或者確切的說從離開姑蘇城開始,父皇就安排了許多事。有兒臣知道的,也有不知道的。兒臣能體會到父皇的用心良苦,可父皇卻沒問過兒臣的意願。”
“需不需要這些,喜不喜歡這些……父皇都沒問過。”
景佑皇帝並不生氣,笑道:“你倒是給父皇說說看,你喜歡什麽,不喜歡什麽?”
蘇寒山說道:“姑蘇城外寒山寺,沒有任何人任何規矩能對兒臣產生約束。師父很聽我的話,禪空寺裏那些大小和尚,或與兒臣平輩,或是兒臣的晚輩,兒臣習慣了瀟灑自由。雖然十五年裏沒有親人陪伴,卻是真正很快樂的活著。”
“父皇若將未來所有事都為兒臣鋪好了路,這樣隻會讓兒臣覺得自己是個木偶,沒有思想,沒有欲望,任人擺布。”
景佑皇帝驚訝道:“你小小年紀,想法還挺多的嘛。看來是父皇做錯了?”
蘇寒山說道:“兒臣體解父皇意。但也請父皇對兒子有些信心,無論接下來的路坎坷或平坦,兒臣都可自己應付。”
景佑皇帝哈哈大笑,指著蘇寒山,望著魏貂寺說道:“你聽聽,你聽聽……還真是南朝小禪子,這張嘴說起大道理頭頭是道,朕竟無言以對。”
聰慧之極的蘇寒山聽出了父皇言下之意,驚喜道:“父皇是答應了?”
景佑皇帝說道:“朕不答應能行嗎?你這倔脾氣,與你母後簡直一模一樣。”
蘇寒山出生後沒多久,其母後昭妃便病逝。他也是後來長大,才從太子爺口中偶然聽說。
蘇寒山沉默了片刻,說道:“母後她,是怎樣的一個人?”
景佑皇帝眼角流露笑意,腦海中浮現了一道紅衣人影兒……
……
這對父子倆禦花園暢聊了兩個多時辰,眼瞧著天光漸暗,暮色已至,便沒有再多耽擱。
景佑皇帝帶著蘇寒山朝養居殿走去。
其實今日,唐帝不僅僅召見了九皇子蘇寒山一人。除了北境統兵禦敵的七皇子蘇幕遮外,其餘諸皇子及三位公主,再加上後宮幾位頗有地位的嬪妃,早已在養居殿等候多時。
隻待陛下與九皇子到來便可開宴。
蘇唐無皇後。
原本在景佑皇帝心裏,皇後的位置非昭妃莫屬,可十五年前昭妃病逝,後宮之主便從此懸空。
幾位嬪妃深知昭妃在陛下心中地位,不敢覬覦。
而景佑皇帝也沒有立後的意思,況且現在的他,已久病纏身。
帝位將傳,還立後作甚。
……
養居殿裏熱鬧非凡。
諸多皇子嬪妃有說有笑,看起來極為和睦。
在這融洽的氛圍裏,有兩道人影卻顯得有些格格不入,無人問津,也沒有主動參與閑聊的意思。
第一位是四皇子蘇雲禪。
清心寡欲不問朝堂事的四皇子在許多人眼裏看來,都是屬於那種性格脾氣及其怪異的一類人。
從不與人交涉,別人也不願主動過來碰釘子。
還有一位則是年約十三歲左右的十公主蘇暖暖。
都說母憑子貴,蘇暖暖的生母地位卑微,去世較早,再加上這丫頭從小受慣了各種欺負養成的隱忍性格,導致她極少與宮中人接觸,有一種抵製的心裏。
若非太師李國初見這丫頭心善聰慧將其收入丹元學宮門下聽教,她能否活到十三歲都是未知數。
與這養居殿所有人一樣,十公主蘇暖暖對那位自幼天生元神受損,被送往南朝寒山寺長大的九皇兄蘇寒山也很好奇。
否則便是父皇傳召,她也會以丹元學宮尋個理由告假,決計不會出現在這兒的。她也想見一見數月來,鬧得天都城裏各種傳聞滿天飛的九皇兄長什麽模樣。
蘇暖暖低著頭坐在靠近殿門的位置,瘦小的身影看起來很孤單。
沒過多久,門外魏貂寺的聲音傳來:“陛下駕到!”
聲音未落,魏貂寺便陪著景佑皇帝闊步走了進來。
待景佑皇帝落座後,蘇暖暖抬起頭,隨著養居殿內所有人一並起身,向陛下叩禮。
今夜本是一場家宴,自然不需要那麽多繁文縟節。景佑皇帝示意所有人平身迴座後,便傳召九皇子蘇寒山入殿。
一時間,數十道目光齊齊望向殿外的黑夜。
蘇暖暖那雙明眸也難得盯著殿門。
數息後,一道人影在燈燭映照下,出現在所有人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