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武一見到李牧天,就興奮地說道:“大哥,發財了,船上都是金銀珠寶、糧食和布匹,還有很多東西,看上去很值錢的。”
李牧天心道:“難怪呢,我說船上怎麽隻有幾十人,原來是被當做貨船來用了。”他對梁興說道:“梁大人,這些東西我們也帶不走,請您派人接收吧。”
梁興點點頭笑道:“如此,我就不客氣了。”說完,他對手下的一個虞侯(辦事員,類似軍中的參謀幹事。)說道:“你帶人上去點驗一下財物,立刻組織卸船。”
這時,幾名金人被帶到了李牧天等人的麵前。這是一個中年金人,他身上的官服顯示了此人的官職很高,他身邊的三個女人,一名貴婦人和一個少女,應該是這人的家眷,另外一個女人仆人打扮,是他們的奴仆。
不等李牧天開口問話,那個金朝官員情緒激動,嘰裏呱啦地喊叫了起來。
梁興等人都不知道他在說些什麽,趙雲怒道:“他娘的,說得什麽鳥語?會不會說人話?”
李牧天頭腦中有搜索引擎,他打開語言翻譯功能,將那人的女真語進行了即時翻譯。他也嘰裏呱啦地說了起來。
眾人都沒想到李牧天竟然還會說女真話,趙雲驚奇地問道:“牧天,你和這金狗在說些什麽?”
李牧天翻譯道:“他說他是大金國南京(開封)路留守副使,名字不肯說。他指責咱們違反臨安議和協定,擅自襲擊大金國官員,是蓄意挑起戰端。”
趙雲怒道:“該死的金狗,好不要臉,侵占了我大好河山,還敢在這裏大放厥詞!”
李尚武等人也很憤怒,他說道:“大哥,跟這個金狗廢什麽話,直接砍了得了。”
李牧天搖搖頭說道:“金朝全國新設置了十九個路,此人是南京路的留守副使,可是個大官。咱們此去,活動的區域主要就是南京路,留著此人有大用。”
他對嶽雷說道:“你派人負責看押他們,不要虐待他們。”
嶽雷說道:“是,大哥。”隨即派人將他們帶走了。
不久,那個被派去點驗的虞侯興衝衝地過來了,他稟報道:“都統製大人,船上的財物太多,來不及點驗清楚,目測就有不下百萬貫的財物。”
趙雲高興地說道:“這麽多啊!”隨即,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牧天,嶽雷,這些財物你們還是帶走一些吧。”
嶽雷現在信心十足,他豪邁地說道:“趙叔,此去中原,金狗那裏東西多得是,我們再去取來就是。”
李尚武笑道:“我發現當強盜的感覺很爽啊。當初我窮得沒錢請大哥吃飯,結果晚上和大哥當了一迴強盜,立馬就成了富翁了。哈哈。”
梁興也被這些年輕人的豪氣感染,他笑道:“我今年才32歲,看到你們,怎麽就感到有些老了呢!”他對趙雲說道:“把衛隊的那些馬也給了牧天他們吧。”
趙雲笑道:“好。”他吩咐衛隊送二十匹戰馬過來。
李牧天知道,他將來要擊敗金人,必須有強大的騎兵隊伍,可是他目前隻有30匹馬,現在,梁興他們又送給了自己20匹馬,他就可以組建自己的騎兵隊了。他十分高興,說道:“如此,我就不客氣了。”
淩晨4點半,義勇軍全部渡過了淮河,李牧天等人再次和梁興等人道別,踏上了抗金的征程。
宋金議和臨安協定簽署以後,淮河以北地區全部割讓給了金人,各地官府也隨著南宋大軍撤往了南宋統治區。
可是,有一位官員卻自發地留了下來,堅持行使著南宋的主權。他就是唐州行璋縣知縣吳尚。
吳尚今年28歲,中等個,身材瘦弱,方臉盤,皮膚白淨,麵目清秀,滿臉的書卷氣。他出身名門,是已故南宋著名抗金將領涪王吳玠,和現任南宋四川宣撫使吳璘的堂弟,進士出身,此時,已經擔任了三年的行璋縣知縣。在任上,他體察民情,秉公辦事,深得百姓愛戴。
唐州,行璋縣衙。
這天,知縣吳尚、縣尉劉戈正在議事,夫人楊氏帶著一個商人模樣的年輕人進來了。
“小的見過知縣相公。”來人恭敬地行禮說道。
“喚城,你怎麽來了,你家相公好嗎?”吳尚親切地問道。來人是吳玠的弟弟四川宣撫使吳璘的親隨吳喚城。
吳喚城說道:“我家相公全家都好,隻是他惦記著您,特地派小人前來送信兒。”
在一旁的縣尉劉戈站起來說道:“知縣相公,您有事要談,卑職就先告辭了。”
吳尚說道:“不必,危難之際,無分國事家事。你正好做個見證。”他已經猜到了吳喚城的來意。
吳尚接過了吳喚城遞過來的書信,展開念道:“清韻吾弟,你身陷危境,堂兄我甚是掛念。現已為你謀得宣州通判一職,請速來就職。另外,朝廷已經有意將你等滯留中原的官吏視為叛臣,請務必盡快過河,洗清叛臣嫌疑。”
劉戈怒道:“朝廷放棄中原,置百姓生死於不顧,我等盡忠職守,居然被視為叛臣。天理何在?”
說完,他朝著吳尚不滿地問道:“知縣相公,你也要棄行璋百姓於不顧嗎?”
吳尚沒有理他,對著吳喚城擲地有聲地說道:“你迴去對你家相公去說,我吳尚感謝堂兄的關照。身為行璋知縣,我必須盡忠職守,城在人在,城破人亡。來生再見!”
吳喚城看了一眼坐在一邊的楊氏說道:“我家相公說了,他尊重您的選擇。可是,能否讓夫人和孩子跟我迴去?”吳璘知道吳尚的秉性,做了最壞的打算。
吳尚望著夫人楊氏說道:“夫人,你意如何?”
楊氏深情地望著吳尚,堅定地說道:“官人,奴家是你的夫人,你在哪裏,奴家就在哪裏。”
“好,不愧是我吳尚的夫人!”吳尚說道。接著,他對吳喚城說道:“你迴去吧。請堂兄照顧我家老母,我在這裏謝過了。”說著,拱手朝天施了一禮。
劉戈激動地說道:“知縣相公,卑職願為大人效死,共同堅守縣城!”
吳喚城滿臉崇敬,含淚離去。
吳喚城迴到cd,轉述了吳尚的話後,吳璘感慨之餘,心中有些慚愧,他曾經堅守涇原路華州等城池數年,打退了金人多次進犯。可是朝廷一道命令,他就放棄了跟隨他多年的當地軍民。當天,他大病一場,病好後,體重下降了足足十斤有餘。這是後話。
再說,吳喚城走後,劉戈說道:“金人已經派來了唐州刺史,唐州其餘各縣都已經被金人派駐了官吏,他們很快就會派兵來攻打行璋縣了。”
正在此時,都頭馬鳴進來稟報道:“知縣相公、縣尉大人,城東十裏,發現金人騎兵,正朝著縣城襲來!”
李牧天心道:“難怪呢,我說船上怎麽隻有幾十人,原來是被當做貨船來用了。”他對梁興說道:“梁大人,這些東西我們也帶不走,請您派人接收吧。”
梁興點點頭笑道:“如此,我就不客氣了。”說完,他對手下的一個虞侯(辦事員,類似軍中的參謀幹事。)說道:“你帶人上去點驗一下財物,立刻組織卸船。”
這時,幾名金人被帶到了李牧天等人的麵前。這是一個中年金人,他身上的官服顯示了此人的官職很高,他身邊的三個女人,一名貴婦人和一個少女,應該是這人的家眷,另外一個女人仆人打扮,是他們的奴仆。
不等李牧天開口問話,那個金朝官員情緒激動,嘰裏呱啦地喊叫了起來。
梁興等人都不知道他在說些什麽,趙雲怒道:“他娘的,說得什麽鳥語?會不會說人話?”
李牧天頭腦中有搜索引擎,他打開語言翻譯功能,將那人的女真語進行了即時翻譯。他也嘰裏呱啦地說了起來。
眾人都沒想到李牧天竟然還會說女真話,趙雲驚奇地問道:“牧天,你和這金狗在說些什麽?”
李牧天翻譯道:“他說他是大金國南京(開封)路留守副使,名字不肯說。他指責咱們違反臨安議和協定,擅自襲擊大金國官員,是蓄意挑起戰端。”
趙雲怒道:“該死的金狗,好不要臉,侵占了我大好河山,還敢在這裏大放厥詞!”
李尚武等人也很憤怒,他說道:“大哥,跟這個金狗廢什麽話,直接砍了得了。”
李牧天搖搖頭說道:“金朝全國新設置了十九個路,此人是南京路的留守副使,可是個大官。咱們此去,活動的區域主要就是南京路,留著此人有大用。”
他對嶽雷說道:“你派人負責看押他們,不要虐待他們。”
嶽雷說道:“是,大哥。”隨即派人將他們帶走了。
不久,那個被派去點驗的虞侯興衝衝地過來了,他稟報道:“都統製大人,船上的財物太多,來不及點驗清楚,目測就有不下百萬貫的財物。”
趙雲高興地說道:“這麽多啊!”隨即,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牧天,嶽雷,這些財物你們還是帶走一些吧。”
嶽雷現在信心十足,他豪邁地說道:“趙叔,此去中原,金狗那裏東西多得是,我們再去取來就是。”
李尚武笑道:“我發現當強盜的感覺很爽啊。當初我窮得沒錢請大哥吃飯,結果晚上和大哥當了一迴強盜,立馬就成了富翁了。哈哈。”
梁興也被這些年輕人的豪氣感染,他笑道:“我今年才32歲,看到你們,怎麽就感到有些老了呢!”他對趙雲說道:“把衛隊的那些馬也給了牧天他們吧。”
趙雲笑道:“好。”他吩咐衛隊送二十匹戰馬過來。
李牧天知道,他將來要擊敗金人,必須有強大的騎兵隊伍,可是他目前隻有30匹馬,現在,梁興他們又送給了自己20匹馬,他就可以組建自己的騎兵隊了。他十分高興,說道:“如此,我就不客氣了。”
淩晨4點半,義勇軍全部渡過了淮河,李牧天等人再次和梁興等人道別,踏上了抗金的征程。
宋金議和臨安協定簽署以後,淮河以北地區全部割讓給了金人,各地官府也隨著南宋大軍撤往了南宋統治區。
可是,有一位官員卻自發地留了下來,堅持行使著南宋的主權。他就是唐州行璋縣知縣吳尚。
吳尚今年28歲,中等個,身材瘦弱,方臉盤,皮膚白淨,麵目清秀,滿臉的書卷氣。他出身名門,是已故南宋著名抗金將領涪王吳玠,和現任南宋四川宣撫使吳璘的堂弟,進士出身,此時,已經擔任了三年的行璋縣知縣。在任上,他體察民情,秉公辦事,深得百姓愛戴。
唐州,行璋縣衙。
這天,知縣吳尚、縣尉劉戈正在議事,夫人楊氏帶著一個商人模樣的年輕人進來了。
“小的見過知縣相公。”來人恭敬地行禮說道。
“喚城,你怎麽來了,你家相公好嗎?”吳尚親切地問道。來人是吳玠的弟弟四川宣撫使吳璘的親隨吳喚城。
吳喚城說道:“我家相公全家都好,隻是他惦記著您,特地派小人前來送信兒。”
在一旁的縣尉劉戈站起來說道:“知縣相公,您有事要談,卑職就先告辭了。”
吳尚說道:“不必,危難之際,無分國事家事。你正好做個見證。”他已經猜到了吳喚城的來意。
吳尚接過了吳喚城遞過來的書信,展開念道:“清韻吾弟,你身陷危境,堂兄我甚是掛念。現已為你謀得宣州通判一職,請速來就職。另外,朝廷已經有意將你等滯留中原的官吏視為叛臣,請務必盡快過河,洗清叛臣嫌疑。”
劉戈怒道:“朝廷放棄中原,置百姓生死於不顧,我等盡忠職守,居然被視為叛臣。天理何在?”
說完,他朝著吳尚不滿地問道:“知縣相公,你也要棄行璋百姓於不顧嗎?”
吳尚沒有理他,對著吳喚城擲地有聲地說道:“你迴去對你家相公去說,我吳尚感謝堂兄的關照。身為行璋知縣,我必須盡忠職守,城在人在,城破人亡。來生再見!”
吳喚城看了一眼坐在一邊的楊氏說道:“我家相公說了,他尊重您的選擇。可是,能否讓夫人和孩子跟我迴去?”吳璘知道吳尚的秉性,做了最壞的打算。
吳尚望著夫人楊氏說道:“夫人,你意如何?”
楊氏深情地望著吳尚,堅定地說道:“官人,奴家是你的夫人,你在哪裏,奴家就在哪裏。”
“好,不愧是我吳尚的夫人!”吳尚說道。接著,他對吳喚城說道:“你迴去吧。請堂兄照顧我家老母,我在這裏謝過了。”說著,拱手朝天施了一禮。
劉戈激動地說道:“知縣相公,卑職願為大人效死,共同堅守縣城!”
吳喚城滿臉崇敬,含淚離去。
吳喚城迴到cd,轉述了吳尚的話後,吳璘感慨之餘,心中有些慚愧,他曾經堅守涇原路華州等城池數年,打退了金人多次進犯。可是朝廷一道命令,他就放棄了跟隨他多年的當地軍民。當天,他大病一場,病好後,體重下降了足足十斤有餘。這是後話。
再說,吳喚城走後,劉戈說道:“金人已經派來了唐州刺史,唐州其餘各縣都已經被金人派駐了官吏,他們很快就會派兵來攻打行璋縣了。”
正在此時,都頭馬鳴進來稟報道:“知縣相公、縣尉大人,城東十裏,發現金人騎兵,正朝著縣城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