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隊離開縣城的時候,天光已經大亮,盡管陽光還不是那麽的強烈,可卻已經使得車窗外的景致,不但輪廓清晰,色彩也分明了起來。
七點鍾早餐,七點半準時登車出,這在省領導視察調研的慣例中,這麽早出門還是不多見的。可這是齊天翔昨天提出的要求,不正常也就變得正常了。
冬季的天,原本就亮的晚,而處於深山區的縣城,更是顯得天亮的特別晚。七點的時光,黑暗還籠罩著天際,而且在日夜交替的黎明,暗夜似乎格外的濃重,似乎也是不願就此離去,使得除了燈光照射到的區域,其他能看到的就是夜的黑,還有黑夜帶來的冷寂和空寥了。
早起是齊天翔已然習慣了的生活節奏,不論是在學院教書,還是到河海省任職,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齊天翔就沒有遲至七點之後起床的。無論什麽季節,什麽天氣,早上六點多一點就醒來了,用不著鬧鍾提醒,生物鍾就準時揮著作用。
齊天翔沒有晨練的習慣,出門在外住賓館,也不過就是出門散散步走一走,也就算是鍛煉了。在家的時候,起床之後基本是不出門的,洗漱完畢,就是動手準備早點,或者是協助閆麗做些輔助工作。多年的夫妻生活,他願意為閆麗準備早點,可這樣的機會往往是不多的。吃完了早飯,坐在沙上翻看一會報紙,等待小張和小王來接,一天的工作就算是正式開始了。
這麽多年都是這樣過來的,齊天翔沒有覺得有什麽不正常,反而覺得這樣的的生活節奏,很有規律,也很有延續的必要。早晨是精力最為集中的時期,也是工作效率最高的時候,浪費了豈不可惜。
因此,齊天翔不僅有早起的習慣,也還有早到辦公室一個小時的習慣,提前開始一天的文件處理工作。這已經成為多年的規矩,幾個曾經工作過的單位都知道他的這個習慣,沒有重要的事情,這個時間段是不會有人打擾他的習慣的。
可齊天翔習慣的節奏,其他人卻不一定都能夠適應,起碼對於基層鄉鎮的幹部來說,晚睡晚起是他們的工作節奏,這也是從早餐就餐的人數,還有精神狀態,就能夠很清楚地感知到的。
也就是在登車之後,眾人的狀態才被迫恢複了正常。這也是齊天翔敏銳地觀察到的,對於基層幹部的工作狀態,齊天翔不是特別的熟悉,可通過這麽多年與他們的接觸,也知道一些他們的工作規律。
鄉鎮幹部的生活和工作,除非是農忙季節,或者是有重要活動和會議,每天的工作基本上是從中午才正式開始的。除了一些偏遠鄉鎮,黨政一把手基本上都處在走班的狀態,也就是在縣裏居住,在鄉鎮上班,好一點的一周一次的來迴,近一點的鄉鎮差不多每天都是早去晚歸。
這也是鄉鎮幹部的特點造成的,無論是中心鄉鎮,還是偏遠地區,鄉鎮幹部的任職周期都是很短的,長的可能三兩年,短的一兩年就要流動和交流。任期短流動性大,造成了鄉鎮幹部穩定性差的特點,也就是這樣的特點,進入到鄉鎮領導層級之後,很少人是會在所任職鄉鎮定居的,大多都是在縣城擁有住房。
這也是近水樓台先得月的便利所在,進入了鄉鎮正職,也就進入了中層幹部序列,住房這類福利待遇,自然是要由縣裏麵統一安排的,而很多幹部又是縣裏的局委和鄉鎮之間,往複幾次的調整,縣裏擁有住房,原本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鄉鎮工作就是過渡,沒有誰願意常年在一個鄉鎮居住和生活,何況還有一個家屬和孩子就業就學的現實問題擺在哪裏,能夠堅持在鄉鎮工作幾年,對於很多人來說,就已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除了這些顯而易見的原因,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也是明擺著的,那就是縣裏時不時會有的事情,也注定了鄉鎮幹部,不可能長期待在鄉鎮。所謂上麵千根線,下麵一根針,縣裏麵所有委辦局的工作,都對著基層的某一個鄉鎮,任何要求和部署,都要求鄉鎮去具體落實,而具體的責任人都落在了黨政一把手身上。
因此,鄉鎮黨政一把手每天的主要工作,不是鄉鎮的繁瑣事務,而是縣裏各局委交辦的任務,頻繁地遊走於縣裏的機關單位,就成為了鄉鎮領導的主要工作。這樣做既有被動的成分,也有主動的成分,鄉鎮的各項工作開展離不開各局委的支持,而一些權利局委,更是鄉鎮有事沒事都想走到的地方。
還有一個不能公開說的內情,那就是為了自己的進步,鄉鎮領導也要頻繁地在縣裏麵露麵。不被人遺忘,特別的不被縣領導遺忘,這是必須時刻注意的事情。鄉鎮工作大同小異,除了一些有著特有資源和優勢的鄉鎮,鄉鎮之間的差別是微弱的,想要脫穎而出就不能僅靠平日的工作,更要謀取功夫在詩外的意境了。
與老百姓在一起,你遲早也會變成老百姓。這是鄉鎮幹部中流傳於的一句話,盡管有些無奈和黑色幽默的意味,可也說明一些鄉鎮幹部的心理焦慮。想踏踏實實地在鄉鎮做些事情,可也擔心埋頭在鄉鎮,被縣裏所遺忘,結果幾年辛辛苦苦地耕耘,並沒有作出什麽驕人的業績,寶貴的仕途時間也給耽誤了。
在這種被時間攆著屁股走的情況下,鄉鎮幹部,尤其是黨政一把手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縣裏已是不爭的事實,也是眾多鄉鎮幹部真實的寫照。縣裏沒有重大活動和會議的情況下,一把手應該是早上就要動身去所在鄉鎮。可事實上卻是,鄉鎮領導每天上午的時間,基本上是在各個局委之間度過的,到了臨近中午時分,才會在約好了晚上的飯局之後,匆匆驅車迴到所在鄉鎮,也就到了午飯的時間,午飯之後的午休,午休之後簡單處理一下鄉鎮的工作,就到了趕赴飯局的時間,一天的鄉鎮工作,也就宣告結束了。
晚間的飯局往往會持續很長時間,不論是吃請還是請吃,都需要旺盛的精力和狀態,因為飯局之後通常還都有餘興節目,泡澡,唱歌,打麻將,被譽為與飯局同等重要的三部曲。一切結束常常都是午夜時分,甚至是通宵達旦。
當然也有例外的時候,那就是農忙的季節,鄉鎮一把手通常都要坐鎮生產一線指揮,是不能隨意離崗的。每年的農忙縣領導都會分頭深入基層抓農業生產,這個時候稍有疏忽或閃失,就可能烏紗帽不保,是不可能在待在縣城應酬的。
可進城不行,局委領導下鄉總是可以的,這也符合縣裏重點傾斜基層和農村的要求,來的人理直氣壯,接待的人也名正言順,就使得夜晚的鄉鎮所在地,成為了新的中心。鄉鎮條件雖然比不得縣城,可餘興節目依然會使漫長的夜晚,不會顯得寂寞冷清。
也有特殊的時候,那就是縣裏的重要活動或會議,鄉鎮幹部不用來迴奔波,也用不著刻意地去迎合和應酬。盡管行為受到約束,所有行動都在領導的眼皮底下,多少會收斂一些,可也就是每天白天的哪些時間,晚上的自由活動時間,還是不受限製的,或者說不完全受到限製的。
像齊天翔來貴水縣視察調研,就屬於重點活動中的一種特殊情況,不僅鄉鎮領導,就連縣裏領導都是戰戰兢兢、嚴陣以待的,尤其是齊天翔可能要調研的鄉鎮,更是要提前進行準備,鄉鎮黨政領導班子要進行分工,對於可能要看的範圍,要問到的問題,都有提前做好預案,想好幾套應對的辦法。一旦出現問題,齊天翔這樣級別的領導,不會責難,可一個不滿的神色,一句質疑的詢問,可能就會帶來市縣領導的責備,更有甚者還可能是滅頂之災。
這是需要小心翼翼應對的事情,而這些全部落實到位之後,還要不斷地進行完善和調整,直到領導視察完畢離開,這懸著的一顆心才能完全放下。
相對於縣市區領導熱衷於接待上級領導視察調研,給自己展示政績的機會這種媚上心理,鄉鎮領導更喜歡的還是縣領導的光臨。畢竟高層領導離自己太遠了一些,即使得到一些讚許,也改變不了自己的處境和現狀,還是縣領導來的比較實在,一高興可能就會帶來變化,無論是仕途的升遷,還是關係網的進入,都會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高層領導的到來,除了帶來雞飛狗跳的動蕩,就是長達許久的準備,而就是為了領導很短時間的逗留。另外就是整個作息時間的調整,要按照領導的時間表行事,還要按照領導的喜好準備匯報材料。這是最令鄉鎮領導頭痛的事情,可沒有這些還難以過關,所以每個人的心中,都在默默地期待,視察快點結束,領導快些離開。
七點鍾早餐,七點半準時登車出,這在省領導視察調研的慣例中,這麽早出門還是不多見的。可這是齊天翔昨天提出的要求,不正常也就變得正常了。
冬季的天,原本就亮的晚,而處於深山區的縣城,更是顯得天亮的特別晚。七點的時光,黑暗還籠罩著天際,而且在日夜交替的黎明,暗夜似乎格外的濃重,似乎也是不願就此離去,使得除了燈光照射到的區域,其他能看到的就是夜的黑,還有黑夜帶來的冷寂和空寥了。
早起是齊天翔已然習慣了的生活節奏,不論是在學院教書,還是到河海省任職,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齊天翔就沒有遲至七點之後起床的。無論什麽季節,什麽天氣,早上六點多一點就醒來了,用不著鬧鍾提醒,生物鍾就準時揮著作用。
齊天翔沒有晨練的習慣,出門在外住賓館,也不過就是出門散散步走一走,也就算是鍛煉了。在家的時候,起床之後基本是不出門的,洗漱完畢,就是動手準備早點,或者是協助閆麗做些輔助工作。多年的夫妻生活,他願意為閆麗準備早點,可這樣的機會往往是不多的。吃完了早飯,坐在沙上翻看一會報紙,等待小張和小王來接,一天的工作就算是正式開始了。
這麽多年都是這樣過來的,齊天翔沒有覺得有什麽不正常,反而覺得這樣的的生活節奏,很有規律,也很有延續的必要。早晨是精力最為集中的時期,也是工作效率最高的時候,浪費了豈不可惜。
因此,齊天翔不僅有早起的習慣,也還有早到辦公室一個小時的習慣,提前開始一天的文件處理工作。這已經成為多年的規矩,幾個曾經工作過的單位都知道他的這個習慣,沒有重要的事情,這個時間段是不會有人打擾他的習慣的。
可齊天翔習慣的節奏,其他人卻不一定都能夠適應,起碼對於基層鄉鎮的幹部來說,晚睡晚起是他們的工作節奏,這也是從早餐就餐的人數,還有精神狀態,就能夠很清楚地感知到的。
也就是在登車之後,眾人的狀態才被迫恢複了正常。這也是齊天翔敏銳地觀察到的,對於基層幹部的工作狀態,齊天翔不是特別的熟悉,可通過這麽多年與他們的接觸,也知道一些他們的工作規律。
鄉鎮幹部的生活和工作,除非是農忙季節,或者是有重要活動和會議,每天的工作基本上是從中午才正式開始的。除了一些偏遠鄉鎮,黨政一把手基本上都處在走班的狀態,也就是在縣裏居住,在鄉鎮上班,好一點的一周一次的來迴,近一點的鄉鎮差不多每天都是早去晚歸。
這也是鄉鎮幹部的特點造成的,無論是中心鄉鎮,還是偏遠地區,鄉鎮幹部的任職周期都是很短的,長的可能三兩年,短的一兩年就要流動和交流。任期短流動性大,造成了鄉鎮幹部穩定性差的特點,也就是這樣的特點,進入到鄉鎮領導層級之後,很少人是會在所任職鄉鎮定居的,大多都是在縣城擁有住房。
這也是近水樓台先得月的便利所在,進入了鄉鎮正職,也就進入了中層幹部序列,住房這類福利待遇,自然是要由縣裏麵統一安排的,而很多幹部又是縣裏的局委和鄉鎮之間,往複幾次的調整,縣裏擁有住房,原本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鄉鎮工作就是過渡,沒有誰願意常年在一個鄉鎮居住和生活,何況還有一個家屬和孩子就業就學的現實問題擺在哪裏,能夠堅持在鄉鎮工作幾年,對於很多人來說,就已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除了這些顯而易見的原因,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也是明擺著的,那就是縣裏時不時會有的事情,也注定了鄉鎮幹部,不可能長期待在鄉鎮。所謂上麵千根線,下麵一根針,縣裏麵所有委辦局的工作,都對著基層的某一個鄉鎮,任何要求和部署,都要求鄉鎮去具體落實,而具體的責任人都落在了黨政一把手身上。
因此,鄉鎮黨政一把手每天的主要工作,不是鄉鎮的繁瑣事務,而是縣裏各局委交辦的任務,頻繁地遊走於縣裏的機關單位,就成為了鄉鎮領導的主要工作。這樣做既有被動的成分,也有主動的成分,鄉鎮的各項工作開展離不開各局委的支持,而一些權利局委,更是鄉鎮有事沒事都想走到的地方。
還有一個不能公開說的內情,那就是為了自己的進步,鄉鎮領導也要頻繁地在縣裏麵露麵。不被人遺忘,特別的不被縣領導遺忘,這是必須時刻注意的事情。鄉鎮工作大同小異,除了一些有著特有資源和優勢的鄉鎮,鄉鎮之間的差別是微弱的,想要脫穎而出就不能僅靠平日的工作,更要謀取功夫在詩外的意境了。
與老百姓在一起,你遲早也會變成老百姓。這是鄉鎮幹部中流傳於的一句話,盡管有些無奈和黑色幽默的意味,可也說明一些鄉鎮幹部的心理焦慮。想踏踏實實地在鄉鎮做些事情,可也擔心埋頭在鄉鎮,被縣裏所遺忘,結果幾年辛辛苦苦地耕耘,並沒有作出什麽驕人的業績,寶貴的仕途時間也給耽誤了。
在這種被時間攆著屁股走的情況下,鄉鎮幹部,尤其是黨政一把手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縣裏已是不爭的事實,也是眾多鄉鎮幹部真實的寫照。縣裏沒有重大活動和會議的情況下,一把手應該是早上就要動身去所在鄉鎮。可事實上卻是,鄉鎮領導每天上午的時間,基本上是在各個局委之間度過的,到了臨近中午時分,才會在約好了晚上的飯局之後,匆匆驅車迴到所在鄉鎮,也就到了午飯的時間,午飯之後的午休,午休之後簡單處理一下鄉鎮的工作,就到了趕赴飯局的時間,一天的鄉鎮工作,也就宣告結束了。
晚間的飯局往往會持續很長時間,不論是吃請還是請吃,都需要旺盛的精力和狀態,因為飯局之後通常還都有餘興節目,泡澡,唱歌,打麻將,被譽為與飯局同等重要的三部曲。一切結束常常都是午夜時分,甚至是通宵達旦。
當然也有例外的時候,那就是農忙的季節,鄉鎮一把手通常都要坐鎮生產一線指揮,是不能隨意離崗的。每年的農忙縣領導都會分頭深入基層抓農業生產,這個時候稍有疏忽或閃失,就可能烏紗帽不保,是不可能在待在縣城應酬的。
可進城不行,局委領導下鄉總是可以的,這也符合縣裏重點傾斜基層和農村的要求,來的人理直氣壯,接待的人也名正言順,就使得夜晚的鄉鎮所在地,成為了新的中心。鄉鎮條件雖然比不得縣城,可餘興節目依然會使漫長的夜晚,不會顯得寂寞冷清。
也有特殊的時候,那就是縣裏的重要活動或會議,鄉鎮幹部不用來迴奔波,也用不著刻意地去迎合和應酬。盡管行為受到約束,所有行動都在領導的眼皮底下,多少會收斂一些,可也就是每天白天的哪些時間,晚上的自由活動時間,還是不受限製的,或者說不完全受到限製的。
像齊天翔來貴水縣視察調研,就屬於重點活動中的一種特殊情況,不僅鄉鎮領導,就連縣裏領導都是戰戰兢兢、嚴陣以待的,尤其是齊天翔可能要調研的鄉鎮,更是要提前進行準備,鄉鎮黨政領導班子要進行分工,對於可能要看的範圍,要問到的問題,都有提前做好預案,想好幾套應對的辦法。一旦出現問題,齊天翔這樣級別的領導,不會責難,可一個不滿的神色,一句質疑的詢問,可能就會帶來市縣領導的責備,更有甚者還可能是滅頂之災。
這是需要小心翼翼應對的事情,而這些全部落實到位之後,還要不斷地進行完善和調整,直到領導視察完畢離開,這懸著的一顆心才能完全放下。
相對於縣市區領導熱衷於接待上級領導視察調研,給自己展示政績的機會這種媚上心理,鄉鎮領導更喜歡的還是縣領導的光臨。畢竟高層領導離自己太遠了一些,即使得到一些讚許,也改變不了自己的處境和現狀,還是縣領導來的比較實在,一高興可能就會帶來變化,無論是仕途的升遷,還是關係網的進入,都會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高層領導的到來,除了帶來雞飛狗跳的動蕩,就是長達許久的準備,而就是為了領導很短時間的逗留。另外就是整個作息時間的調整,要按照領導的時間表行事,還要按照領導的喜好準備匯報材料。這是最令鄉鎮領導頭痛的事情,可沒有這些還難以過關,所以每個人的心中,都在默默地期待,視察快點結束,領導快些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