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永夜降臨一般。
大夏王朝。
幾乎是在一刹那之間黑了下來了。
大夏京都內,所有百姓驚愕了,文武百官,達官顯貴,亦或者是讀書人,也紛紛驚愕。
以往即便是千古文章,也是要等寫完之後才會引來異象。
可現在,顧錦年僅僅隻是寫了幾個字,便瞬間引來如此恐怖的天象,這過於可怕啊。
甚至人們更認為,是有人想要劫法場,營造出這般的天象。
但,大夏王朝內,直接受到影響的,便是孔家。
曲府。
孔家。
對於孔家來說,每日都顯得十分神聖,孔家看似是一個家族,但真正的孔家內部,卻如同一個小世界一般,有人在讀書,也有人在作樂。
孔家涉及極多,士農工商沒有孔家不參與的事情。
但主體來說,讀書的更多,尤其是孔家年輕一輩,都是要經曆刻苦無比的讀書過程,孔家直係後代不少,但真正能被冠以直係者,還是要本身優秀。
至少在儒道方麵,若沒有什麽建樹,也別想有太大的身份地位加持,無非是有個美稱罷了。
然而。
也就在一瞬間。
天穹突然黑了下來。
好端端的白日,在這一刻,直接化作黑夜。
一眼望去,如同萬古長夜一般。
天地之間。
在這一刻。
將夜來臨。
黑暗籠罩大地,彷佛天地間的一切,都被黑暗吞噬,讓人心中產生敬畏之心。
“發生了何事?”
“曲府怎可能會有這樣的天象?”
“天地黑暗,這是不祥之兆啊。”
“這是怎麽迴事?”
“何人營造出這樣的天象?”
“不,這不可能是人為的,這是上蒼的預兆嗎?”
一道道聲音自孔府響起,許多孔家大儒開口,他們驚愕的看著這一切,好端端的白日變成黑夜,這如何不讓人震撼?
他們驚唿,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有人做出判斷,認為這是不祥之兆。
也有人好奇,是誰帶來這麽可怕的天象。
隻是馬上被人反駁,認為這種天象並非是人為帶來的,而是天地的預警。
未來要出大事。
但無論如何,孔府上下一片震撼。
古今往來,他們都沒有見過這般的奇跡啊。
不,這已經不是奇跡了。
這是神跡。
神一般的跡象。
此刻,大夜彌天。
天地大變,孔家之中,幾道身影也靜靜地看著這般的奇景。
傳聖公凝視這一切,他眼神當中充滿著複雜情緒。
孔家七十二賢,也望著天穹,他們驚歎,但更多的是一種反感,他們不希望這天地有什麽太大的變化,即便是有,也得是孔家營造。
而祖祠當中,一位老者靜靜望著這一切,他負手而立,長長歎了口氣。
但,本以為僅僅隻是到此為止。
在下一刻發生的事情,將孔家上上下下震撼住了。
轟。
孔廟之中。
聖人凋像在這一刻瘋狂震動,一束束驚天的光芒,衝天而起,刺破永夜,驚動四方。
曲府百姓,望著這一刻,皆然感到無比震撼,百姓齊齊下跪,高唿聖人顯世,眼神之中是無與倫比的震撼。
這光芒,震天動地。
這光芒,璀璨至極。
孔廟,乃是供奉孔聖人的地方,有接近萬年的曆史,經曆億萬百姓的香火。
蘊養聖意。
唯有天地之間,出現大變,才會驚動孔廟。
“這不可能,這不可能,有人作出不朽文章,驚動了聖人。”
孔廟之中,有大儒發出吼聲,語氣當中是無與倫比的震撼,他的眼神當中,滿是驚駭。
隨著這道聲音響起,孔府之中,一道道身影快速奔來。
這一刻,即便是傳聖公也動容了。
天地大變,他們的確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有許多猜想,可直到孔廟的震動,他們才徹底明白發生了何事。
一位位孔家大儒現身在孔廟當中。
此時此刻的孔廟,早已經爆發出絕世的光芒,遮蓋了這片天地,淹沒了萬物。
孔聖凋像不斷震動,這是聖人共鳴。
對比上一次聖人共鳴,這一次要更加恐怖。
上一次聖像共鳴,是因為顧錦年反駁聖意,惹來了聖人之怒。
當然,這是孔家人的說法。
隻不過,那一次的聖像,算不得什麽,畢竟不是真正的聖像。
可孔廟的聖像不一樣,經曆世人供奉,有香火功德,是真正蘊含一絲聖意的存在。
如此,這座聖像若是共鳴,那就是真正的不可思議,得聖人認可。
這是古今往來,所有讀書人的榮耀,也是孔家學子這輩子的追求。
各國王朝,每三年都會有一次科舉,而孔家每三年也有一次內部科舉,這內部科舉就是在聖人麵前念誦文章。
誰若是能引來聖像共鳴,誰便可平步青雲。
隻是古今往來,孔家七十多代,能真正引起聖人共鳴,也不過寥寥三五人,而這三五人,也引不起這麽大的動靜啊。
“這到底是誰?能作出不朽文章?連聖人都要為之震顫,天地動容?”
“為何這種人,不是我孔家後人啊,天命盛世,難道真的要出一位儒道聖人嗎?”
“文章非詩詞,詩詞達意,文章通聖,老夫當真想知道,是誰能作出這樣的文章,也想看一看,到底是什麽文章,能引起這般的天象。”
“儒道之根本,在於文章,在於底蘊,在於聖意,黃金盛世要來了,我等不可繼續主張利益,要真正培養出人才,培養出大賢。”
一道道身影出現,皆是孔家響當當的人物,他們出現在孔廟當中,沒有半點僭越,於孔廟外跪拜。
而借此機會,有孔家儒派開口,認為黃金盛世,族內應當扶持讀書人,重讀書,而非利益。
不過大部分人沒有去理會這句話,不是因為說的沒有道理,而是驚歎於這恐怖的文章。
他們好奇。
是怎樣的文章,能引來如此可怕的異象。
可就在此時。
一道洪亮無比的聲音,貫徹天地之間,傳達整個大夏王朝。
“吾為顧錦年,今日作正氣歌一首。”
“為儒道正心。”
聲音洪亮,傳遍天地。
可孔家上上下下,不知多少人臉色在這一刻瞬間大變。
是顧錦年。
居然是顧錦年?
怎麽會是他?
孔家上下驚愕,他們沒有想到,作出不朽文章的人,居然會是顧錦年?
雖然顧錦年詩詞文章的確極強,可大多數都是附庸風雅之作罷了,說句難聽點,一首詩詞能改變什麽?一篇文章又能證明什麽?
可這種不朽文章就不一樣了。
這種文章,脫離了文章的本質,是擁有教化儒道學子的能力啊。
孔家之所以能成為巨無霸。
其原因,就是因為孔聖人的思想,在天下讀書人心中,已經根深蒂固了。
可以說,天下九成九的讀書人,是根據孔聖人的思想,去延展去提升去蛻變的。
所以孔聖人當初著寫的文章,可稱不朽。
今日,再出不朽,這對孔家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否則方才的老者,也不會突然提到主張扶持儒派。
隻是,誰著寫出這不朽文章,他們都可以接受,畢竟能寫出這樣文章的人,天地下也就是那幾個。
關係都不差。
倘若當真是什麽隱世高人,也影響不到孔家,如若是寂寂無名者,他們可以給予甜頭,讓其歸入孔家。
這是天大的榮耀。
但偏偏就是顧錦年,孔家真正的敵人,與其說是真正的敵人,倒不如說顧家與孔家幾乎是不可能和解的。
“怎麽會是他?”
這一刻,即便是傳聖公也忍不住發出感慨,這是他最不想聽到的聲音。
但要說心態最炸的還是孔家聖孫。
書房當中,當孔宇聽到顧錦年的聲音後,他徹底愣在原地。
麵前有堆積如山的廢稿,是他準備的詩詞文章。
自見過顧錦年後,他便努力的想要超越顧錦年。
可沒想到的是,僅僅隻是相隔一段時間,顧錦年居然作出不朽文章。
這是他無法接受的。
也是他不能接受的。
一切的一切,讓他無法接受,也讓他道心崩塌啊。
然而。
下一刻,顧錦年的聲音,再度響起。
【餘囚北庭,坐一土室】
【室廣八尺,深刻四尋】
【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汙下而幽暗】
聲音響起。
孔家上下都在靜心聆聽這不朽文章。
隻是文章誦念而出,所有人都皺緊眉頭,略感不妥。
這樣的文章,好像沒有什麽特殊之處吧?
最多也就是應景。
為何能成不朽文章?
他們疑惑,眼神當中充滿著好奇。
很快,聲音逐漸變大,震耳欲聾。
【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隨著這道聲音響起,孔家上下紛紛聚精會神,他們這才明白,這開篇隻是前述,真正的核心在這裏。
正氣歌。
所有讀書人都好奇了,所有大儒也好奇了。
何為正氣?
他們眼神當中充滿著好奇。
也就在此時。
驚動天地的聲音響起,令人震耳發聵。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浩瀚無比的聲音在這一刻響起,道出何為正氣。
此時,孔家上下徹徹底底安靜下來了。
孔家,雖經過千百年的蛻變,從一個聖人世家,蛻變至今日的不朽世家,有天大的變化,但不變的是,孔家在儒道的的確確有建樹。
孔家大儒,占據天下三分之一,可以說這是一個巨無霸的存在。
而在孔家當中,不缺乏讀書人,不缺乏有智慧者。
顧錦年這篇文章,尋常人或許有些聽不明白,可他們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啊。
這天地之間,有一股堂堂正正的氣,賦予萬物變化為各種體型,在下便是山川河流,在上便是日月星辰,在人間被稱之為浩然正氣。
充斥在這天地與寰宇之間。
國運清明太平時,為祥和與開朗的朝廷,此乃盛世也。
在時運艱危的時刻,義士便會出現,他的光輝形象一一垂於丹青。
顧錦年用不到幾百個字,卻將天地正氣給形容出來。
將讀書人一生的追求給形容出來。
這是驚世文章,也是教化天下儒生的文章啊。
孔廟之外。
一位位大儒身子震顫,他們彷佛開竅一般,這些年來,他們苦苦無法想不同的事物,在這一刻彷佛徹底想明白了。
而不少大儒卻臉色無比難看。
隻因,顧錦年這篇文章,將會給天下儒道帶來巨大的衝擊。
這篇文章,將可以改變當今儒道之變。
闡述‘才氣’,闡述‘正氣’。
其中之功勞,將不弱於孔聖之舉啊。
這是儒道立功。
光是這篇文章,顧錦年即便是死了,千年之後,他也要封聖,其地位僅次於孔聖。
倘若顧錦年活著,若能完成儒道立言,再完成儒道立德。
那麽顧錦年可為當世聖人啊。
這種聖人與眾不同,如大日一般,映照萬古,生生不息。
他們動容,且有震撼。
一時之間,各種複雜情緒出現在心中,讓他們無比難受。
可就在此時。
顧錦年的聲音,依舊不絕。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係命,道義為之根】
......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
【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聲音鏗鏘有力,帶著一種憤恨,也帶著一種暢然,更帶著一種大世之爭的態度,緩緩落筆。
人們癡呆。
此時此刻,已經不是孔家人在理解那麽簡單了。
整個大夏王朝,所有讀書人都在細細體悟,顧錦年這首正氣歌的含義。
這種浩然之氣,充塞於宇宙乾坤,正義淩然不可侵犯而萬古長存。
當這種正氣直衝霄漢,貫通日月之時,活著或者死去根本用不著談論。
大地靠著它才能挺立,天柱靠著它才得以支撐。
可歎,我遭遇不公,一心為民,卻被奸人所害,但沒想到的是,這種肮髒之地,卻成為了我安身立命的樂土住處。
所以,無論是生與死,我已經看澹了。
因為我胸中有一顆丹心永遠存在,功名富貴對於我來說,如同天邊的浮雲。
我隻希望,這股浩然正氣,能讓天下人感悟,能讓天下讀書人明悟。
先賢們一個個已經離我遠去,他們的榜樣已經銘記在我的心裏。
屋簷下我沐浴清風展開書來讀。
古人的光輝將照耀我堅定地走下去。
這便是顧錦年的心意。
也是顧錦年想要表達的內容。
這首正氣歌,顧錦年經過了修改,他通過這個世界的一些特殊背景,完美替換。
有些地方也沒有去做更改,以做比喻,無傷大雅。
文章的內容,表達的是心中之意。
僅此就足以。
孔家上下沉默,越是儒道造詣高深,就越知道顧錦年這篇文章能帶來怎樣的影響啊。
“當真乃不朽文章也。”
“能驚動聖人的文章,的確名不虛傳。”
“今日之後,天下儒道,將要變了,從今往後,浩然正氣,非儒道可得啊!”
“千年未有之變化,這個顧錦年,到底是何人啊。”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為不平事。”
“好啊,好一個十年磨一劍,這一劍,磨的驚天動地啊。”
一位位孔家大儒驚愕。
他們不知道該說什麽了,甚至有大儒更是忍不住開口,念出顧錦年當初所作的第一首詩。
這一首詩,放到現在簡直是應景啊。
磨礪十年。
劍出驚天地。
而對比孔家的震撼。
大夏京都。
才是真正的驚世場麵。
京都當中,無數百姓觀望著這一幕,尤其是這些讀書人,他們是親眼所見。
見證這必將名傳千古的一刻。
石碑之上,洋洋灑灑的正氣歌,綻放無與倫比的光芒。
天地黑暗。
可這塊石碑,卻化作永恆的光芒,刺破一切黑暗。
光芒墜下,灑落在顧錦年身上,映照出不朽的身影。
人們驚愕。
儒生們更是露出無與倫比的眼神。
他們讀書養氣。
可卻一直不知道養的是何氣。
說是說浩然正氣。
可這也隻是自以為是。
真正的浩然正氣,他們不明白,也不理解。
總覺得讀了書,能明白道理,這就是浩然正氣。
如今,隨著顧錦年這首正氣歌出來後,人們對浩然正氣有了一個新的了解。
永夜之下。
狂風當中。
顧錦年一襲白衣,被吹的獵獵作響。
這一刻,他周圍彌漫熾烈光芒。
正氣歌作完。
顧錦年長長深吸了一口氣。
他的內心,在這一刻得到巨大的滿足。
他的精神,在這一刻得到了巨大的充足。
這一刻,顧錦年總算明白,為何有人不顧生死,也要為心中之正氣。
因為這天地之間,有浩然正氣。
這浩然正氣,不僅僅隻靠讀書才能獲取。
有正心者,皆可蘊養浩然正氣。
路見不平者,可養浩然正氣。
俠義者,可養浩然正氣。
倘若人人都有浩然正氣,這天地之間,便是美好的。
“世子萬古。”
此時,又是一道聲音響起,人群當中,打破了這方寂靜。
不過這一次,有人看到是誰,是蘇懷玉。
不過,一道道聲音也跟著喊起來了。
百姓雖然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也不明白這首正氣歌的含義。
但他們知道的是,顧錦年為天地又做了一件好事。
一個人臨死之前,還心念著蒼生,還心念著百姓,讓人如何不淚目。
“世子萬古。”
“世子萬古。”
震耳欲聾的聲音不斷響起。
百姓們發自內心去唿喊,去高唿,高唿世子萬古。
這種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響,貫徹天地之間。
可就在此時。
一道不和諧的聲音,也緩緩響起。
“問斬時辰已到。”
“爾等還在遲疑什麽?”
聲音響起,是一位王爺。
在這最關鍵的時刻,他看得出來,百姓要請願了。
所以在這個時候,他立刻打斷,要讓顧錦年赴死。
聽到這話,刑部官員不由一愣,他們也有些不甘,可麵對王爺的吩咐。
他們還是咬了咬牙,讓顧錦年上了囚車。
麵對這一幕,顧錦年沒有說話,也沒有選擇走上囚車,而是康慨赴死,朝著刑場走去。
他無懼一切,甚至有一種莫名的內心升華。
他彷佛接觸到了真正的道。
夢幻如泡沫一般。
然而,就在此時。
一道驚唿聲,再度響起。
“你們看,這是什麽。”
“快看,這是什麽。”
隨著驚唿聲響起。
一束熾烈無比的光芒,自天穹墜下。
大夏王朝,一道道光芒從四麵八方湧來。
映照在顧錦年身上。
這是各地的聖賢,這是古今往來的聖賢啊。
這些聖賢,聽到了顧錦年的聲音,他們感應到了,在這一刻給予最強烈的認可。
京都當中,刑部大獄外。
顧錦年步伐堅定,麵容上無有生死之懼。
而他身後,卻在映照萬古!!!
他的腳下,光芒萬丈,他的身後,浮現長河。
一位位先賢,出現在他身後,與他同行。
這萬古的光輝,灑落而下,將顧錦年映照如聖。
人們癡癡呆呆的看著這一切。
這不可思議的一切。
這無與倫比的一切。
到最後,讀書人也跟著走了。
百姓們也跟著走了。
浩浩蕩蕩的人群,朝著刑場走去。
人群湧動,是前所未有的景象。
永夜將至,可在這一刻,顧錦年化作唯一的光芒,刺破天地一切黑暗。
他麵色無畏。
他看澹生死。
他有心中之大義也。
倘若,這一死,能換來正氣浩蕩,他無懼也。
此時。
顧錦年的每一步。
震耳欲聾。
因為他身後是千千萬萬的百姓。
顧錦年每一步。
萬古的光芒,都在他的腳下。
古今往來的聖賢,在他身旁。
京都百官,望著這一切,他們徹徹底底動容,甚至有些官員,也跟了過去。
為心中之正義也。
八王看著這一幕,一個個麵色難看,事情到了這一步,有王爺想要退出,他不敢鬧下去,也不想繼續鬧下去。
再這樣鬧下去,當真要出事。
可有幾個王爺,態度異常堅定,使得這些王爺不敢退出。
如此。
顧錦年來到刑場當中。
刑部尚書坐在主位,當顧錦年出現後,他立刻起身,不敢有任何一點托大。
朝著顧錦年深深一拜。
今日顧錦年,一首正氣歌,足以贏得天下人尊重。
再者,顧錦年為民而死,這一點他更加欽佩。
尤其是,顧錦年其實完全可以選擇拒絕的,可顧錦年由始至終,沒有為難朝廷一下,沒有為難刑部一下。
這般的氣量,這般的康慨。
令他自愧不如,羞愧難當啊。
“見過世子殿下。”
徐平朝著顧錦年深深一拜。
而顧錦年卻沒有多言,而是靜靜的看著這一切。
“還不行刑,等待何時?”
怒吼聲再度響起。
是王爺的督促。
眼下,隻要一刻鍾的時間,顧錦年就要人頭落地了。
他不想節外生枝。
現在立刻,斬了顧錦年。
麵對王爺的督促。
徐平的聲音也不由響起。
“吾乃大夏刑部尚書,斬與不斬,老夫決定,還輪不著王爺你來督促。”
霸氣的迴應響起。
徐平也惱了。
都到了這個時候,顧錦年所作所為,天下人看在眼裏,可還是要殺?
憑什麽?
又為什麽?
聽到這話,出聲的王爺臉色頓時變得難看無比,
此時。
徐平朝著皇宮方向,他直接跪下,拱手開口。
“臣,徐平,大夏刑部尚書,今日願為顧錦年請命。”
“世子殿下,為大夏百姓伸冤,前有江寧郡水災,後有匈奴和親,今有白鷺府之難,功德無量,乃為大夏肱骨之功臣。”
“若今日,問斬世子,老夫無顏為刑部尚書,於天理而不容也,於情理而不容也。”
“望陛下法外開恩,饒恕世子。”
徐平開口。
沒有人能想到,堂堂刑部尚書,大夏最鐵麵無私的官員,在這一刻,為顧錦年求情。
甚至以辭官為代價,換迴顧錦年一條生路。
這不是運作,也不是關係,而是顧錦年的所作所為,讓徐平徹徹底底明悟了,何為公道,何為正氣。
刑部,本就是秉持公道。
遇公而不行公,才是刑部真正的錯。
隨著徐平的跪拜。
一瞬間,又是一道身影出現。
“臣,大夏禮部尚書楊開,今日願為顧錦年請命。”
“若問斬世子,臣,也無顏為官。”
“知禮而非禮也,怎為禮部之官。”
禮部尚書出麵了。
他毅然決然,出麵為顧錦年請命。
兩位尚書為顧錦年請命,這還真是令人敬畏啊。
下一刻。
一道洪亮無比的聲音響起。
是江葉舟。
他攥緊拳頭,從人群中走了出來,大聲怒吼道。
“世子殿下一心為民,無有罪過。”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扼於風雪。”
“為百姓開路者,不可使其困於荊棘。”
“學生懇請陛下,法外開恩,饒恕世子。”
江葉舟大吼。
他眼中是熱淚。
死死攥緊拳頭,所有的事情,他比誰都清楚,他曆曆在目。
所以他不可能不出聲。
當他此言說完。
一時之間,大夏書院所有學子紛紛向前一步,他們拉起長長的白色布匹。
布匹之上,是血書。
王富貴等人展開,而後跪在地上,表明態度。
隨著大夏書院的學子出列。
一道又一道的身影跟著出列。
是京都內的讀書人。
是京都內的百姓。
他們受到感染,紛紛走出一步,朝著皇宮之地跪下。
這場麵,足矣傳世。
“還要殺嗎?”
也就在此時,永盛大帝的聲音響起了。
於皇宮當中,響徹京都。
他在質問。
質問八王。
也在質問,質問那些一心想要置顧錦年於死地的之人。
他們躲在後麵,不敢出麵。
但不妨礙永盛大帝質問。
聽到永盛大帝的聲音,八王臉色皆然有些難看。
“陛下。”
“國法不可亂也。”
八王的聲音響起。
態度依舊不變。
還是要斬。
還是要殺。
要誅殺顧錦年。
可就在此時,兩道身影快速奔來,駕著一輛馬車,在關鍵時刻出現。
“末將徐進。”
“末將王鵬。”
“今日攜山魁軍三十萬大軍聯名冊前往法場。”
“山魁軍全體將士,願為世子殿下請命。”
“還望陛下開恩。”
是徐進與王鵬。
自從得知顧錦年要被問斬,徐進與王鵬號召三十萬大軍,共同聯名,隻求法外開恩。
如今七天的時間,他們幾乎是馬不停蹄,趕到此地,為顧錦年請命。
“再多的請命也沒有用。”
“顧錦年犯下滔天大罪。”
“他今日必要問斬,否則天理不容。”
有王爺開口,是真的想顧錦年死。
隻是,當他說完此話。
四麵八方,一道道身影出現。
是百姓。
尋常的百姓。
他們朝著法場走來,動作有些緩慢,但目光堅定無比。
“是江寧郡的百姓?”
“他們是江寧郡的百姓?”
有人驚唿,認出他們是誰。
是江寧郡的百姓。
差點死於洪災的百姓們。
今日。
他們突然出現,的的確確驚訝了許多人。
能這般出現,顯然是有人在背後援助,否則來不了這麽多人。
江寧郡的百姓走來。
來到顧錦年麵前,而後齊齊跪下,他們無言,可卻滿臉淚水,沒有一語,但眼神堅定。
此時,他們將手中的橫幅舉起。
為世子請命。
當初,他們遭遇洪災,米價貴如金。
在絕望之中。
是顧錦年為他們解難。
在哭泣之中。
是顧錦年為他們擦拭傷口。
在瀕死之前。
也是顧錦年拉了他們最後一把。
沒有人為他們這些底層百姓說話。
也沒有人在乎他們這些底層百姓。
天災之年,官商勾結,魚肉百姓,化作人間煉獄。
可。
顧錦年義無反顧,不惜得罪所謂的權貴。
他站出來了。
為他們主持公道。
而今日。
江寧郡的百姓,也要來為顧錦年,主持主持公道。
“草民李達,江陵郡人,今日隨世子赴死。”
為首的老者開口,他雖未曾見過顧錦年,可自洪災平定之後,顧錦年這三個字,在他心中無法磨去。
他知道,如若沒有顧錦年,他全家都要死於洪災之中。
七日前,他得知顧錦年要被問斬,而且還是為民伸冤,他心急如焚,好在有人來到江寧府,帶他們來到京都。
可人微言輕,他自知無論說什麽,都無法幫助到顧錦年。
故此,他選擇最康慨,也是最激烈的方式來幫助顧錦年。
與其請罪。
不如共同赴死。
倒要看看,朝廷敢不敢這樣做。
隨著他的聲音響起。
很快,震耳欲聾的聲音響起。
“草民王立,江寧郡人士,今日隨世子赴死。”
“草民徐曄,江寧郡人士,今日隨世子赴死。”
“草民何之堂,江寧郡人士,今日隨世子赴死。”
一道道聲音響起。
是江寧郡的百姓來報恩了。
顧錦年救他們於水火之中。
他們今日,以命相救。
昨日,你為百姓不顧生死。
今日,百姓也為你不顧生死。
這便是因果。
浩浩蕩蕩的聲音,響徹大夏京都。
無數人在這一刻徹底淚目。
大夏學子,也在這一刻紛紛開口,跪拜皇宮。
“學生江葉舟,京都人士,今日,願隨世子共同赴死。”
“學生王富貴,蘇州人士,今日,願隨世子共同赴死。”
“學生王新芝,京都人士,今日,願隨世子共同赴死。”
大夏書生的傲骨,在這一刻顯露出來。
伴隨著他們的聲音過後。
還有新的聲音響起。
“民婦李靜,白鷺府人士,今日,願隨世子共同赴死。”
“民婦周籟,白鷺府人士,今日,願隨世子共同赴死。”
是白鷺府的人。
一眼望去,三千多白鷺府百姓快步走來,大多數是女子,她們跪在地上,願為顧錦年一同赴死。
這是何等的康慨啊。
這又是何等的震撼人心啊。
一個人能做到讓萬民共同赴死。
他這輩子也死而無憾了。
刑場之上。
顧錦年淚流不止。
他為百姓,隻為心中之正義。
可百姓的報恩,讓他無悔一切。
這一刻,他明白了太多太多道理,這些道理,是書中沒有的道理。
貴為舟。
民為水。
這泛泛之民意,卻如同春陽一般,讓顧錦年暖到心底。
這一切。
都是值得的。
此心光明,亦複何言。
望著這一切。
京都百姓也徹底坐不住了。
一位位京都百姓下跪,願與世子共同赴死。
一位位官員下跪,願請陛下法外開恩。
這一刻。
民意浩蕩。
“顧錦年,斬還是不斬?”
皇宮當中,永盛大帝再度開口。
依舊是質問。
“斬!”
“國法不可亂。”
“請陛下以國本為重。”
楚王的聲音響起。
他一直主張要斬,即便到了這個時刻,他還是要求陛下斬殺顧錦年。
可此時此刻。
永盛大帝的雷霆之聲響起。
“朕沒有問你。”
“朕問的是大夏百姓。”
“你有什麽資格在這裏指手畫腳?”
伴隨著雷霆之聲響起。
八王臉色瞬間大變。
因為他們知道,永盛大帝要改變心意了。
“顧錦年,斬還是不斬?”
洪亮之聲響起。
來自大夏最尊貴之人。
“不斬。”
萬民怒吼之聲響起。
給予最強硬也是最直接的迴答。
“顧錦年,有罪還是無罪?”
永盛大帝再度問道。
“無罪。”
震耳欲聾之聲再度響起。
這就是百姓的態度。
得到滿意的迴答後。
永盛大帝沒有著急出聲,而是靜靜等待著。
等待著最關鍵的一道聲音。
很快。
這道聲音響起了。
“臣,顧元,教導無方,以致於孫兒顧錦年,違背國法,臣願請命赴邊境,為我孫兒顧錦年,抵下此過,願陛下開恩,恕其之過。”
是鎮國公。
在最關鍵時刻,鎮國公出麵了。
萬民請願。
顧錦年可以逃脫死罪,但嚴懲是必然的,可永盛大帝根本就不想給予任何懲罰。
這是他與鎮國公協商好的事情。
鎮國公本就要前往邊境與匈奴廝殺,如今主動請願,一來可以讓朝堂閉嘴,二來也能讓百姓寬心。
畢竟顧錦年的的確確是違背國法。
這是第一個,也必須是最後一個,倘若還有人敢這樣做,那就要做好準備,除非也能使萬民請願,使國公請願。
如若不然,則是死罪。
得到鎮國公的答複。
永盛大帝開口了。
“傳朕旨意。”
“鎮國公之孫,顧錦年,為民伸冤,為大功績也,但因違背國法,罪該萬死。”
“可念萬民請願,古今往來未曾有之,太祖祖訓,國為舟,民為水,不可逆也。”
“再由國公主動請願,為大夏王朝保家衛國,為潑天之功,種種因素,朕破先天之例,恕顧錦年無罪無過。”
“但須謹記於心,往後不可再犯,如若再犯,朕,必斬之。”
永盛大帝的聲音響起。
當聲音落下。
刹那之間,狂歡聲響起,於京都當中。
整個京都,徹底沸騰。
這是一場勝利。
一場百姓的勝利。
一場正義的勝利。
“陛下萬歲!”
“陛下萬歲!”
高唿之聲,傳到了大夏皇宮內。
養心殿中。
聽著這萬民的讚譽之聲,永盛大帝心中也無比激昂。
但他還是深深吸了口氣,平複下自己的心情。
目光望著刑場。
“錦年啊錦年。”
“舅舅這迴絞盡腦汁幫你。”
“你要是不幫舅舅點,那你真就不厚道了。”
永盛大帝心中喃喃自語道。
這趟顧錦年惹下滔天大禍,實話實說,永盛大帝做了很多事情。
白鷺府,江寧郡的人,能這麽快抵達京都,沒有他的旨意,誰能做到?
好在的是,最終的結果,是好的。
而且自己這個外甥,更是寫下一篇正氣歌。
這還真是了不起啊。
隻是。
就在萬民歡唿之聲。
刑部大獄外。
刻寫正氣歌的石碑,突然騰飛出去。
化作一束光芒。
出現在刑場上空。
而後,如同一顆璀璨無比的星辰。
席卷恐怖的才氣。
化作純白無比的浩然正氣,湧入顧錦年體內。
而顧錦年體內的古樹。
也在這一刻,發生驚天動地的變化。
古樹在蛻變。
而且不止浩然正氣。
所有百姓體內,都凝聚出一道光芒。
這是民意。
民意如海,匯聚於顧錦年體內。
這般的情景,讓許多人不由好奇了。
---
---
---
今天還有一更。
算作是這個故事的結尾。
現在每天起床最怕的就是看到無涯私聊。
每隔一個小時都來督查我,甚至還提出要跟我視頻,看完有沒有在碼字。
我是真服了這個老六。
然後友情提示,這個故事結束了,下個故事就是‘立言’,孔家立言,大家別急著走~精彩繼續!
感謝束z林盟主打賞!
感謝老板們近期支持!
再求點月票啊!!!!想拿個單日月票第一,昨天就差兩百票就單日第一了,今天大家能不能給點力。
七月再去碼一章來!!!
------題外話------
力薦好友新作《抓到你啦》,恐怖無限流,懸疑推理為主,已完結兩個副本,可收待宰!
大夏王朝。
幾乎是在一刹那之間黑了下來了。
大夏京都內,所有百姓驚愕了,文武百官,達官顯貴,亦或者是讀書人,也紛紛驚愕。
以往即便是千古文章,也是要等寫完之後才會引來異象。
可現在,顧錦年僅僅隻是寫了幾個字,便瞬間引來如此恐怖的天象,這過於可怕啊。
甚至人們更認為,是有人想要劫法場,營造出這般的天象。
但,大夏王朝內,直接受到影響的,便是孔家。
曲府。
孔家。
對於孔家來說,每日都顯得十分神聖,孔家看似是一個家族,但真正的孔家內部,卻如同一個小世界一般,有人在讀書,也有人在作樂。
孔家涉及極多,士農工商沒有孔家不參與的事情。
但主體來說,讀書的更多,尤其是孔家年輕一輩,都是要經曆刻苦無比的讀書過程,孔家直係後代不少,但真正能被冠以直係者,還是要本身優秀。
至少在儒道方麵,若沒有什麽建樹,也別想有太大的身份地位加持,無非是有個美稱罷了。
然而。
也就在一瞬間。
天穹突然黑了下來。
好端端的白日,在這一刻,直接化作黑夜。
一眼望去,如同萬古長夜一般。
天地之間。
在這一刻。
將夜來臨。
黑暗籠罩大地,彷佛天地間的一切,都被黑暗吞噬,讓人心中產生敬畏之心。
“發生了何事?”
“曲府怎可能會有這樣的天象?”
“天地黑暗,這是不祥之兆啊。”
“這是怎麽迴事?”
“何人營造出這樣的天象?”
“不,這不可能是人為的,這是上蒼的預兆嗎?”
一道道聲音自孔府響起,許多孔家大儒開口,他們驚愕的看著這一切,好端端的白日變成黑夜,這如何不讓人震撼?
他們驚唿,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有人做出判斷,認為這是不祥之兆。
也有人好奇,是誰帶來這麽可怕的天象。
隻是馬上被人反駁,認為這種天象並非是人為帶來的,而是天地的預警。
未來要出大事。
但無論如何,孔府上下一片震撼。
古今往來,他們都沒有見過這般的奇跡啊。
不,這已經不是奇跡了。
這是神跡。
神一般的跡象。
此刻,大夜彌天。
天地大變,孔家之中,幾道身影也靜靜地看著這般的奇景。
傳聖公凝視這一切,他眼神當中充滿著複雜情緒。
孔家七十二賢,也望著天穹,他們驚歎,但更多的是一種反感,他們不希望這天地有什麽太大的變化,即便是有,也得是孔家營造。
而祖祠當中,一位老者靜靜望著這一切,他負手而立,長長歎了口氣。
但,本以為僅僅隻是到此為止。
在下一刻發生的事情,將孔家上上下下震撼住了。
轟。
孔廟之中。
聖人凋像在這一刻瘋狂震動,一束束驚天的光芒,衝天而起,刺破永夜,驚動四方。
曲府百姓,望著這一刻,皆然感到無比震撼,百姓齊齊下跪,高唿聖人顯世,眼神之中是無與倫比的震撼。
這光芒,震天動地。
這光芒,璀璨至極。
孔廟,乃是供奉孔聖人的地方,有接近萬年的曆史,經曆億萬百姓的香火。
蘊養聖意。
唯有天地之間,出現大變,才會驚動孔廟。
“這不可能,這不可能,有人作出不朽文章,驚動了聖人。”
孔廟之中,有大儒發出吼聲,語氣當中是無與倫比的震撼,他的眼神當中,滿是驚駭。
隨著這道聲音響起,孔府之中,一道道身影快速奔來。
這一刻,即便是傳聖公也動容了。
天地大變,他們的確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有許多猜想,可直到孔廟的震動,他們才徹底明白發生了何事。
一位位孔家大儒現身在孔廟當中。
此時此刻的孔廟,早已經爆發出絕世的光芒,遮蓋了這片天地,淹沒了萬物。
孔聖凋像不斷震動,這是聖人共鳴。
對比上一次聖人共鳴,這一次要更加恐怖。
上一次聖像共鳴,是因為顧錦年反駁聖意,惹來了聖人之怒。
當然,這是孔家人的說法。
隻不過,那一次的聖像,算不得什麽,畢竟不是真正的聖像。
可孔廟的聖像不一樣,經曆世人供奉,有香火功德,是真正蘊含一絲聖意的存在。
如此,這座聖像若是共鳴,那就是真正的不可思議,得聖人認可。
這是古今往來,所有讀書人的榮耀,也是孔家學子這輩子的追求。
各國王朝,每三年都會有一次科舉,而孔家每三年也有一次內部科舉,這內部科舉就是在聖人麵前念誦文章。
誰若是能引來聖像共鳴,誰便可平步青雲。
隻是古今往來,孔家七十多代,能真正引起聖人共鳴,也不過寥寥三五人,而這三五人,也引不起這麽大的動靜啊。
“這到底是誰?能作出不朽文章?連聖人都要為之震顫,天地動容?”
“為何這種人,不是我孔家後人啊,天命盛世,難道真的要出一位儒道聖人嗎?”
“文章非詩詞,詩詞達意,文章通聖,老夫當真想知道,是誰能作出這樣的文章,也想看一看,到底是什麽文章,能引起這般的天象。”
“儒道之根本,在於文章,在於底蘊,在於聖意,黃金盛世要來了,我等不可繼續主張利益,要真正培養出人才,培養出大賢。”
一道道身影出現,皆是孔家響當當的人物,他們出現在孔廟當中,沒有半點僭越,於孔廟外跪拜。
而借此機會,有孔家儒派開口,認為黃金盛世,族內應當扶持讀書人,重讀書,而非利益。
不過大部分人沒有去理會這句話,不是因為說的沒有道理,而是驚歎於這恐怖的文章。
他們好奇。
是怎樣的文章,能引來如此可怕的異象。
可就在此時。
一道洪亮無比的聲音,貫徹天地之間,傳達整個大夏王朝。
“吾為顧錦年,今日作正氣歌一首。”
“為儒道正心。”
聲音洪亮,傳遍天地。
可孔家上上下下,不知多少人臉色在這一刻瞬間大變。
是顧錦年。
居然是顧錦年?
怎麽會是他?
孔家上下驚愕,他們沒有想到,作出不朽文章的人,居然會是顧錦年?
雖然顧錦年詩詞文章的確極強,可大多數都是附庸風雅之作罷了,說句難聽點,一首詩詞能改變什麽?一篇文章又能證明什麽?
可這種不朽文章就不一樣了。
這種文章,脫離了文章的本質,是擁有教化儒道學子的能力啊。
孔家之所以能成為巨無霸。
其原因,就是因為孔聖人的思想,在天下讀書人心中,已經根深蒂固了。
可以說,天下九成九的讀書人,是根據孔聖人的思想,去延展去提升去蛻變的。
所以孔聖人當初著寫的文章,可稱不朽。
今日,再出不朽,這對孔家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否則方才的老者,也不會突然提到主張扶持儒派。
隻是,誰著寫出這不朽文章,他們都可以接受,畢竟能寫出這樣文章的人,天地下也就是那幾個。
關係都不差。
倘若當真是什麽隱世高人,也影響不到孔家,如若是寂寂無名者,他們可以給予甜頭,讓其歸入孔家。
這是天大的榮耀。
但偏偏就是顧錦年,孔家真正的敵人,與其說是真正的敵人,倒不如說顧家與孔家幾乎是不可能和解的。
“怎麽會是他?”
這一刻,即便是傳聖公也忍不住發出感慨,這是他最不想聽到的聲音。
但要說心態最炸的還是孔家聖孫。
書房當中,當孔宇聽到顧錦年的聲音後,他徹底愣在原地。
麵前有堆積如山的廢稿,是他準備的詩詞文章。
自見過顧錦年後,他便努力的想要超越顧錦年。
可沒想到的是,僅僅隻是相隔一段時間,顧錦年居然作出不朽文章。
這是他無法接受的。
也是他不能接受的。
一切的一切,讓他無法接受,也讓他道心崩塌啊。
然而。
下一刻,顧錦年的聲音,再度響起。
【餘囚北庭,坐一土室】
【室廣八尺,深刻四尋】
【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汙下而幽暗】
聲音響起。
孔家上下都在靜心聆聽這不朽文章。
隻是文章誦念而出,所有人都皺緊眉頭,略感不妥。
這樣的文章,好像沒有什麽特殊之處吧?
最多也就是應景。
為何能成不朽文章?
他們疑惑,眼神當中充滿著好奇。
很快,聲音逐漸變大,震耳欲聾。
【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隨著這道聲音響起,孔家上下紛紛聚精會神,他們這才明白,這開篇隻是前述,真正的核心在這裏。
正氣歌。
所有讀書人都好奇了,所有大儒也好奇了。
何為正氣?
他們眼神當中充滿著好奇。
也就在此時。
驚動天地的聲音響起,令人震耳發聵。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浩瀚無比的聲音在這一刻響起,道出何為正氣。
此時,孔家上下徹徹底底安靜下來了。
孔家,雖經過千百年的蛻變,從一個聖人世家,蛻變至今日的不朽世家,有天大的變化,但不變的是,孔家在儒道的的確確有建樹。
孔家大儒,占據天下三分之一,可以說這是一個巨無霸的存在。
而在孔家當中,不缺乏讀書人,不缺乏有智慧者。
顧錦年這篇文章,尋常人或許有些聽不明白,可他們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啊。
這天地之間,有一股堂堂正正的氣,賦予萬物變化為各種體型,在下便是山川河流,在上便是日月星辰,在人間被稱之為浩然正氣。
充斥在這天地與寰宇之間。
國運清明太平時,為祥和與開朗的朝廷,此乃盛世也。
在時運艱危的時刻,義士便會出現,他的光輝形象一一垂於丹青。
顧錦年用不到幾百個字,卻將天地正氣給形容出來。
將讀書人一生的追求給形容出來。
這是驚世文章,也是教化天下儒生的文章啊。
孔廟之外。
一位位大儒身子震顫,他們彷佛開竅一般,這些年來,他們苦苦無法想不同的事物,在這一刻彷佛徹底想明白了。
而不少大儒卻臉色無比難看。
隻因,顧錦年這篇文章,將會給天下儒道帶來巨大的衝擊。
這篇文章,將可以改變當今儒道之變。
闡述‘才氣’,闡述‘正氣’。
其中之功勞,將不弱於孔聖之舉啊。
這是儒道立功。
光是這篇文章,顧錦年即便是死了,千年之後,他也要封聖,其地位僅次於孔聖。
倘若顧錦年活著,若能完成儒道立言,再完成儒道立德。
那麽顧錦年可為當世聖人啊。
這種聖人與眾不同,如大日一般,映照萬古,生生不息。
他們動容,且有震撼。
一時之間,各種複雜情緒出現在心中,讓他們無比難受。
可就在此時。
顧錦年的聲音,依舊不絕。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係命,道義為之根】
......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
【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聲音鏗鏘有力,帶著一種憤恨,也帶著一種暢然,更帶著一種大世之爭的態度,緩緩落筆。
人們癡呆。
此時此刻,已經不是孔家人在理解那麽簡單了。
整個大夏王朝,所有讀書人都在細細體悟,顧錦年這首正氣歌的含義。
這種浩然之氣,充塞於宇宙乾坤,正義淩然不可侵犯而萬古長存。
當這種正氣直衝霄漢,貫通日月之時,活著或者死去根本用不著談論。
大地靠著它才能挺立,天柱靠著它才得以支撐。
可歎,我遭遇不公,一心為民,卻被奸人所害,但沒想到的是,這種肮髒之地,卻成為了我安身立命的樂土住處。
所以,無論是生與死,我已經看澹了。
因為我胸中有一顆丹心永遠存在,功名富貴對於我來說,如同天邊的浮雲。
我隻希望,這股浩然正氣,能讓天下人感悟,能讓天下讀書人明悟。
先賢們一個個已經離我遠去,他們的榜樣已經銘記在我的心裏。
屋簷下我沐浴清風展開書來讀。
古人的光輝將照耀我堅定地走下去。
這便是顧錦年的心意。
也是顧錦年想要表達的內容。
這首正氣歌,顧錦年經過了修改,他通過這個世界的一些特殊背景,完美替換。
有些地方也沒有去做更改,以做比喻,無傷大雅。
文章的內容,表達的是心中之意。
僅此就足以。
孔家上下沉默,越是儒道造詣高深,就越知道顧錦年這篇文章能帶來怎樣的影響啊。
“當真乃不朽文章也。”
“能驚動聖人的文章,的確名不虛傳。”
“今日之後,天下儒道,將要變了,從今往後,浩然正氣,非儒道可得啊!”
“千年未有之變化,這個顧錦年,到底是何人啊。”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為不平事。”
“好啊,好一個十年磨一劍,這一劍,磨的驚天動地啊。”
一位位孔家大儒驚愕。
他們不知道該說什麽了,甚至有大儒更是忍不住開口,念出顧錦年當初所作的第一首詩。
這一首詩,放到現在簡直是應景啊。
磨礪十年。
劍出驚天地。
而對比孔家的震撼。
大夏京都。
才是真正的驚世場麵。
京都當中,無數百姓觀望著這一幕,尤其是這些讀書人,他們是親眼所見。
見證這必將名傳千古的一刻。
石碑之上,洋洋灑灑的正氣歌,綻放無與倫比的光芒。
天地黑暗。
可這塊石碑,卻化作永恆的光芒,刺破一切黑暗。
光芒墜下,灑落在顧錦年身上,映照出不朽的身影。
人們驚愕。
儒生們更是露出無與倫比的眼神。
他們讀書養氣。
可卻一直不知道養的是何氣。
說是說浩然正氣。
可這也隻是自以為是。
真正的浩然正氣,他們不明白,也不理解。
總覺得讀了書,能明白道理,這就是浩然正氣。
如今,隨著顧錦年這首正氣歌出來後,人們對浩然正氣有了一個新的了解。
永夜之下。
狂風當中。
顧錦年一襲白衣,被吹的獵獵作響。
這一刻,他周圍彌漫熾烈光芒。
正氣歌作完。
顧錦年長長深吸了一口氣。
他的內心,在這一刻得到巨大的滿足。
他的精神,在這一刻得到了巨大的充足。
這一刻,顧錦年總算明白,為何有人不顧生死,也要為心中之正氣。
因為這天地之間,有浩然正氣。
這浩然正氣,不僅僅隻靠讀書才能獲取。
有正心者,皆可蘊養浩然正氣。
路見不平者,可養浩然正氣。
俠義者,可養浩然正氣。
倘若人人都有浩然正氣,這天地之間,便是美好的。
“世子萬古。”
此時,又是一道聲音響起,人群當中,打破了這方寂靜。
不過這一次,有人看到是誰,是蘇懷玉。
不過,一道道聲音也跟著喊起來了。
百姓雖然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也不明白這首正氣歌的含義。
但他們知道的是,顧錦年為天地又做了一件好事。
一個人臨死之前,還心念著蒼生,還心念著百姓,讓人如何不淚目。
“世子萬古。”
“世子萬古。”
震耳欲聾的聲音不斷響起。
百姓們發自內心去唿喊,去高唿,高唿世子萬古。
這種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響,貫徹天地之間。
可就在此時。
一道不和諧的聲音,也緩緩響起。
“問斬時辰已到。”
“爾等還在遲疑什麽?”
聲音響起,是一位王爺。
在這最關鍵的時刻,他看得出來,百姓要請願了。
所以在這個時候,他立刻打斷,要讓顧錦年赴死。
聽到這話,刑部官員不由一愣,他們也有些不甘,可麵對王爺的吩咐。
他們還是咬了咬牙,讓顧錦年上了囚車。
麵對這一幕,顧錦年沒有說話,也沒有選擇走上囚車,而是康慨赴死,朝著刑場走去。
他無懼一切,甚至有一種莫名的內心升華。
他彷佛接觸到了真正的道。
夢幻如泡沫一般。
然而,就在此時。
一道驚唿聲,再度響起。
“你們看,這是什麽。”
“快看,這是什麽。”
隨著驚唿聲響起。
一束熾烈無比的光芒,自天穹墜下。
大夏王朝,一道道光芒從四麵八方湧來。
映照在顧錦年身上。
這是各地的聖賢,這是古今往來的聖賢啊。
這些聖賢,聽到了顧錦年的聲音,他們感應到了,在這一刻給予最強烈的認可。
京都當中,刑部大獄外。
顧錦年步伐堅定,麵容上無有生死之懼。
而他身後,卻在映照萬古!!!
他的腳下,光芒萬丈,他的身後,浮現長河。
一位位先賢,出現在他身後,與他同行。
這萬古的光輝,灑落而下,將顧錦年映照如聖。
人們癡癡呆呆的看著這一切。
這不可思議的一切。
這無與倫比的一切。
到最後,讀書人也跟著走了。
百姓們也跟著走了。
浩浩蕩蕩的人群,朝著刑場走去。
人群湧動,是前所未有的景象。
永夜將至,可在這一刻,顧錦年化作唯一的光芒,刺破天地一切黑暗。
他麵色無畏。
他看澹生死。
他有心中之大義也。
倘若,這一死,能換來正氣浩蕩,他無懼也。
此時。
顧錦年的每一步。
震耳欲聾。
因為他身後是千千萬萬的百姓。
顧錦年每一步。
萬古的光芒,都在他的腳下。
古今往來的聖賢,在他身旁。
京都百官,望著這一切,他們徹徹底底動容,甚至有些官員,也跟了過去。
為心中之正義也。
八王看著這一幕,一個個麵色難看,事情到了這一步,有王爺想要退出,他不敢鬧下去,也不想繼續鬧下去。
再這樣鬧下去,當真要出事。
可有幾個王爺,態度異常堅定,使得這些王爺不敢退出。
如此。
顧錦年來到刑場當中。
刑部尚書坐在主位,當顧錦年出現後,他立刻起身,不敢有任何一點托大。
朝著顧錦年深深一拜。
今日顧錦年,一首正氣歌,足以贏得天下人尊重。
再者,顧錦年為民而死,這一點他更加欽佩。
尤其是,顧錦年其實完全可以選擇拒絕的,可顧錦年由始至終,沒有為難朝廷一下,沒有為難刑部一下。
這般的氣量,這般的康慨。
令他自愧不如,羞愧難當啊。
“見過世子殿下。”
徐平朝著顧錦年深深一拜。
而顧錦年卻沒有多言,而是靜靜的看著這一切。
“還不行刑,等待何時?”
怒吼聲再度響起。
是王爺的督促。
眼下,隻要一刻鍾的時間,顧錦年就要人頭落地了。
他不想節外生枝。
現在立刻,斬了顧錦年。
麵對王爺的督促。
徐平的聲音也不由響起。
“吾乃大夏刑部尚書,斬與不斬,老夫決定,還輪不著王爺你來督促。”
霸氣的迴應響起。
徐平也惱了。
都到了這個時候,顧錦年所作所為,天下人看在眼裏,可還是要殺?
憑什麽?
又為什麽?
聽到這話,出聲的王爺臉色頓時變得難看無比,
此時。
徐平朝著皇宮方向,他直接跪下,拱手開口。
“臣,徐平,大夏刑部尚書,今日願為顧錦年請命。”
“世子殿下,為大夏百姓伸冤,前有江寧郡水災,後有匈奴和親,今有白鷺府之難,功德無量,乃為大夏肱骨之功臣。”
“若今日,問斬世子,老夫無顏為刑部尚書,於天理而不容也,於情理而不容也。”
“望陛下法外開恩,饒恕世子。”
徐平開口。
沒有人能想到,堂堂刑部尚書,大夏最鐵麵無私的官員,在這一刻,為顧錦年求情。
甚至以辭官為代價,換迴顧錦年一條生路。
這不是運作,也不是關係,而是顧錦年的所作所為,讓徐平徹徹底底明悟了,何為公道,何為正氣。
刑部,本就是秉持公道。
遇公而不行公,才是刑部真正的錯。
隨著徐平的跪拜。
一瞬間,又是一道身影出現。
“臣,大夏禮部尚書楊開,今日願為顧錦年請命。”
“若問斬世子,臣,也無顏為官。”
“知禮而非禮也,怎為禮部之官。”
禮部尚書出麵了。
他毅然決然,出麵為顧錦年請命。
兩位尚書為顧錦年請命,這還真是令人敬畏啊。
下一刻。
一道洪亮無比的聲音響起。
是江葉舟。
他攥緊拳頭,從人群中走了出來,大聲怒吼道。
“世子殿下一心為民,無有罪過。”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扼於風雪。”
“為百姓開路者,不可使其困於荊棘。”
“學生懇請陛下,法外開恩,饒恕世子。”
江葉舟大吼。
他眼中是熱淚。
死死攥緊拳頭,所有的事情,他比誰都清楚,他曆曆在目。
所以他不可能不出聲。
當他此言說完。
一時之間,大夏書院所有學子紛紛向前一步,他們拉起長長的白色布匹。
布匹之上,是血書。
王富貴等人展開,而後跪在地上,表明態度。
隨著大夏書院的學子出列。
一道又一道的身影跟著出列。
是京都內的讀書人。
是京都內的百姓。
他們受到感染,紛紛走出一步,朝著皇宮之地跪下。
這場麵,足矣傳世。
“還要殺嗎?”
也就在此時,永盛大帝的聲音響起了。
於皇宮當中,響徹京都。
他在質問。
質問八王。
也在質問,質問那些一心想要置顧錦年於死地的之人。
他們躲在後麵,不敢出麵。
但不妨礙永盛大帝質問。
聽到永盛大帝的聲音,八王臉色皆然有些難看。
“陛下。”
“國法不可亂也。”
八王的聲音響起。
態度依舊不變。
還是要斬。
還是要殺。
要誅殺顧錦年。
可就在此時,兩道身影快速奔來,駕著一輛馬車,在關鍵時刻出現。
“末將徐進。”
“末將王鵬。”
“今日攜山魁軍三十萬大軍聯名冊前往法場。”
“山魁軍全體將士,願為世子殿下請命。”
“還望陛下開恩。”
是徐進與王鵬。
自從得知顧錦年要被問斬,徐進與王鵬號召三十萬大軍,共同聯名,隻求法外開恩。
如今七天的時間,他們幾乎是馬不停蹄,趕到此地,為顧錦年請命。
“再多的請命也沒有用。”
“顧錦年犯下滔天大罪。”
“他今日必要問斬,否則天理不容。”
有王爺開口,是真的想顧錦年死。
隻是,當他說完此話。
四麵八方,一道道身影出現。
是百姓。
尋常的百姓。
他們朝著法場走來,動作有些緩慢,但目光堅定無比。
“是江寧郡的百姓?”
“他們是江寧郡的百姓?”
有人驚唿,認出他們是誰。
是江寧郡的百姓。
差點死於洪災的百姓們。
今日。
他們突然出現,的的確確驚訝了許多人。
能這般出現,顯然是有人在背後援助,否則來不了這麽多人。
江寧郡的百姓走來。
來到顧錦年麵前,而後齊齊跪下,他們無言,可卻滿臉淚水,沒有一語,但眼神堅定。
此時,他們將手中的橫幅舉起。
為世子請命。
當初,他們遭遇洪災,米價貴如金。
在絕望之中。
是顧錦年為他們解難。
在哭泣之中。
是顧錦年為他們擦拭傷口。
在瀕死之前。
也是顧錦年拉了他們最後一把。
沒有人為他們這些底層百姓說話。
也沒有人在乎他們這些底層百姓。
天災之年,官商勾結,魚肉百姓,化作人間煉獄。
可。
顧錦年義無反顧,不惜得罪所謂的權貴。
他站出來了。
為他們主持公道。
而今日。
江寧郡的百姓,也要來為顧錦年,主持主持公道。
“草民李達,江陵郡人,今日隨世子赴死。”
為首的老者開口,他雖未曾見過顧錦年,可自洪災平定之後,顧錦年這三個字,在他心中無法磨去。
他知道,如若沒有顧錦年,他全家都要死於洪災之中。
七日前,他得知顧錦年要被問斬,而且還是為民伸冤,他心急如焚,好在有人來到江寧府,帶他們來到京都。
可人微言輕,他自知無論說什麽,都無法幫助到顧錦年。
故此,他選擇最康慨,也是最激烈的方式來幫助顧錦年。
與其請罪。
不如共同赴死。
倒要看看,朝廷敢不敢這樣做。
隨著他的聲音響起。
很快,震耳欲聾的聲音響起。
“草民王立,江寧郡人士,今日隨世子赴死。”
“草民徐曄,江寧郡人士,今日隨世子赴死。”
“草民何之堂,江寧郡人士,今日隨世子赴死。”
一道道聲音響起。
是江寧郡的百姓來報恩了。
顧錦年救他們於水火之中。
他們今日,以命相救。
昨日,你為百姓不顧生死。
今日,百姓也為你不顧生死。
這便是因果。
浩浩蕩蕩的聲音,響徹大夏京都。
無數人在這一刻徹底淚目。
大夏學子,也在這一刻紛紛開口,跪拜皇宮。
“學生江葉舟,京都人士,今日,願隨世子共同赴死。”
“學生王富貴,蘇州人士,今日,願隨世子共同赴死。”
“學生王新芝,京都人士,今日,願隨世子共同赴死。”
大夏書生的傲骨,在這一刻顯露出來。
伴隨著他們的聲音過後。
還有新的聲音響起。
“民婦李靜,白鷺府人士,今日,願隨世子共同赴死。”
“民婦周籟,白鷺府人士,今日,願隨世子共同赴死。”
是白鷺府的人。
一眼望去,三千多白鷺府百姓快步走來,大多數是女子,她們跪在地上,願為顧錦年一同赴死。
這是何等的康慨啊。
這又是何等的震撼人心啊。
一個人能做到讓萬民共同赴死。
他這輩子也死而無憾了。
刑場之上。
顧錦年淚流不止。
他為百姓,隻為心中之正義。
可百姓的報恩,讓他無悔一切。
這一刻,他明白了太多太多道理,這些道理,是書中沒有的道理。
貴為舟。
民為水。
這泛泛之民意,卻如同春陽一般,讓顧錦年暖到心底。
這一切。
都是值得的。
此心光明,亦複何言。
望著這一切。
京都百姓也徹底坐不住了。
一位位京都百姓下跪,願與世子共同赴死。
一位位官員下跪,願請陛下法外開恩。
這一刻。
民意浩蕩。
“顧錦年,斬還是不斬?”
皇宮當中,永盛大帝再度開口。
依舊是質問。
“斬!”
“國法不可亂。”
“請陛下以國本為重。”
楚王的聲音響起。
他一直主張要斬,即便到了這個時刻,他還是要求陛下斬殺顧錦年。
可此時此刻。
永盛大帝的雷霆之聲響起。
“朕沒有問你。”
“朕問的是大夏百姓。”
“你有什麽資格在這裏指手畫腳?”
伴隨著雷霆之聲響起。
八王臉色瞬間大變。
因為他們知道,永盛大帝要改變心意了。
“顧錦年,斬還是不斬?”
洪亮之聲響起。
來自大夏最尊貴之人。
“不斬。”
萬民怒吼之聲響起。
給予最強硬也是最直接的迴答。
“顧錦年,有罪還是無罪?”
永盛大帝再度問道。
“無罪。”
震耳欲聾之聲再度響起。
這就是百姓的態度。
得到滿意的迴答後。
永盛大帝沒有著急出聲,而是靜靜等待著。
等待著最關鍵的一道聲音。
很快。
這道聲音響起了。
“臣,顧元,教導無方,以致於孫兒顧錦年,違背國法,臣願請命赴邊境,為我孫兒顧錦年,抵下此過,願陛下開恩,恕其之過。”
是鎮國公。
在最關鍵時刻,鎮國公出麵了。
萬民請願。
顧錦年可以逃脫死罪,但嚴懲是必然的,可永盛大帝根本就不想給予任何懲罰。
這是他與鎮國公協商好的事情。
鎮國公本就要前往邊境與匈奴廝殺,如今主動請願,一來可以讓朝堂閉嘴,二來也能讓百姓寬心。
畢竟顧錦年的的確確是違背國法。
這是第一個,也必須是最後一個,倘若還有人敢這樣做,那就要做好準備,除非也能使萬民請願,使國公請願。
如若不然,則是死罪。
得到鎮國公的答複。
永盛大帝開口了。
“傳朕旨意。”
“鎮國公之孫,顧錦年,為民伸冤,為大功績也,但因違背國法,罪該萬死。”
“可念萬民請願,古今往來未曾有之,太祖祖訓,國為舟,民為水,不可逆也。”
“再由國公主動請願,為大夏王朝保家衛國,為潑天之功,種種因素,朕破先天之例,恕顧錦年無罪無過。”
“但須謹記於心,往後不可再犯,如若再犯,朕,必斬之。”
永盛大帝的聲音響起。
當聲音落下。
刹那之間,狂歡聲響起,於京都當中。
整個京都,徹底沸騰。
這是一場勝利。
一場百姓的勝利。
一場正義的勝利。
“陛下萬歲!”
“陛下萬歲!”
高唿之聲,傳到了大夏皇宮內。
養心殿中。
聽著這萬民的讚譽之聲,永盛大帝心中也無比激昂。
但他還是深深吸了口氣,平複下自己的心情。
目光望著刑場。
“錦年啊錦年。”
“舅舅這迴絞盡腦汁幫你。”
“你要是不幫舅舅點,那你真就不厚道了。”
永盛大帝心中喃喃自語道。
這趟顧錦年惹下滔天大禍,實話實說,永盛大帝做了很多事情。
白鷺府,江寧郡的人,能這麽快抵達京都,沒有他的旨意,誰能做到?
好在的是,最終的結果,是好的。
而且自己這個外甥,更是寫下一篇正氣歌。
這還真是了不起啊。
隻是。
就在萬民歡唿之聲。
刑部大獄外。
刻寫正氣歌的石碑,突然騰飛出去。
化作一束光芒。
出現在刑場上空。
而後,如同一顆璀璨無比的星辰。
席卷恐怖的才氣。
化作純白無比的浩然正氣,湧入顧錦年體內。
而顧錦年體內的古樹。
也在這一刻,發生驚天動地的變化。
古樹在蛻變。
而且不止浩然正氣。
所有百姓體內,都凝聚出一道光芒。
這是民意。
民意如海,匯聚於顧錦年體內。
這般的情景,讓許多人不由好奇了。
---
---
---
今天還有一更。
算作是這個故事的結尾。
現在每天起床最怕的就是看到無涯私聊。
每隔一個小時都來督查我,甚至還提出要跟我視頻,看完有沒有在碼字。
我是真服了這個老六。
然後友情提示,這個故事結束了,下個故事就是‘立言’,孔家立言,大家別急著走~精彩繼續!
感謝束z林盟主打賞!
感謝老板們近期支持!
再求點月票啊!!!!想拿個單日月票第一,昨天就差兩百票就單日第一了,今天大家能不能給點力。
七月再去碼一章來!!!
------題外話------
力薦好友新作《抓到你啦》,恐怖無限流,懸疑推理為主,已完結兩個副本,可收待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