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的大魚大肉吃得李子木感覺都膩了,而且酒也清淡,喝上去和漿水差不多,根本沒有那種烈酒燒喉的快感。


    他習慣了喝烈酒,盡管皇宮中的酒水都很高檔,但是不喜歡就是不喜歡。


    幾十個諸侯,每人一個食案,上麵擺滿了吃食,不過還不能動,得等到皇帝自己開了席喝了酒,下麵的人才能動手。


    “朕今欲發一問,先於列侯約明,皆須直言對答,不得隱瞞。”


    皇帝開了席之後便坐下來開始問話了,聽得下麵的人心裏一緊。


    雖然皇帝已經事先說明了隨便說不需要負責任,但是誰也心裏明白,這隻不過是高祖敷衍一下而已,要是誰真說了讓他不高興的話,說不定就會被穿小鞋了。


    各人心裏活絡起來,努力思考著應該怎麽迴答才能讓皇帝滿意,而皇帝不急不緩的問道:


    “我所以得天下,項王之所以失天下,二者皆必有個原因,試問其原因為何?”


    底下的人犯了難,項羽失掉天下的原因很簡單,不過就是漢王耍無賴再加上運氣好而已,正麵交鋒隻贏了最後一次。


    但是這種話誰敢說出來,說出來那肯定是招皇帝記恨在心的,等到時候秋後算賬,他們後悔都來不及。


    在座的各位心裏都清楚得很,漢王不過就是想要聽好聽的話,將這場楚漢之爭的勝利變成他理所當然必勝不可。


    曆史向來都是勝利者的舞台,贏家說的話就是道理,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如今漢王取得了天下,那麽他說什麽就是什麽,畢竟死人是無法張口爭辯的。


    為了場麵不至於尷尬冷場,台下各個諸侯開始了自己的胡說八道,有人說楚軍慘無人性隨意屠殺老百姓啊,有人說項羽小氣吧啦不肯把好東西分給手下之類的。這是從楚營方麵來分析的。


    更多人則說是漢王英明神武,對待手下的人非常不錯之類亂七八糟的,聽得台上的劉邦那叫一個爽,就差飄起來了。


    沛公喜歡聽別人誇獎是沒錯,但絕不是說他沒有管理才能,這是李子木一直都清楚的事情,從他們最開始到沛縣的時候,他就已經知道了。


    “汝知其一,未知其二。”


    在聽完了台下列侯的誇獎之後,皇帝搖搖頭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們或許說的都是對的,但是還不全麵,這場勝利並不是他一個人的事情。


    “據朕看來,天下得失第一幹係,在於能否用得其人,吾有三人,皆具奇特之才,無所不及,諸君知之否?”


    劉邦接著說道,伸出三個手指頭,讓台下的各位猜測這三個人是誰。


    有人猜蕭何,有人猜陳平,有人猜樊噲,亂七八糟的都有,再座的諸侯中,有很多都是沒有跟著漢軍的,他們都是在漢王即位皇帝之後上門攀親戚的,要說打仗,根本沒有他們的事情。


    在沛公說三個人的時候,李子木心中就已經有了答案,這三個人,一定是韓信蕭何還有子房先生,其他人雖然都很優秀,但是這三個人的位置卻是無可替代。


    等著大家都說出了自己的答案之後,皇帝才開始說出了自己的答案。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供給軍餉接濟前敵,吾不如蕭何。統百萬之兵,有戰必勝,有功必取,吾不如韓信。”


    “朕得此三傑,所以得天下。”


    高祖笑了笑說道,要說文治武功,他沒有一樣能行的,而恰好的是,在這幾個方麵,他都有這天底下一等一的能人。


    項羽原本也是有的,論起武功,項羽自己就天下第一,論起管理,亞父範增其實一點兒也不比蕭何差,隻不過被陳平設計離間了而已。


    但是論起謀略,漢營更加厲害,因為漢營有天下第一謀士張良坐鎮,項羽謀略雖然也很厲害,但是比起子房先生,還是差了一點兒。


    在座的諸侯們,雖然對於子房先生和蕭何二人並不如何讚同,因為他們沒有實際上看得見的功績,但是皇帝既然這麽說,他們也就跟著附和好了。


    連皇帝都這麽說了,他們心裏也盤算著以後該如何站隊伍,才能在接下來的政治生涯中混得順風順水。


    李子木經常向先生討教經驗,他知道先生是大聰明人,他太年輕了,第一次參與這種國家政事,第一次趟這樣的渾水,稍微走錯一步,便可能危及生命。


    子房先生隻對他提了兩個很簡單的要求,其實李子木有些不太明白。


    “其一,避韓信,其二,拒權力。”


    這是子房先生對他說的原話,很簡單,讓他遠離韓信這個人,讓他拒絕皇帝給的權力。


    李子木雖然不太清楚其中的門道,但是他隻需要照辦就對了,反正子房先生不會害他。


    整個宴會沉悶而又乏味,大家小心翼翼的應付著高台上的高祖,完全沒有了當初那種大家圍在一起喝酒吃肉的氛圍。


    如今的高祖已經不再是曾經那個和大家一起插科打諢的沛縣沛公,他開始感歎起人生來,常常拉著身旁的官員一起迴憶以前的點點滴滴。


    人老了就喜歡幹這種講故事的行當,其中穿插著一點兒莫須有的東西,例如金龍盤旋力斬白蛇之類的勇敢經曆。


    “念此八年,一切所曆皆曆曆在目,若皆在昨日之事也。”


    高祖長歎了一口氣看著周圍的人說道,時間一晃就過了八年,一切的經曆好像都曆曆在目,仿佛一切都在昨天發生的一樣。


    “是也,你看我輩皆老矣。”


    蕭何搖了搖手中的羽扇摸了摸自己的胡須說道,轉眼一晃,大家都老了。


    “吾此間,最少者亦惟李子木矣,不過子木並將而立之年矣?”樊噲大笑著說道,在座的這些人中,最年輕的應該就是李子木了,不過也快要而立之年了。


    “而立之年?汝不曰吾皆以為剛弱冠矣……”陳平一臉詫異的說道,他是後麵才加入漢營的,所以對李子木比較陌生,他還以為李子木隻有弱冠的年紀呢。


    “這小子似乎不會老一樣,我第一次見他便是這般模樣,八年過矣,則猶視也,絲毫不變!”


    樊噲笑著說道,他是心直口快絲毫沒有隱瞞,但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如今這宮殿之中,所有人的眼光,都集中在了角落中安靜吃著東西的李子木身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他來自秦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謝張張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謝張張謝並收藏他來自秦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