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經曆殺劫死裏逃生的蘇寒山疲勞不堪,梁關守將張秋霽恐擾了九皇子休息,再加上明日清晨,七皇子也要啟程奔赴北境平亂,所以晚宴酒席早早的便散了。
張秋霽親自領著蘇寒山六人入了收拾幹淨花開滿園的別致小院,而後告辭。
見守將張秋霽的背影消失在院門外,太子爺李天下才終於憋不住開口:“怎麽樣,對你那七哥有什麽看法?”
霸槍楊須眉與顧長亭都是唐景佑皇帝派遣而來護衛蘇寒山北行的將領,李天下並不刻意避諱這二人而談論蘇唐事。
從某些方麵來說,他也是在為蘇寒山拉攏人心。
蘇寒山搖了搖頭。
李天下說道:“沒看法?”
蘇寒山說道:“是沒看出來什麽。”
黃梅老頭推開房門,幾人先後進了屋子。
楚南詔若有所思說道:“我忽然覺得,以七皇子蘇幕遮如今在朝堂之上的勢力,似乎沒有針對你的必要。”
李天下瞪著他說道:“怎麽,初次相見,南詔公子便為七皇子魄力所折服,準備擇木而棲?”
楚南詔沒有理會李天下言語中的諷刺,對著蘇寒山說道:“一個如日中天東宮之位唾手可得的皇子,卻甘冒著風險布三百裏殺局等你入甕,難道不是很愚蠢?”
“以你目前的處境,在那天都可以說毫無根基,莫說爭太子之尊位,說句不中聽的,恐怕立足都有些困難,根本不對蘇幕遮構成任何威脅,他為何要置你於死地?”
“這樣豈非太過明顯?”
李天下找了個位置坐下,給自己斟了杯水:“興許他就是要防患於未然呢?在外,有我李氏南朝做後援。在內,補天教神闕大人欲將九皇子收為門下弟子,此事蘇唐盡知。再加上唐帝一路精心的安排,西楚後裔楚門客、蘇唐大將軍顧惜刀的親侄兒、還有天策府出身的霸槍以及小和尚所說那位神出鬼沒的紅佛衣女子……這些難道不是立足天都的根基?”
李天下一語道破玄機。
北歸路途,先後出現在蘇寒山身旁的護行者表麵上看起來沒有特殊之處,可真要抽絲剝繭逐個論,還真沒有省油的燈。
西楚後裔楚門客未來劍道成就不可限量。
顧長亭背後站著統攬蘇唐兵馬的大將軍顧惜刀,這豈非不是顧家的一種態度?
霸槍楊須眉無論在軍中還是天策府,都有著非凡的威望。最重要一點,他在蘇唐錯綜複雜的勢力黨派中屬於極少數沒有任何立場的人,清清白白。
至於那位紅佛衣,僅憑著鈴聲便能悄無聲息殺死四十餘馬賊,李天下不信她是沒有任何背景的普通人。
就更別提曾入劍仙的黃梅前輩與來曆神秘的黃裳兒兩人。
所以他寧肯相信唐帝在無聲無息中早為蘇寒山鋪好了一條能夠立足天都的康莊大路。
甚至於唐帝就是趁著幕後人布下的這場北歸殺局,剛好借機將這些人依次送到蘇寒山身旁為其所用,如此,方神不知鬼不覺。
房間裏陷入沉默後,李天下又道:“而且,可別忘了那位七皇子。為何不早不晚,在小和尚北歸蘇唐之際,蘇幕遮會被調離天都?北境平亂,少則數月,多則一年。蘇幕遮不在天都的日子裏,不正好是小和尚鞏固己身的最佳時機?這難道隻是巧合?”
太子爺李天下不疼不癢的一番話,讓蘇寒山心底頗為震撼。
句句中肯,點到要害。
甚至連霸槍楊須眉與顧長亭,都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楚南詔沉默不語。
若唐帝真有扶持九子蘇寒山的打算,誰又能說七子蘇幕遮入主東宮是板上釘釘的事?
蘇幕遮若也看出唐帝偏向九子,哪怕冒著大風險,哪怕所有人第一反應,幕後人就是最具動機的七皇子,他也要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一次,這一切就都順理成章說得通了。
隻是,證據呢?
一向不怎麽關心這些爾虞我詐算計的黃梅老頭難得開口:“那什麽七皇子怎麽想的老夫不知,也不想知道。不過鳳棲梧那小雞仔,交手時倒真沒發現他有什麽殺機。”
李天下說道:“那也隻能說明蘇幕遮無法支配鳳棲梧,他依然與這場刺殺脫不了幹係。”
蘇寒山沉默良久後,忽然想到一件事,說道:“入梁關前,路上沒有看到昨夜那些被殺死的馬賊?”
李天下也後知後覺:“看來是被人暗中處理了,生怕被查出來他們的真正身份。”
楚南詔說道:“他們千算萬算應該也沒料到,東伯吳與胡姬會被一眼認出。”
顧長亭說道:“所以煙雨山莊是唯一可以著手調查的地方。”
李天下忽然滿臉驚奇。
他看著蘇寒山,小心翼翼地說道:“據說你那七哥帶著百餘騎夜幕來的大梁城?”
蘇寒山疑惑點了點頭。
李天下說道:“你說那些馬賊的身份,會不會是……”
蘇寒山阻止了李天下。
這家夥也不知怎麽,平日裏不見聰明,今日卻腦洞奇開,語不驚人死不休。
這種沒有明確證據的猜疑,傳出去總歸不太好。
黃梅老頭索然無味起身,負手出房門:“想那麽多作甚?糙事屁事惡心事,最終不過一劍事!武道境界高了,管他什麽殺局,看不慣,一劍挑了便是!”
蘇寒山望著前輩身影,笑了笑。
萬事不過一劍事,如此的雲淡風輕,這才是江湖前輩的真風流吧!
相比起天都那座渾濁不清爾虞我詐的廟堂,蘇寒山猛然發覺,自己或許更喜歡一劍可了萬件事的不羈江湖。
……
夜深。
梁關守將張秋霽府中,七皇子蘇幕遮所在的客院裏,華燈未熄。
胖子落梅風口中含著甜棗,走到書案前,看著蘇幕遮所書內容嗯了聲:“師兄真打算讓大理寺幫忙追查幕後人?”
蘇幕遮將書信折好,塞入信封,用火漆封住:“當然要查。不僅要查,還要查個水落石出!”
……
蘇寒山沒有入睡。
即使他已經很困倦,卻還是心煩意亂睡不著。
他負手站在院落中,望著蘇唐帝國天都的方向,看那漫天星辰。
他擔憂舞陽安危。
他更加對那本應是自己故鄉的天都,有些許陌生與畏懼。
張秋霽卻在此時推開了院門,引薦而來一人:“啟稟殿下,補天教青袍大主教求見。”
張秋霽親自領著蘇寒山六人入了收拾幹淨花開滿園的別致小院,而後告辭。
見守將張秋霽的背影消失在院門外,太子爺李天下才終於憋不住開口:“怎麽樣,對你那七哥有什麽看法?”
霸槍楊須眉與顧長亭都是唐景佑皇帝派遣而來護衛蘇寒山北行的將領,李天下並不刻意避諱這二人而談論蘇唐事。
從某些方麵來說,他也是在為蘇寒山拉攏人心。
蘇寒山搖了搖頭。
李天下說道:“沒看法?”
蘇寒山說道:“是沒看出來什麽。”
黃梅老頭推開房門,幾人先後進了屋子。
楚南詔若有所思說道:“我忽然覺得,以七皇子蘇幕遮如今在朝堂之上的勢力,似乎沒有針對你的必要。”
李天下瞪著他說道:“怎麽,初次相見,南詔公子便為七皇子魄力所折服,準備擇木而棲?”
楚南詔沒有理會李天下言語中的諷刺,對著蘇寒山說道:“一個如日中天東宮之位唾手可得的皇子,卻甘冒著風險布三百裏殺局等你入甕,難道不是很愚蠢?”
“以你目前的處境,在那天都可以說毫無根基,莫說爭太子之尊位,說句不中聽的,恐怕立足都有些困難,根本不對蘇幕遮構成任何威脅,他為何要置你於死地?”
“這樣豈非太過明顯?”
李天下找了個位置坐下,給自己斟了杯水:“興許他就是要防患於未然呢?在外,有我李氏南朝做後援。在內,補天教神闕大人欲將九皇子收為門下弟子,此事蘇唐盡知。再加上唐帝一路精心的安排,西楚後裔楚門客、蘇唐大將軍顧惜刀的親侄兒、還有天策府出身的霸槍以及小和尚所說那位神出鬼沒的紅佛衣女子……這些難道不是立足天都的根基?”
李天下一語道破玄機。
北歸路途,先後出現在蘇寒山身旁的護行者表麵上看起來沒有特殊之處,可真要抽絲剝繭逐個論,還真沒有省油的燈。
西楚後裔楚門客未來劍道成就不可限量。
顧長亭背後站著統攬蘇唐兵馬的大將軍顧惜刀,這豈非不是顧家的一種態度?
霸槍楊須眉無論在軍中還是天策府,都有著非凡的威望。最重要一點,他在蘇唐錯綜複雜的勢力黨派中屬於極少數沒有任何立場的人,清清白白。
至於那位紅佛衣,僅憑著鈴聲便能悄無聲息殺死四十餘馬賊,李天下不信她是沒有任何背景的普通人。
就更別提曾入劍仙的黃梅前輩與來曆神秘的黃裳兒兩人。
所以他寧肯相信唐帝在無聲無息中早為蘇寒山鋪好了一條能夠立足天都的康莊大路。
甚至於唐帝就是趁著幕後人布下的這場北歸殺局,剛好借機將這些人依次送到蘇寒山身旁為其所用,如此,方神不知鬼不覺。
房間裏陷入沉默後,李天下又道:“而且,可別忘了那位七皇子。為何不早不晚,在小和尚北歸蘇唐之際,蘇幕遮會被調離天都?北境平亂,少則數月,多則一年。蘇幕遮不在天都的日子裏,不正好是小和尚鞏固己身的最佳時機?這難道隻是巧合?”
太子爺李天下不疼不癢的一番話,讓蘇寒山心底頗為震撼。
句句中肯,點到要害。
甚至連霸槍楊須眉與顧長亭,都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楚南詔沉默不語。
若唐帝真有扶持九子蘇寒山的打算,誰又能說七子蘇幕遮入主東宮是板上釘釘的事?
蘇幕遮若也看出唐帝偏向九子,哪怕冒著大風險,哪怕所有人第一反應,幕後人就是最具動機的七皇子,他也要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一次,這一切就都順理成章說得通了。
隻是,證據呢?
一向不怎麽關心這些爾虞我詐算計的黃梅老頭難得開口:“那什麽七皇子怎麽想的老夫不知,也不想知道。不過鳳棲梧那小雞仔,交手時倒真沒發現他有什麽殺機。”
李天下說道:“那也隻能說明蘇幕遮無法支配鳳棲梧,他依然與這場刺殺脫不了幹係。”
蘇寒山沉默良久後,忽然想到一件事,說道:“入梁關前,路上沒有看到昨夜那些被殺死的馬賊?”
李天下也後知後覺:“看來是被人暗中處理了,生怕被查出來他們的真正身份。”
楚南詔說道:“他們千算萬算應該也沒料到,東伯吳與胡姬會被一眼認出。”
顧長亭說道:“所以煙雨山莊是唯一可以著手調查的地方。”
李天下忽然滿臉驚奇。
他看著蘇寒山,小心翼翼地說道:“據說你那七哥帶著百餘騎夜幕來的大梁城?”
蘇寒山疑惑點了點頭。
李天下說道:“你說那些馬賊的身份,會不會是……”
蘇寒山阻止了李天下。
這家夥也不知怎麽,平日裏不見聰明,今日卻腦洞奇開,語不驚人死不休。
這種沒有明確證據的猜疑,傳出去總歸不太好。
黃梅老頭索然無味起身,負手出房門:“想那麽多作甚?糙事屁事惡心事,最終不過一劍事!武道境界高了,管他什麽殺局,看不慣,一劍挑了便是!”
蘇寒山望著前輩身影,笑了笑。
萬事不過一劍事,如此的雲淡風輕,這才是江湖前輩的真風流吧!
相比起天都那座渾濁不清爾虞我詐的廟堂,蘇寒山猛然發覺,自己或許更喜歡一劍可了萬件事的不羈江湖。
……
夜深。
梁關守將張秋霽府中,七皇子蘇幕遮所在的客院裏,華燈未熄。
胖子落梅風口中含著甜棗,走到書案前,看著蘇幕遮所書內容嗯了聲:“師兄真打算讓大理寺幫忙追查幕後人?”
蘇幕遮將書信折好,塞入信封,用火漆封住:“當然要查。不僅要查,還要查個水落石出!”
……
蘇寒山沒有入睡。
即使他已經很困倦,卻還是心煩意亂睡不著。
他負手站在院落中,望著蘇唐帝國天都的方向,看那漫天星辰。
他擔憂舞陽安危。
他更加對那本應是自己故鄉的天都,有些許陌生與畏懼。
張秋霽卻在此時推開了院門,引薦而來一人:“啟稟殿下,補天教青袍大主教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