蘄縣最近正在瘋傳著六個字。
大楚興,陳勝王!
這六個字讓天下有誌之士紛紛投靠,而陳勝也因此兵強馬壯,自蘄縣大澤鄉起,一路北上攻城略地,摧枯拉朽勢如破竹,到達陳縣的時候,已經有六七百輛馬車,步卒數萬。
而陳縣這個地方,因為占了個陳字,那陳勝果然在此處稱了王,半月之前即了王位,改國號為張楚,成了此時反秦的最大力量。
“出發!”
張良檢查了一下院子裏這十幾匹馬點點頭說道,眾人早已備好了遠行的幹飯,李子木在這裏呆了三個月了,子房先生終於有所行動。
他們此行的目的,就是去投奔那張楚王陳勝的。
按照子房先生的意思,這投奔,太早了不行,太晚了也不行,現在正是時候了。
這段時間鹹陽從沒有派過兵來鎮壓這場起義,關中來信中提到,二世十分厭惡起義這兩個字,有兩個官員上報,竟然被砍了頭,後來就再沒有人敢上報了……
就是這樣,讓得陳勝有了發展壯大的機會,如今就算鹹陽發兵,也已經晚了。
這段時間,李子木也不是什麽都沒幹,他學會了基本的劍法,還有射箭,騎馬等等各種各樣的技能,他相信就算現在對上一個訓練有素的秦兵,他也能夠與之搏鬥。
不過不得不說這騎馬真的是個累人的活兒,半天功夫下來屁股都已經發麻了,要是這馬背上裝個可以坐人的布置該有多好,李子木心裏想。
馬是個稀罕的東西,南方養不起馬來,老百姓就算有錢也不一定能買上一匹,不過他們這是在北方,這裏的馬雖然同樣珍貴,但還不至於罕見。
能夠弄到這十幾匹馬,足以見得子房先生的能量了,不過馬隻能載一個人,其他的人隻能先走路過去了,隻有十幾個最為精銳的手下,才能跟著子房先生騎馬走。
而李子木嘛,靠著是子房先生的徒弟這層關係,自然也配了一匹。
如今各處都在起義,這些縣令人心惶惶,生怕自己哪一天也被這些起義軍們砍了頭,成為稱王的祭品,他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躲在家裏,外麵的事早就已經不敢去管了。
於是乎,子房先生帶著十幾個手下,在這馳道上飛馳著往陳縣趕去,一路上幾乎沒有看到一個官府的人,連驛站都關門了不少。
沙丘這個地方的秦兵數量較多,所以還沒有見到誰敢冒出頭來大喊一聲起義的,張良也不敢,他不認為自己這幾十個人是千百秦兵的對手,所以他放棄了自己舉杆稱王的想法。
除此之外,張良自己也沒有稱王的野心,他隻是想報仇,對稱王這種事情並不趕興趣,他非常的清楚自己不是稱王的那塊料。
這次去投奔陳勝,張良也考慮過,如果那陳勝真如傳聞中的那樣,那他不介意輔佐這剛站起來的張楚王。
相反,如果那陳勝並不如傳聞中的神通廣大,隻不過會耍一點小聰明的話,他會調頭就走,就算張楚王人多勢眾很可能推翻暴秦,他也不會跟著他的。
沒有點兒本事,就算稱了王,也活不長,要麽外敵,要麽內政,遲早有一天會垮的。
一路上走走停停,晚上就安營休息,天一亮就接著出發,沒辦法,他們沒有那麽多馬來換,不能持續的趕太長的路。
始皇帝一崩,曾經被他所征服的各國舊部們,也紛紛開始重新冒出頭來了,二世胡亥不僅沒有大力鎮壓,反而躲在深宮夜夜笙歌避而不見,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
他們利用自己是六國舊部王室家族成員的身份,站起身來號召老百姓。而老百姓曾經也是六國舊部的人,對曾經的國家自然有著一份歸屬感,憑借著身份的優勢,很快就多出了一個一個的小團隊。
李子木這兩天的行程裏,路經的幾個縣中,也有一兩個是被當地的人帶著老百姓推翻的,他們無一不打著六國之一的口號,見到李子木這一隊人,紛紛拋出了橄欖枝,但是子房先生卻一一拒絕了。
原因隻有一個,並不隻是他們的力量不如張楚王那麽雄厚,更重要的是那些帶領老百姓起義的人,他們的性格和眼光注定了他們隻能短暫的發光發亮,所以張良果斷的拒絕了對方的邀請。
“前方那個縣好像也被攻下來了。”
李子木坐在馬上指著他們正前方那高高的城牆說道,哨塔上的秦旗已經被砍下來了,站在城牆上的人也不是秦兵,而是普通的黔首,這證明了這個城已經被當地老百姓們聯合攻下來了。
如今想要攻下一個城很簡單,取了縣令的頭,拿了兵令,宣布起義,絕大多數士兵都不會反抗的。
因為這些秦兵們,大多都是在這裏土生土長的人,他們的親戚父母都在這裏生活。
而親戚們起義,哪裏有反抗的道理?說不定發起這起義的人,就是原來的秦兵也不一定呢……
“前此何處?”
子房先生點了點頭,倒也沒有太大的意外,如今的大秦已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了,傾滅之勢不可抗拒,隻不過是時間的長短而已。
“前方是沛縣,沒有我們的人。”
大漢掏出一副地圖看了看之後說道,這是一份很詳細的秦國地圖,細微到每一亭設置在哪兒都畫得清清楚楚,這應該是朝廷的東西,不知道子房先生是怎麽得到的,李子木心裏想。
“前方何人?!”
城牆上的黔首看著下麵這十幾個騎馬的人高聲的問道,他好像是喝了一點兒酒,看上去醉醺醺的樣子。
“同為黔首,隻是路過而已!”
大漢按照子房先生的意思傳話,隨即李子木便跟著他們往邊上走繞過城牆接著前進,馳道聯通著各個城池,從城門穿過去的,不過他們的身份加上這陣仗,沒辦法進城的,雖然這城池已經被攻陷下來了。
“足下請少待須臾!”
正繞著城牆行了一段路,城牆上的人又開始喊起來了,張良牽著馬停了下來。
“沛公欲請諸壯士入食,再行不遲。”
城牆上一個中年人大聲的說道,和之前那個黔首不同的是,此人雖衣著普通,但是頭上戴著一頂布冠,手裏拿著一把羽扇,顯得風度翩翩。
大楚興,陳勝王!
這六個字讓天下有誌之士紛紛投靠,而陳勝也因此兵強馬壯,自蘄縣大澤鄉起,一路北上攻城略地,摧枯拉朽勢如破竹,到達陳縣的時候,已經有六七百輛馬車,步卒數萬。
而陳縣這個地方,因為占了個陳字,那陳勝果然在此處稱了王,半月之前即了王位,改國號為張楚,成了此時反秦的最大力量。
“出發!”
張良檢查了一下院子裏這十幾匹馬點點頭說道,眾人早已備好了遠行的幹飯,李子木在這裏呆了三個月了,子房先生終於有所行動。
他們此行的目的,就是去投奔那張楚王陳勝的。
按照子房先生的意思,這投奔,太早了不行,太晚了也不行,現在正是時候了。
這段時間鹹陽從沒有派過兵來鎮壓這場起義,關中來信中提到,二世十分厭惡起義這兩個字,有兩個官員上報,竟然被砍了頭,後來就再沒有人敢上報了……
就是這樣,讓得陳勝有了發展壯大的機會,如今就算鹹陽發兵,也已經晚了。
這段時間,李子木也不是什麽都沒幹,他學會了基本的劍法,還有射箭,騎馬等等各種各樣的技能,他相信就算現在對上一個訓練有素的秦兵,他也能夠與之搏鬥。
不過不得不說這騎馬真的是個累人的活兒,半天功夫下來屁股都已經發麻了,要是這馬背上裝個可以坐人的布置該有多好,李子木心裏想。
馬是個稀罕的東西,南方養不起馬來,老百姓就算有錢也不一定能買上一匹,不過他們這是在北方,這裏的馬雖然同樣珍貴,但還不至於罕見。
能夠弄到這十幾匹馬,足以見得子房先生的能量了,不過馬隻能載一個人,其他的人隻能先走路過去了,隻有十幾個最為精銳的手下,才能跟著子房先生騎馬走。
而李子木嘛,靠著是子房先生的徒弟這層關係,自然也配了一匹。
如今各處都在起義,這些縣令人心惶惶,生怕自己哪一天也被這些起義軍們砍了頭,成為稱王的祭品,他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躲在家裏,外麵的事早就已經不敢去管了。
於是乎,子房先生帶著十幾個手下,在這馳道上飛馳著往陳縣趕去,一路上幾乎沒有看到一個官府的人,連驛站都關門了不少。
沙丘這個地方的秦兵數量較多,所以還沒有見到誰敢冒出頭來大喊一聲起義的,張良也不敢,他不認為自己這幾十個人是千百秦兵的對手,所以他放棄了自己舉杆稱王的想法。
除此之外,張良自己也沒有稱王的野心,他隻是想報仇,對稱王這種事情並不趕興趣,他非常的清楚自己不是稱王的那塊料。
這次去投奔陳勝,張良也考慮過,如果那陳勝真如傳聞中的那樣,那他不介意輔佐這剛站起來的張楚王。
相反,如果那陳勝並不如傳聞中的神通廣大,隻不過會耍一點小聰明的話,他會調頭就走,就算張楚王人多勢眾很可能推翻暴秦,他也不會跟著他的。
沒有點兒本事,就算稱了王,也活不長,要麽外敵,要麽內政,遲早有一天會垮的。
一路上走走停停,晚上就安營休息,天一亮就接著出發,沒辦法,他們沒有那麽多馬來換,不能持續的趕太長的路。
始皇帝一崩,曾經被他所征服的各國舊部們,也紛紛開始重新冒出頭來了,二世胡亥不僅沒有大力鎮壓,反而躲在深宮夜夜笙歌避而不見,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
他們利用自己是六國舊部王室家族成員的身份,站起身來號召老百姓。而老百姓曾經也是六國舊部的人,對曾經的國家自然有著一份歸屬感,憑借著身份的優勢,很快就多出了一個一個的小團隊。
李子木這兩天的行程裏,路經的幾個縣中,也有一兩個是被當地的人帶著老百姓推翻的,他們無一不打著六國之一的口號,見到李子木這一隊人,紛紛拋出了橄欖枝,但是子房先生卻一一拒絕了。
原因隻有一個,並不隻是他們的力量不如張楚王那麽雄厚,更重要的是那些帶領老百姓起義的人,他們的性格和眼光注定了他們隻能短暫的發光發亮,所以張良果斷的拒絕了對方的邀請。
“前方那個縣好像也被攻下來了。”
李子木坐在馬上指著他們正前方那高高的城牆說道,哨塔上的秦旗已經被砍下來了,站在城牆上的人也不是秦兵,而是普通的黔首,這證明了這個城已經被當地老百姓們聯合攻下來了。
如今想要攻下一個城很簡單,取了縣令的頭,拿了兵令,宣布起義,絕大多數士兵都不會反抗的。
因為這些秦兵們,大多都是在這裏土生土長的人,他們的親戚父母都在這裏生活。
而親戚們起義,哪裏有反抗的道理?說不定發起這起義的人,就是原來的秦兵也不一定呢……
“前此何處?”
子房先生點了點頭,倒也沒有太大的意外,如今的大秦已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了,傾滅之勢不可抗拒,隻不過是時間的長短而已。
“前方是沛縣,沒有我們的人。”
大漢掏出一副地圖看了看之後說道,這是一份很詳細的秦國地圖,細微到每一亭設置在哪兒都畫得清清楚楚,這應該是朝廷的東西,不知道子房先生是怎麽得到的,李子木心裏想。
“前方何人?!”
城牆上的黔首看著下麵這十幾個騎馬的人高聲的問道,他好像是喝了一點兒酒,看上去醉醺醺的樣子。
“同為黔首,隻是路過而已!”
大漢按照子房先生的意思傳話,隨即李子木便跟著他們往邊上走繞過城牆接著前進,馳道聯通著各個城池,從城門穿過去的,不過他們的身份加上這陣仗,沒辦法進城的,雖然這城池已經被攻陷下來了。
“足下請少待須臾!”
正繞著城牆行了一段路,城牆上的人又開始喊起來了,張良牽著馬停了下來。
“沛公欲請諸壯士入食,再行不遲。”
城牆上一個中年人大聲的說道,和之前那個黔首不同的是,此人雖衣著普通,但是頭上戴著一頂布冠,手裏拿著一把羽扇,顯得風度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