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不罕望著高大的唐州城樓,滿麵愁容,他早上出發時帶著大隊人馬,趾高氣昂地出了唐州城,現在身邊卻隻剩下了一個百夫長。他實在是不敢去麵對唐州刺史蒲察。
百夫長是個機靈人,看到他愁眉苦臉的樣子,知道他是怕迴去交不了差,建議道:“大人,咱們要是說遇見了大股的宋軍,說出去不會有人相信。再說了,就是遇見大股的宋軍,也不至於把仗打成這樣。”
阿不罕明白,就是遇到上萬的敵軍,也不至於全軍覆滅,打不過還跑不了嗎?他問道:“那咱們該怎麽說啊?”
百夫長說道:“咱們就說是那些漢人簽軍叛變,勾結守城的漢人突然襲擊了咱們,咱們猝不及防,才導致了全軍覆滅。”
阿不罕問道:“主意是不錯,可是萬一簽軍指揮使那些人逃迴來,怎麽辦?”
百夫長說道:“咱們是兩人一騎馬,那些簽軍的軍官人人有馬,他們要是能夠逃迴來,早就跑到咱們前麵了。可是到現在也沒有見到一個,說明他們已經迴不來了。
再說了,即便他們有人僥幸能夠迴來,在蒲察大人那裏,也是先入為主,到時候各持一詞,誰能夠說得清楚?
蒲察大人的夫人那裏,我的小妾和她熟悉,今夜備上些禮物送過去,還怕不替咱們說話?”
阿不罕大喜,他說道:“兄弟,今天你救我一命,我不會忘記你的好處。迴去後,我會派人把東西送到你那裏,你叫你的小妾趕緊送過去吧。”
第二天一早,阿不罕去見了唐州刺史蒲察,哭訴了簽軍叛變導致兵敗的情況。他的運氣很好,那些簽軍的軍官沒有跑迴來一個,蒲察相信了他的話,將情況上報了南京留守府。
南京城裏,除了留守府以外。金國兵馬大元帥金兀術的大元帥府也設在這裏。
在大帥府的書房裏,坐著一位彪形大漢,他大約四十歲左右年紀,紅臉膛,相貌威武英俊。沒有留胡須,胡茬刮得鐵青。他就是金國大元帥金兀術。
這幾天,他接到了報告,說從淮河南岸,傳來了消息,宋人正在秘密備戰,準備再次進攻中原。他問道:“軍師,這件事你怎麽看?”
在他的下首,坐著一位大約三十七八歲的瘦臉男子,麵目清秀,下頜留著山羊胡子。他就是軍師哈密叱。他說道:“四太子,這件事有些詭異。趙構膽小如鼠,哭著喊著簽訂了議和協定,怎麽會主動挑釁呢?”
金兀術說道:“我也有些納悶,可是空穴來風,是不是蠻子那裏出現了什麽變故?而且對麵的鳳陽、廬州等地的確是出現了軍隊集結的情況。據說是蠻子對邊軍進行點驗,難保不會有什麽其他的企圖?”
他所說的點驗,正好是南宋朝廷要對鳳陽軍等部進行點驗,軍隊調動集中在所難免。
哈密叱說道:“大帥說的是。這件事還是要引起重視。屬下的意見是,派人去臨安,找秦檜探聽一下情況。”
金兀術說道:“也好。陛下要求咱們分兵剿滅中原各地的蠻子軍隊殘餘和土匪,安定地方。既然出現了這種傳言,就暫時不分兵了,以防不測。等你派去找秦檜的人迴來,再作打算。”
金兀術的決定和阿不罕的推卸責任,給義勇軍的發展贏得了難得的寶貴時間。
連續的戰鬥勝利,極大地提高了義勇軍的士氣,將士們都憋著勁兒要去打仗。
第二天夜間,李牧天帶著李尚武部、高賀部和忠義社廖占部,來到了虞新縣城。
淩晨2點,李牧天親自帶著一個分隊的士兵摸到了城牆下麵。
此時行璋縣發生的戰鬥,並沒有傳達這裏,城牆上並沒有人把守,隻是在城門有一什的士兵。
李牧天攀上了城牆,隨後接應手下上了城牆,朝著城門方向摸去。他們幹掉了城門守衛,打開了城門,大隊蜂擁而入。
戰鬥沒有懸念,金人的縣令以下67名金人官兵,以及一個簽軍百人隊,全部被殲滅。
與此同時,施全帶領本部、牛通部和忠義社李定部,奔襲了饒陽縣城。
接下來的幾天,義勇軍等部連續攻占了伏牛山東、南、北麓5個縣城,控製了包括行璋縣在內的六個縣的廣大地區。
義勇軍進行了第一次擴編。
這天,李牧天宣布了擴編命令:
義勇軍第一大隊擴編為義勇軍第一總隊,總隊長李牧天、副總隊長嶽雷。下轄總隊部、直屬隊、後勤。
軍官教導隊,隊長李牧天兼任。
士兵訓練大隊,隊長高賀。
騎兵隊,隊長施全。
第一大隊,隊長牛通。
第二大隊,隊長李尚武、副隊長劉戈。
第三大隊,隊長廖占、副隊長李定。各大隊下轄五個中隊。
全總隊編製3512人。
命令宣布完了,眾人都很興奮。
廖占說道:“總隊長,擴編後,我們大隊編製920人,可是現在隻有562人,何時給我們補充人員啊?”
嶽雷笑道:“兵源不是問題,目前已經報名參軍的百姓就已經多達3800人,還有俘虜的簽軍1300人,那也是好兵源啊。
今後,各大隊在征戰的過程中,可以自行招兵,不過,士兵要統一交給訓練大隊訓練,各大隊隻管負責執行任務,兵員隨時會給你們補充的。”
李尚武說道:“這樣好,我們一邊打仗一邊帶新兵,的確是顧不上啊。”
嶽雷說道:“為了提高部隊的素質,所有的新兵至少要在訓練大隊,訓練三個月。所有的軍官根據情況,也要到軍官教導隊接受訓練。”
李牧天宣布了各大隊目前的任務:每個大隊負責兩個縣,徹底摧毀金人的基層政權,為抗金民眾政府開展工作創造條件。
隨後,李牧天跟吳尚經過了反複討論,決定建立中原民眾抗金政府,李牧天任主任,吳尚任副主任兼任政府主席,暫時下轄六個縣。設立中原民眾抗金政府政治學校,吳尚和李牧天分任正副校長。
吳尚是個幹才,他雷厲風行地開始了政權建設。
看到對於俘虜兵的使用,軍官們都持有懷疑態度,嶽雷就帶著各個大隊的頭腦們來到了俘虜營
百夫長是個機靈人,看到他愁眉苦臉的樣子,知道他是怕迴去交不了差,建議道:“大人,咱們要是說遇見了大股的宋軍,說出去不會有人相信。再說了,就是遇見大股的宋軍,也不至於把仗打成這樣。”
阿不罕明白,就是遇到上萬的敵軍,也不至於全軍覆滅,打不過還跑不了嗎?他問道:“那咱們該怎麽說啊?”
百夫長說道:“咱們就說是那些漢人簽軍叛變,勾結守城的漢人突然襲擊了咱們,咱們猝不及防,才導致了全軍覆滅。”
阿不罕問道:“主意是不錯,可是萬一簽軍指揮使那些人逃迴來,怎麽辦?”
百夫長說道:“咱們是兩人一騎馬,那些簽軍的軍官人人有馬,他們要是能夠逃迴來,早就跑到咱們前麵了。可是到現在也沒有見到一個,說明他們已經迴不來了。
再說了,即便他們有人僥幸能夠迴來,在蒲察大人那裏,也是先入為主,到時候各持一詞,誰能夠說得清楚?
蒲察大人的夫人那裏,我的小妾和她熟悉,今夜備上些禮物送過去,還怕不替咱們說話?”
阿不罕大喜,他說道:“兄弟,今天你救我一命,我不會忘記你的好處。迴去後,我會派人把東西送到你那裏,你叫你的小妾趕緊送過去吧。”
第二天一早,阿不罕去見了唐州刺史蒲察,哭訴了簽軍叛變導致兵敗的情況。他的運氣很好,那些簽軍的軍官沒有跑迴來一個,蒲察相信了他的話,將情況上報了南京留守府。
南京城裏,除了留守府以外。金國兵馬大元帥金兀術的大元帥府也設在這裏。
在大帥府的書房裏,坐著一位彪形大漢,他大約四十歲左右年紀,紅臉膛,相貌威武英俊。沒有留胡須,胡茬刮得鐵青。他就是金國大元帥金兀術。
這幾天,他接到了報告,說從淮河南岸,傳來了消息,宋人正在秘密備戰,準備再次進攻中原。他問道:“軍師,這件事你怎麽看?”
在他的下首,坐著一位大約三十七八歲的瘦臉男子,麵目清秀,下頜留著山羊胡子。他就是軍師哈密叱。他說道:“四太子,這件事有些詭異。趙構膽小如鼠,哭著喊著簽訂了議和協定,怎麽會主動挑釁呢?”
金兀術說道:“我也有些納悶,可是空穴來風,是不是蠻子那裏出現了什麽變故?而且對麵的鳳陽、廬州等地的確是出現了軍隊集結的情況。據說是蠻子對邊軍進行點驗,難保不會有什麽其他的企圖?”
他所說的點驗,正好是南宋朝廷要對鳳陽軍等部進行點驗,軍隊調動集中在所難免。
哈密叱說道:“大帥說的是。這件事還是要引起重視。屬下的意見是,派人去臨安,找秦檜探聽一下情況。”
金兀術說道:“也好。陛下要求咱們分兵剿滅中原各地的蠻子軍隊殘餘和土匪,安定地方。既然出現了這種傳言,就暫時不分兵了,以防不測。等你派去找秦檜的人迴來,再作打算。”
金兀術的決定和阿不罕的推卸責任,給義勇軍的發展贏得了難得的寶貴時間。
連續的戰鬥勝利,極大地提高了義勇軍的士氣,將士們都憋著勁兒要去打仗。
第二天夜間,李牧天帶著李尚武部、高賀部和忠義社廖占部,來到了虞新縣城。
淩晨2點,李牧天親自帶著一個分隊的士兵摸到了城牆下麵。
此時行璋縣發生的戰鬥,並沒有傳達這裏,城牆上並沒有人把守,隻是在城門有一什的士兵。
李牧天攀上了城牆,隨後接應手下上了城牆,朝著城門方向摸去。他們幹掉了城門守衛,打開了城門,大隊蜂擁而入。
戰鬥沒有懸念,金人的縣令以下67名金人官兵,以及一個簽軍百人隊,全部被殲滅。
與此同時,施全帶領本部、牛通部和忠義社李定部,奔襲了饒陽縣城。
接下來的幾天,義勇軍等部連續攻占了伏牛山東、南、北麓5個縣城,控製了包括行璋縣在內的六個縣的廣大地區。
義勇軍進行了第一次擴編。
這天,李牧天宣布了擴編命令:
義勇軍第一大隊擴編為義勇軍第一總隊,總隊長李牧天、副總隊長嶽雷。下轄總隊部、直屬隊、後勤。
軍官教導隊,隊長李牧天兼任。
士兵訓練大隊,隊長高賀。
騎兵隊,隊長施全。
第一大隊,隊長牛通。
第二大隊,隊長李尚武、副隊長劉戈。
第三大隊,隊長廖占、副隊長李定。各大隊下轄五個中隊。
全總隊編製3512人。
命令宣布完了,眾人都很興奮。
廖占說道:“總隊長,擴編後,我們大隊編製920人,可是現在隻有562人,何時給我們補充人員啊?”
嶽雷笑道:“兵源不是問題,目前已經報名參軍的百姓就已經多達3800人,還有俘虜的簽軍1300人,那也是好兵源啊。
今後,各大隊在征戰的過程中,可以自行招兵,不過,士兵要統一交給訓練大隊訓練,各大隊隻管負責執行任務,兵員隨時會給你們補充的。”
李尚武說道:“這樣好,我們一邊打仗一邊帶新兵,的確是顧不上啊。”
嶽雷說道:“為了提高部隊的素質,所有的新兵至少要在訓練大隊,訓練三個月。所有的軍官根據情況,也要到軍官教導隊接受訓練。”
李牧天宣布了各大隊目前的任務:每個大隊負責兩個縣,徹底摧毀金人的基層政權,為抗金民眾政府開展工作創造條件。
隨後,李牧天跟吳尚經過了反複討論,決定建立中原民眾抗金政府,李牧天任主任,吳尚任副主任兼任政府主席,暫時下轄六個縣。設立中原民眾抗金政府政治學校,吳尚和李牧天分任正副校長。
吳尚是個幹才,他雷厲風行地開始了政權建設。
看到對於俘虜兵的使用,軍官們都持有懷疑態度,嶽雷就帶著各個大隊的頭腦們來到了俘虜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