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書庫][]紫you閣下午安排的是一個山區鄉鎮.這也是齊天翔特意要求的.盡管山區在河陽縣隻是很少的一部分.但卻也是他關注的一個類型.
靈山山脈橫亙在河海省中部的平原之上.仿佛是平地隆起的一座山包.將河州市和清河市自然分割開來的.就是靈山巨大的山脈.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更明顯的界限就是發源於靈山的陵水河.河陽縣的山區就處在靈山山脈的淺山區域.大範圍的山地還是在清河市境內.但即使是淺山區域.也與平原地區有著很大的不同.而生活也就有著不同的艱難.
郭村處在大山深處的一處山坳裏.是河陽縣為數不多的貧困地區.全村人口不過四十餘戶.生活困難的就占到一半以上.由於事先通知了山灣鄉.齊天翔他們的車隊到了村口的時候.山灣鄉的鄉黨委書記、鄉長.以及郭村的支書、村委會主任等一行人.都在村口靜靜地等候著.
隨著馮俊才的先導車緩緩停下.小王也嫻熟地將車靠近路邊停了下來.齊天翔等馮俊才殷勤地打開車門.才慢慢地走下車來.
“齊書記.咱們隻好在這裏下車了.村裏的地方太小.車子進去不太容易停放.”
馮俊才恰如其分地把停車的理由說得很簡單.其實齊天翔知道.馮俊才這樣輕描淡寫地說明.隻是為了掩飾車隊的豪華與貧困村子的巨大反差.也是為了不引起村民的反感.心裏很是為馮俊才考慮問題的周到讚賞.就微微地點點頭.耐心地聽馮俊才介紹山灣鄉和郭村的幹部.笑著與他們一一握手.然後在他們的引領下.慢步走進了村子.
相對於平原村莊村口聳立的牌坊樣的村名牌匾.郭村的牌匾簡單了許多.隻是在村口一個大榆樹上懸掛了一塊大大的木板.上麵墨汁寫著“郭村”的字樣.顯得簡單.也透著簡陋.
村委會更顯得寒酸一些.兩間低矮的青磚瓦房沒有院門.沒有院牆.就這麽**著迎接著關注的目光.門兩邊懸掛著白底紅字和白底黑字兩塊牌子.代表著村兩委的存在.也預示著這裏是全村的中心和主心骨.
齊天翔的心情有些沉重.如果說山下看到的清荷村和舉辦奢華婚禮的河西村.代表著兩種不同形式的現代村莊的話.這裏似乎還遠遠停留在遙遠的過去.甚至在某種意義上還不如過去.以往的村兩委的前身大隊.不但擁有絕對的權利.是真正意義上的村莊中心.而且還是有著凝聚力和地位的所在.是黨和政府存在的象征.現在盡管牌子還在.但權利和向心力卻名存實亡.集體經濟有一定基礎的村莊還要好一些.山區和貧困地區的村兩委.存在隻是一種形式.或者隻是一種必須.實際中也許還不如過去的宗祠和家廟.
遠的不去對比.全國區域內的東西部差距.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差距.以及由經濟發展帶來的地域文化和安全方麵的問題.必將帶來更深刻的社會分化或變革.但這是社會學、經濟學.以及政治學需要研究的課題.解決的矛盾.這是齊天翔所難以涉及的.也是暫時考慮不到的問題.盡管也曾憂心忡忡.甚至有過深刻的思考.可畢竟離得很遠.可以想也可以不想.但今天所見.這一切都清晰地擺在自己麵前.需要自己的智慧來解決這些現實問題和矛盾.而且現實問題真實地考量著他選擇.是留在過去.還是麵向未來的不可知.過去的注定與貧窮為伍.現在的可能是清荷村的青山綠水.也可能是河西村的烏雲蔽日.這都是發展帶來的必然結果.
即使保持現狀.結果可能會更可怕.同樣在一個區域裏.再小一點說在一個縣域管轄下.郭村與清荷村、河西村的話語權可能一致嗎.在地方政府的心目中能夠一視同仁嗎.貧困和富裕之間能夠保持心態平和嗎.能夠互通嗎.不會發生因經濟而文化.因文化而地位的矛盾嗎.
這些需要齊天翔的迴答.需要他的思考和探索.需要他拿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但目前更需要的是時間.是探索的成本和樣板.
看著齊天翔陷入了沉思.馮俊才慢慢地走到他身邊.輕輕地說:“郭村是我們縣條件比較艱苦的山區村之一.這樣的村我們縣有十幾個.基本情況大致相同.都是山地多.耕地少.生產生活都存在不少的困難.大多的青壯勞力都外出務工去了.家裏隻留下老人和孩子.農業生產基本停滯了.更加劇了貧困的狀態.發展生產、增加收入成了縣裏的首要問題.”
“有具體的思路和辦法嗎.”齊天翔慢慢地說著.似乎是問馮俊才.又仿佛是問在座的山灣鄉和郭村的幹部.“總得拿出具體的解決辦法吧.不能總這樣拖著.與山下的差距越大.今後的矛盾和問題也會更多.更難辦.”
馮俊才很快明白了齊天翔話裏的意思.沒有想到齊天翔想的這麽深、這麽遠.望向齊天翔的目光中蘊含著深深地欽佩.仔細地想著怎麽迴答.才能跟上齊天翔的思路.
“馮書記和向縣長可沒少往我們這裏跑.鄉裏的領導也是經常過來.想了不少的辦法.可都解決不了現在勞力少.收入少的問題.”村支書看馮俊才沉吟不語.就慢慢地接過話說:“現在的困難是暫時的.隻要我們咬著牙再堅持幾年.就會好起來了.”
齊天翔聽著支書的話.微微笑著看著他.似乎是等待他繼續說下去.可麵對齊天翔溫煦的目光.支書卻緊張起來.漲紅了臉.支吾著不知從哪裏說起好了.
“我來替老郭說吧.山裏人老實厚道.一年見不到幾迴生人.何況是您這麽大的領導.緊張是難免的.”馮俊才似調侃.又似替郭支書解圍.笑吟吟地看著齊天翔說:“郭村基本都是郭姓.老郭幹了十幾年村支書了.德高望重.而且本身在村裏也是長輩.很多村裏的年青後生都是他的晚輩.因此很有號召力.這麽些年為村裏的事操碎了心.也吃了不少苦.很不容易.”
馮俊才笑著揮揮手製止了想要辯解的郭支書.轉過臉對齊天翔說:“老郭要求自己嚴格.要求自己的子女更嚴格.不管別人怎麽樣.自己的二個兒子和媳婦堅決不準出門打工.再苦再累也要跟著他一起種樹.也要給全村作出表率.”
“我哪算什麽.隻知道種樹.也不知道種什麽好.還是馮書記和向縣長給指的明路.”好容易等馮俊才說完.郭支書趕忙開口說道:“馮書記給選樹苗.向縣長親自找專家來指導.我這是忙了快十年.效果不如專家二年的忙活.”
“老郭那是謙虛.如果不是他近十年來帶著全家人植樹.沒有那些大樹的庇護.保水保土.什麽小樹也活不了.可以說老郭和馮書記都功不可沒.”向有誌插話說:“我們靈山山係.屬於土石混雜的山體.而且大多屬於土丘型山體.缺水缺肥.水土流失還很嚴重.什麽糧食作物都不容易生長.因此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很低.大都出外打工活命.土地均處在散漫的零星種植狀態.撂荒的不少.加上很多原本的荒山土坡.更加劇了山村的貧困.”
向有誌說著.看著齊天翔關注的神情.就繼續說著:“老支書這幾年不斷地種樹.一道坡一道坡地挖坑.澆水護苗.幾乎是傾家蕩產地投入.有點錢就用來買樹苗.然後一道坡一道坡地種上去.使得這裏的林木覆蓋變化很大.水土保持也改善了不少.在此基礎上.馮書記建議在林木間套種核桃、甜杏等耐旱的經濟型林果.等林果長到一定高度和圍徑之後.間伐一些早年的鬆、楊、槐等樹木.既可以保持林果的密度和光照.也可以使間伐的樹木增加一些農民的收入.”
“要說還是馮書記和向縣長啊.我老漢多少年也沒有種幾棵樹.馮書記動員縣裏的幹部和學生.幾天的功夫就種了幾架山.而且樹苗是向縣長親自把關選定的優質樹苗.縣裏出錢買來給我們種上.技術人員時常上來指導.真是難為縣裏的領導了.”郭支書感激地說著.而且話裏也充滿了信心.“已經快二年了.再熬個二三年.林果就該有收成了.村集體和村民的日子就好過了.還是的感謝馮書記啊.”
“謝我幹什麽.都是你們自己幹的.也是你老郭該著苦盡甜來.”馮俊才擺擺手.不讓郭支書再說感激的話.對著齊天翔說:“是我建議的老郭.將撂荒的無主山地全部收歸村集體.將不願意種的農民手裏的山地以合同形式收迴.統一進行分類後.或者村裏組織栽種果樹.或者承包給願意種樹的企業和個人.這樣很快就能將荒山荒地綠化起來.也可以使集體實力得到增強.”
“這才是正路子.一家一戶種地尚且困難.種山就更力所難及.就得發揮集體的力量.發揮全社會的力量.隻要把握好方向.製定好原則.就一定能夠改變貧困山區的麵貌.讓老百姓得到實惠.”耐心地傾聽了幾個人的介紹後.齊天翔忍不住發表著自己的看法.“一人為木.眾人成林.而森林就是更多人的力量集合在了一起.這些郭支書應該深有體會.種一棵樹很難.水土難以保持.沒水沒肥小樹很難活.種一道坡之後就護住了水.落葉增多也保住了肥.幾架山下來.小區域環境就會有微妙的改善.也幫助了樹木的生長.慢慢地就好起來了.”
“關鍵是我們有沒有信心.有沒有持之以恆的定力.這不但包括郭支書吃苦耐勞的堅持和韌性.也要有老馮和小向縣長的關心和支持.事情再難.隻有有人辦就不難.”齊天翔環視著或坐或站的眾人.感慨地說:“為人民謀福利是我們喊了幾十年的口號.落實到行動上還是要看幹部的品質和覺悟.隻有自覺自願地為老百姓設身處地的考慮.為老百姓辦實事.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齊天翔還有很多話要講.但此時此刻卻覺得難以說下去.而且似乎也有些蒼白.麵對郭村這樣的貧困村莊.隻喊口號是不行的.需要像馮俊才、向有誌這樣實實在在的行動.需要郭支書這樣的農村帶頭人.更需要有好的方法和措施.
從郭村出來.原本的計劃是直接迴縣裏.齊天翔要與縣裏的其他領導進行座談.然後直接迴河州市.但上車的那一刻.齊天翔突然決定.晚上不迴河州市了.要留下來.好好地與馮俊才和向有誌談一談.
聽到齊天翔不走的決定.馮俊才和向有誌臉上的神情是出乎意外.又喜出望外.意外的是齊天翔改變計劃有些違反常理.擔心齊天翔會有什麽其他的舉動.高興的是今晚不走.就有機會可以與齊天翔多接觸接觸.盡管不一定會給自己帶來什麽實惠.但通過加深印象一定能給縣裏帶來實惠.
“不要胡思亂想.就是想多停停.晚上抽時間與你們二位好好談一談.”看著二位的表情.齊天翔微微瞪了他倆一眼.轉過身去與郭支書和鄉裏的領導握手告別.然後才簡短地對馮俊才吩咐道:“先不迴縣裏了.直接到東河沿村看看.”
坐進車裏.齊天翔的思緒隨著轎車的行進慢慢鋪展開來.既有當年對坑農事件的迴憶.也有對事件的反思.但更多的還是想象著現在的情況.想象著東河沿村如今的情況.還有就是如何防止決策者衝動.以及農民的致富衝動.農村和農民問題牽扯的麵太大.稍不留心就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問題.集體經濟可以有效控製單一農民的衝動.以及不懂科學的草率.但如何有效控製和監督村一級幹部的行為.製約他們手中過度集中的權利.是與農民致富一樣緊迫的問題.
這也是齊天翔想要留下來的主要原因.似乎東河沿村會給他一些啟示.但更重要的啟示應該還是河陽縣的作法和經驗.他需要仔細地聽一聽.再好好地想一想.也許晚上能使他的思緒梳理的更順暢一些.
想到這裏.齊天翔對東河沿村和晚上的談話.油然而生出莫名的期待來.
...
靈山山脈橫亙在河海省中部的平原之上.仿佛是平地隆起的一座山包.將河州市和清河市自然分割開來的.就是靈山巨大的山脈.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更明顯的界限就是發源於靈山的陵水河.河陽縣的山區就處在靈山山脈的淺山區域.大範圍的山地還是在清河市境內.但即使是淺山區域.也與平原地區有著很大的不同.而生活也就有著不同的艱難.
郭村處在大山深處的一處山坳裏.是河陽縣為數不多的貧困地區.全村人口不過四十餘戶.生活困難的就占到一半以上.由於事先通知了山灣鄉.齊天翔他們的車隊到了村口的時候.山灣鄉的鄉黨委書記、鄉長.以及郭村的支書、村委會主任等一行人.都在村口靜靜地等候著.
隨著馮俊才的先導車緩緩停下.小王也嫻熟地將車靠近路邊停了下來.齊天翔等馮俊才殷勤地打開車門.才慢慢地走下車來.
“齊書記.咱們隻好在這裏下車了.村裏的地方太小.車子進去不太容易停放.”
馮俊才恰如其分地把停車的理由說得很簡單.其實齊天翔知道.馮俊才這樣輕描淡寫地說明.隻是為了掩飾車隊的豪華與貧困村子的巨大反差.也是為了不引起村民的反感.心裏很是為馮俊才考慮問題的周到讚賞.就微微地點點頭.耐心地聽馮俊才介紹山灣鄉和郭村的幹部.笑著與他們一一握手.然後在他們的引領下.慢步走進了村子.
相對於平原村莊村口聳立的牌坊樣的村名牌匾.郭村的牌匾簡單了許多.隻是在村口一個大榆樹上懸掛了一塊大大的木板.上麵墨汁寫著“郭村”的字樣.顯得簡單.也透著簡陋.
村委會更顯得寒酸一些.兩間低矮的青磚瓦房沒有院門.沒有院牆.就這麽**著迎接著關注的目光.門兩邊懸掛著白底紅字和白底黑字兩塊牌子.代表著村兩委的存在.也預示著這裏是全村的中心和主心骨.
齊天翔的心情有些沉重.如果說山下看到的清荷村和舉辦奢華婚禮的河西村.代表著兩種不同形式的現代村莊的話.這裏似乎還遠遠停留在遙遠的過去.甚至在某種意義上還不如過去.以往的村兩委的前身大隊.不但擁有絕對的權利.是真正意義上的村莊中心.而且還是有著凝聚力和地位的所在.是黨和政府存在的象征.現在盡管牌子還在.但權利和向心力卻名存實亡.集體經濟有一定基礎的村莊還要好一些.山區和貧困地區的村兩委.存在隻是一種形式.或者隻是一種必須.實際中也許還不如過去的宗祠和家廟.
遠的不去對比.全國區域內的東西部差距.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差距.以及由經濟發展帶來的地域文化和安全方麵的問題.必將帶來更深刻的社會分化或變革.但這是社會學、經濟學.以及政治學需要研究的課題.解決的矛盾.這是齊天翔所難以涉及的.也是暫時考慮不到的問題.盡管也曾憂心忡忡.甚至有過深刻的思考.可畢竟離得很遠.可以想也可以不想.但今天所見.這一切都清晰地擺在自己麵前.需要自己的智慧來解決這些現實問題和矛盾.而且現實問題真實地考量著他選擇.是留在過去.還是麵向未來的不可知.過去的注定與貧窮為伍.現在的可能是清荷村的青山綠水.也可能是河西村的烏雲蔽日.這都是發展帶來的必然結果.
即使保持現狀.結果可能會更可怕.同樣在一個區域裏.再小一點說在一個縣域管轄下.郭村與清荷村、河西村的話語權可能一致嗎.在地方政府的心目中能夠一視同仁嗎.貧困和富裕之間能夠保持心態平和嗎.能夠互通嗎.不會發生因經濟而文化.因文化而地位的矛盾嗎.
這些需要齊天翔的迴答.需要他的思考和探索.需要他拿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但目前更需要的是時間.是探索的成本和樣板.
看著齊天翔陷入了沉思.馮俊才慢慢地走到他身邊.輕輕地說:“郭村是我們縣條件比較艱苦的山區村之一.這樣的村我們縣有十幾個.基本情況大致相同.都是山地多.耕地少.生產生活都存在不少的困難.大多的青壯勞力都外出務工去了.家裏隻留下老人和孩子.農業生產基本停滯了.更加劇了貧困的狀態.發展生產、增加收入成了縣裏的首要問題.”
“有具體的思路和辦法嗎.”齊天翔慢慢地說著.似乎是問馮俊才.又仿佛是問在座的山灣鄉和郭村的幹部.“總得拿出具體的解決辦法吧.不能總這樣拖著.與山下的差距越大.今後的矛盾和問題也會更多.更難辦.”
馮俊才很快明白了齊天翔話裏的意思.沒有想到齊天翔想的這麽深、這麽遠.望向齊天翔的目光中蘊含著深深地欽佩.仔細地想著怎麽迴答.才能跟上齊天翔的思路.
“馮書記和向縣長可沒少往我們這裏跑.鄉裏的領導也是經常過來.想了不少的辦法.可都解決不了現在勞力少.收入少的問題.”村支書看馮俊才沉吟不語.就慢慢地接過話說:“現在的困難是暫時的.隻要我們咬著牙再堅持幾年.就會好起來了.”
齊天翔聽著支書的話.微微笑著看著他.似乎是等待他繼續說下去.可麵對齊天翔溫煦的目光.支書卻緊張起來.漲紅了臉.支吾著不知從哪裏說起好了.
“我來替老郭說吧.山裏人老實厚道.一年見不到幾迴生人.何況是您這麽大的領導.緊張是難免的.”馮俊才似調侃.又似替郭支書解圍.笑吟吟地看著齊天翔說:“郭村基本都是郭姓.老郭幹了十幾年村支書了.德高望重.而且本身在村裏也是長輩.很多村裏的年青後生都是他的晚輩.因此很有號召力.這麽些年為村裏的事操碎了心.也吃了不少苦.很不容易.”
馮俊才笑著揮揮手製止了想要辯解的郭支書.轉過臉對齊天翔說:“老郭要求自己嚴格.要求自己的子女更嚴格.不管別人怎麽樣.自己的二個兒子和媳婦堅決不準出門打工.再苦再累也要跟著他一起種樹.也要給全村作出表率.”
“我哪算什麽.隻知道種樹.也不知道種什麽好.還是馮書記和向縣長給指的明路.”好容易等馮俊才說完.郭支書趕忙開口說道:“馮書記給選樹苗.向縣長親自找專家來指導.我這是忙了快十年.效果不如專家二年的忙活.”
“老郭那是謙虛.如果不是他近十年來帶著全家人植樹.沒有那些大樹的庇護.保水保土.什麽小樹也活不了.可以說老郭和馮書記都功不可沒.”向有誌插話說:“我們靈山山係.屬於土石混雜的山體.而且大多屬於土丘型山體.缺水缺肥.水土流失還很嚴重.什麽糧食作物都不容易生長.因此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很低.大都出外打工活命.土地均處在散漫的零星種植狀態.撂荒的不少.加上很多原本的荒山土坡.更加劇了山村的貧困.”
向有誌說著.看著齊天翔關注的神情.就繼續說著:“老支書這幾年不斷地種樹.一道坡一道坡地挖坑.澆水護苗.幾乎是傾家蕩產地投入.有點錢就用來買樹苗.然後一道坡一道坡地種上去.使得這裏的林木覆蓋變化很大.水土保持也改善了不少.在此基礎上.馮書記建議在林木間套種核桃、甜杏等耐旱的經濟型林果.等林果長到一定高度和圍徑之後.間伐一些早年的鬆、楊、槐等樹木.既可以保持林果的密度和光照.也可以使間伐的樹木增加一些農民的收入.”
“要說還是馮書記和向縣長啊.我老漢多少年也沒有種幾棵樹.馮書記動員縣裏的幹部和學生.幾天的功夫就種了幾架山.而且樹苗是向縣長親自把關選定的優質樹苗.縣裏出錢買來給我們種上.技術人員時常上來指導.真是難為縣裏的領導了.”郭支書感激地說著.而且話裏也充滿了信心.“已經快二年了.再熬個二三年.林果就該有收成了.村集體和村民的日子就好過了.還是的感謝馮書記啊.”
“謝我幹什麽.都是你們自己幹的.也是你老郭該著苦盡甜來.”馮俊才擺擺手.不讓郭支書再說感激的話.對著齊天翔說:“是我建議的老郭.將撂荒的無主山地全部收歸村集體.將不願意種的農民手裏的山地以合同形式收迴.統一進行分類後.或者村裏組織栽種果樹.或者承包給願意種樹的企業和個人.這樣很快就能將荒山荒地綠化起來.也可以使集體實力得到增強.”
“這才是正路子.一家一戶種地尚且困難.種山就更力所難及.就得發揮集體的力量.發揮全社會的力量.隻要把握好方向.製定好原則.就一定能夠改變貧困山區的麵貌.讓老百姓得到實惠.”耐心地傾聽了幾個人的介紹後.齊天翔忍不住發表著自己的看法.“一人為木.眾人成林.而森林就是更多人的力量集合在了一起.這些郭支書應該深有體會.種一棵樹很難.水土難以保持.沒水沒肥小樹很難活.種一道坡之後就護住了水.落葉增多也保住了肥.幾架山下來.小區域環境就會有微妙的改善.也幫助了樹木的生長.慢慢地就好起來了.”
“關鍵是我們有沒有信心.有沒有持之以恆的定力.這不但包括郭支書吃苦耐勞的堅持和韌性.也要有老馮和小向縣長的關心和支持.事情再難.隻有有人辦就不難.”齊天翔環視著或坐或站的眾人.感慨地說:“為人民謀福利是我們喊了幾十年的口號.落實到行動上還是要看幹部的品質和覺悟.隻有自覺自願地為老百姓設身處地的考慮.為老百姓辦實事.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齊天翔還有很多話要講.但此時此刻卻覺得難以說下去.而且似乎也有些蒼白.麵對郭村這樣的貧困村莊.隻喊口號是不行的.需要像馮俊才、向有誌這樣實實在在的行動.需要郭支書這樣的農村帶頭人.更需要有好的方法和措施.
從郭村出來.原本的計劃是直接迴縣裏.齊天翔要與縣裏的其他領導進行座談.然後直接迴河州市.但上車的那一刻.齊天翔突然決定.晚上不迴河州市了.要留下來.好好地與馮俊才和向有誌談一談.
聽到齊天翔不走的決定.馮俊才和向有誌臉上的神情是出乎意外.又喜出望外.意外的是齊天翔改變計劃有些違反常理.擔心齊天翔會有什麽其他的舉動.高興的是今晚不走.就有機會可以與齊天翔多接觸接觸.盡管不一定會給自己帶來什麽實惠.但通過加深印象一定能給縣裏帶來實惠.
“不要胡思亂想.就是想多停停.晚上抽時間與你們二位好好談一談.”看著二位的表情.齊天翔微微瞪了他倆一眼.轉過身去與郭支書和鄉裏的領導握手告別.然後才簡短地對馮俊才吩咐道:“先不迴縣裏了.直接到東河沿村看看.”
坐進車裏.齊天翔的思緒隨著轎車的行進慢慢鋪展開來.既有當年對坑農事件的迴憶.也有對事件的反思.但更多的還是想象著現在的情況.想象著東河沿村如今的情況.還有就是如何防止決策者衝動.以及農民的致富衝動.農村和農民問題牽扯的麵太大.稍不留心就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問題.集體經濟可以有效控製單一農民的衝動.以及不懂科學的草率.但如何有效控製和監督村一級幹部的行為.製約他們手中過度集中的權利.是與農民致富一樣緊迫的問題.
這也是齊天翔想要留下來的主要原因.似乎東河沿村會給他一些啟示.但更重要的啟示應該還是河陽縣的作法和經驗.他需要仔細地聽一聽.再好好地想一想.也許晚上能使他的思緒梳理的更順暢一些.
想到這裏.齊天翔對東河沿村和晚上的談話.油然而生出莫名的期待來.
...